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唯一 采访整理
传承人简介:刘华,1943年出生,汉族,陕西省华县大明镇吕塬村人,著名皮影戏表演艺术家。15岁考入陕西省戏剧学院学习秦腔、迷糊、碗碗腔剧种,并学习板胡、月琴、二胡等乐器演奏。师承皮影戏碗碗腔大师潘京乐,以板胡见长,同时司职签手。1975年在北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调演,获得集体二等奖;1976年在华县成立专业皮影剧团,任团长;1987年在唐山参加全国皮影戏调演,获得集体二等奖,次年拍过电影《含苞待放》纪录片;1988年随团去中央美院、北京电影学院、西安美院、郑州画院、西安音乐学院做学术研究,演出皮影戏,随后参加了皮影戏十大本的音像拍摄;1990年在由张艺谋执导,巩俐、葛优主演的《活着》电影中,担任唱腔设计;同年,在杭州参加拍摄日本《西游记》电影。参加了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的皮影戏和老腔的表演。2006年,华县皮影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华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华县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代表剧目有《白玉钿》《香莲佩》和《紫霞宫》等。
皮影又叫傀儡戏、灯影子,是在灯光的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着一层亮布演戏而得名,由影戏艺人操纵皮制侧影形象的平面影偶,通过灯光或自然光将影像透映于浅色幕布上,并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剧情的一种傀儡戏,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戏剧之一,在华州,又叫碗碗腔皮影戏。
关于皮影产生的具体年代从周至北宋众说纷纭,大致分为四个年代说:周代说,汉代说,唐五代说,宋代说。顾颉刚先生认为周代已有傀儡戏,“影戏之性质与傀儡皆同,不同者只其表现之方法,是以影戏亦必自始即模仿戏剧者,其兴起虽确知当后于傀儡,然亦或在周之世也。”①顾颉刚:《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文史》第19辑,1983年。孙楷第先生提出,认为“今之影戏,语其源或即从唐之俗讲出,亦未可知也。”②孙楷第:《傀儡戏考原》,上海:上杂出版社1952年,第15页。对于皮影最早记述可见北宋高承《事物纪源》卷九云:“故老相承,言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欺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炜,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一卜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③(宋)高承:《事物纪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56页。皮影最迟在北宋中期己经盛行,那么它的形成时间可能在宋之前,考虑其从制作、传唱以至流行需要一定的形成时间,笔者认为,皮影戏可能产生于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时期,至宋代盛行于宫廷市井。关于中国皮影起源四说中三说均源于陕西关中地区,影戏中所述人物、故事也以本地为蓝本,江玉祥在《中国影戏》中论证,陕西尤其是关中地区,很可能就是中国影戏最初的发源地[注]江玉祥:《中国影戏》,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5页。。而在影戏陕派中尤以东府碗碗腔(华州、华阴)影响较大[注]陕派影戏包括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灯盏头碗碗腔、秦腔等表演艺术形式。,虽关于华州碗碗腔的具体产生年代已无据可考,《华州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华州举人李芳桂,撰《十大本》以唱……清末民初有演出班社二三十家,民国时期皮影仍盛行不衰,极盛时班社四十有八。”[注]华县人民政府:《华县志》,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8页。据此可说明碗碗腔至少已有二百余年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华县皮影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广泛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关注,华县皮影“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注]沙垚:《华县皮影:“江湖人”记录》,《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12月9日第6版。
魏唯一(以下简称“魏”):刘老先生,您好!我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化遗产管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先前做过一些皮影戏的调查与研究,这次来拜访您,主要是想了解一些您的从艺史,并请您谈谈对皮影戏艺术的认知与感悟[注]访谈地点:陕西渭南市华州区华县皮影文化园。访谈时间:2017年3月14日。。
刘华(以下简称“刘”):好的。有什么问题你只管提问,只要是我知道的,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魏:您是什么时候接触皮影戏的?
