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岩 王强 周三元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城市废旧商品转运系统的内容、模式以及废旧商品转运站类别,提出影响城市废旧商品转运系统的问题,并给予建议完善城市废旧商品转运系统。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废旧商品转运系统对于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建立高效的城市废旧商品转运系统,有利于实现城市废旧商品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
[关键词]废旧商品;转运;系统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3.113
1 引 言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丰富多样的物质生活使得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改变,但是,由此产生的城市废旧商品问题也开始影响城市居民生活。与日俱增的城市废旧商品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环保水平的重大问题,城市的运作可以看作一个大的系统,城市废旧商品处理系统作为城市系统的子系统占有重大地位。如何有效保障城市废旧商品处理系统的低成本,高效能地运作,不仅是保证城市正常运作的重要工作,也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城市废旧商品处理系统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对于大城市影响较大的城市废旧商品转运系统,其垃圾处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2 城市废旧商品转运系统
城市废旧商品是指城市区划内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旧物,主要包括居民废旧商品、公共场所和周边街道清扫垃圾、医院废旧商品、商业废旧商品等。城市废旧商品处理系统由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和末端处理三个环节组成。[1]其中,垃圾清扫收集环节是垃圾处理系统的源头,因为垃圾清扫环节的技术含量较低,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比较完善的垃圾清扫收集系统,满足城市对市容环境的要求。随着政府业务外包的不断发展,很多城市的垃圾清扫收集环节已经实现企业化运作。而对于垃圾的末端处理,最开始主要是选择城市郊區空旷的地方进行堆放处理,造成“垃圾围城”的问题。
城市废旧商品转运系统最开始是没有的,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越来越大,城市废旧商品需要运输到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进行处理,废旧商品转运站开始发挥作用。废旧商品转运站是废旧商品转运系统的核心,是垃圾收集后的存储点,中转、压缩的车间,是分选的主要场所,是运输的调度点,是选择垃圾处理方式的决策点。废旧商品转运站在废旧商品转运系统乃至整个处理系统中,起着调度链接作用。[2]垃圾经转运站压缩后不仅实现了垃圾封闭化、大运量地运输,提高了长途运输的经济性,而且也显著改善了垃圾运输的环保性,减少了长途运输的车流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城市环境的重视,废旧商品转运站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得到了应用,已逐渐成为城市最重要的环卫设施之一。
3 城市废旧商品设备和转运模式
最开始的废旧商品转运站没有压缩功能,采用直接倾倒的方式对垃圾进行转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含压缩功能的废旧商品转运站越来越不能满足垃圾中转的需要,随着垃圾中转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压缩方式的废旧商品转运站逐渐被淘汰,越来越多的废旧商品转运站采用压缩式垃圾中转方式。非压缩式转运站一般是敞开或半敞开的,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收集垃圾先堆放于废旧商品转运站,然后通过机械或人工的方式装入运输车。另一种是将收集的垃圾倒入转运站内的敞口箱或车辆内,装满后由拉臂车运走。因为非压缩式转运站是敞开的,如果垃圾不及时处理,会产生臭气,还有产生的污水以及垃圾的散落会对城市进行二次污染。压缩式转运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压缩式转运站的运输采用封闭式车辆,收集到的垃圾通过机械压缩折本进行压缩,不仅增加了运输车辆的运输效率,而且增加了垃圾的容量。特别适合大城市的远距离废旧商品转运,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废旧商品转运系统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一级转运和二级转运,大多数城市采用的是一级转运模式,大城市的垃圾处理场所离市中心很远,需采用二级转运模式,在二级转运模式中,垃圾先运到中小型废旧商品转运站,然后经过压缩运输到大型废旧商品转运站,在大型废旧商品转运站经过资源化处理,再压缩送到末端处理场所进行处理。在一级转运模式中,环卫工人通过小型垃圾运输车将垃圾从源头收集至废旧商品转运站,再由较大的车辆运送到垃圾末端处理场所。二级转运模式在一级转运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次转运,主要是在大城市中进行应用,多个一级转运模式的运输车将压缩垃圾送到大型废旧商品转运站,通过分选将垃圾进行处理,可循环使用的资源进行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经过再次压缩,然后通过大型运输车辆送到末端处理场所进行处理。
4 城市废旧商品转运系统现状及问题
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采用了敞开式转运技术,只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采用了机械填装压缩转运技术。很多大城市,还是经常看到一个个敞口的废旧商品转运车辆,垃圾运输的同时还是会出现垃圾的散落、臭气的散发、灰尘的飞扬、污水泄漏等,直接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危害居民的健康,严重影响城市的正常秩序。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废旧商品转运系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废旧商品转运系统是政府所辖部门进行管理的,其对城市转运系统没有高瞻远瞩的规划,主要是环卫部门对其进行粗放式管理,废旧商品转运站的分布不均衡,过于分散的废旧商品转运站不能满足收集集中化、运输大型化的要求,给城市废旧商品转运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便,造成垃圾运输的低效率。其次,技术问题也是影响废旧商品转运系统的重要方面,比如废旧商品转运站的臭气问题和渗沥液问题,尤其是在较热的天气,垃圾极易腐烂,产生大量臭气,污染周边环境,而渗沥液不处理,会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影响。最后,运输问题。在废旧商品转运系统中,运输的问题不可忽视:一是没有统一的规划,对运输路线的安排、运输车次的调度都是根据实际垃圾量随机决策;二是运输的作业效率较低,运输成本偏高,有的城市废旧商品转运站的废旧商品转运需要人工进行,装车需要0.5~1.5小时才能完成,还有未经压缩的废旧商品降低了运输作业的效率增大了废旧商品的运输成本,运输距离大也是增加运输成本的重要因素。
5 完善城市废旧商品转运系统的对策
(1)更新废旧商品转运设施设备,提高废旧商品转运效率。淘汰非压缩式废旧商品转运站,建设压缩式废旧商品转运站,压缩式废旧商品转运站是发展城市废旧商品转运系统的趋势。对垃圾运输系统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定,根据该标准定期对运输系统中的运输车状况进行检测,淘汰超期服役的车辆。环卫部门可以组织集中采购一批压缩式、密闭式垃圾车等环保型垃圾运输车,逐步替代原有的翻斗式运输车,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3]
(2)统一规划转运资源,保障废旧商品转运的配置。政府从城市规划层面,对城市的垃圾处理系统进行规划。在预测垃圾产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废旧商品转运系统的基础设施,使得废旧商品转运系统在满足城市需求的基础上更有效率地运行。运输部门制定运输路线安排和运输车次调配的参考标准,在实际运用中,根据实际垃圾运输量进行合理配置和调配,实现高效、快速的统一运输。
参考文献:
[1]胡慧.城镇垃圾转运系统布局优化及其经济技术特性指标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2]权进香.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系统工程的建设与发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30-131.
[3]赵长东.我国大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运作瓶颈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1(1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