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2018-01-23 15:38董存留
珞珈史苑 2018年0期
关键词:尼赫鲁外交战争

董存留

印度支那战争虽说在地理概念上是一场局部战争,但更可以说是一场全球冲突,基本上所有大国都卷入了这场冲突中,它在国际事务和世界政治方面有许多可以探讨的地方。关于他国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介入与作用研究中,学术界多关注于美国、法国、中国等国的印支政策和影响以及印支战争的扩大升级过程,而对这一时期印度在制定印支政策过程的认知考量与影响上鲜有论述。①关于印度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研究,国内学者多是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作为印度外交发展脉络中尼赫鲁外交实践的相关内容而简单提及。详见张忠祥:《尼赫鲁外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林承节:《印(接上页注)度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陶亮:《理想主义与地区权力政治:冷战时期印度的对外政策》,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也有专门文章分析印度的印支政策,详见王士录:《战后初期印度对印支三国的政策》,《东南亚纵横》1990年第3期,第33~38页;李益波、欧阳红:《印度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第50~58页;田向春:《胡志明时期的越印关系(1945—1969)》,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余芳琼:《印度对第一次印支战争的政策演变》,《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第2期,第79~83页。国外学术界研究比较丰富,相关研究有:Baljit Singh,India's Policy and Vietnam Conflict.World Affairs, 1967(129), pp.251-255; Marek Thee, The Indochina Wars:Great Power Involvement-Escalation and Disengagement.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1976(13), pp.117-129; Ramesh Thakul, India's Vietnam Policy, 1946-1979.Asian Survey, 1979(19), pp.957-976; Gerald L.Steibel, Communist Expansion in Indochina: Part One: The First Indochina War and After.Southeast Asian Perspectives,1972(6), pp.35-59; D.R.SarDesai, Indian foreign Policy in Cambodia, Laos and Vietnam 1947-1964.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Ramesh Thakul, Peacekeeping in Vietnam: Canada, India, Poland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ess,1984.印度关注和参与印支问题解决是不结盟外交的一次重要实践。学术界对于印度由最初的冷淡、不干涉转为积极调停的认知还是基本一致的,但对认知考量的演变和原因并未过多讲述,更未将冷战背景下形成的印度基本外交政策“不结盟”与之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本文吸收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实践中认识印度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分析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对印度外交政策的影响,以期对印度不结盟外交有着更为全面的认识。

一、独立后印度的对外政策

独立之初,印度从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出发,将不结盟作为印度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不结盟”重点来说,就是不与冷战的任何一方结盟,特别是不与军事集团结盟,在对外政策上独立自主,对“国际事务按照印度自身的利益来判断”①关于印度“不结盟”思想的起源看法和争议有很多,本文在此不讨论。公认“不结盟”思想作为印度外交政策提出是以1946年9月的尼赫鲁施政演说为标志。随着20世纪50年代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不结盟”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与大国集团结盟;二是独立自主,按自己国家利益判断国际事务,不盲从;三是不结盟并不是自我孤立、消极的政策,而是与所有友好国家合作的积极政策;四是尽量避免纠纷,除非涉及印度自身利益。详细可参见胡少华:《试论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第58~60页;张忠祥:《论尼赫鲁的不结盟外交》,《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64~65页;张忠祥:《尼赫鲁外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5页。。之所以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这是根据当时印度国内外形势,加之以印度领导人尼赫鲁为主体的印度国大党集体认知而共同决定的。

(一)国际国内环境

在国际上,“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冷战逐渐形成,新兴的独立国家不得不在对外政策上做出抉择。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印度对自由和自主倍加珍视,亚非许多新兴的独立国家都如印度一样,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反对敌对和战争,不想依附于两大阵营的任何一方,以免卷入冷战的漩涡,沦为大国的附庸,丧失自身的独立与安全,因此都在外交道路上进行探索,试图在两大阵营之外寻找第三条道路。面对国际局势,选择不结盟的利弊权衡还不是那么明确,国内的复杂现实情况使得印度领导人坚定地选择了不结盟作为印度的基本外交政策。

