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心童
(山东大学(威海),山东 威海 264209)
就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各个发展时期,钢琴家的理解与追求也存在差异,所以踏板的具体运用方法也就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1.巴洛克时代,钢琴音乐的情感十分丰富,钢琴演奏对低音及积蓄共鸣均提出极高的要求。很多人都认为,巴洛克时期尚还没有出现右踏板。因此,巴洛克时期的钢琴作品并不需要踏板。但这并不意谓着这一阶段的钢琴演奏不需要踏板,而是会少量地运用踏板,不需要用力踩踏在确保巴洛克时期作品清晰度的同时,使声音得以延续。
2.进入古典音乐阶段之后,不同钢琴家的风格也开始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莫扎特的作品宁静而优雅,贝多芬的作品则显得宏伟而壮丽,两位音乐家的作品力度对比十分鲜明,通过运用踏板,可以更加鲜明地表现不同艺术家的风格。比如莫扎特的作品,其中运用了大量的短踏板以及半踏板,而弹奏贝多芬的音乐则需要用力地踩踏板,从而体现强烈的力度,形成宏大而壮丽的气势。
3.进入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音速变化越来越丰富,同时和声调式也更加新颖,对音色和音量均提出十分严格的要求,而踏板的作用也更加重要,特别是印象主义时期,特殊音效踏板的使用频率开始大幅度上升。所以,演奏者在使用踏板时必须先透彻理解,不断提升对踏板的掌握程度直到十分熟练的地步。
在钢琴演奏时并不能随意地使用踏板,而是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第一,要以钢琴音乐作品的风格为依据,选择符合乐曲的踏板及演奏技巧同时还要正确地进行使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乐曲的意韵。如果运用不恰当,非但会影响音乐演奏的效果,还会导致乐音出现矛盾。在进行演奏时,还需要先认真地分析整首乐曲,掌握其风格,作品风格不同,所需要的踏板及技能也不同。以巴赫钢琴为例,注重复调及声部。每个声部都具有歌唱性,如果只依靠手指显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以钢琴曲的特征为依据,选择正确的踏板配合手指进行演奏。由于巴赫钢琴音乐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复调,因此选用右踏板能够清晰地表现复调。莫扎特音乐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表现力丰富十分活泼。所以,要想充分地表现莫扎特钢琴曲中对于生命的歌颂和赞叹,不能只单纯地使用全踏板技法,同时还要注意运用短踏板,细腻地表现音乐作品。短踏板技能所传递的乐声短促并且清晰,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作品所包含的丰富情感。而德彪西的作品却富有浓厚的玄幻色彩,其想象力也十分丰富,其钢琴作品通常能为观众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德彪西作品对演奏者的技巧提出较高要求,作为演奏者,要能够运用踏板展现乐曲中的微妙情感及奇幻的思想。纵观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可知,通过长时间的发展,钢琴曲的风格也越来越丰富,在再次进行演绎之前,演奏者必须先研究作者的思想及风格,从而选出最正确的技法,避免在弹奏过程中出现失误。
音色也可以作为衡量的标准,对钢琴演奏水平进行评价不同类型的作品,其音色也不一样。在演奏的过程中,运用钢琴踏板不仅能够润滑声音。但是运用不同的踏板技法,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同。在选择踏板时,必须要以乐曲的音色为基础,而没有从客观的角度考虑琴曲的音色。如果不考虑客观的音色,而盲目使用踏板技法往往无法取得预期效果。以古典音乐为例其音色往往十分清晰,作为钢琴演奏者要控制踏板使用频率,从而确保声音始终保持清晰。再比如现代钢琴音乐作品,有如拂柳清风又好似山间清泉,让人倍觉清爽。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要借助弱音来削弱音乐的力度,使其得以延长。因此,将音色作为依据选择合适的踏板,才能使弹奏出来的钢琴曲具有独特的意韵。
在运用踏板进行演奏时,演奏者还必须充分考虑和声的因素。如果和声出现变化,钢琴曲也会出现变化,在使用踏板时,要高度关注乐曲的变化。如果演奏者无法精准地把握和声,导致不同的乐声相混合,演奏出来的乐声就会显得十分杂乱。所以,钢琴演奏者如果选用踏板进行演奏,必须先细致分析作品的状态及和声特点,掌握音乐的结构、对位基础变化以及乐曲织体等,每当和声出现变化时,都需要采用正确的踏板技法。在更换踏板技法的同时,还要确保和声始终保持连贯。例如,古典主义乐曲与现代钢琴曲之间进行转化时,其和声的变化也十分明显要以和声的变化为依据,选用不同的踏板技法确保声音之间不会出现断层,从而更加精准地传达作品。对钢琴曲而言,和声极其重要在使用踏板时也必须关注和声。对钢琴作品而言,其和声变化十分丰富,因此踏板技法也必须相应地进行变化,如果无法及时进行变化,就会导致音乐作品显得沉闷而杂乱。所以,在使用踏板技法时必须以和声变化为依据挑选正确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