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世杰
几年前,我听过一个学生的演唱。他学过很多年,但是唱得不太好,躲嗓、提喉,毛病不少。因为他已经是成年人了,我就和他探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他对我说,要用混合声演唱、气息要深、位置要在头腔、要打开,等等。说的都对,就是唱的不对。
其实,类似的现象不少见。比如,全世界的声乐教师几乎都会强调“喉咙打开,气息要深,位置要高,身体要放松”,但同样都是这几句话,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很不一样,有的毛病百出,有的则成为优秀的歌唱家。也有相反的例子:我在俄罗斯学习的时候,就有一位教授跟另外一位教授争论,“你课堂上讲的那一套是不对的,但是你的学生唱的还都不错!”
在声乐教学中,有经验的声乐教师在解决声音问题的时候,有的人讲面罩,有的人讲咽壁,有的注重位置,有的注重气息,等等。虽然提法不同,但是,只要最终的声音符合大家认可的审美标准,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
这几个例子,说到底是师生的审美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歌唱审美能力,就是鉴别和领会声乐艺术美的能力。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嗓音状况、演唱能力、性格特征、气质特点等规划学生独有的“声音目标”,进而有计划、分步骤地向目标努力。目标的确立就与教师的审美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师的声音审美水平比较高,对声音概念的理解没有问题,即使教学手段不多、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也是有教出好学生的可能性。但是,如若教师没有良好的声音辨别能力和审美水平,教学方法又太多,学生往往会越学越糊涂,不但不会进步,甚至会对自己的努力方向感到迷茫。因此,我们说,是否具备正确的声音概念和良好的声音审美能力,是声乐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如何提高歌唱审美能力,以及歌唱审美的几个阶段。
中国有个成语叫“相由心生”,一层意思是人的外貌、精神气质跟人的思想是有很大关联的;另一层意思是人的内心思想及观念决定了这个人眼中的世界呈现。这个成语放在声乐概念的建立上,也是很贴切的。
正确的声音概念,是指演唱者头脑中符合科学发声规律的音响概念。我们课堂上强调“思想走在声音的前面”,即在唱出声音之前的一刹那,大脑中已提前想好声音,这种在大脑中“先现的声音形态”直接决定了演唱者的演唱水平。
我教过的一位男中音,他第一次来上课,为了显示自己是货真价实的男中音,他的嘴和喉咙用了很大的力量来做出声音的厚度,所以声音不纯净,唱到小字二组的d就已很吃力,似乎已经到了音域的极限。我告诉他,男中音的宽度、厚度是在正确打开喉咙、良好的起音与呼吸的配合下水到渠成的,不是靠压喉咙强装出来的。
还有一位女高音,每次上课时,呼吸、起音调整对了之后,好的状态她只能坚持一两句,后面就越唱越不对。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她内心里追求的其实是一种又尖又亮的声音,所以唱着唱着,那种柔润的状态就丢失了。后来经过多次引导,她的声音概念调整对了,状态也就稳定了。
这两个例子,说到底,还是审美误区惹的祸,也就是由于演唱者头脑中的声音概念存在误区引起的。对于学生而言,具备正确的声音概念和良好的歌唱审美能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能更快地领悟教师的要求,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进入声音审美的误区,进步就会变得艰难,甚至进入明显的瓶颈期。因此,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不仅是培养学生歌唱审美的基础,也是每一位声乐学习者绕不过去的必修课。
声音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想要具备良好声音审美能力和正确声音概念并不容易,绝大多数学生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课堂训练和聆听优秀范唱来逐步建立,并且需要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进行。
正确的声音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通过后天不断地训练、学习而获得的。声乐上惯用的术语,如“位置、支点、通道、打开、关闭”等,基本是假借来的。《道德经》第一章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只是像上语文课一样记住这些词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学习声乐,必须要真正懂得这些词语的内涵,特别是这些词语在演唱中的具体声响效果、身体各部位的感觉。
尤其对于声乐初学者而言,一开始是不会明白这些名词的具体意思的,感受最为直接的是演唱的感觉和音响。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第一次的描绘是最为深刻,甚至会伴随一生的。因此,启蒙阶段,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这个阶段,教师给学生讲解声音技术,一定要简单、易操作,最好能够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而不要讲过多的理论和概念。这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教初学阶段的学生很辛苦,要手把手地教、一句一句地“喂”。教师不但要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声音,必要的时候还要模仿学生不正确的声音,让学生辨别声音的正误。如果学生的悟性高,很快就能够领悟。如果师生不是同声部的,就要借助其他辅助方式。
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唱出正确声音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这样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演唱和纠正,学生就会把这种状态和音响,在头脑中初步固定下来,也就是形成初步的歌唱感觉和声音概念。
在演唱中,内耳的声音效果(即演唱者自己听到的声音)与外耳的声音效果(即他人听到的声音)区别是很大的。学生常常会被内耳的声音效果误导,追求自己听着又响又亮的声音,结果导致喉咙产生了多余的力量。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练习“感觉记忆”。当学生演唱状态对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肯定,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把唱对的感觉和声音的特征描述出来,帮助他们记忆、巩固这种声音感觉。必要时,还可停下来,将正确与不正确演唱的录音效果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培养学生内耳与外耳声音效果的统一性。