从国内形势来看,“二战”结束后,印度虽获得独立,但由于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工业十分落后,经济薄弱,加上印巴分治产生的社会混乱和经济混乱更使得维护自由和独立、恢复和发展经济成为印度亟须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在尼赫鲁看来,加入冷战任何一方,都将会威胁印度的和平与安全。此外,印度经过艰难斗争才获得独立,面临着诸如克什米尔、法国遗留殖民据点①印度获得独立之后,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历史遗留问题,即收复本地治理、开利开尔、亚纳昂等五个法属殖民据点。这些据点一直是在英国的保护伞下由法国殖民者掌控,1947年8月,印度获得完全独立后,法国才同意就这一问题与印度进行探究解决的办法。一直拖延至1954年10月,印度才全部收回这些殖民飞地。Referred to D.R.SarDesai,Indian foreign policy in Cambodia,Laos and Vietnam 1947-1964.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pp.18-19.、宗教和民族纷争等影响国家统一和完整的复杂问题。因此,尼赫鲁选择了“不结盟”作为印度的外交政策,以便在冷战背景下能够保持“中立”,不卷入任何一个阵营,避免来自冷战双方的压力,防止大国借势插手南亚事务,维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同时也能使中立的印度最大限度地获取外部援助。另外从地理位置和安全角度考虑,美苏冷战的焦点在欧洲,由于所处的独特位置,独立之初的印度并未引起美苏的特别关注,进一步来说,尼赫鲁认为虽然“有些国家会侵略印度”,但冷战背景下的不结盟“使得所有其他国家将联合起来阻止入侵者,它们之间的互相敌对本身就是促使印度免遭攻击的最好保证”②P.S.Jayarama, India's National Security and Foreign Policy.Delhi, 1987,pp.12-15.转引自胡少华:《试论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第62页。。基于上述考虑,选择“不结盟”也是有实现可能的。

(二)尼赫鲁的抉择

独立前,尼赫鲁长期作为国大党领导人和独立后作为总理和外交部长的身份使得尼赫鲁在印度对外政策的形成与实施上占有重要地位。独立前,印度的民族主义精英和国大党人在民族解放运动过程中认识到独立自主、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重要性,这些都成为独立后印度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特别是早期尼赫鲁留学英国、遍访欧洲、领导国大党的经历,促使他对东西方国情了解得比较全面,使得他的思想“可以说是多种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混合体,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都在他的思想和实践中有所表现”①孙士海:《尼赫鲁外交思想形成探析》,《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第3页。。所以在独立之后,面对国内外形势,尼赫鲁运用自身身份和权威,综合各种因素,在外交上选择了“不结盟”的中间道路。

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印度选择了不结盟作为印度独立之初的外交政策,并且有着较为明确的内容。1946年9月7日,尼赫鲁在对全国的广播讲话中就明确表达了印度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我们将作为一个自由的国家,根据自己的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不做另外一个国家的卫星国;我们希望在一个和平与自由的世界中与其他国家建立密切和直接的关系,并进行合作……我们尽可能地远离大国政治集团,不联合一个去反对另一个,在过去正是这种做法导致了世界大战,现在可能又要导致更大规模的灾难”②A.Appadorai, Select Documents on India's Foreign Policy and Relations:1947-1972.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3.,表明了独立自主、维护自由和独立、与强权集团不结盟、维护世界和平等是印度外交政策的基本要素,并且各个要素是彼此联系的。在此基础上,尼赫鲁认为新独立的广大亚非国家,为了能够在强权集团对抗下维护自身主权独立和领土安全,必须远离冷战双方军事集团,通过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积极维护地区和平等手段来团结亚非国家,从而增强缓和国际局势的力量,防止新的世界大战。这些认知和理念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尼赫鲁时期的“不结盟”外交政策。

二、印度对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认知与政策

“二战”后,法国欲恢复在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的殖民统治,遭到了印度支那民族主义者的反抗,特别是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的坚决反抗。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美苏对印度支那问题不太关注,胡志明政府求助中国国民党政府援助无果后,1946年3月,走上了与法国谈判的道路,后谈判破裂,最终于12月因海防事件①海防事件:“二战”后,法国重返越南南部后,1946年年初,开始与胡志明政府谈判,3月6日双方签订《法越初步协定》,停止敌对行动。此后双方围绕着越南未来的地位、越南的外交自主、三圻合并以及南部主权等主要问题进行了艰难交涉,最终谈判破裂。1946年10月15日,法方破坏临时协定中关于组织海关委员会的协议,用武力占领海防海关。11月20日,海防法军阻止越南海关人员收税,向越南海关人员和警察开枪,造成双方的流血事件。11月23日,法军炮击越南北部城市海防,12月16日,印度支那的法军当局在海防举行会议,做出了发动全面进攻的最后决策。此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全面爆发。详细参见刘东明:《法国重返越南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爆发》,《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3期,第83~85页。双方冲突升级,爆发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战争初期阶段,这也仅仅是一场法国与越南民族主义者之间的殖民与反殖民战争。但自1949年起,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在亚洲冷战氛围日趋激烈的影响下,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开始复杂化和国际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援越抗法,美国也扩大了对法国的援助,加大了对印支地区的干涉,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与冷战交织在一起。1953年,随着朝鲜战争的停战,国际局势缓和,要求和平解决印支问题的呼声高涨,印支问题最终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实现暂时的政治解决,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宣告结束。印度在这一时期对印度支那地区的具体认知和政策是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一)1950年以前:言语上大力支持,行动上保持“中立”