刘:我15岁之前都在咱们大明镇塬上,祖辈都是种田的农民。1958年我考入陕西省戏剧学院,学习秦腔、迷糊、碗碗腔,所谓碗碗腔也就是唱皮影戏的腔调。跟着肖炳[注]肖炳(1938-),男,陕西合阳人,从事戏曲创作和板胡演奏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秦腔研究会副会长。老先生学习拉板胡、唱秦腔,随后又跟随大荔县的“月琴王”王四贵[注]王四贵(1895-1978),男,陕西大荔人,碗碗腔艺人,1958年被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聘为教练.因擅长弹奏月琴,赢得“东府月琴王”的称号。学习演奏弹月琴,1960年调入甘肃省戏剧学校,之后由于当时正处国家困难时期,我于1964年返回陕西,回到家乡,拜潘京乐[注]潘京乐(1929-),男,陕西华县人,华县皮影戏领军人,司职前首,华县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近九旬的潘老师被誉为皮影戏“活化石”。潘大师学习皮影戏。
魏:您刚开始唱戏的时侯华县皮影戏班有多少?
刘:华县当时有4个班社,光华社、光义社、光庆社和光明社。这4个班社在华县文化馆属于注册性质,也就是官方的,没有注册的还有5、6个,当时算下来华县皮影戏班至少有10个班社。
魏:华县皮影基本分布在哪些区域呢?
刘:咱们这塬上[注]主要指华州区高塘镇、大明镇。唱戏的人多,看戏和学戏的人也多,过去我们大明吕塬村里老辈人唱戏的人很多,城区西寨村(张志勇)也唱戏,渭河南岸的下庙镇也有。
魏:在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您所在的团体演出收益是如何?
刘:基本刚刚解决温饱,当时的收入15元,一人分下来就是2元钱,每天吃饭要向生产队交三角钱的伙食费,一斤两票,剩下的要向生产队交劳动日,有些地方交一元,有些地方交八角,各个地方不一样。
魏:您在皮影戏里担任什么角色?演唱皮影戏里都有哪些角色?
刘:我是下档,板胡手,现在老了,带了一个学生刘兴文,他现在拉板胡,我目前主要是签手,主要负责影人的操作。咱们这个皮影戏啊,俗称“五人忙”,顾名思义,就是五个人操作、演奏、唱戏。边演边唱边敲一场皮影戏。皮影戏的分工有前首,主要负责唱戏、弹月琴、敲手锣、打堂鼓;签手,是挑线的,表演影人的;上档,主要是拉二弦、吹长号、吹唢呐、打嚓;下档,吹长号、拉板胡;后槽(堂),主要是打梆子、打勾锣、敲碗碗、打小嚓。五人分工明确,时间一长,就自然而然形成规律了。
魏:一般听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请戏?内容是怎样的?
刘:像给老人贺寿、敬神、给娃娃请满月、婚丧嫁娶都是要请戏的。不同的情况我们有不同的戏本内容,唱腔也不一样。我们这个分的细致:比如贺寿,给男的贺寿有专门的剧本,女性有女性的剧本;白事(丧事),男女过世分别有各自的剧本,比如已故女性逝者,我们要唱像《雁塔寺》《四圣归天》等。在开场的戏演完之后,请戏的逝者子女要派一位孝子诵读为逝者写的一封信,内容多是以告慰家母在天之灵,希望逝者早日转世托生、不必再牵挂于家中。像每逢村上、镇上庙会敬神的时候我们会唱《天官赐福》《八仙上寿》《三星赐福》等等。
魏:想不到小小皮影戏文竟然有这么多讲究,真是受教了!那我们的皮影戏在文革时期受到影响了吗?
刘:“文革”时期我们一直有在演出,除了《海港》之外,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沙家浜》这七个样板戏我们都有演出。为了迎合当时的时代环境,我们刻了一套现代皮影。
魏:当时看皮影戏的人多吗?