我教过的一位女中音,有段时间对俄罗斯女中音阿布拉措娃的演唱很着迷,喜欢模仿她,但她是将嘴撑得很大地“装”着唱,我几次纠正她,效果不佳。有一节课,我就从书架上抽出一张阿布拉措娃的唱片,一边听一边帮她分析,并把“装腔作势”的声音和通过共鸣打响的声音示范给她听,让她区分两者的不同,经过反复对比,她终于明白了“此声非彼声”。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想要发挥好榜样的作用,就要根据不同的嗓音类型、学习阶段,选择相对应的优秀范唱。学生自己在选择范唱对象的时候,往往没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觉得哪位名气大就听哪位。然而,如果范唱选择不当,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进步,还有可能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初学者,就像一张白纸,最初聆听的内容往往印象最为深刻,会对学生的声乐学习产生长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听范唱,要选择抒情类型的最优秀的歌唱家来聆听。从技术上来讲,要选择喉咙打开较好,起音比较柔和,声音比较集中,语言比较清晰的歌唱家。在听范唱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听辨能力有限,容易被声音的表象所迷惑,这都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为学生讲解、剖析声音,以免学生“误入歧途”。
此外,歌唱艺术是剧场艺术,现场音乐会包含的信息量更大,不仅能够听到最真实的声音,还能够看到歌唱家在台上的表演。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听、多看现场演出,多与学生交流,并适时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歌唱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淀,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并进入更高的阶段。笔者将声乐学习者的审美能力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懵懂阶段的特点,是审美者对声音的辨别能力不高,评价往往比较笼统,只能说出喜好与否,却不能说出好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因此,容易跟风,缺少主见,人云亦云。由此,笔者称之为“懵懂阶段”。
这个阶段,是建立审美的初级阶段,犹如儿童蒙学阶段,选择的范唱要少而精,只选最优秀的歌唱家的最具代表性的曲目反复地欣赏和聆听,建立最初的审美标准。等到学习者对好的声音有了辨识能力的时候,再逐渐拓展。总之,要在教师的带领下不停地去“磨”耳朵,不断提高听觉辨别能力。
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觉积累,开始有了一定的辨识度,就逐渐进入到新的阶段。这一阶段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会以自己关注的某一个点作为视角,去欣赏、分析、评价别人的演唱,笔者将这一阶段称为“管窥阶段”。比如,在评价某一位优秀歌唱家时,有人说,“唱得真好,看他的共鸣,面罩都打响了”;也有人说,“唱得好,看他的呼吸用得多好,全在横膈膜上”;又有人说,“唱得真好啊,全在管道里”!
只看局部,看不到整体,是这一阶段的特点。比如,当演唱者在某个阶段特别关注气息的运用,那么这个时候去听一些歌唱家的演唱,自然而然会从气息这个角度去关注和评价;如果演唱者正处于追求面罩共鸣的阶段,就会从面罩共鸣的角度去分析、评判。如果被欣赏者的面罩共鸣很好,评价者可能就会觉得他唱得好;如果被欣赏者大咽腔共鸣更多,而面罩共鸣并不明显,评价者可能就会觉得唱得并不好。这就是评价者的审美视角所决定的评价结果。
管窥阶段的特点,就是容易偏执或者一概而论,由于喜欢某一个方面就全盘接受,或者因为不喜欢某一点就全盘否定。这是在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必然要经过的一个阶段,也是多数人停留时间最长的阶段。
辩证阶段的特点,是欣赏者有较好的辨别能力和审美品鉴能力,能够从整体上去观察,辩证、理性地分析审美对象,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这是审美能力较高的阶段。
比如,在评价某一位歌唱家的演唱技术,可能会从呼吸、位置、共鸣等多方面来综合评价其演唱的优劣,不做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这个阶段,学习者可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问题,敏锐度提高了,思想逐渐变得独立,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主见,评价往往比较客观、全面,能够明辨优点与缺点。
审美的包容阶段,是辩证阶段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包容”,可能会对不同的演唱形式都产生兴趣,对于不够完美的演唱也能接受,甚至能够拨开荆棘、吸收其中优点并“为我所用”。对于音乐剧、流行唱法、戏曲及曲艺的唱法,甚至是摇滚,也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收获。
审美的包容阶段是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阶段,也是融会贯通的阶段,特点是思维灵活、有创新意识,能将不同艺术形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后融合起来,产生新的艺术构思。甚至对于声乐之外的艺术门类,如戏剧、美术、舞蹈、建筑等,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灵感,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所以,当一个人进入歌唱审美的高级阶段时,审美的自信和创新也会随之而来。
奥古斯特·罗丹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论是哪一门艺术,品鉴者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发现事物的美,并从中获得享受。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听过《韶》后评价“尽美矣,又尽善也”,故而“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由此可见孔子对音乐有着极高的音乐审美能力。而审美的高级阶段,正如他所讲的是“和而不同”的阶段。笔者希望从事声乐教育的各位同人,能够不断提高审美水平,早日进入审美的高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