战争初期,印支战争引起了印度的关注和同情。尼赫鲁在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深刻认识到印度的独立和自由是与亚非国家的自由和独立相联系的,用尼赫鲁的话来说,就是“国大党基于消除每个地方的政治、经济帝国主义和与自由国家合作的考虑,逐渐形成了外交政策,这也适应于印度独立的需要”②Jawaharlal Nehru, The Discovery of India.London: Meridian, 1960,p.423.。独立前夕的印度,作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员,尼赫鲁作为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当然要责无旁贷地支持印度支那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的民族运动,这也是与“不结盟”思想相符的。于是对亚洲和其他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给予高度关注和道义支持。“1945年10月,国大党通过决议,表示对西方殖民势力重返缅甸、马来亚、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的担忧和焦虑。同年12月,在加尔各答年会上,国大党宣称:在印度支那和印尼等地,任何直接或间接帮助帝国主义势力的行为都是与整个亚洲为敌。”①All India Congress Committee, The Background of India's Foreign Policy:Resolutionsof 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of Foreign Policy, 1885-1952.New Delhi:1952,pp.89-90.转引自李益波、欧阳红:《印度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第51页。

但这一时期,印度对印支地区的支持和关注只是停留在口头言语上,尼赫鲁在行动上并不积极热情,更没有什么实际步骤。其实印度国内的公众舆论是支持越盟的,印度各界还将1947年1月21日作为“越南日”,以此支持越南的斗争。而且印度国大党全印委员会的成员鲍斯为从行动上帮助印度支那,于2月向尼赫鲁写信,要求其提供到印度支那地区行军运输和通行上的便利。②鲍斯认为印度支那的斗争是亚洲反对欧洲殖民统治的一部分,因此也是印度斗争的一部分,所以发出了为印度支那募集志愿军、资金、食物、医药器材等请求,请求得到了印度和邻国的广泛物质支持。鲍斯因此请求尼赫鲁给予通 行 上 的 便 利。 Ramesh Thakur, Peacekeeping in Vietnam: Canada, India,Poland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ess, 1984,p.35.尼赫鲁拒绝了他的请求,他主张“只要印度不处于与另一个国家的战争中,印度政府就不能采取敌对措施”③Ramesh Thakur, Peacekeeping in Vietnam: Canada, India, Poland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ess, 1984, pp.34-35.。由于独立之初,印度相对不完善的议会民主制和尼赫鲁在印度外交上的重要地位,使得这些公众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影响尼赫鲁所代表的官方政府的行动,所以印度人民对印度支那战争的支持也只局限于游行、请愿等方式。胡志明政府成立后,向美苏等大国请求承认其为越南唯一合法政权,均遭到拒绝,印度在外交上也不予以承认。1947年3月的亚洲关系会议上,印度同时邀请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和保大政权,实际上也就是印度不愿意给予印度支那的任何政府以官方承认,持中立态度。在亚洲关系会议上,对于胡志明政权所提出的三点具体要求①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代表提出,希望印度在至少三个方面以实际行动支持印度支那的民族解放运动:一是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二是将印度支那问题提交联合国;三是采取措施阻止法国增援。对于这三点要求,尼赫鲁除了表示同情之外,只是在第三点上采取了限制措施,限制飞越印度领空的法国飞机数量。 Referred to Ramesh Thakur, Peacekeeping in Vietnam: Canada, India, Poland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ess, 1984, pp.35-36.,尼赫鲁认为“对印度支那的外来干涉是不合适的,重申了印度对印度支那斗争的同情,也指出印度不可能对法国宣战,印度能做的是限制冲突,所以印度仅仅象征性地满足了第三点。并答应向法国施加压力,但是只能通过静悄悄的外交方式,因为这种压力是不能通过政府公开会议的方式显而易见的完成的”②Ramesh Thakur, Peacekeeping in Vietnam: Canada, India, Poland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ess, 1984, p.36.。

