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例,论述面向农民种养技术定制化培训的主要措施,包括构建“五方联动”培训机制、搭建服务“三农”培训平台、开发定制化农民培训课程和教材、建成一支服务农民培训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等,并简述取得的主要成效:助推种养产业经济圈形成、助推广西精准扶贫和广西农业发展、助推面向农民种养技术培训水平提升、发挥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农民種养技术 定制化培训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B-0154-03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开展精准扶贫,给予符合条件的农民免费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但是,社会上面向农民的种养技术培训存在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内容泛化、培训时间安排不科学、培训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实效性弱化、培训后续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作为畜牧兽医类专门化学校,长期坚持服务“三农”办学宗旨,充分发挥师资、技术、实训基地等优势,积极服务“三农”,在面向农民种养技术培训和指导农民种养创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构建了“五方联动”的培训机制,开发定制化课程和教材,采取到校培训与送教上门相结合的定制化培训,为提高农民素质、助推广西精准扶贫和广西农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面向农民种养技术定制化培训的主要措施
(一)构建“五方联动”培训机制。依托政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贫困村劳动力转移等项目,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与市(县)主管部门、乡(镇)、村委、种养企业五方联动,共同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分析,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学员选送、教学管理、后勤服务、训后回访指导创业等方面共同定制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形成有效的定制化培训联动机制。市(县)农业、扶贫、水库移民等主管部门根据区域和经济发展需要,与学校、乡(镇)政府、村委、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方案,根据学员类别定制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法、训后服务等。主管部门、乡(镇)、村委负责遴选农民学员。学校、主管部门与种养企业共同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教学资源,打造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培训过程监管、后勤服务等工作由市(县)主管部门、学校、乡(镇)、村委共同负责,确保培训规范、有序。培训结束后,学校安排专家通过现场、电话、网络回访学员,指导学员种养生产。形成了良好的“五方联动”定制化培训机制(见图 1)。
(二)搭建服务“三农”培训平台。自治区农业厅和柳州市人民政府在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联合共建广西桂中职业农民学院,农业、扶贫等主管部门在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设立培训基地 25 个。校内实训基地有学校第一、第二教学实习牧场、动物医院和宠物诊疗美容中心等,与广西宏华生物公司等学校周边知名种养企业合作,建成涵盖水果、蔬菜、茶叶、糖蔗、桑蚕、养殖等 7 大类种养技术校外实训基地 36 个,搭建了为广大农民提供有效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科技服务的培训平台。
学校成立继续教育中心,配备工作人员 18 名,专门负责培训管理及服务;建有可同时容纳 300 多人集中培训的职业农民培训中心,拥有宾馆式培训公寓 3 栋、多媒体培训教室 4 间、报告厅 2 间,配置学员餐厅,确保集中培训的顺利开展。
培训管理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完善。制定《培训班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后续跟踪指导服务制度》等培训管理制度 12 个,采用“三三关爱”和“四制措施”精细化管理(见图 2),成效显著。“三三关爱”是指管理人员每天和学员“三见面”(早、中、晚和学员见面一次以上)、“三关心”(每天都关注学员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三问候”(每天都问候学员学习、生活和健康)。“四制措施”是指班主任每周组织学员召开 1 次班会强调组织纪律和安全等问题的班会制、每天考勤 2 次督促学员按时上课的考勤制、为每位学员购买意外保险的保险制、选送学员参培的部门派干部跟班配合学校管理学员。
(三)开发定制化农民培训课程和教材。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及产业状况,以及农民的文化基础水平,结合训后农民的创业方向,由学校及种养企业深入调研,与培训主管部门反复论证,定制化开发了三大类共 58 个课程模块(见表 1、表 2、表 3),编写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科学实用的《畜禽水产养殖技术》等定制化农民培训教材 26 门(出版 12 门),建成拥有500多个教学视频的网络培训教学资源库,课程内容模块化,可根据需要灵活组合,确保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开发的课程及教材得到广大学员及培训机构充分认可,其中教材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等 9 个区内培训基地的新型职业农民、水库移民、贫困户劳动力等培训项目中推广使用 17 万册,学员反映好。
(四)建立“内外同步,点面结合,三实一虚”的培训模式。根据农民的农事特点,科学安排培训时和培训方式。农闲时间安排学员到学校集中培训,农忙时节送教上门,到农村开展培训;采用 “校内与校外”“集中与分散”的点面结合培训模式,灵活运用“固定课堂”“田间课堂”“农家课堂”三个真实课堂和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网络虚拟课堂”等授课形式(见图 3)。“固定课堂”是指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及丰富的课件内容,集中学员到学校在培训教室、实训室(基地)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分组互动、现场实训等形式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加强学员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认知;“田间课堂”是指直接到田间地头、种养场开展现场教学,传授种养技能,并针对种植、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整改方案;“农家课堂”是指教师深入农户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对症下药,立竿见影;“网络虚拟课堂”是指利用学校网站上的电子教材、教学课件、图片、案例、微视频等资源,让学员培训后通过网上自主学习。这种培训模式确保农民生产与参加培训两不误,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既丰富了农民的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农民的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直接到田间地头、种养场现场培训,既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又让农民学员学到了技术,效果非常明显,受到培训农民的广泛赞誉。endprint
(五)建成一支服务农民培训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在充分利用學校现有师资力量优势的同时,聘请农业、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培训兼职教师,建成了拥有 150 名实践经验丰富、技术服务能力强的培训专家师资库,培训专家均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 80%,确保培训效果。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助推种养产业经济圈形成。广西宏华生物公司、柳州市柳江区晋航果蔬产业示范区等 600 余家种养企业依托学校技术培训服务在学校周边投资建场,有效推广先进种养技术,进一步提高广西种养企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形成了以学校为中心的种养产业经济圈。
(二)助推广西精准扶贫和广西农业发展。2010 年以来,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水库移民、种养大户、贫困户等种养技术培训 5.7 万人,2.3 万人培训后种养创业,相当部分学员的产业已成为当地种养产业的主力军,为广西 2015 年脱贫 88 万人、精准扶贫成效综合居全国第一位和 2016 年减贫 111 万人、综合得分位居一等做出较大贡献,助推了广西精准扶贫和广西农业产业发展。
(三)助推面向农民种养技术培训水平提升。开发的《砂糖橘生产技术》《养猪技术》等 26 门定制化农民培训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科学实用,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等区内 9 个培训基地的新型职业农民、水库移民、贫困户劳动力等培训项目中推广使用 17 万册,对促进全区面向农民种养技术培训水平提升产生重要作用。
(四)发挥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2013 年 11 月,广西水库移民培训工作现场会在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召开。2015 年 9 月、2016 年 9 月,广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论证会两次在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召开。2016 年 6 月,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到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调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广西日报》《桂林晚报》等媒体先后对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面向农民种养技术培训实践经验进行报道。
综上,农业供给侧改革急需培育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通过构建完善的培训机制,搭建符合农民特点的培训平台,建设一支服务农民培训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开发一批现代化、特色鲜明、通俗易懂、科学实用的定制化培训课程和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有效提高职业农民培训的质量,助推“三农”发展。
【作者简介】王纯国(1964— ),男,广西全州人,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广西桂中职业农民学院高级讲师,广西农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柳州市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责编 江月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