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光与电的战争

2018-01-23 20:03谢丽琴
出版广角 2018年1期
关键词:威斯汀豪斯穆尔

【摘 要】 《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是格雷厄姆·穆尔的第二部作品,这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蓝本创作的惊悚小说,讲述了愛迪生、威斯汀豪斯和特斯拉三人之间旷日持久的划时代对决,展现了天才的本质、野心的代价以及将美国带入电气化时代的斗争,引领读者走进那个充满奇迹的魔幻年代。文章从叙事手法、人性的探讨和反思以及历史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探讨这部作品在当下社会所具有的出版价值。

【关 键 词】工业革命;古典主义;人性;美国梦

【作者单位】谢丽琴,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1.029

格雷厄姆·穆尔是一名年轻的美国作家和编剧,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小就嗜读推理小说,曾经凭借《福尔摩斯迷》一书跻身美国畅销书作家排行榜。《福尔摩斯迷》这部小说被翻译成十五种语言并畅销全世界,给不少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是格雷厄姆·穆尔的第二部作品,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蓝本创作的惊悚小说,讲述了爱迪生、威斯汀豪斯和特斯拉三人之间旷日持久的划时代对决,展现了天才的本质、野心的代价以及将美国带入电气化时代的斗争,引领读者走进那个充满奇迹的魔幻年代。

《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一出版就获得《华盛顿邮报》和《费城询问报》等多家传媒集团的年度最佳图书称号,不少专业作家给予这部小说高度评价。《自由撰稿明星报》对此书的评价是“《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是历史惊悚小说的巅峰之作……故事发生在发明创造确实堪称奇迹的魔幻年代,穆尔知道如何牢牢吸引读者不放,小说的核心爆发力正如电能一样惊人”。作家斯科特·图罗评价此书时说道:“一部兼有法律惊悚与科技悬疑的奇书、引人入胜的历史小说……充满传奇角色和狡诈行为,富有思想并且妙趣横生,它提醒我们进一步思考社会为了科技进步所付出的代价。”2017年中信出版集团引进这部小说,将它的中译本带到了国内读者面前。本文将从叙事手法、人性的探讨和反思以及历史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探讨本书在当下社会所具有的出版价值。

一、严谨缜密的叙事手法

《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让格雷厄姆·穆尔的小说创作真正走向了成熟。小说围绕究竟是谁发明了灯泡这一议题,将商场博弈、悬疑推理、科学发明和爱恨纠葛等多重元素交织在一起,情节环环相扣、扣人心弦,矛盾冲突火花四溅;书中充满了科学理论、商业计谋和隐晦的交流对话,并饱含强烈的史诗色彩。作者以细致入微且引人入胜的笔触,戏剧化地重现了那个光明与黑暗共存却又不断对抗的辉煌年代,为读者展现了一段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却又不乏温情美好的历史时光。

1888年的纽约上空,尽管煤气灯依然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但是电力的奇迹早已悄然萌发,它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强势改变人们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能够拥有灯泡的专利权,谁就将拥有庞大的财富并成为被历史铭记的人。托马斯·爱迪生顺利抢占了先机,他起诉了当时仅存的对手乔治·威斯汀豪斯,索赔金额高达10亿美元,这个在当时足以达到战争级别的赔款数额让他们之间的对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面对巨额的赔款诉讼,威斯汀豪斯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启用当时年仅26岁、从未独立完成过任何一桩官司的年轻律师保罗·克拉瓦斯。当时爱迪生强大的经济网络几乎覆盖了整个美国,但保罗却成功在爱迪生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中找到了击败他的关键人物——脾气古怪却智慧超群的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一场惊心动魄的光电斗争在三人之间拉开了帷幕。可以说,这桩官司吸引了当时全美的目光,它的每一点发展变化都足以给整个社会和时代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然而这场暗潮汹涌的商业大战却结束得悄无声息。格雷厄姆并不打算在小说中探讨究竟谁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他在故事的结尾帮助这些伟大的发明家重拾发明的乐趣,体会真正的光明其实并不仅仅是灯泡发出的光亮,更是身为科学家那份难能可贵的初心。

格雷厄姆·穆尔在小说的后记部分中写道:“作为一部历史虚构类作品,这部小说的定位是对历史的戏剧化呈现,而非忠实记录。”因为在历史学家的普遍描述中,引发“电流之战”的所有事件发生在1888年到1896年之间,但是格雷厄姆在小说中将全部的事件浓缩在短短的两年之内,在真实的历史空间里构建了一个超越时间的宏大语境。书中大部分人物和事件都是有迹可循的,只不过他将这些元素做了一些调整,将可证的事实、有依据的推理、戏剧化的渲染和纯粹的猜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中几条主要的故事脉络,并且让浩如烟海的史实更加符合小说的叙事结构。