尼赫鲁的这种做法均是为了维护印度的根本国家利益。印度独立后,面临着一系列国内复杂的政治问题,经济薄弱,军事力量不足,决定了印度无法对印度支那的斗争给予有力的物质支持,而且战争初期,虽说美苏等大国对印支战争给予关注,但并没有采取较为明确公开的政策,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印度更不能贸贸然站队,以实际行动公开支持越盟,否则一方面与其“不结盟”政策相违背,另一方面会开罪美苏,不利于外援的获得。而且印度与法国有利益关联:一是法国在独立后的印度仍保有殖民据点,印度与法国的协商谈判也多次因为印度支那问题而拖延③1948年6月,法国声明在法属殖民据点举行全民公投来决定其归属。但在实际过程中,法国拒绝印度派驻观察员监督投票、操控候选人,并且多次以程序为借口推迟交接日期。因此,印度在印支问题态度上必须克制,以免与法国闹僵。Referred to D.R.SarDesai,Indian foreign policy in Cambodia,Laos and Vietnam 1947-1964.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pp.18-20.;加之法国和英国是独立之初的印度的主要武器供应国,所以印度不能公开与法国作对④Ramesh Thakul, India's Vietnam Policy, 1946-1979.Asian Survey, 1979(19),p.959.。

经过以上种种考虑,尼赫鲁一方面在口头上支持印度支那地区的民族解放战争,谴责西方殖民主义,在亚非人民心中树立起“民族主义斗士”的道义形象;另一方面在行动上并未给印度支那战争以实际支持,而是采取“中立”不干涉政策,以维护自身根本利益。初期,印度在两种看似矛盾实为一体的两面性认知和举动中自由周旋。随着战争局势的深化,特别是1949年以后,冷战意识形态在印支地区的蔓延,大国势力的明显卷入,使得印度支那战争又增添了许多变数,尼赫鲁对局势再评估,在印支战争问题上更是时刻采取谨慎克制的态度,奉行“绝对不干涉”的政策,道义支持的热情减退,行动上越发保守。

(二)1950—1953年:置身事外的“绝对不干涉”政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政策,美国也开始调整远东政策,冷战开始在亚洲蔓延。1950年初,“共产党中国和苏联等东欧国家对胡志明政权的承认,美国、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保大政府的承认,进一步加强了印支争端的国际因素”①沈志华、杨奎松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七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第243页。,在各自承认的基础上,中国确立了援越政策,开始尽可能地满足胡志明的要求,向越南提供军事顾问和武器弹药等,中国也将之视为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战场;此时美国也开始调整印支政策,1950年2月27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了NSC64号文件,指出印度支那地区对于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重要性,于是美国加大了对印支地区和法国的援助。随着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的爆发,亚洲冷战意识形态对抗在印支地区越发激烈。

大国的卷入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使得尼赫鲁对印支地区的战争性质有了复杂的认识判断。1950年2月14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开始对胡志明政权提供军事援助,而且胡志明政权越来越表现出共产主义特征。①1951年,被解散的印度支那共产党以越南劳动党(越南工人党)的身份再次出现;社会政策越来越充斥着严苛的阶级色彩;不像早期胡志明为了争取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援助和支持,其言论多体现着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语调,现在言论中多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Referred to Gerald L.Steibel,Communist Expansion in Indochina: Part One.The First Indochina War and After, Southeast Asian Perspectives, 1972(6), pp.48-49.结合国际冷战意识形态的层层渲染,这些举动使得尼赫鲁越发担心共产主义在东南亚地区甚至本国国内蔓延扩张。

比较明确的是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的尼赫鲁在面对以上切身利益时,是支持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的,但由于印支地区复杂微妙的冷战局势和所处的独特位置,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交织,使得尼赫鲁在政策态度上陷入了两难境地,任何偏向性举动都会招来指责和不满,所以尼赫鲁在印支问题上小心翼翼,生怕落人口实,也是为了局势明朗之后,获得外交上的长远利益。因此针对承认支持哪个政权问题,尼赫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思维,不跟随任意一方,他认为:“我并不是评论其他政府的行为,但是经过对印度支那地区形势的深思熟虑后,我们认为(印度)不应该卷入争论中。”②Ramesh Thakur, Peacekeeping in Vietnam: Canada, India, Poland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ess, 1984, p.36.他认为印度的承认会让印度支那地区争取独立的斗争变得更加困难。1950年3月17日的国会讲话,尼赫鲁将印度的越南政策描述为“‘绝对的不干涉’,因为任何形式的干涉对民族主义来说都是无法容忍的”③Referred to Ramesh Thakur, Peacekeeping in Vietnam: Canada, India,Poland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ess, 1984,pp.36-37.。

