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十三陵防疫站,北京 102200)
该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有:采食量低,消化不良,排稀便和料便,整齐度低,生长发育迟缓等。而且,肉鸡机体免疫受到抑制,也利于感染其他各种疾病进而发生并发症。发病较轻的肉鸡群通常表现为比较容易发生惊群等现象;发病较重的肉鸡群则表现在精神不佳、容易发生腿软和瘫痪;肉鸡羽毛也表现出松乱、无光泽现象;同时发生拉痢、排灰色或黄绿色粪便,之后逐渐消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夏秋季严重,易感鸡群传播快,非易感鸡群水平传播差,存在诱因发病严重。
1.1.1 霉菌毒素:由于当前种植、饲料加工、养殖环境、气候等原因,一些饲料原料如玉米、麸皮、饼粕等很容易被霉菌感染,而产生大量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T-2 毒素和呕吐毒素等霉菌毒素严重超出限定标准,由于霉菌毒素对肌胃角质膜具有腐蚀作用,故能够引起肉鸡肌胃糜烂,也可造成腺胃黏膜和羽毛上皮的坏死。比如,黄曲霉毒素对肉鸡的主要影响是致肿瘤、免疫抑制、致突变和致畸。影响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可引起肝脏出血、肝脏脂肪变性、胆管增生等。
1.1.2 饲料中高含量的生物胺:肉鸡摄入高含量生物胺饲料后,其毒性对肉鸡群有很大害处。有研究标明,肉鸡饲料中存在的高含量生物胺对鸡群特性的有很大影响,可使肉鸡群发生食欲降低、饲料转化率降低等。因为生物胺类有很多种如组胺、酪胺、腐胺、苯乙胺、尸胺等,其中最重要且毒性最大的是组胺和酪胺。这些生物胺是蛋白质代谢过程中氨基酸脱羧后的降解产物,超量的生物胺除了引起肉鸡胃酸分泌过剩,进而诱发腺胃溃疡、肌胃糜烂,最后这些生物胺在肉鸡体内可转化为尿酸盐,进而导致肉鸡的肾脏由于尿酸盐沉积而导致肿胀现象。
1.1.3 饲料中高含量硫酸铜:通常情况下,肉鸡养殖业者常在饲料中加入500 g/t的作为生长促进剂或抑真菌剂。但当养殖业者发现饲料受到霉菌严重污染时,硫酸铜饲料添加量提高到1kg/t,但问题是高浓度的硫酸铜对肉鸡胃肠黏膜会有很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导致肉鸡食道下部和嗉囊发生凝固性坏死,严重时导致肌胃糜烂,进而引起肉鸡中毒等严重后果。
1.2.1 腺病毒样病毒:腺病毒样病毒可使肉鸡腺胃和肌胃发生病变现象,临床表现为:腺上皮变性,腺导管上皮增生,淋巴细胞浸润,腺胃肿大等。
1.2.2 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变异株感染肉鸡后,肉鸡表现为消瘦,腺胃壁增厚,腺胃黏膜有出血和溃疡,腺胃肿大如球状。
1.2.3 其他还有一些能通过垂直传染的病毒性疾病,比如传染性贫血病毒、呼肠孤病毒的感染、禽网状内皮增殖症病毒等感染都均可以导致腺胃的肿胀、出血。
饲料营养的缺乏、高密度或者肉鸡舍空气条件恶劣等均可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频发也容易导致肉鸡腺胃肌胃炎的发生。
(1)腺胃病变及厌食:腺胃溃疡,内有胶质样物质,肌胃溃疡严重。所分泌的胃肠激素(Ghrelin)分泌减少,该激素参与促进摄食中枢兴奋,从而使得发病鸡群厌食现象比例升高。
(2)腹泻与饲料便:腺胃和肌胃的病变使得肉鸡不能正常行使正常的消化功能,从而导致进入后端消化道的食糜不能充分消化与吸收,进而表现为腹泻、过料现象。鸡只拉特别稀的饲料便,叨料现象严重,地面上有很多叨下来的大粒饲料。
(3)肉鸡运动失调:由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不能很好消化与吸收,使得肉鸡群在发病早期容易出现低血糖综合征,通常表现为运动失调、休克乃至猝死等。
(4)霉菌毒素可导致肝脏脂肪变性、硬化等,致使胆盐、胆汁酸的合成和分泌减少,脂肪和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减少,致使病鸡容易发生维生素 A、D、E等的缺乏症。比如因股关节骺端软骨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甚至瘫痪,维生素E缺乏导致脑软化、液化,临床上肉鸡表现为头颈颤抖等。
(5)肉鸡机体内合成代谢减弱、分解代谢增强,病鸡表现为逐渐消瘦。鸡群整体精神状态差,严重大小不均,吃料慢,采食量低,发病鸡只长势特别差。
(1)在饲料中添加高效脱霉剂(如艾可肥去霉益生素,每吨饲料添加量1kg),禁止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2)避免使用劣质蛋白饲料。
(3)搞好料槽、水槽卫生消毒工作,避免使用易发霉变质的垫料。
(4)全群鸡饮水艾可美天然杀菌剂(1:1000倍稀释),每天饮用12h,连用5~7d。
(5)在饮水中添加艾可肥维他,每1t水添加200ml,连用5~7d。
(1)严格控制和检测种鸡群:避免垂直传播疾病,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鸡种。对肉种鸡群要净化传染性贫血等重要的垂直感染病原。
(2)提高饲料中维生素E、C的添加比例。
(3)发病肉鸡鸡群也可以使用部分保肝护肾药物进行治疗,如有需要可以配合抗生素药物,以防止细菌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