刘:那时候看皮影戏的人很多,当时社会上的文艺活动少,就是皮影戏和电影,皮影戏从正月十五演出到麦收,也就是五月十五。从八月十五演到腊月十五,基本在家里就呆两个多月,每个生产队巡回演出,农村人没有什么活动,农民下地丰收了,各个村子都要请戏。皮影戏那个时候是很兴盛的。
魏:您所在的班社经常出去演出吗?也去国外吗?反响如何?
刘:从1995年开始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之后去了日本、德国、法国、卢森堡、意大利,反应特别好。最近就要去奥地利演出了,外国人对我们中国民族、民间的文化特别感兴趣和欣赏,我们去演出的时候几乎场场爆满,要和我们学习皮影戏的上至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下至十几岁的小娃儿都有。我记得德国去得多,去了四次,第一次呆了一个半月,是一个叫拖梅·路易斯的德国教师以私人方式邀请去的,他对中国的皮影文化十分感兴趣,第二次去是参加第十四届国际偶戏节,呆了一个多礼拜。
魏:我们华县皮影戏有家谱吗?
刘:这个现在没有文字形式的家谱,口头上传的现在华县只有一家,魏金全[注]魏金全(1964-),男,陕西华县人,司职签手,华县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其父魏振业,司职前首,华县皮影戏老艺术家。和他的父亲,和他的祖父,三代都是做皮影、唱皮影戏的艺人,当时台湾有家媒体还拍摄了一个专题片叫做《皮影一家人》。唱前首的现在就只有董进水[注]董进水(1944-),男,陕西华县人,司职前首,华县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级传承人。师承魏振业。、吕崇德[注]吕崇德(1944-),男,陕西华县人,司职前首,华县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级传承人。师承潘京乐。。
魏:您今年七十五岁高龄,从您十五岁学习戏剧到现在,也是走过了皮影艺术生涯的一个甲子,您在传承华县皮影的过程中有做过创新之处?
刘:众所周知,皮影戏是一门老的艺术表演形式,到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外来文化和现代传媒的冲击,如果不做出创新,我们这种表演形式就很难延续下去。我在2000年的时候写过一个以寓言故事《拔苗助长》为蓝本的剧本,在皮影制作方面也是刻画了很多小孩子喜欢的元素,唱腔上也做出了一定的改变,以前的剧本文字都是古文,文字诘屈聱牙、晦涩难懂,受众的年龄段也是因此受到影响,我们剧本都是白话文而且使用普通话演唱,这个戏主要是针对在校的小学生,我觉得因为皮影的传承必须要从娃娃抓起,只有从小让他们有对皮影的概念和意识,长大之后他们对这项艺术才会有更深的了解,皮影这种形式才能继续存活在当下。最近我们和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商讨如何将我们华县皮影与现在的动漫、结合起来,准备制作一部动画产品,这就要求皮影的艺术元素要和动画剧本的内容达成一定的契合度,而且运用3D动画技术可以使皮影人物变得有血肉感和生命感,可以让观众很直观的感觉到以往冰冷的皮影人物变得有思想。我相信这部动画出来之后,社会上对于我们皮影的认知会发生一些改观,我对于皮影的传承还是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
从选皮到影人成型上,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镂刻、上色、发汗熨平、缀接订制、装裱八个基本步骤:第一步选用质地坚韧,透光性强的新鲜牛皮,一般以三至五岁的黄牛皮为上乘;第二步将选好的牛皮放在清水里浸泡两、三天,然后用刀刮制,第一次先刮牛皮下肉渣,第二次刮去外层牛毛,第三次逐渐刮薄,刮去里皮,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至第四次细致精刮,把牛皮刮至白净透亮为止;第三步将制好的牛皮表面油脂擦洗干净,用木棒把皮子推磨至平整光滑,压平阴干数十天再蒙在画上,用钢针依照图样刻绘出轮廓与花纹;第四步使用的工具有不同型号的刀、凿、尺和刻板,雕刻时分别运用不同的技法,按照图案精雕细刻;第五步用矿物质染料进行染色,将颜料溶化在“骨胶”(用雕刻牛皮所剩的边角余料熬制而成)里,着色的过程中要保持颜料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均在火上边温边上色;第六步将上好色的影人晾干、熨平;第七步将各个部件组合成一体。皮影人物在制作过程中不是浑然一体完成,而是分段完成,一般由头、胸、腰、2个上臂、2个下臂、2只手、2条腿等11部分组成,影头分开保管,装裱时才插入脖子,在制作完成后需要将三根竹制操纵杆将其组串起来以便进行各种动作;第八步将订制好的皮影按照生、旦、净、末、丑的姿态来装裱。
2007年3月,“华县皮影制作工艺”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2008年9月,华县皮影产业群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同年10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
魏:华县皮影的影人有哪些独特之处?