所以面对两大国的卷入,特别是意识形态的斗争,使得尼赫鲁进一步强化“中立”立场,从自身不结盟政策内容出发,反对别国干涉越南事务。尼赫鲁从自身做起,奉行“绝对不干涉”的政策,既不表明反对胡志明政权和支持保大政权,因为“二战”后民族解放潮流高涨,胡志明建立的政权更是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运动,如果反对的话,将有损于其在亚非拉国家中树立起来的反殖形象。更不会表明支持胡志明政权和反对保大政权,这更加会导致共产主义在东南亚地区和印度国内的兴盛,而且也不利于获得美国的外援。

尼赫鲁就在上述矛盾心理中对印支战争小心谨慎,等待局势明朗。这样做,从意识形态看来“既满足了他们对共产党的仇恨心理,又能保住他们‘反殖民主义的英勇斗士’的光荣称号”①王士录:《战后初期印度对印支三国的政策》,《东南亚纵横》1990年第3期,第37页。。

(三)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后:“积极斡旋调停”

1953年,随着朝鲜战争的停战,国际和印支地区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涉及国家大多主张用政治方法解决战争问题。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后,尼赫鲁抓住这一机遇,在东西方之间积极调停,尽最大努力促进印支地区“中立化”,防止地区战争的升级和扩大。

首先是缓和局势的出现。新上任的赫鲁晓夫政府,积极调整苏联的内外政策,主张缓和与西方特别是美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一是积极推动朝鲜战争的再谈判和停战协议的最终签署;二是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目前的国际争端。朝鲜战争停战后,中国将印支地区的形势与朝鲜战争进行了比较考量,②朝鲜战争,中国是最后一个赞同与美国停战的。停战后,中国对印度支那战争的态度很快成为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估计到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必然会把更多注意力转移到印度支那,中国与之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明显增大,那么朝鲜战争所形成的有利于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将不复存在,中国也会重新背上战争的重担;而且在印支地区作战的条件也没有朝鲜那样便利:远离东北重工业三省,物资和装备运输不能及时供应,印支地区地形地貌不适于大兵团作战等。出于上述考虑,中国决定顺应国际缓和局势的要求,和平解决印支问题。参见杨奎松:《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变》,《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第193~204页。最终趋利避害,也主张通过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越盟也在中苏的建议之下,表现出愿意和谈的意愿。胡志明在1953年11月26日答记者问时,就表示:“只要法国停止侵略战争,在越南的停战就会实现。在越南停战的基础是,法国政府真诚地尊重越南的真正独立……要是某些中立国家愿意出力,以谈判方式促成越南战争的结束,那将受到欢迎。”①胡志明:《胡志明选集》(第二卷),越南外文出版社1962年版,第263~264页。而且,此时经历过1952—1953年冬季作战失败的法国也有谈判意愿。1953年6月,新上台的总理拉尼埃多次表示愿意谈判解决印支问题。主要大国倾向于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印支问题,这是符合印度的印支政策目标的,也是后来印度得以实施调停外交的必要前提。

其次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印支地区干涉的加强,使得战争有扩大升级的趋势。新上台的艾森豪威尔政府,继承和加强了杜鲁门政府时期的援法抗共政策,加大了干涉力度,全方位支持法国制订的“纳瓦尔计划”,对法国进行直接大额的援助,以尽力阻止法国进行谈判。但在和平潮流的攻势之下,美国最终同意苏联提出的召开缓和国际局势的外长会议。1954年1月25日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召开,提出两个月后召开日内瓦会议,专门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停战等问题,这一举动受到尼赫鲁的强烈赞赏。但在日内瓦会议正式召开之前,美国并不积极配合,反而加紧军事攻势,为谈判增加砝码,甚至努力促使日内瓦会议无果而终。3月29日,杜勒斯发表了威胁讲话,主张进行联合行动来主动应对。艾森豪威尔更是于4月7日提出了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多米诺骨牌”理论,为此,美国欲建立东南亚军事防御组织来应对共产主义的扩张。而且此时的越盟一方也是“以打促和”,1954年3月,在中国军事的帮助下发起了奠边府战役。以上种种行为在印度看来,双方的斗争随时有扩大升级的可能。加之1953年以来,法国和越盟之间的战场扩大到柬埔寨、老挝,甚至蔓延到印度东北边境。尼赫鲁担心战争的扩大和升级会导致美国、中国等势力进一步直接卷入印支地区,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威胁其自身国家安全和地区利益。所以,尼赫鲁对于和平谈判解决印支问题的要求变得更加迫切,这也是尼赫鲁积极参与地区调停斡旋的最根本原因。

