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航
高学历家庭里的差生
“妈妈,我是差生么?为什么他们都不喜欢我呢?我不想上学了。”当儿子丁丁惨兮兮的问小蕊时,小蕊一脸错愕。怎么可能,她自己是硕士毕业,孩子爸爸博士毕业,丁丁怎么可能是差生?
学校给丁丁测试智商结果是150,小蕊私下里给儿子测时,数值要更高。并且小蕊和丈夫从小到大在学习上都没让家长操过心,无论是父母遗传因素还是外在的家庭环境,丁丁的学习成绩应该不会太差呀?可从去年9月份开始,由于丁丁学习成绩差还在学校惹是生非,频繁地被老师找家长。老师说,丁丁要么人在魂儿不在,哪怕是老师刚问完的问题,让他马上重复一遍,他都做不到;要么就是打扰课堂秩序,一般情况下,以丁丁为中心,只要坐在他周围的同学都要受到丁丁的影响。
老师的一句“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一也就算了,还调皮捣蛋,你儿子像是问题家庭里的孩子”听得小蕊的眼泪都出来了。她觉得自己家被老师恶意攻击了,这个家庭怎么可能是问题家庭呢?夫妻关系和睦,又格外看中孩子的培养,小蕊又委屈又无能为力。难道小蕊的家庭真的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吗?
孩子:家长请别再逼我和你们一样
上文中小蕊教育孩子的苦恼可能有不少家长都亲身经历过,其实,很多孩子的厌学行为背后都和家庭教育有关。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小蕊的家庭,可以发现在小蕊幸福家庭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家庭教育的真实。
小蕊和丈夫平时生活很规律,对儿子丁丁的教育提倡培养他的自律性和自我规划能力。这两点曾是小蕊学习阶段的利器,它们让她顺利地从本科一直到读取博士学位。从小蕊懂事开始,她一直是严格按照一个计划表走过人生的每一步,每一年,每一天,每一个小时。她也把这样的方法应用到了对儿子的教育上。
比如小蕊规定儿子写完作业只能看30分钟的动画片,就只能看30分钟,多一分钟也不行,她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还比如计划好星期天去公园,到时候丁丁如果想看电影,那绝对不行,得必须去公园,这样可以培养丁丁的对规划的执行力。
在妈妈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丁丁每天都很紧张焦虑,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而不符合妈妈制定的标准,他总是看妈妈的眼色行事。孩子表面上屈服于家长的权威,但是,只要他脱离了妈妈的掌控,可能会变得非常的叛逆。
母亲小蕊把自己的学业和工作的经验,简单粗暴地移植到儿子丁丁的生活当中,并且她的严格限制压抑了儿子,剥夺了儿子对生活丰富多彩的体验,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家长:不能给孩子“伪爱”
对于妈妈小蕊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爱和尊重孩子,要明白生活和教科书不一样,妈妈的身份在孩子面前永远都只是妈妈,无论书读的多少与否,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可以陪伴他成长,无条件支持他的妈妈,可以让孩子体验生活乐趣感受美好的妈妈。如果母亲或父亲的条条框框过多的话,孩子就会很压抑,许多的热情和激情都释放不出来,家里没有孩子的自由空间,学校又有学校的规矩,当孩子压抑的部分想在学校释放时,显然会受到纪律的束缚,这样孩子的天性就没处释放了,心里会积攒太多的委屈和压抑。
作为父母,给孩子真正的爱,就要好好引导孩子的天性,给他充分绽放的机会,就像不同的花草树木有不同的成長周期,有的树木结果实时间晚,有的树木结果实时间早,有的成长周期一年,有的却要好多年才能成材。为何一定要逼着自己的孩子复制自己的人生道路呢?父母的成才方式不一定适合孩子的成长方式,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孩子虽然小,但也要被尊重。家长们如果不能以平等心来对待,都是限制、命令和要求,那是很难走进孩子内心的,等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时,就会对父母对抗得更加激烈。
做父母一定不要把自己心里没实现的愿望强加给自己的孩子,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这实际上是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打着爱的名义做着背道而驰的事情。如果父母能做到从尊重孩子的独立个体性出发,如果他是鱼,我们就为他创造更多的水;如果他是花,我们就为土壤施肥。这样才能做到给孩子真正想要的东西,放下控制去滋养孩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