刘:咱们华县皮影人物虽然小,但是雕刻的工艺还是很高超的,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推皮走刀”雕刻技术,什么叫“推皮走刀”?就是在刻皮影的时候扎在皮子上的刻刀保持不动,指尖推动兽皮来雕刻,再结合以我国传统绘画的线描方式,刀凿并用。这种使用方法下,刀口准确,刻出的皮影线条也十分的流畅,再加之以各种凿镂技法,才能体现出皮影的雕刻之美,这是咱们华县皮影的绝活。
魏:我们知道,华县皮影戏的影人雕刻成型后上色步骤也是至关重要,那我们是怎样进行上色的?
刘:咱这个影人都是用矿物质染料进行染色,基本没有过渡色,一般都是以红、绿为主,但是像花花草草这样的点缀物通常还是需要过渡色,该上的颜色还要上色。上色也分上五色和下五色,将颜料溶化在“骨胶”(用雕刻牛皮所剩的边角余料熬制而成)里,着色的过程中要保持颜料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均在火上边温边上色。这样给影人涂的颜色光鲜亮丽,经久不褪。
魏:皮影里的影人脸谱的造型都有哪些?
刘:有侧面、半正侧面、正侧面和全正面。有些影人只有一个眼睛,半正侧脸的有两个眼睛,一侧脸小,一侧脸大,丑角一般都是全脸,正面人物都是正侧脸。
魏:皮影戏里影人的服饰颜色是怎么设定的?
刘:宫里的戏,皇上跟前的人都是黄色,像这个嫔妃啊、太监啊、宫女等。忠臣一般是绿色或者黑色,奸臣一般就是白色。
魏:那我们的影人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他的身份?
刘:从脸部上看,你比如说关公、重要人物、忠臣脸上就是红色。奸臣脸上有拉丝。
魏:我们影人的性格可以体现出来吗?
刘:我们这行流传一句话:“平眉毛,是忠诚;眯眯眼,性情柔;眼睛圆,是忠诚;豹子眼,是暴躁。”俗称“炸胡子”的,就说明这个人阴险、狡猾;皱眉,就是武士出身;平眉就是文臣;“掏丝子”代表的就是奸诈、阴险和狡猾。
另外,从服饰的颜色也可以看出来,服色为黑色的说明他的性格比较焦躁,红色衣服地一般比较和蔼、温和,白色的稍比红色略显急躁,绿色性情一般。总体来讲,黑颜色衣服的影人是最暴躁的,再为绿,绿后为白,红色次之。
魏:我们知道陕西皮影分东西两路,东路和西路有什么区别吗?
刘:东路就是咱们华县皮影,西路指的是乾县、礼泉再往西一带,它的影人 34(cm)、36(cm)乃至40(cm),咱们这边的 28(cm),30(cm),比西府的要小。唱腔上咱们是碗碗腔,他们是弦板腔。
魏:据我了解,我国目前还在传承皮影戏的地区有河北、内蒙、陕西、甘肃、浙江、湖北、河南等地,那您能谈谈我们华县皮影的制作和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吗?
