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乡社团的推动与新世纪以来的新加坡华人文化

2018-01-23 21:53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会馆种族华文

曾 玲

(厦门大学 历史系,福建 厦门 361005)

在东南亚华人研究领域,华人宗乡社团是海内外学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且已有相当的成果积累。其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宗乡华人社团大多建立于东南亚殖民地时代。在当时的东南亚,处于西方殖民政府半自治统治下的华南移民,以传承自祖籍地的中华文化作为社群凝聚与重组的文化资源与组织原则,建立了会馆、宗亲会、行业公会等各类华人社团。这些华人社团组织在殖民地时代承担部分政府功能,办学校、建医院、设坟山等,不仅是维持当时华人社会运作的基本组织架构,亦是中华文化在东南亚传承与发展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为华人在不同于祖籍地的社会脉络下重建家园提供文化纽带与“适应”机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东南亚独立国家的相继出现与区域、东亚及东西方世界的巨大变迁,东南亚华人也转变身份与国家认同,成为所在国的公民。但即便如此,宗乡社团对于保留和拓展所在国的华文教育与中华语言文化,维系和强化海外华人社会与祖籍地、祖籍国的血脉文化联系,促进所在国与中国经贸社会交流等诸方面,仍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甚至是无可替代的角色。然而,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殖民地时代与二战后半个世纪东南亚华人宗乡社团的考察与讨论,对新世纪以来的华人宗乡社团及其所推进的东南亚华人文化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主要探讨新世纪以来由新加坡华人宗乡社团推动的华人文化发展状况。新加坡是华人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多元种族国家。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6月,在新加坡近562万总人口中,华人所占比例为74.3%,其余为马来、印度及其他民族。[1]在新加坡从殖民地时代到本土社会的时空变迁中,数百个华人宗乡社团在新加坡社会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①根据吴华《新加坡华族会馆志(上、中、下)》(新加坡南洋学会1975—1977年出版)的统计,从殖民地时代到20世纪60年代末,新加坡共有会馆、宗亲会、行业公会等近600个。

新加坡华人宗乡社团与华人文化研究是笔者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世纪初,笔者相继主持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两个与新加坡华人社团及东南亚华人文化相关的研究课题,[2]促使笔者更为深入、持续地走进新加坡华人社会,广泛收集各类文献与口述资料。笔者的考察显示,新加坡建国之初,基于当时的内外环境,政府通过淡化、抑制国内多元民族的种族与文化认同来建构新加坡人的国家认同,致使华人社团、中华语言文化、华文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为了适应世界、区域、亚太地区的变迁,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与迅速崛起改变世界格局的新局势,全面调整其内外政策,在文化上强调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政策,鼓励各种族在强化新加坡国家认同的基础上,保留自己的语言与文化传统。上述社会变迁与政府政策的调整,为新加坡华人宗乡社团的转型与调整以及包括宗乡文化在内的华人文化重振带来新的发展契机。[3]

进入21世纪以来,不论是国际政治经济局势,还是新加坡内部的政治与社会都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本文主要运用华文报刊与华人社团会讯等资料及田野调查资料,在新时空脉络下,考察由宗乡社团推动、延续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振趋势的新加坡华人文化在新世纪以来十数年之状况,期盼为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的研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个案。

