基于“化学名”的化学式教学策略研究

2018-01-23 23:48彭敦刚乔月东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化学式教学策略

彭敦刚+乔月东

[摘 要]在初中化学中,化学式是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其教学难度较大。而引入“化学名”,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式教学效率。

[关键词]化学名;化学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5007302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之一,而化学式在化学用语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化学学科的基石。然而,化学式是一个抽象的化学概念,并且具有繁、难、杂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容易遗忘及混淆,成为学习化学的障碍及分水岭,致使学生学习兴趣急骤下降,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常采取反复抽查、默写、编口诀、做游戏等方式,实际教学效果低下,教与学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而利用“化学名”(采用化学式给学生取一个化学课上用于提问的代用名字)作为铺垫,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无形中掌握化学式,提高化学式教学的效果。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江苏省李埝中学2017届九年级选取四个平行班级(八年级期末各科成绩相当)的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九(2)、九(4)班采用“化学名”策略进行课堂教学,九(3)、九(5)班作为对比对象,九(2)、九(3)班化学教师为同一名教师,九(4)、九(5)班化学教师为同一名教师,分为两组。

2.研究方式

九年级开学第一节课上由教师在崭新的化学作业本的“姓名”一栏写上常见的化学式,随后由学生随机挑选,并告知这个“化学名”便是他们以后在化学课堂上的姓名,日后的课堂提问便只用“化学名”。并进行四个班级的统一前、后测对比。

3.研究过程

(1)前测

在化学式新授课之前,人教版化学教材第二、三单元出现了20个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作为学习化学式的分步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把它们称之为化学符号。本研究利用这20个化学符号对被试四个班级进行前测,并建立前测数据表。

(2)化学式教学片段

【教师】大家在课堂上都有一个新的“名字”,这些名字是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化学式。

【教师】(画出表格)首先请六位同学(Fe、CO2、H2CO3、NaOH、NaCl、CH4)依次把自己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入表格中1至6的位置。

【学生】六位同学上黑板填表,其他同学观看、思考,并按照黑板上的表格跟着以上六位同学填写自己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

【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并根据自己“化学名”的读法特点,把位置(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的顺序)填写错误的更正过来,并指导几位代表有机物的几位同学填写表格。

请填写同类物质的同学作为一个小组,最初上来的六位同学作为组长,讨论各自代表物质的读法特点和书写特点。

【学生】小组长汇报。

【教师】补充完整。

(3)后测

为了准确地比较两种教学效果,研究者分别安排了三次后测,时间分别在化学式新课结束之后、上半学期结束之前、下学期期中,并建立数据表。

三、结果分析

1.前、后测数据

2.结果分析

前测时,采用“化学名”策略进行课堂教学的班级,历经了一个半月的“化学名”教学,学生已养成关注化学式的习惯,记住,课本常见的20个简单的化学式,得分率很高。而未采用“化学名”教学策略的班级,由于未经过长期的养成训练,处于无目的、无意识、无要求的状态下,缺乏必要的关注和内驱力,得分率与之差距较大。

后测数据结果说明,采用“化学名”教学策略的班级随着化学式的学习,所接触到的化学式数量增加,难度也随之加大,并要求掌握其他相关知识(如化合价等),故与之前简单的前测相比得分率略有所下降,但整体得分率仍比未采用“化学名”教学策略的班级超出很多。

前测、后侧数据一致说明,采用“化学名”教学策略的班级得分率一直明显优于未采用“化学名”教学策略的班级。可见,采用“化学名”教学策略进行化学式教学对学生存在显著的正影响。

2.结果分析

前测数据结果说明,九(2)、九(4)班采用“化学名”策略进行课堂教学对学生存在显著正影响,学生在长期的养习中学会关注化学式,并且能够记住多数简单的化学式;后测数据结果说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化学式有了一定的掌握,并在老师的要求及检查下,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但是对于采用“化学名”策略进行课堂教学的班级而言,一直有着较大的差距。

四、推广运用的可能性

1.可操作性

采用“化学名”教学策略进行化学式教学,是基于长期“角色扮演”的游戲策略,它的基本流程包括:赐名、课上提问、前测、化学式新授课、后测等,便于操作和运用。对于学生而言,不需要知识基础和经验,更不需要额外的课外时间进行强化练习;对于教师而言,不需要先进的教学技术和培训,更不需要掌握前沿的教学理念和理论。其操作简单,易于在平时的教学中实施。

2.实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学习者在学习中会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及有关经验去同化(扩大“相似块”,建立连接点)、顺应(消除“结构差”,建立生长点)当前的认知内容。采用“化学名”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教学,无需经济和技术的辅助,并使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等复习课变得生动有趣,有效避免了学习化学式时教师的反复抽查、默写和学生的重复练习、巩固,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和发展,有效节约大量的学习时间。同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对同类别的学校具有普遍性的借鉴意义。

3.优越性

采用“化学名”教学策略进行化学式教学与普通教学方法相比有着优越性。其一,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会被采用“化学名”进行提问,使学生在每天都得到练习,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化学式。其二,通过前、后测的数据结果可以说明,采用“化学名”教学策略的学生掌握化学式的程度较高。其三,学生在新授课中分组讨论、领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通过表格的分类设置,初步认识物质的分类,为以后物质分类的知识建构打下良好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学式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化学式变形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