刘:河北省和内蒙的皮影原材料主要是采用驴皮,皮影的雕刻、上色完成之后再刷一层桐油,比较典型的人物形象是生角和旦角,是以一种写意风格的高鼻梁囊括了从头到鼻子的侧脸,加之弯月眉,小红嘴唇,这种技法也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绝;甘肃省和咱们陕西的皮影一样,质地都为牛皮,表演形式也基本类似,很可能是咱们这边传过去的,在这就不多讲了;浙江省的皮影早先为羊皮,后来才转化成用牛皮制作,他们的制作方式着重于上色,对于镂空、雕刻方面并不是很重视,除了武士双手双脚可以分开外,其他人物形象腿脚是分不开的;湖北那边的影人通体较高,大的有50cm,脸谱还是属于写实派,没有夸张的手法,属于传统的古朴派。河南省罗山和桐柏的皮影和浙江省的比较类似,注重于彩绘,很少见雕镂,脸谱比较侧重于写实。
魏:您现在主要司职签手,能给我们讲讲签手的动作要领吗?
刘:“打”“做”这是操纵影人的基本功,操纵影人的手法有拿杆的“捏、夹、握、勾、按”和耍杆的“捻、拨、抖、挑”。“稳、准、实、快、劲”这是对影人技法的概括。
拿杆的手法有“捏”“夹”“握”“勾”“按”。“捏”即为大拇指与食指捏合在一起,主要的用力点在两个手指上,用法颇为简单,主要用于人物的摆臂、动物的上场等;“夹”它的技法是除大拇指外,其余四个手指夹住签子,主要表演一些比较复杂的动作,比如皮影人物的哭泣、欢笑等动作;“握”就是握拳的手势,将掌控影人的竹签握在大拇指与食指中间;“按”是指将食指与中指的发力点用在签子上;“勾”是将食指向掌心内扣,“勾”与“按”要相互应用,主要表现在皮影人物的甩臂与摆动等。“勾”的技法可以用其他四项任意搭配使用,主要是为了稳定签子的平衡性。
还有一个技法是耍杆,要想耍好杆,前提需要拿好杆。这里面有“捻”“拨”“挑”“抖”四种手法。“捻”就是在手指间来来回回地搓弄操纵签子的手法,主要是用来表现皮影人物的摇晃、转圈等动作。艺人在表演过程中将大拇指与食指之间循环的搓弄签子,就可以完成影人呜咽、抽泣的动作;“拨”主要用于打斗等剧烈的场景,以表现场面的激烈;“挑”主要是签手要让签子自上而下的活动,让影人呈现出伸腿、踢脚等动作;“抖”就是签手有节奏的抖动签子,要让影人表现出轻微的细节表情,比如震惊、恐慌等。
魏:您所说的五字诀,具体的要求是什么呢?
刘:“稳”是说签手在耍杆时双手要拿稳签子,避免影人在幕布上出现晃动;“准”是说签手在表演影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动作到位,而且还要与背景音乐、前首的唱词相得益彰,这是演出的重中之重;“实”,其实和“稳”一样,签手要将影人紧紧地贴在幕布上,谨防呈现出来的影人发虚;“快”主要要求签手在演出时更换影人、变脸等过程中反映机敏灵活,避免整台演出的连续性受到干扰;“劲”是对一个签手能力最大的考验,它要求在表演时对操作影人力度的精准掌控,无论是少女的娇羞柔美,还是男子的器宇轩昂,都需要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就要求签手对皮影戏人物形象的解读与思考。
对于签手而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最为关键的就是用心去体会,用心去练习,手中的三支竹签便要将影人展现的活灵活现,皮影人物自身是没有表情的,要将人物的喜怒安乐在屏幕上表现出来,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体会、去揣摩。过去我拜师的时候,师傅一年不让我摸皮影,只负责日常打杂,为的是磨练你的心性,三年学师期满方可登台演出,最开始都是从基本功手法开始教习,直到你自己正式演出的时候,各种掌控影人的技巧逐渐熟练,进步也就快了。
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手抱月琴,指挑皮影,在帐幕后的灯影下,用刚柔并济的碗碗腔调将世俗间的沧海桑田浅浅吟唱;吃碗油泼面,扎口老旱烟,在浅色幕布上用富有灵气的影人演尽人世间的忠奸贤恶。华县皮影人用古朴的唱腔演绎着千百年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
魏:华县皮影唱腔有什么特色?它的由来是什么?