于是,印度抓住日内瓦会议这一机遇,开始了积极主动的调停工作,努力促使日内瓦会议能顺利召开并且有一个较为圆满的结果。1954年2月22日,尼赫鲁就提出参战各方实现“无条件”停火。在1954年2月27日印度驻华大使与周恩来会谈时,周恩来总理对尼赫鲁之前所作的停火声明表示赞同。周恩来更对尼赫鲁要作的更长的声明表示期待,“我相信那将是一个有力的号召,对亚洲和东南亚的人民将会有很大的作用”①廉正保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档案选编第一集:1954年日内瓦会议》,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8页。。在这种支持下,1954年4月24日,尼赫鲁在印度国会人民院发表声明,他分析了目前的局势,并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来源与性质,“印度支那冲突就其根源和基本性质来说,是反对殖民主义的反抗运动,以及用传统的镇压和分而治之的方法来应对这一反抗的企图。外国干涉已使问题更加复杂,但它基本上仍是属于反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性质。承认这一点并满足要求自由和独立的民族情绪,同时保障他们不受外来压力;唯有这些才能构成解决问题与和平的基础”②《日内瓦会议文件汇编》,世界知识社1954年版,第322~323页。,这也是尼赫鲁积极调停的思想认识来源。面对1954年以来战争的升级扩大趋势,印度越发担心这会对亚洲和平造成更大危害。4月24日,尼赫鲁提出了“六点和平倡议”:“一是促进和平与协商;二是停火;三是印度支那完全独立;四是会议应发起直接有关和主要有关各方之间的直接谈判;五是不干涉,尤其是美、苏、英、中等国;六是联合国应获悉关于会议的进展情况。”③参见 《日内瓦会议文件汇编》,世界知识社1954年版,第326~327页。“六点建议”在4月28日得到科伦坡会议与会国的一致认同,印度就科伦坡会议商讨意见与英国保持密切联系。

需要一提的是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召开,印度并没有参会。④英国一直致力于将印度纳入日内瓦会议和军事防御体系中,美国以最终台湾地区和日本也会据此要求加入为由坚决反对。早在朝鲜战争停战过程中,美国就反对印度参与调停。加之印度自身实力不足,因此印度并未正式参会。但在英国外交大臣艾登的请求下,印度派遣梅农在会外积极斡旋。Referred to D.R.SarDesai, Indian foreign policy in Cambodia, Laos and Vietnam 1947-1964.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pp.39-40.尼赫鲁在谈到印度对日内瓦会议的看法时说:“我们一贯的态度是不强求参加进去;但同时也不使我们孤立起来……一旦产生了我们也许能协助促进问题解决的场合时,那我们将予以最慎重的考虑。”①《日内瓦会议文件汇编》,世界知识社1954年版,第330页。所以印度并不灰心,在4月29日,尼赫鲁与周恩来总理共同签署《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及交通协定》时,关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写入其中,双方还积极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基本理念和原则。5月21日,尼赫鲁派遣了特使梅农到达日内瓦,开始在会议外提供非正式的帮助,在各个国家之间传递信息,努力促进双方了解,打破僵局,为协议的签订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7月21日,与会国签署了印支三方停战协定,为了监督停战协定的实施与执行,会议决定设立国际监督和监察委员会,而印度成为该委员会的主席,这对印度来说,是一次国际地位的大提升。

三、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对印度外交的影响

印度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中的认知和政策对印支问题的政治解决有一定的作用,而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更是对印度“不结盟”外交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对不结盟的影响

