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跻嘉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少儿小提琴学习通常分为集体课(一对多)教学和小课(一对一)教学两种教学形式。集体课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难以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顾及到全部学生,因而出现少数学生姿势或技能技巧错误的问题。而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完全按照一位学生的进度指导教学,减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产生。但无论是哪种教学形式,少儿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由于练琴方法有误、练习时间不够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一些问题出现。笔者结合多年教学针对少儿小提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做以下分析和概括。
音准问题是小提琴教学中的大问题。少儿在学习小提琴的启蒙阶段,教师为帮助学生在音高上形成固定的听觉习惯,需要在小提琴指板位置贴上胶带。胶带的目的就是帮助初学者找准音的位置,学生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反复的听,使双耳逐渐接受这个音的音高,然后再慢慢脱离胶带,使学生通过音乐记忆能独立的找准音的音高位置。然而,笔者发现依然存在很多学生学习了多年小提琴而无法独立的找准音高的情况。
节奏是小提琴基础教学中的重难点。有的学生由于年龄过小,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较薄弱,对于老师讲的节奏型不理解,因而导致节奏掌握不好。还有的学生没有养成打节奏的习惯,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起拉,回家练习的时候不使用节拍器,就跟着感觉练习,导致在家练习时产生的错误节奏根深蒂固,难以改正。此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学生课后不认真练琴等原因也会引起节奏掌握不好的现象发生。
视谱区别于识谱,要求学生将乐曲中标注的所有记号连贯、流畅地演奏出来。在小提琴学习的启蒙阶段,学生首先需要学习五线谱、唱名、弓法记号等基础知识,之后再结合练习曲和乐曲学习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如调号、临时升降记号、演奏记号等。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对变音记号或是力度记号不够敏感,甚至有些学生在教师多次提醒下,依然无法做到按乐谱的要求进行演奏的情况,这个问题出现的根源就是学生没有掌握视谱的相关技巧。视谱能力对乐器演奏者来说非常重要,它除了影响演奏质量外,还会对背谱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国视唱练耳课程在高等教育阶段备受重视,但在少儿乐器启蒙阶段普及度不够。家长往往只想让孩子多掌握一项才艺、学习一门乐器即可,并未考虑过让孩子接受视唱练耳训练。2010年后,国内音乐考级委员会在器乐考级的基础上,提出增加乐理、视唱练耳考级,此后,小提琴教师和学生家长才真正认识到视唱练耳课程对于乐器学习者的重要性。那么,视唱练耳课程究竟对小提琴学习有哪些帮助呢?
音准对小提琴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视唱练耳课程专业的音准训练必然可以增强学生的音准感。少儿视唱练耳课与高师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相比难度和训练强度较低,任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视唱时应先从单音模唱开始,根据学生的进度逐渐加深视唱的难度。在选择视唱作品时也尽量选择适合少儿演唱的视唱作品,比如一些旋律轻快的、篇幅较短的、难度较小的作品,使课堂充满乐趣,让孩子们喜欢上视唱练耳课。视唱练耳教学中通常用钢琴作为课堂教具,尽管音色和小提琴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到学生音准的提高。除了视唱练耳课堂上的训练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练习提高音准,例如当学生演奏一首新乐曲时,可以通过唱和听的方式自己先预习,如此一来,不仅能提高音准,也让学生的视谱能力得到了锻炼。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作为乐理中的基础性知识,通常情况下只要理解正确了就可以正确地演奏(演唱)出来。对于少儿来说,对节奏掌握同样可以通过视唱练耳课程得到提升。在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首先要学会一边用手打拍子一边唱各种节奏型,待熟悉了各种节奏型后,再试着演唱视唱作品。在视唱作品演唱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用手打节奏配合演唱,当演唱变成演奏时,原先的“手”就换成“脚”了。但是用脚打节奏是极不雅观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内心节奏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节奏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演奏时做到“心中有数”。
音乐记忆训练对于学习器乐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国内考级委员会要求考级学生要将考级曲目在不视谱的情况下完整的演奏出来,简单来说,就是要求考生背谱。视谱与背谱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两种音乐演奏能力,学生首先要提高视谱演奏的准确度,才能保证背谱演奏的成功率。学生音乐记忆力的提高需要视唱练耳教师耐心的指导和鼓励,从简单的、短小的视唱作品出发,逐步增加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多唱、多背的优良习惯。
视唱练耳教学对少儿小提琴学习及演奏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都需要注重视唱练耳与小提琴学习的关联。在小提琴学习的启蒙阶段,我们就需要通过视唱练耳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音准感、节奏感,提高学生视谱和背谱能力,使学生在学琴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促进学琴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3.
[2]周慧.浅谈视唱练耳在小提琴演奏中的重要性[J].新教育时代,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