一、新世纪以来影响华人社会文化发展的国家因素

21世纪以来,新加坡政府继续实施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之国策,同时因应新形势而有新的政策思路与内容。在对宗乡社团与华族文化的问题上,政府的态度更为积极,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鼓励姿态进一步提出“要与华人宗乡社团合作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4]为此,政府官员深入各类宗乡团体推动并参与华人社会文化活动。②如新加坡中区市长再努丁与部长陈惠华参与新加坡广惠肇碧山亭的“碧山文化之旅”活动。见“180万元修缮工程竣工亮灯、碧山文化之旅手册发布”、“新加坡中区市长再努丁先生演讲”,新加坡广惠肇碧山亭会讯《扬》第19期,2009年8月出版;“陈惠华部长主持碧山文化之旅启动仪式”,《扬》第20期,2010年2月出版。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的传统文化理念开始进入新世纪国家文化建构的政策框架之中。①例如,2003年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举办“传统文化节”,《扬》第7期,2003年8月出版;“冈州会馆获颁文化遗产赞助荣誉奖”,《扬》第17期,2008年8月出版。在政府规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清单里,华族传统艺术、节庆习俗、民间信仰仪式等是其中重要的内容。②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018年3月9日报道,“2018年2月22日,新加坡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为了全面而长远地为后代保存新加坡的文化遗产,政府将拨款6600万元落实新加坡的首个文化遗产发展总蓝图,并将由国家文物局于2018年开始推行《新加坡文化遗产计划》中的首个五年计划。新加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族群的传统艺术、民间习俗、节日庆典、宗教仪式、本地歌曲,还有国人最爱的传统美食等”。

另一项影响华人宗乡社团的重要政策是政府对“多元文化”与“种族和谐”的强调与相关政策的推行。“多元种族”与“种族和谐”是新加坡的国策。21世纪初的“9·11事件”,使新加坡政府更为重视反恐以及与邻国之间种族关系的处理。[5]面对世界各地与东盟区域反恐的严峻形势,新加坡应对策略的重要一环,是以强调“多元文化”与“种族和谐”理念进行全民动员。政府除了在全国各选区设立“族群互助圈”、“种族和谐圈”、提倡各宗教庙宇间的互相拜访等外,还在2002年设立“族群和谐基金”,鼓励新加坡人民了解友族的文化习俗等。[6]2013年,经国会拨款委员会的辩论,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再次拨款500万新元设立“种族和谐基金”,资助民间非盈利团体、院校及个人推展各类可促进种族与宗教和谐的计划。在此次辩论会中,议员们提出了一个处理新加坡种族和谐问题的思路,即让“政府后退”、由社会“由下而上”自动自发地促进种族和谐,[7]鼓励民间社会主动承担维护国家种族宗教和谐的重任。有鉴于此,政府官员呼吁华人宗乡会馆与“全国族群与宗教互信圈”和“国民融合理事会”合作,“在新加坡多元文化社会扮演文化桥梁作用,让各族同胞相互交流理解”,“为增进社会和谐与推动文化交流尽一份力”。[8]在上述政策导向之下,作为新加坡重要的民间力量,当代华人宗乡社团在传承华族文化与价值观之外,还被赋予促进各种族间文化交流与社会和谐的新功能。

在于新时期时空变迁和政府政策的影响下,当代华人宗乡社团在继续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调整与转型的同时,也在运作内容与社会功能等诸方面呈现出“凝聚、开放与融汇”三个显著特征。[9]这些变化不仅让宗乡社团逐渐摆脱建国前期被边缘化的困境,亦使其能够更为自信地传承与发展包括宗乡文化在内的新加坡中华语言文化。

二、教育体制外的中华语言文化发展

主要由宗乡社团推动的、在现有教育体制外展开与中华语言文化相关的活动,是当代新加坡一道深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自1987年新加坡全国学校统一语文源流,实施以英文为第一语言、母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育后,曾经蓬勃发展的华文教育体系自此退出新加坡历史舞台。面对巨大的社会变迁和华校消失的困境,当时许多会馆、宗亲会通过发放会员子女奖助学金、增设与中华文化相关奖项等方式,③例如,根据新加坡广惠肇碧山亭编撰的纪念特刊与会讯,自1978年开始,40年来该社团不间断地每年向“广惠肇”三属社团子女发放奖助学金。新加坡福州会馆在2000年新设“华文优越奖励金”,该奖项一直延续至今。见“支持母语教育,颁发奖励金”,《1910—2010新加坡福州会馆世纪会庆》,新加坡福州会馆2010年出版,非卖品。“中小学组奖励金颁发仪式”,《三山季刊》第89期,新加坡福州会馆2017年3月出版,非卖品。在现有教育体制外,为在新加坡保留与传承中华语言文化而艰难奋斗。

