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欢凯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粤剧是集南北中外唱腔音乐的地方戏曲,是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传统戏曲。粤剧以广东大部分地方方言白话演唱,彰显了岭南地区的特色韵味,突出了粤剧的独特性。
说到粤剧,就不得不说粤剧闻名的传统剧目——《平贵别窑》。寒窑一别,传声也传情。
粤剧《平贵别窑》以小生薛平贵一声“寒窑路往”开场,与观众娓娓道来了一个凄美的故事。薛平贵婚后要远征西凉,不得不与三姐王宝钏告别,平贵策马加鞭终于赶回寒窑,告诉三姐此次回来的目的是又要远征。夫妻分离在即,三姐以一碗清泉饯行,代表了三姐的期盼和祝福。寒窑贫穷,三姐宁愿挨饿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夫妻忍痛分离,悲痛不已。粤剧《平贵别窑》告诉了我们一个平贵返回寒窑与三姐告别的故事,让观众欣赏后也为之叹息、悲伤。
《平贵别窑》的故事塑造了古代清贫平民薛平贵积极进取、不屈服于势力的形象,也突出了王宝钏敢爱敢恨、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甘于贫穷淡然豁达的妇女形象,侧面烘托了统治者的强势和迂腐,不近人情。
粤剧的四大类表演工艺——唱、念、做、打,在《平贵别窑》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寒窑一别何以“醉声”?
在唱腔方面,生角在开场第一句“与三姐告别,细述衷肠”归韵到位,声音中透出了悲凉的情感,突出了要与三姐分别的不舍之情,声音具有极大感染力,给观众眼前一亮。随后旦角出场,唱腔柔弱婉转,与前面生的唱腔形成鲜明的对比,唱出了独守寒窑的孤单寂寞和无限凄凉,唱出了对远方夫君的无尽思念。王宝钏的唱腔传声也传情,当王宝钏得知薛平贵要投军西凉,她的唱腔传达了其悲痛不已的情绪,在以一碗清泉饯别时夫妻唱腔婉转悲凉,体现了粤剧唱腔的音乐性,在话语中感受到了他们夫妻俩心相印两情长。
除了人声唱腔部分,《平贵别窑》在唱腔的伴奏部分也格外出色。开场用了打击乐器梆子衬托小生出场,提示粤剧已开场。剧中有许多处都出现了打击乐锣鼓的帮腔伴奏,唱腔与伴奏的紧密结合使粤剧不那么单调,突出了角色的心理活动,烘托了现场的气氛。
“念”指念白,在《平贵别窑》中念白占全剧的很大一部分。念白与唱腔交相辉映,相互补充。开场薛平贵的念白“龙泉十载匣中藏,一朝出鞘放豪光”塑造了平贵降服红鬃马英勇无畏的形象。
《平贵别窑》里把“唱”和“念”结合起来,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表现了情景的真实性,更能传达夫妻分离在即的不舍之情,唤起了观众的共鸣。
“做”指做功,又称身段,是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技巧,即指演员舞蹈化的形体动作。在“做”的部分,《平贵别窑》也很值得我们好好品鉴。
粤剧开场,小生薛平贵以丁字步出场,走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交代了角色英勇的人物性格。花旦王宝钏以撇步出场,轻盈的步伐同时表现了角色温柔感性的性格特征,塑造了王宝钏甘于清贫独守空窑思念夫君的艺术形象。平贵归家时做了一连串的手捧、拈、理发的动作,表现了薛平贵即将要看到三姐内心兴奋无比的情态。当平贵要投军赴西凉时,夫妻共同走水波步表达了他们正在思考和接受事实的精神状态。最后夫妻分别时,他们的身段内外交融,肢体和内心相一致,表达了他们不舍彼此的情感,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把整场剧的情绪推上了最高点,让观众有戏已终而意无穷的感觉。
身段点亮了粤剧,演员在手、眼、身、步的形体动作,充分表达了角色情绪和内心活动,塑造了鲜活的艺术形象。
“打”是指武打,是指运用高超的技艺,准确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神情气质的技术。它不是独立的舞蹈表演,武打也是和唱腔、身段相互融合相互照应的。《平贵别窑》里承担武打部分的是小生薛平贵角色,他运用了小跳、跳踢等武打动作,刻画了小生铿锵有力,卓越超凡的男性形象,增强了粤剧的表现力,使观众更了解角色人物的内心活动喜怒哀乐和精神面貌。
粤剧中的唱做念打在《平贵别窑》里得以体现,而它的化妆与服饰也十分富有艺术感染力。
剧中薛平贵粗眉往上翘,突出了平贵正义耿直的人物形象。身着金银,略显功成名就,佩戴大头饰,背后插旗,表现了平贵前不久投军归来,在剧中三姐的话“请问薛郎,此番投军,看你如此打扮,得了什么高官而回呢?”也得以体现。旦角王宝钏身穿简朴素蓝色衣服,刻画了清贫的形象,衣服上有两只白袖子,既便于身段技艺甩袖的运用,也侧面表现了她朴素的平民形象。
《平贵别窑》演绎了薛平贵与王宝钏凄美的爱情故事,夫妻俩不得不分别的不舍心情牵动着观众的神经,传达了角色的情感,给观众带来了美感的享受。《平贵别窑》在表演中有卓越的唱功,唱出了角色的内心世界,让我们醉倒在唱腔中。此外,“唱念做打”表达出角色的思想感情,增强艺术效果,使观众为“情”而醉。寒窑一别,传声也传情,醉声也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