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敏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本质内涵,分析了淄博市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淄博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对策建议。要把握好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把握好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把握好生态建设的责任落实。
【关键词】 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问题;改善对策;淄博市
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绿色”作为“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就意味着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推进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整个“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全力提升经济建设、城乡统筹、都市农业、社会管理等生态效益,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
一、深刻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本质内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奋斗目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绿色发展,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制约下,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和生态发展理念。
二、淄博市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作为一个转型发展中的老工业城市,淄博市的城市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新兴产业,尤其在推进大气、水体等环境污染防治及空气异味整治等重点工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淄博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够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任务艰巨。随着新区建设全面提速,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还要进一步提升。二是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对环境污染及后果认识不足。住房改造后,各村居实现住房现代化,但是,部分市民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依然停留在以前的生活状态,跟不上社会要求和时代步伐。社区化管理和群众的生活观念和文明习惯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党员干部攻坚克难韧劲不足,有些村居对市区镇检查通报的问题,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整改落实进度不快,不彻底,主观能动性不足,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较差。四是监督管理仍然不到位,有些区、村居对环境治理缺乏有效监管,日常检查不及时、不严格、不到位,导致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时常反复,经常反弹等。
三、坚持绿色发展,推进淄博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对策建议
1、把握好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属地管理。污染防治及综合整治任务,在哪个辖区内,就由谁具体负责。各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做到领导精力、指挥调度、力量下沉“三到位”,确保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二是坚持标本兼治。在各项工作推进过程中,各部门要积极配合,既开展好集中整治和问题整改活动,把“标”整治好、管控好;更要科学施策,强化主体责任,狠抓源头治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是坚持疏堵结合。牢固树立“抓生态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观念,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建立长效机制、多做换位思考,防止引发社会矛盾。四是坚持依法行政。在治理整改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监管,坚决防止以言代法,更要杜绝徇私枉法。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造性地加以解决。五是坚持群众参与。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让群众监督环境污染和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通过设立有奖举报热线、聘请群众监督员等方式,鼓励群众发现环境问题,提供违法线索,打一场生态环保的人民战争。
2、把握好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是以明确工作标准为先导,达到各项治理目标。一方面,要在时间节点内完成各项任务,经得住检查验收;另一方面,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在法律法规、制度规定、行业规范框架内,研究制定好各项工作的达标标准,确保有理有据、合法合规。二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坚持以优质项目建设为纲不动摇,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促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综合服务,强化科级干部挂包项目责任制,定期调度指导,积极靠上服务,全面提高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三是以经济转型升级为龙头,推动和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形成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和谐共生,生态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格局。大幅度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绿色发展的优势。以创新推进工业升级,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区。四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抓住国家和省加强城市工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机遇,围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大力支持市区重点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切实抓好城市建设与管理。扎实开展空气异味整治,加快建立异味点源治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加快便民农贸市场规划建设。五是加强民生社会建设,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进一步加强民生和社会建设,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这是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基础保障。扎实做好养老、医疗、文化、教育、村级事务代办等各项服务,着力加强针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工作,确保各项资金补贴及时发放到位。积极创新为民服务项目,引进智慧便民服务系统,探索建立智慧便民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网上在线为群众提供社保就业、物业报修、便民购物、健康查体等服务。统筹抓好计划生育、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主动解决社情民意调查电话访问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六是健全长效机制。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规范治理、严格监管、集中处置等方面入手,边整治、边总结、边巩固,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固定下来,实现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3、把握好生态建设的责任落实
一是严格履行领导职责。各辖区负责人要抓好本辖区综合整治任务的组织落实,真正做到“谁的地盘谁负责、谁的任务谁完成”。二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督促问题单位和业户要抓住这次检查验收和综合整治的有利契机,按照标准要求,积极主动地实施整改,自觉规范环境管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三是严格落实依法监管。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将执法寓于服务之中,做到既依法治理、严查严管,又加强指导、搞好服务,注重听取、合理采纳群众的意见建议,努力赢得广泛支持。四是严格落实纪检监察责任。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治理整改任务落实不力、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责。五是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要坚持党政同管、同抓、同责,切实履行好领导责任。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中国绿色发展与“十二五”规划[J].农场经济管理,2011.04.
[2] 王金胜.绿色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5.12.
[3] 张乐民.全面理解和深入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J].理论学习,2016.02.
[4] 罗增斌.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 构筑生态文明新家园——广安市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探索与思考[J].邓小平研究,2017.01.
【作者简介】
杜 敏(1986-)女,山东临沂人,硕士,任职于中共淄博市委党校管理教研部,讲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