刘:叫它碗碗腔,一方面是因为它演奏的乐器里面有碗,另一方面,因为它细腻、委婉、动听、让人听着耐人回味。取之同音,所以叫它碗碗腔。当时我在陕西戏剧学院学习的时候,他们把我们的碗碗腔称为“西北的广东音”,意思就是很好听,听着很婉约。
魏:咱们这个乐器有什么讲头吗?
刘:我们主唱,也就是前首,他手里拿的月琴,它通体只有两根琴弦,一共分为十二个品,两个为短品,恰好为十二地支,长的有十品,就被称为十个天干,琴身八棱对应的是八卦,也可以称之为“春秋”,做琴的材料一般以枣木、桐木为主。
魏:我们通常所知,戏剧脚色有“生”“旦”“净”“末”“丑”五类,但据我了解,我们华县皮影戏里的脚色只有“生”“旦”“净”“丑”四类,为何独独没有“末”脚呢?他们分别都包含了哪些小类?
刘:咱们皮影戏的“末”也就是“生”,“生”底下分“小生”和“须生”,“末”角一般就是指的“须生”这一类的。
咱们就从“生”说起,“生”有“小生”、“须生”和“老生”,再往下还分武生,也叫“竹糜子”,书生、秀才也叫“平糜子”;“须生”里面有一个叫“三须子”,指的就是年轻人;“老生”里面有“ 胖胡子”和“线胡子”。“旦”脚里面有:“正旦”“小旦”“二旦”“丑旦”“老旦”、“姚旦”(继母、媒婆)、“丫鬟”等。“净”脚就是所谓的“花脸”,有“小红脸”“大红脸”,一般根据人物的性格来讲,还有“大黑脸”“小黑脸”。“丑角”分为“小丑”“老丑”“文丑”等。这些叫法在不同的戏文中所表现的角色也不同,爱情戏则以“旦”“丑”为主,历史戏里以“净”“生”二脚为主。
魏:我们知道皮影戏的唱腔是碗碗腔,您能讲讲碗碗腔它的唱法吗?
刘:碗碗腔曲调委婉、细腻、缠绵,唱腔讲究格律和平仄,它的这个唱法很独特:吐字多用真声,拖腔多用假声,俗称“哨音”,真假结合,经常让台下的观众叫好不绝。唱腔分“花音”,又叫“花花腔”、“叠腔”、“苦音”、“平音”,这几种唱腔分别用于表现欢快、悲痛哀怨和普通情绪,还可以时不时的替换。碗碗腔唱词的结构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六个种类:十字句、七字句、散文句、三不齐、混合式。就是我们的行话:一三不论,二四必究。上一句的唱词可以宽限,下一句唱词就必须要押韵,否则就无法演唱了。
魏:那您能讲讲碗碗腔的曲牌和板头吗?
刘:曲牌就是通常所讲的这部戏唱腔的调子,根据开场板头所打的鼓点所定,我们演戏的时候听到敲击的鼓点便知道所唱哪种曲调了。曲牌的种类很多的,像“杀妲己”“梵王宫”“重台”“过山”“石榴花”“落江院”“菩萨台”“新春令”“粉蝶儿”“鬼推磨”‘头回南路’“六字头慢板”等。板头即“打板”,板式有“紧板”“紧慢板”“慢板”“二八板”“飞板”“闪板”“滚板”等等。
魏:刘老您的记忆力真好,这么多曲牌和板头名您都记得住,真佩服您的记忆力!那您认为学习皮影戏最重要的是什么?它有什么诀窍和要求吗?
