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对歌唱影响的探究

2018-01-23 17:22:07李晓璇
黄河之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歌者机能演唱者

李晓璇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00)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艺术性与技术性的高度统一。现如今的声乐艺术教育不仅注重在声乐技能的训练上,现在还更加重视心理学与演唱的相互结合。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演唱者的舞台实践结果。为了能够使演唱者对技法和情感的充分发挥,演唱者必须学会控制和调整歌唱状态,通过正确、全面地调动和支配自身的各种器官,使身体的各个部分协调一致,才会对歌唱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学在声乐中的合理运用角度出发,从心理活动对歌唱的影响、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心理素质在歌唱中的调节三大方面展开,进行系统,科学的阐述。

一、良好的心理活动对歌唱的积极作用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轨迹与规律的专业学科,简单地说,人的任何行为活动与思维活动的开展都是在心理作用下完成的,例如:感觉和知觉,思维与表象,情绪和情感状态等,因此,心理活动直接与人的实践能力相互协调。情绪与情感是一种建立于生理基础之上的主观活动。演唱者的喜、怒、哀、乐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他的发声与实践效果。在表达作品的时候,尽管演唱者的发声器官完全正常,但是如果情绪发生波动时,则会影响作品的完美呈现。由此可见情绪对声乐这门艺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之间是相互支配与影响的。

发声器官的正常运作直接由歌唱者的心理素质决定。在呼吸系统方面举例:气息是决定歌唱状态的重要部分,平稳地、均匀地、连续地气息是歌者演唱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的源头。声乐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歌唱者经验的总结。这是一个庞大的艺术工程,没有持之以恒的态度与坚持是无法完成的。尤其是对于惧怕舞台不敢突破自己的人群来说更应该注重自信心与毅力的培养。其中,毅力是关键的一部分,对于那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一遇到困难与挫折就会不良情绪,丧失歌唱欲望,这样就会导致一个结果——歌唱状态消极。从而进一步影响歌唱心理,无法将艺术作品完整呈现。相反,对于那些意志力坚韧的学生来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能用最积极的歌唱状态去带动积极的生理机能,同时战胜了许多困难,最后获得最完美的歌唱状态。人类的生理机能是受情绪的支配,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呼吸时所用到的肌肉得到完美的指挥,反之,消极的情绪会对肌肉机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总而言之,只有稳定、平稳、均匀、连续不断的气息才会对歌唱产生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最终使歌唱者的作品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影响力,达到作品与人合一的境界。

二、消极的态度对歌唱的影响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由情绪决定,同时也是人脑对外界事物与主体关系的客观反应。演唱者的情绪有喜、怒、哀、乐等几个方面。它有形或无形中直接影响着演唱者舞台的表现力和正常的发声器官。当歌者的情绪异常时很难完整的演绎出作品。因此,声乐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受情绪这一特殊的心理因素影响与制约。情绪分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两个方面。积极地情绪能够提高人的心理活动机能,从而增强活动能力,让歌者能更加深情地投入到作品的意境当中,能用良好的机能来表现歌曲作品;相反,消极的情绪会削弱人的心理活动机能,降低活动能力,导致不想唱歌,没有歌唱欲望不想完整的呈现出作品。人的实际情绪是由面部表情表现出来的。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无一不是通过面部表情来表现的。

近来有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视觉、听觉、内在感受等都是由大脑运作支配,它时刻支撑,控制着我们歌唱。歌唱运动是一个统一完整的过程。人的发声器官、身体器官等方面的运动都是由高级神经系统来控制协调的。因此,高级神经系统的运作直接关系到情绪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整个系统。感官系统作为诸多系统的一个部分,也会被牵制影响,这些都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情绪对歌唱的过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是致命的作用。

三、歌唱欲望的重要性

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色,行之不足,故哀之;哀之不足,故咏歌之。”追溯到歌唱的本源,它实际是歌者将内心情感与意愿表达出来及自我实现的过程,是歌者主动到参与歌唱中来,并将自己的美好感情用优美的旋律和曲调表达出来,是对生活表现出高度赞美与热爱。他们拥有独特的音乐表现力运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达艺术作品,最后产生一种艺术美的境界,从而使观众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因此,演唱者的心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是用积极主动、乐观的状态全身心投入进来,还是用消极的、被动的、强制性的态度参与进来?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艺术作品和呈现的舞台效果。歌唱中表现欲望是歌唱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他是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内涵与精神的体现,每个歌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四、歌唱心理与歌唱生理的关系

人的身体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整体,身体由各个细胞,器官,系统组成,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大脑里面有神经系统去调控,支配各个器官。在这样一个相对稳定又安全的环境中他们相互联系、制约、协调、运作等共同去完成人的基本生理机能。歌者在演唱的时候会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与调配,这种运作在体液的支配下完成,在整个歌唱过程中演唱者的心理支配活动占整个活动的主导地位,它是一种必然的功能性活动,是一种良性的结果。所以,歌唱与心理会的时刻相联系,每次的歌唱都必然与心理活动挂钩,它们共生存。人的心理活动有许多因素组成,其中包括意识、意志、感觉、联想、情感等众多因素。这些因素能对我们的发声器官进行调控,达到一个完整的机体效果最终能提高演唱者的歌唱水平。

对于演唱来说,心理因素固然很重要,但我们要求的良好的演唱心理状态,一定要建立在健康、积极向上的生理基础上,不能用扭曲的心理状态去演唱。歌唱中一旦没有用健康、正确的心理因素作为引导,我们的歌唱生理器官必定不会发挥到最佳的状态,更不会产生美妙的歌声,更不要说去感染观众。最后,良好的歌唱心理时刻对歌者的演唱姿势、呼吸换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演唱者每个歌唱器官的正确发挥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将歌唱生理与心理两者合理运用并形成一个相互协调、制约、影响、统一的状态,就能让歌者拥有一个积极、正确、健康、饱满。有爱的歌唱状态,帮助我们去达到一个完美的演唱效果,实现自我的升华。