首先,印度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过程中的认知和行为促使“不结盟”外交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最终趋于成熟和稳定。独立之初确定的“不结盟”尚在摸索阶段,印度一方面在多种场合下表明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另一方面尼赫鲁说,“独立的政策是最好的……在特定的情况下,我可以毫不介意地说,可选择支持一个不是那么坏的帝国主义国家”②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Broadcasting, Jawaharlal Nehru's Speeches:1949-53.New Delhi: The Publications Division, 1954, p.178.转引自陶亮: 《理想主义与地区权力政治:冷战时期印度的对外政策》,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8页。。他还说,“作为一个与世界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国家,特别是还处在英联邦中,印度自然更倾向于接近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经济方面”①林承节:《印度独立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史》,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但1949年,尼赫鲁到美国请求援助时,尼赫鲁又拒绝了美国所提出的附加条件。这种前后矛盾的言论和行动,招致苏联和美国双方的批评与指责,印度有时也会有所屈服。但随着局势的发展,尼赫鲁并不认为这种说法违背了不结盟原则,并在实际行动中愈发清晰地证明了原则的独立自主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结盟”理论。经过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问题,积极参与调停朝鲜问题、印支问题等,印度在对外事务上坚持独立自主的道路越发清晰,并在实践中找到了避免冲突升级扩大的方法——积极调停外交,特别是以日内瓦会议为契机,尼赫鲁强烈支持召开亚非会议,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尼赫鲁重申了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亚非团结的重要性,为不结盟运动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尼赫鲁更是系统阐述了“不结盟”政策理论,解释了独立以来“不结盟”政策的实质,至此,印度的外交政策才基本成熟与稳定。②1958年,尼赫鲁在人民院的演讲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印度的不结盟政策,“它不是一种消极的政策,我希望它是积极的、具有明确含义而又充满活力的政策”。综合而言,不结盟政策是一个反对冷战,不参加军事同盟,争取与一切国家友好,保持自己独立判断的积极的、明确的而有生气的政策,不是“置身事外”的中立主义或者孤立主义,它以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目的。详细可参见胡少华:《试论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第58~68页。

其次,印度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中的表现,进一步证明了“不结盟”外交的中立性和真实性,其维护和平的形象和调停者身份进一步得到了东西方大国的认可。独立之初的印度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这一政策遭到了美苏两国的怀疑和批评。美国杜勒斯批评不结盟是不道德的,斯大林也认为印度通过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获得的独立是不彻底的。因此,独立之初,印度与美国虽说关系较为密切,但政治关系处于微妙状态,与苏联关系更是不冷不热。在朝鲜战争中印度以中立者的身份积极参与调停的举动,为防止战争升级和最终停战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中美苏等国的高度赞扬。虽说印度最终的提案遭到了双方的指责,但阵营双方能够接受印度作为中间人进行调停和传递信息,表明了“不结盟”外交具有一定的中立性和真实性,更是大致认可了尼赫鲁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在维护和平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因此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中,尼赫鲁在日内瓦会议前后,积极斡旋调停,甚至能在印度未参会的情况下,在会外发挥中介和斡旋作用,日内瓦会议后更是成为国际监督与监察委员会的主席,更是证明了印度的和平努力得到了国际的认可。随后,美苏越来越重视印度在维护地区和平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开始争相拉拢印度。印度也越来越以地区调停者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如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50年代末的刚果危机等。

(二)印度国际地位的提升

印度支那问题的暂时政治解决使得“不结盟”外交获得了更多赞赏,维护了印度的根本国家利益,扩大了印度在亚非国家间的影响,提高了印度的国际地位。尼赫鲁在印支问题上秉承着维持亚洲各国的独立和主权以及结束殖民与外国统治的目标,坚持独立自主的“中立”不干涉政策,并且认为印支地区战争的升级和扩大会严重影响印度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政治制度安全,所以印度在冷战意识形态严重对抗的背景下,不顾意识形态的束缚,提出了政治解决的六点倡议,积极参与地区调停,获得了亚非国家的广泛支持,这不仅维护了印度的根本国家利益,而且也为不结盟外交的进一步发展扩大凝聚了力量,更使得尼赫鲁在亚非国家心中的领导地位增强。特别是在日内瓦会议谈判期间,印度形成了更为基本和具体的指导国与国关系的原则,也就是后来与中国一起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证实了原则的正确性。在随后的几年里,尼赫鲁与印支三国都公开声明遵循该原则的基本主张,印度外交影响力在东南亚地区开始显著。再加之日内瓦会议决定印度成为国际监督委员会的主席,负责日内瓦协定的具体实施执行,成为协议的“监督人”,通过外交手段获得了国际事务的发言权。这些都使得印度亚洲和国际地位上升,这对于国力并不强的印度来说是一个大成功。