《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的叙事风格在整体上呈现明显的古典主义色彩,但是格雷厄姆却没有因此让文本叙事显得乏味冗长。小说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悬念丛生,书中每一个章节的结束部分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转折,甚至在尾声部分将一切全部反转,让读者读来目不暇接而又欲罢不能。整个故事饱含纵火暗杀、阴谋欺诈以及污蔑构陷,作家用他波澜壮阔的史诗笔法完成了对恢宏历史的回望与再现。小说以年轻律师保罗的视角透视了镀金时代纽约上流社会的疯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新贵阶层迅速崛起,他们以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方式重塑美国人的物质基础和价值取向,当全世界都在满怀希望地等待光明照亮未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在黑暗的角落中有多少阴谋在相互较量。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百老汇大街是通往曼哈顿下城的主动脉,此前在地球表面无人知晓的巨大财富正从这几条街道的下方汩汩地涌出来。”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不同利益阶层的人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小说所展现的矛盾不仅仅是利益的矛盾,更是新旧时代交替下不同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在增强文本叙事表达能力的同时将作品的主题思想提升到了更高的层面。

二、对人性的深度反思与探讨

百余年的历史距离今天并不算久远,但足以让人感到陌生和疏离,托马斯·爱迪生、乔治·威斯汀豪斯和尼古拉·特斯拉,对今天的普通人来说他们是如雷贯耳的传奇人物,他们在工业时代创造的庞大经济帝国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但大多数人不曾想到,在这些人活跃的19世纪末,他们的人生曾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相互交错和影响,在金钱和名利的面前,人性中的欲望和贪婪彻底暴露。endprint

托马斯·爱迪生长期以来被人视作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但在格雷厄姆的笔下他更像一名老到的企业家。他率先拿到了灯泡的专利权,并且希望自己同样拥有专利权的直流電可以覆盖整个美国。但是当威斯汀豪斯改良了灯泡的性能,特斯拉的交流电完美地弥补了直流电的缺陷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名望和财富,爱迪生想尽一切办法阻碍科技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他利用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雇用他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将交流电渲染得极其危险;让人用交流电将城市角落里的流浪动物电死;甚至不顾自己以往反对死刑的主张,提出以电椅来处死死刑犯。他做这些事,只为将交流电冠上反人性的罪名。爱迪生是这场战争的发起人,让所有人都成为这场战争的筹码,而他所做的一切来源于人类本性中对名誉最真实的渴望。相比而言,威斯汀豪斯更像一个纯粹的工程师,他不放过任何微小的技术细节。比如面对爱迪生10亿美元的索赔官司,他却专注于思考对手是如何用手中的开关去控制遥远的自由女神像的。当然,威斯汀豪斯不会对迫在眉睫的问题视而不见,他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之所以聘用当时籍籍无名的保罗,是因为看中保罗没有客户,没有客户就意味着没有利益冲突和暧昧的派系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作者笔下的这场角力中,威斯汀豪斯也并不清白,他甚至会为了胜利不惜以纵火的方式栽赃嫁祸爱迪生,人性中的自私与冷酷在这里一览无余。

阿格尼丝·亨廷顿是格雷厄姆在这部以男性权谋为主导的小说中特意加入的一个特别的女性角色。她出身高贵,举止优雅,动听的歌声更是让她受到了所有人的爱慕,但真实的她出身底层,根本无法接触上流社会,于是她带着在大家族做佣人的母亲偷来的高级礼服和昂贵珠宝远遁巴黎,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古老高贵的“亨廷顿”,凭借自己美妙的歌喉成为名噪一时的名伶,利用自己的美貌在名流贵族中左右逢源,待到蜚声欧洲后再衣锦还乡,这时,不会有人注意到她与一个身负盗窃案的人有相同的名字。可以说,阿格尼丝·亨廷顿本性并不邪恶,只是艰难的生活将她人性中本能的追名逐利欲望激发了出来。

《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描写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家的利欲熏心和尔虞我诈,但是无论人性中有多少阴险和狡诈,也总会有一丝温暖的光芒闪烁其间。特拉斯视金钱和名誉如无物,为了让自己所预见的科学世界能够在未来成为现实,他慨然放弃了专利所有权;阿格尼丝从内心深处关心着特斯拉,她甚至会因为保罗为了达到目的利用特斯拉的信任,做出伤害特斯拉的行为而与保罗决裂;保罗的父亲虽然出场很少,但是依然可以看出是一个拥有美好心灵的人,他大力发展黑人教育事业,为平权运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儿子。事实上,一事无成的保罗之所以能够得到威斯汀豪斯先生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在宴会上敢为黑人科学家发声,甚至公然顶撞社会名流,正是这种无畏的勇气让威斯汀豪斯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

