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丹凤 大连工业大学
“我要以我的艺术,
填满亿万光年的浩瀚宇宙,
我要让地球上,
所有人看到我的作品,
怀着这样的希望,
我的心在燃烧。”
草间弥生的父亲在她童年时出轨,母亲几近崩溃,并且每天派她去跟踪父亲,还亲眼目睹了父亲和情人亲热的场景。她的母亲一直都很后悔生下了她,父母之间的不和,常常使她陷入精神上的恐惧。好在她的父亲对于她的绘画经常给予支持,才能让她在精神陷入困境时找到一个发泄口,让她平静下来。在她大约十岁时,画了一幅母亲的肖像,此时已经出现了我们熟悉的圆点,反复并不重复。孩童时期的她,时常跑去家里的堇菜田,突然间,一朵朵堇菜有着人类一样具有个性的脸,不断向她倾诉,声音越来越响,以至于耳朵疼痛难忍,她感到一阵阵恐怖袭来,战栗不已,不知所措。当遇到这样不可思议的景象时,她飞快地跑回家里,将眼中所看到的景象描绘在速写本上,就好像是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对于她本人来说,画画其实是一服良药,让她暂时放弃了去死的念头,通过绘画,当时感觉到的惊慌、恐怖都变得烟消云散。这就是草间弥生的绘画原点。
26岁的草间弥生在书店翻看书本时偶然看见了美国女画家乔治亚·奥基弗,暗自下定决心要去美国。她立马跑去当地大使馆翻看奥基弗的通信地址,她写信给乔治亚·奥基弗并附带作品。信中写道:“虽然我在远方,虽然我在艺术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我还是恳请你为我指路……”深受感动的女画家回信给草间弥生,表示愿意在美国推荐她的作品。离开日本之前,她和母亲发生争执,在家外的河堤上毁掉了数百件作品,这意味着她与过去的决绝。
1957~1973年是草间弥生在美国的十六年。起初在西雅图,1958年搬到纽约,她十分孤独,每天从早到晚沉迷于学习和创作中,创作出了初期代表作——“无限的网”,并在次年10月份于纽约布拉塔画廊展出。草间弥生以细微的黑白网眼填满巨大画布的作品指明了新的艺术方向。她是从抽象表现主义到极简艺术的过渡性人物,尽管当时的纽约对这种独特的形式感到诧异,但经过各大媒体的刊登,草间弥生的绘画作品成为大众瞩目的对象。
草间弥生不断创新的精神促使她不仅是一位画家,而且是软雕塑的开创者。一位具有开创性的艺术家在1963年“积聚:千舟连翩”个展上放置填满了阴茎的船只,并且四周贴满了船子的海报。在这之后的三年,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再现这种形式。在很多次谈论中,草间弥生觉得安迪沃霍尔剽窃了她的创意。19世纪60年代后期,为了表现自己的艺术,草间弥生跳出了画廊的范围,选择了另外一种更加直接撞击现实社会的偶发艺术。
在美国期间,她遇见了她的精神伴侣——美国艺术家约瑟夫·柯内尔。他是近代美国著名艺术家、雕塑家和实验电影的先锋人物。他的出现给草间弥生的人生增添了浪漫色彩。由于柯内尔有严重的恋母情结,也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们维持了近十年的无性恋爱。柯内尔支持她的艺术,多次参加她的偶发艺术。这一段恋爱给艺术史留下了不可遗忘的艺术。
1972年,约瑟夫·柯内尔的离开给草间弥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导致她的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次年,草间弥生从纽约回到东京,离开了当时的艺术圈,逃出媒体视野,独自一人在精神疗养院生活。之后,她的父亲也永远地离开了她。父亲和爱人的离开,使她的健康状况一度很糟糕。在日本,她深深地感觉到,当时日本艺术界的体制仍然是前近代性的,现代艺术必须在心胸宽广的环境中才能够得到发展。因为当今艺术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因此,她痛感必须立刻改变这种状态。1977年,她在所住的医院附近买下了一个三层的工作室,一直沿用至今。大量的艺术创作对日本封建社会的重新审视,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对宇宙的不可思议的景象和神秘背后存在的未知充满了憧憬。这些都使草间弥生名副其实地站在了当代艺术界的顶峰。
如果说对生的困惑、对死的执着、对爱的渴望是草间弥生终其一生所思考的东西,那么草间艺术探索的道路,主张消除过分的个人痕迹,从而认识到人类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从今以后,圆点将不断增加,并且向更悠远、更深处延伸,毫不停息地向后世传达信息,使散发着神秘之光的宇宙呈现出悠远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