21世纪以来,宗乡社团与相关的学术机构、学会等合作,举办各类与华文、华语相关的竞赛并设立奖项,以更多方式推进新加坡教育体制外的中华语言文化发展。

(一)福建会馆对中华语言文化发展的推进

作为新加坡华人最大的福建宗乡社群总机构,福建会馆对于推动教育体制外的中华语言文化发展不遗余力。该会馆自1984年开始即举办“福建会馆属校小学生华文作文比赛”。2003年,福建会馆将此项比赛与“新加坡大专文学创作比赛”(与新加坡南大、国大中文学会联办)、“中学生华文创作比赛”(与新加坡文艺协会、南侨中学联办)合并,整合成小学、中学、大专三个层次的华文文学创作比赛,并颁发“福建会馆文学奖”。到2015年,该社团已不间断地颁发了十三届“福建会馆文学奖”。[10]

除了举办各项比赛、颁发“文学奖”外,福建会馆自2007年起在下属五所小学推行“双文化优选课程”,旨在培养对华文与中华文化有兴趣且精通中英双语的学生。2007—2016年的十年中,福建会馆共计投入180多万新元,有1200多名学生参与该课程的学习。[11]此外,从2004年起,福建会馆还与新加坡中文华文教师会合作,举办“全国小学生华语讲故事比赛”。在2007年举办的比赛中,仅初赛就吸引了来自新加坡全国70所小学的130多名学生参加。[12]

(二)福州会馆与跨国跨地域跨种族的现场华文创作大赛

新加坡福州会馆自1980年起颁发中小学、大专勤学奖励金。2000年更增设“华文优越奖励金”。会馆每年颁发的奖助学金金额均达到数万元之多。

为了激励年青一代华人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会馆从1995年开始与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联合主办“全国小学现场华文创作比赛”。每一届都能成功吸引数十所小学的数百至近千学生参赛。自2000年以来,赛事范围与规模向“非华族”与“跨国跨地域”两个方向扩大。2000年,比赛增设“非华族生组别”,让有兴趣学习华文华语的非华族学生参与比赛。从2007年开始,该项比赛更跨出国门,先是与马来西亚柔佛州的“小学生现场华文创作比赛”同步开锣、两赛场采用同一套考题进行竞赛。到2008年,比赛进一步扩展至中国福建福州、屏南、古田等侨乡。①“支持母语教育,颁发奖励金”,《1910—2010新加坡福州会馆世纪会庆》页104;“中小学组奖励金颁发仪式”,《三山季刊》第89期,新加坡福州会馆2017年3月出版,非卖品。最近几年,此项赛事再扩展至文莱。2017年5月20日,新加坡福州会馆联合马来西亚福州社团联合总会、汶莱福州十邑同乡会共同主办第二十三届“新马汶小学现场华文创作精英赛”。参与这场盛大赛事的有来自马来西亚24个地区的4000多名学生。汶莱福州十邑同乡会则与汶莱马来奕福州公会合作,设立两个赛场,开放给华校以外的学校参加,共有来自7所学校的214名学生参赛。此外,福建省侨联亦受邀与当地的教育部门联手,在福州地区和屏南、古田等地学校同步举办“新马汶精英赛”外围赛,约有1200名学生报名参赛。[13]上述各项比赛结束后,会馆将所有参赛的优秀作品汇编成《笔耕》出版发行,并推展到新加坡各小学作为华文母语教育的辅助教材。[14]

(三)方兴未艾的华社中华文化语言活动

上述与中华语言文化相关的各类赛事,常见诸于当代新加坡报刊报道与华人社团会讯记录中。例如,福建会馆与培清学校联合举办“全国中小学书法比赛”。在2014年7月举办的第三届大赛中,有140名中小学生参赛。[15]广东会馆自2009年开始,即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学会联办“广东会馆杯全国汉语常识大赛”。[16]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亦于2011年9月11日,与新加坡管理学院讲演会、《联合早报》等联办“首届新加坡华语演讲公开赛”,有120名各国籍的参赛者角逐青年组与长青组奖项。[17]此外,作为当代华人宗乡团体总机构,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还在2011年设立“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奖学金”,每年资助5名优秀公民或永久居民到中国顶尖大学深造,为新加坡培养掌握中华语言文化的优秀人才。[18]