刘:皮影戏表演讲究“唱”“念”“打”“做”,这是影戏演员的四项基本功。这个没什么特别要求,唱戏的要有好嗓门,演奏的体力要好,通常一本戏两三个小时,你体力不行根本无法完成演出。还有就是悟性要高,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们这一代的皮影艺人教育程度都很低,有些比我年龄还要稍长的老艺人都没上过学,但是唱出来的戏让人深有感触,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一个“悟”字,你对于戏本的参透能力,旧时候师傅收徒也是要考察学徒的悟性的,只有对剧本、唱腔熟练了,做到烂熟于心,这样才能信手拈来,就和你们这些学生娃儿一样,同样的班级有的人考上清华北大,有些人高考落榜,还是个人的问题。
魏:华县皮影戏以其独特表演形式而广受观众的喜爱,那相比于其他地区的皮影戏剧唱法,我们和他们的表演形式差异体现在哪里?
刘:我们俗称“五人忙”意思就是五个人一台戏,河北那边的皮影讲究“七紧八不紧”,意思就是八个人台上各有分工,湖南表演成员是四个人,一个人在前面操纵影人,后面三个人伴奏;山东、四川等地是两个艺人表演,一人操纵影人并且演唱,一人负责操作所有的乐器,他们相比起别的地区,就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啦!不过从另外一方面也能看出他们的专业素养非常高。到现在为止,山东一些地区还有一个人表演皮影、演唱的,也就是我们说的独角戏。
在唱腔上也迥然不同,华县皮影主要是碗碗腔、老腔,西安是阿宫腔,咸阳以西那边是弦板腔,陕北是道情,偏重于山西那边的风格;湖北的皮影唱腔主要是荆州调、渔鼓和花鼓调等;浙江的主要是海盐腔;四川皮影的唱腔侧重于灯戏腔、高腔的运用;山东皮影唱摩调、琴调、鼓调等。
据笔者走访调研,目前华州区皮影艺人(包括演出、雕刻)覆盖全区12个乡镇,约占全县乡镇的80%,师徒传授的传统模式与企业联合开展专业培训的皮影艺术传承机制相结合,皮影雕刻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全区境内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皮影雕刻企业共6家,从事皮影文化中介传媒的单位3家,皮影班社3个,皮影艺人30人,受邀参加表演年均60余场次,年产值15余万元;皮影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000余人,年产皮影10万余件,年产值达1000多万。华州区政府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并出台了《华县政府关于加快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对皮影艺术实施抢救保护的具体措施》《华县皮影保护、利用和产业发展到 2015 年目标规划》《关于加快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具体的文件,针对皮影的保护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为华州区的皮影戏曲艺术及制作技艺的保护和发展规划了合理的发展方向,并成立华州皮影文化园、加大财政扶持,注重传承人生活保障等措施;但还是存在保护非遗理念欠缺、保护资金不足、皮影剧本流失严重,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皮影表演后继无人,演员年龄断层严重等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问题。
魏:您对华县皮影现状和未来怎么看?
刘:唉,很明显的,后继无人了,现在国家扶植政策好了,国家对非遗项目的支持资金很多,可是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人学习皮影戏了。华县皮影戏没有一个正式编制,都属于民营,所以有些时候经费上面还是比较捉禁见肘的。老剧本、老皮影前些年很多皮影艺人都变卖了,真正找到一个皮影戏箱很少了,现在都是新刻的,老剧本也没有了,都是解放后新抄的,都卖掉了,也没有人做唱本的收集。我现在能手抄一百多本,我保留着,这是属于我们的知识产权,别人找我买,我不卖,一本戏卖一二百元没有用,我作为皮影戏的传承人,必须要保留些东西。希望你们这些年轻人会一代一代把这个传下去。
魏:华县是皮影艺术的一个重要发祥地,您选择唱皮影戏作为终生事业,是否和华县的人文环境有关?有受到了哪些影响?