五、生理状态对歌唱的影响

演唱者通过一系列专业技巧来调动和支配身体的各个器官,让它们达到一个高度集中的水平。这种过程可以把它比作是一件“乐器”,让它做到自由地歌唱,达到身体各个器官与整体的互相协调,同时腔体的统一运作,产生共鸣,使我们的演唱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我们都知道健康、完善、良好的心理状态会对演唱者产生积极生理影响。反之,如果身体的某一生理机能失去了平衡,就会违背正常的生理机能的运作,违背了客观运作的规律,就会对我们的歌唱者产生致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不利的后果。由此可见,我们的歌唱者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多么的重要,另外,当人体的各个机能处于低潮期的时候,我们应特别关注,不可忽略,以免产生不利后果。

我们歌唱时需要用到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技巧方法,它的一切的源头都是来自于我们的生理周期规律。它们两者息息相关,互相作用。首先,歌唱中的“起音”是声乐上很重要的一点。在准备唱起音的时候时要做到气息深,并且全身的各个部分要做到完全放松。其次,从训练低音开始,就要做到各个发声器官的松弛和自然,甚至是产生一种“自由”的感觉。甚至不仅仅是低音部分的训练我们要自由,以至于在整个发声的过程中,包括高音,我们的生理机能都要达到同样的感觉,这样一组发声训练下来之后,我们的声音状态会统一,一致,给人从听觉上产生一种美的享受。反之,如果在发声训练中我们缺乏合理、专业、科学的发声方法作为支撑的话,我们的歌唱会感到力不从心、浑身肌肉僵硬、气息不顺畅、神经紧绷等情况。这样会破坏他去歌唱的欲望,对心理上面会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甚至以后惧怕发声,害怕唱歌。总之,我们的歌唱者应该学会充分遵循生理规律,时刻放松自己,这样会为自己的歌唱提供充足、良好的条件,使我们热爱唱歌,热爱作品。

六、歌唱心理与歌唱生理的协调统一

在歌唱中我们的心理和生理互相协调统一,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多情况下会限制它们的互相运作。但究其的根本原因还是与歌者的心理素质有极大的联系。心理素质是一门人类涉及到生理学领域的高等学科,它有许多基础和先天性条件。漫长的社会演变过程中,人类通过教育社会、文化、习惯等一些条件写进了教科书。除此以外,人类的健康问题,是最关注的一个方面,它是人类众多综合素质的特有体现。在艺术领域方面,一个拥有崇高心理高素质的人,他一定可以将自己的才华、技能、实践与经验等发挥到最有效的水平。所以说,一个心理素质与综合素质较高的歌者,它的歌唱心理与生理机能一定能达到一个高水平运作的效果,实现质的飞跃。他们演唱出来的音乐作品一定会超越常人,作品也会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特殊韵味。因此,我们要做到各个因素互相帮助、制约。

其次,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完善的心理机能系统,是声乐演唱中观景点因素之一,也是演唱者心理与生理机能互相协作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两者间的互相配合,共同协作是对演唱者的演唱产生一种促进、引导的良性作用。反之,不互相配合,则会往反方向发展。

一个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演唱者他在演唱中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同时这也是保障各个集体互相统一协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歌者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在上台前或者上台表演过程中都会情不自禁的产生紧张心理或怯场心理,这一点我本人也是感同身受。我个人认为一个之所以会怯场和紧张是他们的心理素质占主导地位,所以说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演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理学家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已经进入那种舞台环境的时候,无论你是声乐表演,还是器乐演奏,只要神经系统告诉你,你已经进入了这种工作环境,我们的身体器官都会情不自禁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例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气息不稳定、手发抖等一系列吵平常的举动。例如,一个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演唱者,这种反应就会明显减弱,甚至微乎其微,不易察觉。反之,如果这个歌者不够放松且心理素质很差,那么这种生理反应就会明显增强,则会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行为,举止。如情绪异常激动,心跳过于太快,心理无比紧张。就连呼吸频率也普遍加快了,甚至还会发生不能自然的换气、呼吸的情况,进而就会产生憋气、脸红、血压升高、浑身冒冷汗,声带紧张、嘴唇发抖等一系列连锁的反应。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所学的方法不能得心应手的运用,更别提用气息去歌唱,去我们的情感去打动观众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在专业上面我们一般叫做歌唱状态生理失衡。一个歌者在舞台上面表演,面对一群完全陌生的观众要去表现作品,表达情感,这些对于那种完全没有舞台经验的初学者来说,真的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和挑战,同时也是对心理素质极大的突破与挑战。我们经常在电视或其他音乐厅观看到歌唱家们用熟练,轻巧的歌唱技巧;用声情并茂的演唱态度,淋漓尽致的呈现出完整音乐作品,感染征服了无数的观众。这是他们一次次的参加实践,一次次的不断尝试自己,才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将歌唱心理与生理达到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完美歌唱境界。因此,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与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对我们的声乐演唱会产生一种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为我们的歌唱生涯增添了一抹美妙的艺术色彩。■

猜你喜欢
歌者机能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艺术家(2022年7期)2022-11-22 09:48:39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草原歌声(2019年2期)2020-01-06 03:11:10
再论机能的刑法解释方法论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6:36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草原歌声(2019年1期)2019-07-25 07:30:50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黄河之声(2018年15期)2018-01-27 14:02:32
歌者和履痕
散文诗(2017年22期)2017-06-09 07:55:31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大众文艺(2017年13期)2017-03-11 11:36:52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5
“三理”机能实验在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学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