综上所述,由宗乡社团推动并主办的各类与中华语言文化相关的赛事及奖项颁发等活动,迄今为止不仅仍方兴未艾,且正在向更广泛更具规模的方向推进。这些在新加坡国家教育体制外由华人民间社会推进的各项活动,无疑有助于中华语言文化在新加坡的保留与发展。

三、方言文化重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为了摆脱建国后逐渐被边缘化的困境,传统华人宗乡社团开始关注方言文化的重振问题,希望以此来唤起宗乡社群的历史记忆并增强社团的内在凝聚力。21世纪以来,新加坡方言文化的重振有了更多的形态与内容。

(一)方言文化节

21世纪初,由方言社群举办的文化节开始出现在新加坡社会舞台上。十几年来,“福建文化节”“潮州文化节”“广东文化节”“海南文化节”等方言文化节的举办正在成为福建会馆、潮州八邑会馆、广东会馆、海南会馆等社团制度化运作的重要内容。以福建会馆为例,2006年福建会馆联合同安、晋江、南安、安溪、金门、福州、漳州、诏安等26所闽属会馆举办首届福建文化节,之后在2009年、2010年、2012年、2015年和2017年又不间断地举办了五届。可见,举办“福建文化节”已经成为当代福建会馆会务运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举办宗旨与展示内容上,由宗乡社团举办的方言文化节多从祖籍原乡与在地创造两个脉络来展示新加坡方言文化的具体内容。2017年4月13—23日,福建会馆联合新加坡其他闽籍社团举办第六届“福建文化节”。该文化节设置了一副对联:“千古闽南文化薪火相传,万家传统南洋齐聚相伴”。这幅对联的内容充分显示宗乡社团赋予文化节以原乡的文化传承与在地文化创造的深刻内涵。[19]另一方面,宗乡社团希望通过文化节,让包括非华族在内的新加坡社会各界了解华人方言文化。正如时任福建会馆会长的蔡天宝在2010年举办的第三届福建文化节开幕仪式上所强调的,“福建会馆主办福建文化节,是希望将福建人、尤其是本地福建人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呈现给国人,让国人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进一步了解本地的福建文化”[20]。

就方言文化节的举办规模而言,21世纪以来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以潮州社群为例。2014年,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主办“新加坡潮州文化节”,参与者达到十万人次之多。[21]另据《联合早报》报道,2019年潮州八邑会馆将举办第三届“潮州文化节”,以此作为会馆成立90周年大庆一项重要的旗舰活动内容。对此,潮州八邑会馆会长强调,即将举办的“潮州文化节”将“更为盛大、更有文化内涵、更多姿多彩和更具吸引力”。报道还显示,潮州文化节的参与者除了讲不同方言的新加坡华人,还包括来自祖籍原乡、马来西亚、印尼等亚洲地区以及欧美等世界各地的潮州华人社团。[22]由此说明,在新加坡举办的方言文化节正在成为一个以华人宗乡文化认同为纽带、跨越国家与地区传播与展演的中华文化舞台。

(二)方言音乐、戏曲等

在新加坡殖民地时代,源自中国华南的方言音乐、戏曲如南音、粤剧、歌仔戏、琼剧、莆仙戏、客家山歌等曾十分兴盛。但此后由于新加坡建国前期的社会变迁,华人方言文艺也逐渐凋零与没落。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情况才开始有所改变。2015年,韭菜芭城隍庙为庆祝清溪显佑伯主圣诞,邀请广东潮剧团、福建泉州高甲戏剧团、台湾歌仔戏剧团、马来西亚歌仔戏团等,从4月12日至8月13日,连续120天演出潮剧、高甲戏、歌仔戏等方言戏曲。这场文化盛举在新加坡引起了轰动。[23]在这股重振方言文艺的热潮中,宗乡社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广府社团与粤剧等新加坡广东文艺的发展

