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媛媛,,姜玉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可导致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术后生存质量。而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极易出现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有研究报道,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7%~77%[1],其发病机制中存在自行加重的恶性循环,重则成为残废3级[2]。破坏上肢淋巴通道并不是造成术后上肢水肿的唯一原因,还有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患肢功能锻炼不到位等[3]。如何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是目前国内外临床治疗的难题,因此,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及护理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多种护理干预的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提供预防及治疗选择。
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病人纳入本研究。病人均为女性;年龄30岁~60岁,平均42.6岁;其中左乳癌78例,右乳癌42例;病人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行辅助化疗;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能自行完成问卷填写。排除标准:上肢有手术史,术前已经存在上肢水肿,不同意行该项治疗者;有内科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等。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3组病人间在年龄、发病部位、病理类型、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按摩组
①常规护理:术后护士指导病人进行手指、腕部活动,肘关节3 d、肩关节7 d制动。②手法淋巴回流按摩:通过掌心及手指的按摩动作来加快区域淋巴回流,一般是先由远心端逐渐到近心端。每天2次,每次20 min~30 min,持续15 d。
1.2.2 加压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间歇充气压缩泵时,先测量双上臂周径,以便效果对比。具体方法:病人平卧,患侧上肢外展30°,用软枕将上肢呈坡形抬高10°左右,将患肢放入套筒内,套筒不可过于肥大。治疗时,间歇充气压缩泵充气从肢体远端第1个~第4个气囊开始,逐渐加压按摩至肢体近心端,压力一般为16 kPa~18 kPa,每次治疗时根据肢体肿胀程度重新调整压力。治疗结束,待套筒内压力气体放出后,再轻轻取下,观察患肢血运情况。每天治疗1次或2次,每次30 min~60 min,15 d 1个疗程,连续1个或2个疗程。本组均完成1个疗程。
1.2.3 试验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手法按摩和间歇充气压缩泵加压,持续15 d。
1.3.1 淋巴水肿分级
①轻度: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3 cm以下,多限于上臂上端;②中度: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3 cm~6 cm,影响到整个上肢,包括前臂和手背;③重度: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6 cm以上,皮肤硬韧,水肿波及整个上肢包括手指,使病人整个上臂和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1.3.2 肩关节活动度
采用肩关节活动度对病人的上肢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评价,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为准,固定2名护士使用同一测角器测量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及外旋的角度,以病人无不适或无疼痛感为宜。优:可对抗一定阻力,但较正常人低;良:能抗肢体重力,关节能主动活动到正常范围,但不能对抗阻力进行活动;差:排除肢体重力时,肌肉收缩可使关节主动活动。
1.3.3 生命质量
采用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由美国CORE量表按汉化方法研制而成[4],是专门针对乳腺癌的生命质量测定特异量表,分为5个领域,36个条目,即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和附加关注。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该量表在中国翻译并使用,其信度、效度和适用性都得到验证[5]。
表1 3组病人水肿程度比较 例
表2 3组病人手术前后上肢功能的比较 例
表3 3组病人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分
乳腺癌根治术导致淋巴回流受限,造成淋巴水肿的发生。应尽早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由于手术会给病人造成形体改变,因此术后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6]。通过手法按摩和间歇充气压缩泵的护理干预方式,不但可以防止不良体形的发生,在短期内恢复患侧上肢正常功能,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还可增强病人的自身免疫力,促进康复[7],减少病人痛苦的同时也提高其生活质量。病人术后一旦并发上肢淋巴水肿,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美国癌症协会已经把预防淋巴水肿作为工作重点,所以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对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护理很重要[8]。本试验组40例病人在经过基础按摩配合使用间歇充气压缩泵后,32例有效果,且上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缓解患肢胀痛带来的不适,使病人从被动接受护理转换主动参与护理,充分体现护理的重点是恢复病人自我照顾能力的特性,可以正常进行生活和工作,提高生活质量,使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淋巴水肿的病人对明天充满希望,对生活增强信心。
总之,基础按摩配合使用间歇充气压缩泵加压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满足临床的需求。
[1] 黄华平.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2:1.
[2] 王玲.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风险评分系统的构建和评价[D].安徽:安徽医科大学,2013:1.
[3] Shah C,Wilkinson JB,Baschnagel A,et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 after whole-breast irradiation[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2,83(4):1095-1100.
[4] 万崇华,孟琼,罗家洪,等.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的研制(一):条目筛选及共性模块的形成[J].癌症,2007,26(2):113-117.
[5] Wan C,Zhang D,Yang Z,etal.Validation of the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of the FACT-B for measuring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07,106(3):413-418.
[6] Masia J,Pons G,Nardulli ML.Combined Surgical Treatment in 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J].J Reconstr Microsurg,2015,32(1):16-27.
[7] De GA,Van KM,Dieltjens E,etal.Effectiveness of Postoperative Physical Therapy for Upper-Limb Impairments After Breast Cancer Treatment:A Systematic Review[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5,96(6):1140-1153.
[8] Weaver C.Caring for a patient after mastectomy[J].Nursing,2009,39(5):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