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从“脾胃”论消渴病机理论研究❋

2018-01-23 22:12王仁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脾胃论脾土阴火

王仁和,石 岩,张 洋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沈阳 110847; 2.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27)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真定人,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代表人物。李东垣从“脾胃”论消渴的核心论点是“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具体病机为元气亏虚、阴火内生、气机升降失常以及脾胃与他脏关系失调等方面。因此,深入探究李东垣的消渴病机理论对临床辨证施治具有重要意义。

1 元气亏虚为本,阴火致消

李东垣论消渴病机开篇引用《素问·阴阳别论》中“二阳结谓之消”论断,并强调“手阳明大肠主津,病消则目黄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李东垣《兰室秘藏·卷上·消渴门》)。通过深入剖析该论点可以发现,消渴的发病基于津不足与血不足,而津亏与血虚的根本原因在于元气亏虚;血中伏火的产生是因“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李东垣《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1.1 元气亏虚为内在根本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元气作为人之根本运行于三焦之中,“此三元真气衰惫,皆由脾胃先虚,而气不上行之所致也(李东垣《脾胃论·卷中· 三焦元气衰旺》)”。可见脾胃受损是导致元气亏虚的根源,以升清作用失常为主。《脾胃论》载:“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脾胃既伤,元气已虚,又可导致津不足与血不足。其中,津不足是因脾胃不足、运化失常导致体内津液无以输布,或因“气少则津液不行”化为湿邪,最终造成体内津液亏虚。血不足是因内伤脾胃、元气亏虚则血之生化乏源;或因“津液不行则血亏”;抑或因“阳气根于阴血中”,阳气不足则下陷阴中,致使阴火炽盛而更伤阴血,最终导致血虚。元气亏虚所致的津不足与血不足,成为消渴初发阶段的基本病机。

1.2 血中伏火致消-脾胃之阴火论

致消之血中伏火,乃脾胃之阴火,由以下三条途径产生:其一,脾胃受损致气血不足。“荣血大亏,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饮食劳倦论》)。气无阴血所依附则虚阳亢奋,血无荣气所滋养则血虚发热。其二,脾气不升,阳郁化火。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脾以阴土而升于阳,胃以阳土而降于阴”,脾胃虚则阳气不升,积蕴化为病理之阴火,即所谓“热伏地中”。其三,脾胃虚损致津亏血虚,内燥化火。脾为津血生化之源,具有输布津液的功能,脾虚则津行不畅;“阳明胃土右燥左热”,手阳明大肠与手太阳小肠皆属于胃,胃气虚则小肠左热,大肠右燥,“故化燥火而津液不能停”,津少则不足以制火,“阴火乘土位,清气不生,阳道不行,乃阴血伏火”。

既成阴火,先伤阳脏,逆而上冲,熏于心肺,消灼津血,燥热为病而口渴、多饮;至于中焦,“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继之阴脏受邪,内乘于肾,易使肾阳虚损而多溲,从而引发消渴。阴火既可内入五脏六腑,又可外达肢体经络,是消渴一切变证的关键。

2 气机升降与脾胃及消渴的关系

2.1 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

李东垣肯定了《素问·六微旨大论》中“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的观点,认为气的升降出入对机体具有重要作用。脾胃位于中焦,既是一身之气升降之枢,又是元气之本,气升则上及心肺,气降则下归肝肾,因而脾胃健运则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升降运动。其中,脾的升清功能可概括为“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胃的降浊功能可概括为“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此外,胃亦能主升发,这一功能是建立在胃气与少阳之气相互依赖的基础上:“胃气者,荣气也、卫气也、谷气也、清气也、资少阳生发之气也”;而少阳之气能够引发胃气上行,“谷气者,升腾之气也,乃足少阳胆、手少阳元气始发生长”(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下·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因此脾胃作为升降枢纽,对气机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2.2 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致消渴

李东垣在强调消渴气机升降失常方面多重视升发功能,治疗时也以补脾升阳为主。消渴因“数食甘美而多肥”,肥甘易生热助湿。其中,湿则伤脾阳,致脾不升清而气机下陷,“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即没有春夏生发之气的升浮,脾无津以行,津液难以输布四肢百骸则“皮肤肌肉消削”;有秋冬之气的沉降,则难以助肾阳蒸腾气化,水谷之气下泄,尿浊且味甜;津液不能向外输布而下输膀胱,则小便量多。再者热则败胃阴,致阴火上冲而气机上逆,“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出现多食;阴火熏蒸心肺则口渴多饮终致消渴。

3 脾胃与其他四脏病理关系失调

李东垣认为,消渴中脾胃与其他四脏的联系可概括为“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者乘之”。

脾胃与心之病理关系可概括为“至而不至”的母子相及关系,有虚实之别。虚者,脾胃虚损心失濡养则心阳衰微,更不得温生脾土,致使脾阳不升而化为阴火引发消渴;实者,心火亢盛反克脾土,刑于肺金,灼伤津液易生燥渴。

脾胃与肝之病理关系可概括为“所胜妄行”,即肝木克伐脾土。由于心火旺盛,子令母实,肝木挟火盛之势妄行,脾胃最先受累;肝火郁而不伸,木不疏土,而致脾胃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化生及输布失常,难以荣养四肢百骸,化而为湿,聚湿成痰,郁久化热,从而上蒸津液、下汲阴水、内生燥热发为消渴。

脾胃与肺之病理关系可概括为“所生受病”,即脾土受病而累及肺金,脾胃弱则生肺不足,清气不得上达于肺,水谷精微难以化生,故阳不足而阴有余,体有余而用不足,肺失清肃,津液输布障碍,难以濡养诸窍而致口渴多饮;津液直趋下行,可见小便频数;精微随之而出,形瘦枯槁,发为消渴。

脾胃与肾之病理关系可概括为“所不胜者乘之”,即肾水反侮脾土,“水乘木之妄行而反来侮土”。此外,还有土盛克水之病机:内伤脾胃,则水谷精微之气不得运化,反陷于下,引动肾之阴火妄行,即所谓“下元土盛克水,致督、任、冲三脉盛,火旺煎熬,令水沸腾”(李东垣《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肾水随督、任、冲三脉上行反及于脾,继而出现脾胃之气下流,水谷精微下注而溲浊且甜;肾失气化而不固水,可致小便频数发为消渴。

综上可见,消渴之病非独脾胃功能失调,而是以脾胃为中心,与他脏交互影响共同致病。详细研究五脏之间的内在关系,在临床消渴分型及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论治消渴变证起指导作用。

4 结语

李东垣秉承《黄帝内经》之要义,探究消渴发病之本源,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脾胃、气、火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创消渴病机理论之先河。基于对消渴的临床观察,突破三消的传统认识,李东垣详细阐释了消渴的病机理论,认为致消之火乃脾胃之阴火,并确立“以补为泻”的消渴基础治则,对中医临床论治糖尿病及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脾胃论脾土阴火
“阴火”的概念史研究*
从脾胃论治喉源性咳嗽
李杲阴火理论研究探析*
龙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从“君火不主令”论“益火补土法”
浅析“阴火”
李东垣“阴火”病机探讨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中医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其诊治
《脾胃论》治未病思想之于慢性病防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