另外,虽说尼赫鲁在战争中的认知和政策缓和了印支地区的局势,也在印支问题政治解决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需明确一点的是这种作用非常有限或者说并没有产生实质性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印度未正式参会,无法明确有力地表达自身的观点,只能在会外进行非正式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参与调停朝鲜战争的外交活动所吸取的教训使得尼赫鲁只派梅农在会外进行有限的接触。在朝鲜战争中,印度尽心尽力地参与停火调停和战俘遣返问题的提议,并利用联合国平台明确表达了自身观点,虽说各国对印度的行为表示赞赏,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印度的调停在许多方面受到了来自冷战背景下的东西方包括国内的批评和不解。这也决定了印度在印支问题的调停上会有所顾虑,只能在不断的会晤中,以传递各方观点意见为主,有时表达一些自身观点,而且还得小心翼翼,生怕得罪谈判各方。再加之印度在朝鲜战争过程中正是借着联合国这个平台,团结亚非国家集体发声呼吁,影响较大,这次调停由于中国等国的反对,联合国无法过多介入,因此印度的影响更加弱小。归根结底,这是因为缺乏自身硬实力的缘故。

对于国家实力问题,尼赫鲁自知印度实力的有限性,他说,“世界的命运更多的是依赖于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而不是世界上的剩余所有国家”①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Broadcasting, Jawaharlal Nehru's Speeches,1949-53.New Delhi: The Publications Division, 1954, p.178.Quoted from Baljit Singh, India's Policy and Vietnam Conflict.World Affairs, 1967(129), p.254.,因此,印度只能在需要自身解决协商的时候,去斡旋调停,呼吁有关各方和平协商解决。这种认知是明智并且正确的,能够以较小的损失为印度获得较大的利益。但是积极调停外交在朝鲜战争和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实践对印度产生的积极结果让尼赫鲁尝到了甜头,而且日内瓦会议以后,主要国家领导人都对印度的积极调停外交表示了赞赏;加上50年代中期,印度国内问题基本解决,实力有所增强,又凭借不结盟与美苏中等大国保持着较为和谐的关系,所以,印度抓住日内瓦会议的契机,作为国际监督监察委员会的主席,意欲通过对日内瓦协定的坚定执行和实施,来使东南亚地区保持中立,防止冷战势力的卷入,走独立自主的“不结盟”道路,从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也想通过在印支地区的影响力来扩大其在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和世界的发言权。可是,由于缺乏大国保证,国际监督和监察委员会日益变成了具有日内瓦精神象征作用的机构,负责接受抱怨、通过一些毫无意义和没法强制执行的裁定方案,对日内瓦各方并没有多大的约束力,印度也愈来愈成为“吃力不讨好”的角色。而在印支地区之外的冲突,印度更是大力实施调停外交。这一方面对于调停外交所造成软实力提升的自信和自豪,一方面对于自身硬实力不足的恐惧,使得尼赫鲁在50年代后期的外交政策不断反省和修正。就是在这种摇摆中,爆发了中印边界冲突,战争的失败使得印度领导人开始偏向于实力外交,不结盟色彩大打折扣。

总体来说,在冷战局势下,印度选择不结盟作为独立后印度的外交政策,无疑是正确的。尤其是在50年代,通过不结盟政策,印度在防止战争升级,维护国家根本利益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并且赢得了较大的国际声誉,也获取了较大的“冷战红利”,印度更是在尼赫鲁等人的带领下,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引领着“第三股力量”,集体在国际事务上发声。但由于冷战格局的长时间对抗,实力不足的印度是无法坚定地用“不结盟”政策来长期维护自身利益的,何况印度更想使得东南亚保持“中立”,这仅凭印度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后来越战的升级便证明了这一点,最终印度还是被卷入了冷战的漩涡。印度也逐渐明白加强自身实力的重要性,不结盟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政策制定标准和理念框架,在此标准和框架下,印度的对外政策得到发展与改进,以便印度能更现实地适应新出现的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时至今日,印度仍在不结盟和实力外交之间进行反复思量。

猜你喜欢
尼赫鲁外交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莫迪想动“尼赫鲁”,辛格急了
尼赫鲁执政时期中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他们的战争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我们时代的尼赫鲁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