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国韬
据史籍记载,隋开皇“七部乐”中置有《清商伎》一部,隋大业“九部乐”中复有《清乐》部;其后,唐武德“九部乐”和唐贞观“十部乐”中都包括了《清商》部。因此,隋唐时期的清商乐主要是以“部乐”的形式呈现于宫廷宴乐表演之中的。*案,隋唐时期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等,主要用于宫廷宴会场合演出,所以通常又被称为“宴乐部伎”。清商部乐制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既反映了清商乐自身发展的情况,也反映出古代音乐发展的某些共性,因而是音乐史、乐府诗歌史上一个值得考述的问题。此前虽有台湾地区的沈冬先生撰文研究,但并非单纯从清商乐的角度展开讨论,而且忽视了一些关键性的史料,其余各种古代音乐史、古代文学史著作对此亦语焉不详,故颇有补充的必要。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开皇(581-600)初,隋文帝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至大业(605-618)中,隋炀帝又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为“九部乐”,其中《清乐》部的具体情况如下:
清乐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并汉来旧曲。乐器形制,并歌章古辞,与魏三祖所作者,皆被于史籍。属晋朝迁播,夷羯窃据,其音分散。苻永固平张氏,始于凉州得之。宋武平关中,因而入南,不复存于内地。及平陈后获之。高祖听之,善其节奏,曰:“此华夏正声也。昔因永嘉,流于江外,我受天明命,今复会同。虽赏逐时迁,而古致犹在。可以此为本,微更损益,去其哀怨,考而补之。以新定吕律,更造乐器。”其歌曲有《阳伴》,舞曲有《明君》并契。其乐器有钟、磬、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等十五种,为一部。工二十五人。*魏徵等:《隋书》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77-378页。
从这则记载看,大业时期的《清乐》独立“为一部”,所以它主要是以“部乐”形式呈现出来的。那么部乐具体指的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艺术特征和组织形式呢?以下不妨结合《天竺》《高丽》和《礼毕》三种部乐的记载予以说明:
《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歌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曲》。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铜拔、贝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
《高丽》,歌曲有《芝栖》,舞曲有《歌芝栖》。乐器有弹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笛、笙、箫、小筚篥、桃皮筚篥、腰鼓、齐鼓、担鼓、贝等十四种,为一部。工十八人。
《礼毕》者,本出自晋太尉庾亮家。亮卒,其伎追思亮,因假为其面,执翳以舞,象其容,取其谥以号之,谓之为《文康乐》。每奏《九部乐》终则陈之,故以礼毕为名。其行曲有《单交路》,舞曲有《散花》。乐器有笛、笙、箫、篪、铃槃、鞞、腰鼓等七种,三悬,为一部。工二十二人。*魏徵等:《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下》,第379-380页。
不难看出,所谓“部乐”,其实是一种较为固定的音乐组织形态。首先,它配备了相对固定的乐工人数,有的部乐用十余人,有的用二十余人;其次,它有相对固定的演出曲目,一般包括了歌曲和舞曲两种类型;再次,它有相对固定的伴奏乐器,或用数种,或用十数种;此外,它还应用于比较固定的演出场合,在隋代主要是用于宫廷宴会当中,其后唐代亦然;当然,它所表演的乐曲也各具主题和艺术风格,比如清商部乐以表演清商乐曲为主,高丽部乐则以演奏高丽传入的音乐为主。
至此不禁要问,这种具有鲜明艺术特点的清商部乐制度是从何发展而来的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须要知道“部乐”最早在什么时候出现,并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对此,台湾学者沈冬先生《文物千官会,夷音九部陈――乐部考》一文提供了颇有启发的见解:
《通典》卷一四六曰:“散乐,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由此可见,所谓“散乐”,其业不在官府,内容为百戏杂伎,是一些各自独立的零散表演项目,如鱼龙曼衍,跳丸走索,都卢寻橦之类。以此而论,“乐部”应就是“其业在官”的“部伍之声”了。
音乐本是趣味天然,不受拘检的艺术,“部”则是行伍规矩,井然有序的类分,两者应是毫无交集的,为什么实际上却是千丝万缕、交涉甚深的关系?史料显示,这两者的脉息互通始于南北朝,关键则在于音乐中的鼓吹仪仗。*沈冬:《文物千官会,夷音九部陈――乐部考》,收入《唐代乐舞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27页。