粤剧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发扬光大,是广府宗乡社团数十载辛苦努力的重要成果。早在1947年冈州会馆就成立了音乐戏剧部(简称乐剧部),培养了很多粤剧表演人才。[24]其它如宁阳会馆、东安会馆、南顺会馆、顺德会馆、番禺会馆、增龙会馆、恩平会馆、三水会馆、清远会馆、中山会馆、西樵同乡会、刘关张赵古城会馆、星洲建造行、广帮机器行、广帮猪肉行等都设有粤剧团或粤剧组。[25]

根据特刊记载,1984—1996年,仅在新加坡本地,冈州会馆乐剧部的演出就达到二三百场之多,而东安会馆粤剧组演出的粤剧剧目或折子戏则有三百多场。[26]此外,冈州会馆还成立粤剧教唱班、到电台录制粤剧节目,并到广东新会、香港、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参与各类粤剧比赛与汇演等。[27]新加坡广府宗乡团体对粤剧事业的执着,推动了粤剧在新加坡的发展。1981年11月成立的敦煌剧坊,是粤剧在新加坡重振的重要标志。该剧坊成立后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其精湛的演出不仅得到新加坡粤剧界的高度认同,还在2010年乌克兰国际艺术节上获得“成功创新传统戏曲奖”。[28]进入21世纪以来,广府宗乡社团对于保存与发展传统广东方言文化更加不遗余力。冈州会馆在会所内设立文化中心,展示源自广东新会的粤剧、国术、龙狮等广东文化内容。该团体还将粤剧、国术、龙狮等表演带到新加坡妆艺大游行、春到河畔迎新年、周年纪念庆典等大舞台,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29]

2.古庙弦歌:福建社团与南音等新加坡闽南文艺的弘扬

在南音、歌仔戏、提线木偶等福建方言文艺的重振与发展中,新加坡福建会馆以古庙天福宫作为一个重要舞台。

在新加坡华人社会建构与演化的历史进程中,天福宫曾作为华人移民社会与福建帮群的总机构发挥重要作用。天福宫在1973年被列为国家古迹,后来几经重修。1998年,福建会馆再次耗费400万元展开浩大的修复工程,并于2005年举行隆重的开幕典礼。重修后天福宫的一项新功能,是为保留、传承与发展新加坡闽南方言文化艺术提供表演舞台。根据《传灯》的记载,在天福宫举办的活动,既有祖籍地福建闽南的节日、婚庆等习俗与民间信仰等的展示,亦有在地创造的福建歌谣、南音、歌仔戏、提线木偶等的表演等。[30]天福宫尤其注重对南音的推广。根据一份不完整的演出记录,从2010年2月到2015年10月,湘灵音乐社在新加坡共有31场南音曲目的演出。其中有11场、也就是三分之一的演出地点是在天福宫。在这些演出中,与湘灵音乐社合作的剧团除了有新加坡本地传统南音社城隍艺术学院外,还有来自菲律宾以及福建石狮、安溪等地的南音剧团。[31]2016年7月22—24日,福建会馆在天福宫首次举办“天福乐府——古庭院音乐会”。音乐会呈现的内容,既有湘灵音乐会悠远宁和的古雅南音、来自台湾歌手表演的福建歌乐,亦有著名华乐大师演奏的“闽风华乐”和本地创作的福建歌“福建人、做阵行”等。上述连续三晚在天福宫举办的闽风音乐表演,串缀成了新加坡闽南方言音乐的戏曲季。对此,《传灯》有这样的评论:“福建会馆与天福宫希望借助闽南风味的传统与现代音乐的碰撞激起的文化花火,为传承本地闽南文化尽一份力”。[32]

3.整合客家社群与建构跨国网络的客家山歌

新加坡的客属宗乡社团则积极传承、弘扬与推广客家文化。鉴于客家在新加坡是一个较小的社群,在社会变迁中更能保留客家方言与文化,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与其他客属社团从推广客家山歌入手,希望借此来唤起与强调“客家认同”并将其作为维系新加坡与祖籍地、东盟地区乃至世界各地客家社群的文化纽带。

