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教育与儿童心智发展的思考

2018-01-23 17:22:07白小茜
黄河之声 2018年10期
关键词:儿童音乐弹奏儿童

白小茜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机关幼儿园,广东 深圳 518000)

近代心理学家曾经对众多世界知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天才型人物进行跟踪研究并发现: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力。开启形象思维和创造力之门,音乐的作用十分独特且有着不可替代性,爱因斯坦就有一句名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大程度上是由音乐启发而来的。可见,音乐不仅仅具有深深地打动人的心灵的魅力,还是人类创造力和灵感的源泉。勿庸置疑,音乐对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音乐对于儿童的成长甚至对于培养天才的作用,却少有人关注。儿童这个特殊年龄段的音乐教育有着“过期不候性”,在短暂的儿童期内,如何让音乐在儿童心智成长、才智培养甚至天份天资的发掘上发挥其独特作用,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一、音乐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力

(一)开掘智力天赋

德国音乐教育家汉斯·京特和巴斯蒂安在一项长达六年的研究中,将一组没有受过预备音乐教育的学生与一组受过预备音乐教育的学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后者的智商明显高于前者,后者的立体几何成绩也明显比前者好。巴斯蒂安认为:8岁以下的孩子学习音乐是有益的。有研究人员还认为:坚持让孩子学琴有助于开发数学方面的潜能。

(二)开发语言天赋

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弹奏音乐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重要影响。让7岁儿童学习乐器弹奏有助于他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的信息交流,位于大脑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组织叫“胼胝体”,是连接大脑两个半球的“桥梁”,自幼学习音乐的人,脑中的这座“桥梁”要发达些,职业音乐家能更快的将大脑右半球加工的信息转移到大脑左半球,正是这样的信息转移有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

(三)增进身心健康

我国古代乐论《乐记》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看法。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把音乐与人的感情生活联系起来。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感情的表现。音乐是最能表达感情的艺术,是人们抒发内心情感最直接最玄妙最淋漓尽致的一种方式。如:歌唱,发声使人平息积郁、增强肺活量,视唱练耳锻炼人的“眼疾手快”,器乐演奏使人“心灵手巧”,舞蹈训练使人动作协调、体态优美、体魄强壮。在欣赏乐曲时,舒缓宽广的旋律使人心胸开阔,活泼欢快的旋律使人兴奋愉悦,流畅优美的旋律使人消除疲劳心境平和。很多科学家都对“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做过实验,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德国作曲家,杰出的音乐教育家)曾经讲到:“儿童在早期所体验的开始,在他身上得以唤起培养的一切,对其毕身起决定性作用,但这种决定性作用是唯一的,并且在此时期得不到发展的东西,以后再也无法接受。”

二、当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缺憾

(一)正确理念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以前富贵人家的孩子才可以学习的钢琴、小提琴等,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在我国很多大、中城市青少年学琴已形成一股风潮。但是,人们是否真正认识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吗?我看未必。这其中,有的是赶潮流,有的是很功利的把音乐看作是一个就业出路来进行学习的,更多的人认为音乐就是蹦蹦跳跳、是娱乐、休闲的方式,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的审美价值以及对个人的生命价值、智慧价值、情感价值,尤其是幼儿音乐教育,由于其年龄、生理的特殊性,似乎更被排斥在音乐教育之外。

(二)专业教师缺失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应该由什么样的教师来教,是长期以来都未能够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目前,幼儿园音乐教师的状况却是让人忧虑的:一名教师常常要带多门完全不同的课程,如语言、音乐、常识,还要管理日常的生活琐事,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音乐教育谈何容易!音乐学院的讲师、教授很多,教育资源不可谓不丰富,但又有几个肯“俯下身来”为幼儿音乐教育做点什么?

(三)良好设施缺失

音乐是需要相应载体表现的艺术,声音是音乐艺术的物质材料,有什么样的材料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声音。如果给孩子们听的是走了音、变了调的声音,那孩子们就会变成走音、跑调的孩子。学校里音乐设施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音乐的兴趣和音乐素质的培养。

三、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发展

(一)树立“和谐”的音乐教育观

音乐教育要促进幼儿发展,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年龄段的“过期不侯性”。人们既要意识到音乐对儿童发展的积极性、重要性,又要把握好在实施音乐教育过程中的恰当性,树立“和谐”的音乐教育观,就是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中相互对立的方方面面进行融合,使它们处于一种相互支持、相互吸引、相得益彰的关系状态,适应儿童的天性,符合教育的规律。

(二)坚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悦耳的声音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而音乐本身就具备神秘的魔力吸引着我们,拨动者我们的情感之弦,美妙的音乐深深打动着我们的灵魂。可是,学习音乐却使很多孩子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一定是我们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上出了问题。一首歌曲教师逐句分开来反复的教,虽然降低了难度却也丧失了让孩子们感受整首乐曲美感的机会,很容易使孩子们厌烦;一首乐曲,教师只是让孩子反复的弹奏却忽视了让孩子用心去聆听声音的美妙和其中所表达得情感,变成了为弹奏而弹奏,就丧失了学习音乐的意义。因此,在引导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习内容与儿童年龄、性格等的适宜性;把握好学习音乐的时间,不易过长;尤其要把握好引导学习音乐的方式方法,要多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进行感知。保护好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使孩子们热爱音乐,让音乐成为孩子们人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三)采用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卡尔·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学习,使我在儿童音乐教学的内容、方法的选择方面获得了许多启发,就是要推行原本性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方式。把音乐教育的内容,如歌唱、舞蹈、演奏、表演等融为一体,用游戏的方式和儿童的心灵无限贴近,使儿童在愉快、游戏、审美的气氛中感知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从而获得最有效的发展。这些理念正在我国推行,与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不谋而合的,与《幼儿园纲要》中所述的用游戏的方法启发、引导幼儿的理念是一致的。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我在进行钢琴音乐教学时,注重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从节奏入手,以游戏的手法开始,初步了解乐曲再进行弹奏。在弹奏的过程中注意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敏感性,边弹边唱,把视唱练耳加进去。曾经有一个孩子叫周迅,4岁开始跟我学习钢琴,一路走来一直保持着对钢琴和音乐的浓厚兴趣,后来师从当地的名师参加各种钢琴比赛,成绩良好。在学业方面也是一名学霸,后来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现在美国卡内基梅陇学习,被大家玩笑地誉为“拥有艺术心灵的理工男”!他的成功对于我搞好儿童音乐教育也是启示良多。

对于儿童音乐教育,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不断吸收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高度重视幼儿期音乐的教育、发展和投入,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儿童期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成长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儿童音乐弹奏儿童
弹 奏
诗林(2023年1期)2023-03-22 15:24:56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小读者(2019年20期)2020-01-04 02:14:02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12
关于乡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6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宋明蒙学中的音乐教育对当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启示
六一儿童
文化浸润:儿童音乐教学的审美之维
小星星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