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梅
[摘 要]在《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将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与政治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如在课中运用富有闽南风味的歌曲、童谣、风俗、传说、谚语等作为例子,一以贯之,有利于学生了解并热爱闽南文化。
[关键词]闽南文化;融入课堂;爱国爱乡;量变;质变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4005302
如何将优秀的闽南文化资源与政治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本课尝试在整堂课中全部运用富有闽南风味的歌曲、童谣、风俗、传说、谚语等作为例子,一以贯之,让学生与闽南文化相遇、相知、相爱。
【教材分析】本节是生活与哲学发展观中的第二框第二目。在第一框回答“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论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辩证关系原理及指导意义。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文科生。基于学生的认知基本规律,整堂课由浅入深,从母校发展历史图片导入,并通过实验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中注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角度:①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②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2.能力角度:以本乡本土的闽南素材为例贯穿课堂,进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角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理解和把握的自觉性,又营造氛围,让政治课堂充满浓郁的闽南味道。
【教学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教学难点】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教具辅助】PPT。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构思】根据“启发引导、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本節课全部素材取自富有区域特色的闽南风土人情。通过闽南传统特色学校图片展示、闽南童趣游戏、闽南名企典型事例分析,让学生讨论归纳、交流辨别,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利用闽南地方时政新闻融入、闽南谚语朗读、闽南歌曲结尾等方法,借助PPT的有效使用,增加课堂容量,实现“讲、议、练”三结合;借助闽南文化的资源平台来烘托气氛、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达到提升学生学科认知水平和爱国爱乡情感的双重效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①播放课件,展现办学历史悠久、由闽南归国乡贤集资创办的富有闽南侨乡特色的惠安高级中学的发展历史图片。②提问:惠高知多少?惠高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学生活动]学生听教师叙述母校发展历程,接受视听信息的感染,然后回答教师提问。
[设计意图] 事例说明:华侨集资办学是一个“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过程,学校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量变发展到质变的过程。如此教学,在培养学生发展性思维的同时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以侨乡人为荣的情感。
教学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教师活动]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文65页,指出量变和质变的含义、程度和状态。②邀请学生做闽南儿童游戏“抬王船”。③播放课件,指出量变和质变的最大区别。
[学生活动]看课文加深对含义的理解、参加游戏、回答感想。
[设计意图]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既可以让学生重温儿时美好纯真时光,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融入感。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一)原理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教师活动]①指导学生朗读并赏析课文66页的哲理名言。②分析并展示正在热播的闽南本土反腐影片《柠檬的爱情》蕴含的哲理:从“小贪”变成“大贪”是量变;从人民的公仆变成历史的罪人是质变。③设问:只要有量变就一定会有质变吗?④播放时政课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学生活动] ①先后请7位学生诵读经典闽南名言,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②讨论《柠檬的爱情》的量质变道理。③共同辨析“质变未必是前进,前进是一种质变”。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培养学生间的契合度。②利用热播大片和时政材料,既能调动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2.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教师活动] ①提出辨析:经过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不是就终结了呢?②与学生充分讨论并借助副板书描述闽南历史传说陈三五娘从相识→相知→相爱→挣脱封建囚笼→私奔→追寻爱情的发展过程是量变→质变→新量变→新质变的过程。③播放课件“泉州缘何成为东亚文化之都”。④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活动]①学生代表发言“一次质变不是事物的终结”的哲学依据。②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分析“不断前进”的深刻内涵。③认真阅读教材并标识重点。
[设计意图]①通过学生感兴趣且耳熟能详的闽南爱情故事,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交流和评价。②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乡土传说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能力。
(二)方法论
[教师活动]①播放课件:闽南知名企业——福建达利集团的老总许世辉一句话“步儿嘟嘟走,事儿兜兜做”的由来。②组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③在充分讨论基础上,学生共同得出结论。④启发学生运用量质变方法论分析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做法和态度。
[学生活动]①每组派学生代表踊跃发言。②在教师指导下回归书本,强化理论知识:“重视量的积累”和“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质的飞跃”。③学生探讨人生道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相应的科学处理方式。endprint
[设计意图]通过典型事例的演示让学生充分讨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人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教师活动]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量质变的辩证关系,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的“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②列出常见的错误观点让学生抢答并分析。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分析理解“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危害性及其共同的错误。
[设计意图]强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环节三:巩固教学
一、归纳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教师活动]①展示课件,帮助学生回顾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②借助板书强化本框的重点和难点。③鼓励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思维导图。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回顾本框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回头看”使学生对本框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明确学习的核心内容。
二、巩固练习之“朗读者”
[教师活动]展示6句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南谚语,组织学生逐一用闽南语朗读,并请学生总结谚语体现的共同哲理。附闽南谚语:细汉偷割瓠,大漢偷牵牛;一针不补,千针难缝;细康(破洞)不补,大康叫苦;贪吃涨破肚;众人一样心,黄土变成金, 三人四样心,赚钱不够买灯芯;细汉(少年)毋学习,大汉来不及。
[学生活动]用闽南语朗读谚语并总结体现的共同哲理。
[设计意图]引用富有哲理的区域性文化,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三、巩固练习之“选择题”
[教师活动]①展示课件,古诗词类的和漫画类的选择题各精选一题。②让学生判断并分析选择的理由。③归纳部分题型的解题方式。
[学生活动]用所学本框知识选择判断并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四、课后作业
[教师活动] ①播放闽南歌曲《真心换绝情》。②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学生活动] ①跟唱哼闽南歌曲②按要求完成作业。
[设计意图] ①活跃气氛、产生共鸣。②巩固知识,强化训练。
[板书设计]
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1.含义①量变②质变
2.辩证关系
(1)原理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④“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 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方法论
①重视量的积累②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飞跃
【教学反思】
且教且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专业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在讲《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一课时,和以往教学不同的是:①所有的教学资源全部来源于闽南文化素材,并在课堂上一以贯之,整堂课充满着浓郁的闽南气息和地方特色;②学生表现出来的对乡土文化的陌生程度出乎我的意料;③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些都激发了我今后必须利用课堂主战场宣传闽南文化的使命感。静心沉思,我在闽南文化素材的收集数量上还比较有限,不足以满足学生突然而至的需求;同时随着教学的展开,我光顾着传授资源给学生,在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融合方面尚有欠缺,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总而言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得失,不断归纳总结方能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责任编辑 袁 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