刘:远的咱们不讲,自清朝到民国到解放后,华县群众一直喜爱看皮影戏,爱唱戏。主家请班社去唱戏,对你尊敬有加,加之,在我小时候周围唱戏的人很多,耳濡目染,逐渐对皮影戏产生了兴趣,所以在1958年的时候报考了陕西省戏剧学院,到如今近60年了,一直都在戏里。
魏:现如今,更多的民俗文化都存在于老人的记忆当中,华县皮影戏目前也面临这个传承的困境,您认为政府应当如何作为?
刘:是的,很明显。现在就是后继无人了。两种原因,现在和群众隔断了,现在有人喜欢看,却没有地方了;然后演出越来越少,观众基本就断层了。这个的确应该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政府不能只重申请“非遗”项目,要拿出来具体的措施,特别是像我们这种原汁原味的戏剧文化,可以实施事业单位管理,每年配额至少二十场惠民演出,政府可以免费或者适当的给予补助,至少能满足一个戏班的正常运转,华县皮影戏就处于现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时代,政府的扶植十分重要。
魏:现在还有人向您拜师学艺吗?
刘:根本没有了,我们这些艺人自己的子女都没有学了,都去念书了,学上出来了考大学,考不上大学就出去打工了,你想去建筑工地当个小工一天都挣几百元,现在皮影的市场有限,收入就很少了,很难温饱。年轻人谁去干这个啊?我们华县皮影戏这些艺人中现在最年轻的就50多岁了,如果再不培养的话,我很担心啊!这就真的可能要毁在我们这辈人手里了。
魏:是啊!学术界、艺术界、政府一定要三方保护、关注、紧密联合起来,才能让这样一个国宝级的艺术不至于灭绝。像您从学习皮影戏,到以皮影戏为生,您从艺一个甲子,您又是如何评价自己这六十年的皮影戏艺术人生呢?
刘:我们中国戏剧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很庆幸我学习了皮影戏这门国粹艺术,从孩提时代看别人在戏台耍皮影、唱碗碗腔,再到之后深入学习皮影戏,再至上台表演,这么一个过程伴随着我少年、青年、中年三个阶段,人生如戏,皮影戏给了我更多对于戏剧、对于人生的思考,演戏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没有那么花里胡哨的技巧,主要靠的是你的勤于思考,踏实肯干。当然,好的戏也是给自己和给别人带来正能量,也是向社会、群众传递一种思想和文明。看着台下的观众为你拍手叫好,我就感觉在那个时候我实现了我的艺人价值,毫不夸张地说,皮影戏伴随了我一生。我坚信皮影戏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是,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要付之于行动,不能空谈保护,没有了艺人,这些东西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社会遗弃和遗忘,只有传承,才是最好的保护,我们要把传统戏剧的一招一式传承下来,在这里我想用“学海无涯苦作舟”与大家共勉,这是我鞭策着我自己的一句话。
魏:刘老师,和您交谈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有皮影戏的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您对皮影戏的热爱和情怀!感谢您与我分享您的艺术人生,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谢谢您!
采访后记:
与刘华老先生访谈过程中,先生时而慷慨激昂,时而黯然神伤的神态引起笔者的注意。当提及华县皮影和唱腔特色时,先生骄傲自豪的表情溢于言表,如数家珍般的向我娓娓道来;谈及华县皮影戏现状和未来的时候,先生语气表情未免有些失望,失望之余也有一丝无奈和焦急。对于华县皮影戏,作为国家级传承人的他比别人肩上的担子重的多,如何传承下去想必是现如今的头等大事。采访过程中恰逢渭南市电视台为他们录制一个影像资料,笔者有幸随同前去,在录制影像的三个小时中,老一辈艺术家们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调试、录制,不禁为他们的敬业精神而感到钦佩!
在笔者看来,华县皮影起源于民间,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积淀和艺术奇葩,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我们要全方位的了解它的自身价值,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建议与对策,才能使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得以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