根据会讯与笔者的访谈,自2004年开始,由茶阳大埔会馆发起、每年在八个客家宗乡社团中轮流举办的客家歌曲歌唱观摩会,到2017年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一届。2006年南洋客属总会成立客家山歌中央协调会秘书处,[33]统筹协调各客家社团诸项与客家山歌相关工作。《客总会讯》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已成立并登台演唱的客家山歌团体有:新加坡客总山歌班、茶阳客韵团、茶阳客家歌唱团、丰顺会馆客家班、应和会馆客家山歌团、客属黄氏公会客家山歌班、新加坡客属(宝树)谢氏公会、南洋五华同乡总会、嘉侨同乡会、兴宁同乡会、芳林联络所客家山歌班等。[34]

让客家山歌走出新加坡,是新加坡客属社群推广客家山歌的另一途径。根据笔者对已出版的2015—2017年《客总会讯》的整理,今天新加坡的客家山歌,除了不定期地出国表演,还以“新加坡客属总会”的名义,定期组团参加“马来西亚客家歌乐节”“梅州国际山歌节”“两岸四地客家山歌凤岗邀请赛”以及新山柔佛古庙众神行宫山歌演出等各类山歌比赛与汇演,并取得相当优异的成绩。[35]总之,历经多年的努力与坚持,新加坡客家山歌已经跨越国界,在世界各地传唱与发扬光大,成为今天新加坡客家社群跨国文化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新加坡华人宗乡文化,是传承自华南原乡的方言文化。受新加坡建国后社会变迁的影响,新加坡华人方言与方言文化陷入困境,与此相联系的“祖籍”概念、“祖籍认同”与“宗乡社群认同”也随之逐渐淡化。因此,华人方言文化的重振,不仅有助于保留与发展包括宗乡文化在内的华人文化,亦有助于重新唤起与强调华人社会的历史记忆与中华文化认同。

四、与非华族的文化交流

有关华人宗乡社团对国家种族宗教和谐的关注与重视,充分反映在新加坡宗乡总会章程“宗旨”的内容之中。1986年,宗乡总会成立,其章程的“宗旨”中主要涉及中华语言文化的发展与华人社团内部的各项事务等内容。[36]因应社会变迁,宗乡总会在2012年对该章程进行修订,在“宗旨”中新增了“促进种族和谐与社会凝聚力”之条款。[37]“宗旨”内容的增加,显示当代新加坡华人宗乡团体已自觉将国家重大课题纳入其运作中。

综合各项记录,在当代新加坡,华族与非华族的文化交流主要包括同庆华人传统节日以及不同种族同台表演歌舞等形式。

有关非华族参与中华传统节庆活动的报道,最早见诸20世纪90年代中叶的新加坡华文报刊。[38]进入21世纪以来,邀请非华族参与华族传统节庆活动已经成为不少华人宗乡社团制度化的运作内容之一。以宗乡总会为例。该会从2010年开始,在每年的端午节联合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及大巴窑中公民咨询委员,举办大型“端午节嘉年华会”。该项活动的一项具创新意义的内容,是进行“旱龙舟竞技比赛”。参与比赛的团队,不仅包括会馆等华人社团,还有来自马来人与印度人社群组成的队伍,[39]充分营造了“多元种族庆端午”的欢乐节日氛围。再如晋江会馆自2006年以来,每年都举办“种族和谐庆中秋”,邀请马来族、印度族、欧亚族等共度佳节。2007年,晋江会馆的“种族和谐庆中秋”再添新内容,除了有三大种族同台的歌舞表演,还设置三大种族的节日摊位。华族以中秋月饼为主,马来族的摊位是节日礼花制作,而印度族的摊位则以Henna手绘为特色。[40]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有关非华族参与华族传统节庆或不同宗教之间的友好关系的报道,越来越多见诸报刊与华人社团编撰的会讯等记录中。例如,在2018年华人农历新年期间,就可见华族与非华族同在“春到河畔迎新年”舞台上载歌载舞、同捞鱼生、同拜天公、以及华族庙宇参与印度庙大型宗教活动的报道,[41]显示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理念已经开始深入到新加坡民间社会层面。而就种族间交流的内容而言,华人宗乡文化无疑是促进华族与非华族互动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

