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程本质
——小学音乐精炼课堂探究

2018-01-23 15:42刘于华
北方音乐 2018年19期
关键词:音乐课程课堂教学

刘于华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木犁小学,江苏 徐州 221114)

小学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点课程之一,同时也是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媒介。本文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对如何把握课程本质,籍此精炼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究。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

严格来说,实施课程教学的前提,是对课程性质进行充分掌握,了解课程的解构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不偏离“主线”,有效渗透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的性质包括审美性、音乐性、实践性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应突出音乐特点,注重学科素养的渗透。笔者通过归纳,将小学音乐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小学音乐教学具有“音乐性”特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本身具有其特点的音乐语言,而学生掌握音乐的语言的唯一途径即是倾听,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课程资源的运用、教学方法的设计还是教师的语言描述,都不能脱离“音乐语言”的范畴。进而,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尽量用音乐语言进行交流互动,籍此提高对音乐的感知,提升学习的效率;其二,小学音乐教学具有审美性特征。审美是小学音乐课程最大的学科特点,同时也是课程设立的主要目标。音乐具有旋律之美、意境之美、音色之美、情感之美等多种审美倾向,这些审美倾向也是美育的重要目标,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音乐课来获得“美”的体验,从而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其三,小学音乐教学具有实践性特点。严格来说,学习音乐的过程,即“倾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完整地倾听一首音乐作品,才能获得能力的提升,进而,也才能逐渐提高音乐素养。

二、精炼音乐课堂的途径

在充分了解音乐课程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性质,通过精炼课堂来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来说,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常常华而不实,教师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让学生掌握新知识这一层面,而忽略了音乐课程的特性,难以深挖课程中的音乐元素,继而让学生与音乐元素进行互动,从而造成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呈现力度的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基于此,教师可通过把握课程性质来精炼课堂,让知识的生成符合音乐课程的特点,从而强化知识的渗透。

以“美丽的黄昏”一课教学为例。在课堂开篇,笔者首先运用导语,同学们,请大家静下心来,安静的欣赏一首古筝曲,随即播放古筝曲《禅院钟声》的片段,欣赏完毕后提出问题:这首音乐的旋律有哪些特点?通过旋律,大家能想象到哪些画面?师生合作探究,筝声悠远、韵律舒缓流畅,仿佛能看到一座古老的寺庙,并从寺庙中传来一阵阵悠远的钟声。设计意图,理解古筝对小学生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音乐的语言是相通的,《禅院钟声》这首筝曲在主题表现上与《美丽的黄昏》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笔者正是利用这一点,立足于音乐课程的性质,首先让学生通过欣赏筝曲来感知音乐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笔者再次运用导语,刚才我们欣赏了古筝曲《禅院钟声》,同学们也对这首筝曲的旋律和意境进行了分析,那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曲,请大家感受一下这首歌与《禅院钟声》有哪些差别。随即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黄昏》这首歌,让学生们通过倾听来感知音乐旋律的特点,品味两首音乐之间的异同。欣赏完毕后再次提问,这首歌具有哪些艺术特点?而歌曲是通过哪些元素来呈现它的艺术特点的?在问题情境下,笔者让学生们合作探究,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设计意图:笔者设立这一环节的主旨,是突出音乐课程的审美性和实践性特点,一方面,让学生们通过完整的欣赏歌曲,对歌曲形成理性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分析问题,让学生们对歌曲中表现艺术特点的元素进行提炼,籍此了解这首歌曲的审美倾向,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结语

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开发更多精炼课堂的方式方法,让知识通过精炼课堂而集中呈现,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音乐课程课堂教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音乐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