当电力将光明带到千家万户的时候,不会有人想到这个过程中曾发生过多少暗潮汹涌的斗争,这场交织着商业与科技、阴谋与爱情以及天才与野心的光电战争,饱含着人性的病态和堕落,也暗含了作者对当今美国乃至全人类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人性不断缺失和堕落的讽刺与不安。作为工业时代的先驱,这些人被冠以科学家、发明家以及实业家的名号,他们驱走了千百年来人类无法战胜的黑暗,让光明照耀人间,但是科技的进步并不会带来人性的进步,冠以一系列伟大头衔的这些人,可能他们更在意名利和财富,这是人性中最原始的欲望。格雷厄姆·穆尔在探寻百年前那场最大的诉讼案真相的同时,还对人性中的黑暗与光明进行了反思。

三、“美国梦”的文化价值探讨

“美国梦”是美国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它塑造了美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是美国当代文化的精髓。《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这一时期是美国大规模移民潮时期,全世界的人都在遥望着自由女神像,她是奋斗与拼搏的代名词,她手中的火炬象征着希望与梦想。因此,小说的焦点始终集聚在“谁点亮了自由女神像”上。格雷厄姆·穆尔构思了那场举世瞩目的诉讼案的细节,不仅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真实,也勾勒了那个魔幻时代的全景图。

《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其实是两条线索交叉并行的,其中主线围绕着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专利诉讼案展开,另一条线索则是隐藏于主线之内的保罗个人成长史。作者将第一主角和叙事视角交给保罗,不仅因为爱迪生、威斯汀豪斯和特斯拉之间已经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足鼎立关系,更重要的是保罗是当时美国青年形象的缩影,在叙事的过程中,保罗作为一条线索串联起这三个大人物之间的斗争,他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旁观者,既牵连了整个故事,又始终游离于故事之外。格雷厄姆·穆尔在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里发现了当时名不见经传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扭转形势的年轻律师,并以他为小说主角,可见作者的创作核心其实从未偏离美国人所钟爱的“小人物的美国梦”。

《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给读者呈现了一个类似好莱坞电影的大团圆结局,格雷厄姆·穆尔迫切地想要将小说的主题明确表达出来,即美国梦所代表的是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创新,让新的事物取代旧的事物。格雷厄姆·穆尔在小说中让保罗这样一个人物担任主角,并让他完美诠释美国梦的内涵。爱迪生想借自己的发明固守名望,却最终在官司中输掉了最看重的冠名权;特斯拉穷尽一生探索科学的边界,以致最后偏离了正轨,成了世人眼中离经叛道之人;威斯汀豪斯头脑清醒,城府极深,为了获利不择手段,但也没能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胜利。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保罗与这些人背道而驰,他以极大的勇气向权威发起挑战,在纷繁复杂的时局中抽丝剥茧,洞察事件背后的真相,在三个声名显赫的大人物之间游刃有余地平衡各方关系。身处这场光电战争的最中心,他却从未有过畏惧之心,他一面周旋在多位社会名流和科学巨匠之间,一面不停地朝超越自我的梦想努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当案件宣告结束,一切归于平静的时候,保罗成功蜕变为一名优雅但有城府的纽约精英。他身上浓缩着“美国梦”的精华,体现了美国人不断拼搏的原始力量。在格雷厄姆·穆尔的眼中,以保罗为代表的不断前行的小人物为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奠定了基石。

这注定是一段恢宏的历史,是一场关于权力的游戏。无论这场战争主要的参与者爱迪生、威斯汀豪斯和特拉斯,还是尽管没有成为本案的主角,却同样赫赫有名的J. P. 摩根、贝尔,以及在小说的结尾处提到的即将开启下一个时代的新兴企业家亨利·福特,都没有资格仅仅用自己的名字就定义那个时代,小说的结尾写道:“保罗转过身,走下台阶,走进逐渐深沉的夜色之中。在他身后,那个正在崛起的国家,就是美国。”这让读者仿佛看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同时,一群伟大的人物在博弈,一个小人物在成长,一个充满希望的“美国梦”正在实现。

四、结语

有人曾说这是一个编剧繁荣了小说市场的时代,很多优秀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后在全球引起轰动。格雷厄姆·穆尔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还是一名成功的编剧,2015年他凭借电影《模仿游戏》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剧本改编奖和多项电影大奖的最佳编剧奖提名。目前,《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已经确定将改编为电影,并由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埃迪·雷德梅恩担任主角,扮演当时初出茅庐,却通过这起案件迅速崛起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律师的保罗·克拉瓦斯。毫无疑问,这让人们对这部电影增添了几分期待,也提升了这部小说的出版价值。

|参考文献|

[1][美]格雷厄姆·穆尔. 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M]. 尚晓蕾,译.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 2017.

[2]孟蔚彦. 在天堂和地狱间徜徉——美国梦寻[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endprint

猜你喜欢
威斯汀豪斯穆尔
百岁老兵去世,英国降半旗志哀
达尔豪斯《十九世纪音乐》里的乐类书写
少年未染风与雪
最特别的语言
“缘定威斯汀2015”武汉万达威斯汀酒店第四届婚庆展
罗克韦尔自动化与恩德斯豪斯公司在上海成立联合过程培训基地
希特勒的称霸战争与豪斯浩佛的地缘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