除了传统节庆与歌舞表演,在当代新加坡,种族间的民间文化交流已开始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如前所述,新加坡福州会馆自1995年开始主办“全国小学现场华文作文比赛”。为了鼓励非华族学生参与,2000年会馆在原有奖项之外,另设“非华族生优异奖项”。历经近20年的推动,该项工作已取得很好的进展,每年参与比赛的非华族小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在2017年举办的第23届“全国小学现场作文比赛中,获奖者共计81名,其中非华族有18名,约占获奖者总数的20%”。[42]

总之,在21世纪的时空环境下,作为重要民间力量的华人宗乡社团在促进新加坡国家种族和谐与多元文化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华社与非华族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不仅有助于非华族对华族的了解,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华语言文化在非华族中的传播。

五、结语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宗乡社团推动的包括宗乡文化在内的新加坡华人文化基本延续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重振趋势。由于当代新加坡中华文化发展缺乏华文教育体系的维系,加上受社会变迁、世代交替等因素的制约,华人文化的前景依然充满挑战与艰辛。不过,当代华人文化在重振的进程中所表现出的跨种族、跨国界的趋向与特点,有可能为华人文化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当华人宗乡文化跨越华族、成为非华族愿意了解或参与的华族文化内容,客观上强化了华人宗乡文化对于新加坡多元种族国家文化建构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华人宗乡文化的跨国特点,亦使其在新加坡本土以外获得更大的拓展空间。

[注释]

[1] Population Trends 2017,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Singapore,[新加坡]《联合早报》2017年9月28日。

[2] 国务院侨办课题《当代新加坡华人宗乡社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2004—2005)、《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华人社会的现况与我们的对策》(2007—2008)。

[3] 曾玲:《转型与调整:当代新加坡华人宗乡社团变迁》,《暨南学报(人文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社会变迁、国家因素与当代新加坡华人社会宗乡文化之复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1期。[4] 傅海燕:“政府将与宗乡会馆合作推动传统文化发展”,[新加坡]《联合早报》2017年2月18日。

[5] 《“九一一”事件重新界定新加坡国内以及同邻国之间关系》,《新加坡年鉴2002》,新加坡新闻、通讯及艺术部、联合早报,2002年,第9~11页。

[6] 《族群和谐基金设立》,[新加坡]《联合早报》2001年12月16日。

[7] 《500万元基金,推展种族宗教和谐计划》,[新加坡]《联合早报》2013年3月16日。

[8] 傅海燕:《建立互助社会,民间应多参加〈关爱新加坡社会行动〉》,[新加坡]《联合早报》2018年3月3日。

[9] 参见曾玲:《凝聚、开放与融汇:新世纪以来的华人宗乡社团》一文的讨论,《源》2018年第2期。

[10] 新加坡福建会馆会讯《传灯》第29期、第64期,新加坡福建会馆2003年6月,2015年10月出版,非卖品。

[11] 《传灯》第67期,2016年10月出版,非卖品。

[12] 《传灯》第30期,2007年4月出版,非卖品。

[13] “华文创作比赛我最霸”,《三山季刊》第90期,新加坡福州会馆,2017年7月出版,非卖品。

[14] “年度杰出会馆奖:福州会馆”,《源》2012年第4期,新加坡宗乡社团联合总会,2012年8月出版。

[15] “2014年度杰出会馆奖:新加坡福清会馆,翰墨飘香传递乡情”,《源》2015年第3期,新加坡宗乡社团联合总会,2015年6月出版。

[16] “2012年度杰出会馆奖:新加坡广东会馆“,《源》2013年第2期,新加坡宗乡社团联合总会,2013年6月出版。

[17] “五年的足迹:2011年9月11日举办首届华语演讲公开赛”,《源》2015年第5期,新加坡宗乡社团联合总会,2015年10月出版。

[18] “五年的足迹: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宗乡总会大事记”,《源》2015年第5期,新加坡宗乡社团联合总会,2015年10月出版。

[19] 《行》2017年第1期,福建会馆出版,非卖品。

[20] 《传灯》第50期,新加坡福建会馆会讯,2011年1月出版,非卖品。

[21] 《源》2015年第3期,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2015年6月出版。

[22] “八邑会馆拟明年办第三届潮州节”,[新加坡]《联合早报》2018年2月25日。

[23] “南音在新加坡的传播”、“中国地方戏曲在新加坡的传播”、“韭菜芭城隍庙2015年庆祝清溪显佑伯主圣诞演出列表”,许振义:《中国民间文艺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影响》,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论文,2016年11月。

[24] 谢同源:“冈州会馆乐剧部简介”,《冈州会馆一百六十五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冈州会馆2000年出版,非卖品。

[25] 易琰:《梨园世纪——新加坡华族地方戏曲之路》,新加坡:新加坡戏曲学院,2015年。

[26] “冈州会馆粤剧部近来演出记录:1884—1996”,“东安会馆近年演出记录:1985—1999”,《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公会175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公会1999年出版,非卖品。

[27] “冈州会馆乐剧部简介”,《冈州会馆160周年纪念特刊》,冈州会馆2000年出版,非卖品。

[28] “中国地方戏曲在新加坡的传播”,许振义:《中国民间文艺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影响》,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论文,2016年11月。

[29] “冈州会馆大开会馆之门”,《源》2014年第2期,新加坡宗乡社团联合总会,2014年4月出版;《冈州会馆177周年庆,火光沙龙祝贺》,[新加坡]《联合早报》2017年6月19日。

[30] 《天福宫170周年庆典》《信念传承、历久弥坚:天福宫175年庆》《南音三部曲在天福宫演出》《天福乐府:在天福宫举办的古庭音乐会》,《传灯》第48期、57期、63期、67期,新加坡福建会馆2010年5月、2013年5月、2015年5月、2016年10月出版,非卖品。

[31] “湘灵音乐社2010年以来的演出记录(不完全记录)”,许振义:《中国民间文艺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影响》,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论文,2016年11月。

[32] “天福乐府——古庭院音乐会”,《传灯》第67期,新加坡福建会馆2016年10月出版,非卖品。

[33] “年度杰出会馆奖:南洋客属总会”,《源》2012年第4期,新加坡宗乡社团联合总会,2012年8月出版。

[34] 《客总会讯》第62期,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2016年10月出版,非卖品。

[35] 《客总会讯》第61期、62期、63期,新加坡客属总会2015年10月、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出版。

[36] 《总会二十年》,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2005年出版。

[37] 2012年总会新章程《宗旨》第四条:促进种族和谐与社会凝聚力。

[38] 《多元种族庆中元》,[新加坡]《联合早报》1995年8月9日。

[39] 《各族同胞大巴窑齐庆端午》,[新加坡]《联合早报》2014年5月26日;《龙舟竞赛,端午粽香:2016年端午节佳年华会》,《源》2016年第3期,新加坡宗乡社团联合总会,2016年6月出版。

[40] “2006年种族和谐庆中秋”、“2007年三代同堂,种族和谐庆中秋”,《新加坡晋江会馆九十周年互助部六十二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晋江会馆2008年出版,非卖品。

[41] 《春到河畔人日演出〈和谐之夜〉,200多名不同族群表演者台上劲歌热舞》,《联合早报》2018年2月23日;《〈捞起〉不分信仰,〈天公〉不看肤色,东南区金山寺各族共庆新年》,《联合早报》2018年2月25日;《盛港印度庙盛大祝圣华人庙宇借地待客》,《联合早报》2018年3月2日。

[42] “第二十三届(2017)全国小学生现场华文创作比赛获奖名单”,《三山季刊》第91期,新加坡2017年10月出版,非卖品。

猜你喜欢
会馆种族华文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一岩九饮会馆
说起1776年那些事,就不能不提种族和蓄奴问题 精读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千年闽商商会会馆 烟台福建会馆
论埃里森文化批评中的种族政治观
找出调皮鬼
跟踪导练(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