沈氏的推论约可分为两步:第一步,证明部乐是“业在官府”的“部伍之声”。笔者以为,这一步的推论大致上合理,但古代散乐也有称“部”的,而且不见得其业不在官府,比如崔令钦《教坊记序》就说:“玄宗之在藩邸,有散乐一部,戢定妖氛,颇藉其力。”*崔令钦撰、罗济平校点《教坊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页。所以沈氏的某些表述明显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二步,在部乐为部伍之声的基础上,沈氏进而推断部乐渊源于南北朝时期的“鼓吹仪仗”之乐。笔者认为,这一步的推论也有合理成分,因为部乐说白了就是“部伍”加上“音乐”,而最初具有部伍规矩的音乐正是鼓吹乐。不过,沈氏对于鼓吹的历史似乎不甚了解,也明显忽视了一些关键史料,从而认为部乐“始于南北朝”,这与事实相去较远。
据笔者所知,“部伍”加上“音乐”的“部乐形态”确实起源于鼓吹乐,但比沈氏所说的南北朝要早得多,那是西汉武帝时期的事情。据《西京杂记》载:
汉朝舆驾祠甘泉、汾阴,备千乘万骑。太仆执辔,大将军陪乘,名为大驾。……黄门前部鼓吹,左右各一部,十三人,驾四。*葛洪:《西京杂记》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0-21页。
上引提到了“祠甘泉、汾阴”,书中此引文的前后又均言武帝元光(前134-前129年)年间事,可见大驾之使用“黄门前部鼓吹”在西汉武帝时已有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鼓吹乐赫然已被称为“部”了。如果嫌《西京杂记》为小说家言,且漏载后部鼓吹的情况,则尚有其他佐证,据《汉书·史丹传》载:
建昭之间,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史)丹进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国也。”*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376页。
对引文中提及的陈惠、李微二人,后汉服虔注《汉书》时指出:“二人皆黄门鼓吹也。”*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二,第3376页。建昭间当公元前38年-前34年,可证至迟西汉中后期必已有黄门鼓吹的存在。此外还有卫宏《汉官旧仪》(卷上)所载为证:
冗从吏仆射,出则骑从夹乘舆,车居则宿卫,直守省中门户。(孙星衍按:《续汉书百官志》“中黄门冗从仆射一人,六百石”,此句首疑脱“中黄门”三字,“吏”字疑亦衍文)*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1-32页。
黄门令,领黄门谒者。骑吹曰冗从,仆射一人,领髦头。*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第33页。
据前人的观点,《汉官旧仪》为汉人卫宏所撰,多载西京杂事,*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八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01页。其史料的可信程度比较高。引文提到的“骑吹”,由“中黄门冗从仆射”和“黄门令”所领,自然可以称为“黄门骑吹“,实际上属于黄门鼓吹中的一个类别。*案,晋人孙毓《东宫鼓吹议》说:“鼓吹者,盖古之军声,振旅献捷之乐也。施于时事,不常用。后因以为制,用之朝会焉,用之道路焉。”(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百八引,中国书店1989年,第414页)据此,汉黄门鼓吹大致可以分为仪从宿卫功能的“黄门骑吹”和殿庭表演功能的“黄门倡乐”两种。因此,通过《西京杂记》《汉书·史丹传》《汉官旧仪》等史料的记载,可以得出几点初步的结论:其一,西汉时期肯定已有黄门鼓吹的存在。其二,西汉黄门鼓吹的主要职能是为皇帝舆驾仪仗服务,多以骑吹的形式出现,符合前述的“行伍规矩”之制。其三,黄门鼓吹在西汉时期已有“部”的称呼,而且在组织形态上区分为前部、后部,每部亦有固定的人数。因此,沈冬先生有关乐部形成时间的说法多与历史事实相违拗。
西汉的前部、后部黄门鼓吹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部乐”形态史料,它证明,把部乐制度推源于鼓吹乐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而考述清商部乐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据《宋书·乐志三》记载:
《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宿。本十七曲,朱生、宋识、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沈约:《宋书》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03页。
学界一般认为,汉《相和》曲乃魏晋清商旧乐的渊源所在,魏晋“清商三调”(清商正声)也包括在“相和五调伎”之中,*案,如宋人郭茂倩就说:“后魏孝文、宣武,用师淮汉,收其所获南音,谓之清商乐,相和诸曲,亦皆在焉。所谓清商正声,相和五调伎也。”(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76页)所以不妨把上引这则史料看作清商部乐的最早期记录之一。另外,《晋书·乐志下》的记载也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相和部乐”的大致情形:
魏晋之世,有孙氏善弘旧曲,宋识善击节唱和,陈左善清歌,列和善吹笛,郝索善弹筝,朱生善琵琶,尤发新声。故傅玄著书曰:“人若钦所闻而忽所见,不亦惑乎。设此六人生于上代,越古今而无俪,何但夔牙同契哉。”按此说,则自兹以后,皆孙朱等之遗则也。*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16页。
从前引《宋书·乐志三》可知,朱生、宋识、列和等都是《相和》“十七曲”的改革者,所以《晋书·乐志》所说的“新声”显然就是指改革之后的《相和》“十三曲”。据此不难推断,魏晋时期相和部乐的组织形式已开始成型,因为它被人称之为“部”(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一部”里面有固定的乐器,如节、笛、筝、琵琶等;又有固定的乐曲――原本包括“十七曲”,其后“复合之为十三曲”;还有相对固定的乐人,即孙氏、宋识、陈左、列和、郝索、朱生等人,也可能尚有其他一些次要的人物。
可以说,魏晋的相和部乐和隋代的清商部乐已有不少相似之处,问题是它与最早的部乐形式黄门鼓吹存在联系吗?回答是肯定的。王运熙先生《说黄门鼓吹乐》一文曾经指出:“汉代的黄门鼓吹乐,……包括了相和歌和杂舞曲,其中尤以相和歌为首要部门。”*王运熙:《乐府诗述论》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28页。王氏文中提供了不少证据,所以其结论大体上可以信从。既然存在这样的联系,那么黄门鼓吹部乐影响到相和部乐的组织形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可惜的是,现存古籍中没有这种影响的细节记录留下来,所以暂时只能考证到这个程度。
前引《隋书·音乐志》提到,晋末永嘉乱后,魏晋清商旧乐亡散,直至东晋末年刘裕平关中,这些乐曲始复归南朝所有;继而则和吴歌、西曲结合,产生出后世所谓的“南朝清商新声”;与此同时,相和部乐的形式也得以保持,据《宋书·隐逸传》记载:
(戴颙)为义季鼓琴,并新声变曲,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太祖(宋文帝)每欲见之,……以其好音,长给正声伎一部。颙合《何尝》《白鹄》二声以为一调,号为清旷。*沈约:《宋书》卷九十三,第2277页。
值得注意的是引文提到的“正声伎一部”,表明这也是一种部乐。而所谓“正声伎”,实际上包括了《相和》曲以及从《相和》曲中直接产生出来的“魏晋清商三调”,这有《南齐书·萧惠基传》所载为证:
自宋大明以来,声伎所尚,多郑卫淫俗,雅乐正声,鲜有好者。惠基解音律,尤好魏三祖曲及《相和歌》,每奏,辄赏悦不能已。*萧子显:《南齐书》卷四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811页。
由此可见,宋齐时人即以曹魏三祖的清商三调曲及《相和歌》为“雅乐正声”;这就说明,刘宋时期的“正声伎”部乐制度是直接继承魏晋“相和部乐”发展而来的。至南齐时期,部乐制度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先看两条相关史料:
《南齐书·郁林王纪》:在世祖丧,哭泣竟,入后宫,尝列胡妓二部夹阁迎奏。*萧子显:《南齐书》卷四,第73页。
《南齐书·东昏纪》:(东昏侯)复设部伍羽仪,复有数部,皆奏鼓吹、羌胡伎、鼓角横吹。*萧子显:《南齐书》卷七,第103页。
南齐多承宋制,清商三调正声伎肯定还会保留;但部乐的形式已不止一种,又多出了鼓吹、羌胡、鼓角横吹等“数部”,甚至在“羌胡部妓”下面可再细划分为“二部”,这是前代未曾有过的。这种部乐林立甚至部下分部的局面,正好说明部乐制度在南齐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此态势到了南朝萧梁时期仍在继续,据《南史·徐勉传》记载:
普通末,(梁)武帝自算择后宫吴声、西曲女伎各一部,并华少,赉勉。*李延寿:《南史》卷六十,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85页。
由此可见,原本属于民间歌谣性质的吴声、西曲这时候也已发展成宫廷的“部伍之声”了。如前所述,魏晋清商三调属于中原清商旧乐,南朝吴声、西曲属于清商新声,都划入清商乐的范畴;至此,我们大可以直接使用“清商部乐”的称呼以替代“相和部乐”,而其下至少又可以细分为正声部伎(原相和部乐)、吴声部伎、西曲部伎等不同的类型。虽然我们可以把这种“部下又分部”的制度追溯到汉代黄门鼓吹乐和魏晋相和曲,但黄门鼓吹分为前、后二部,是出于队伍编排的须要,相和曲分为二部,则是出于更递夜宿(轮值)的须要,所以分部情况没有齐梁时期的部乐复杂。
以下不妨再看看吴声部乐和西曲部乐的一些具体特点,以便更好理解这种“部下又分小部”的原因所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录有《吴声歌曲》三卷,曲前“解题”有云:
《晋书·乐志》曰:“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弦管。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古今乐录》曰:“吴声歌旧器有篪、箜篌、琵琶、今有笙筝。其曲有《命啸》《吴声》《游曲》《半折》《六变》《八解》。……又有《七日夜》《女歌》《长史变》《黄鹄》《碧玉》《桃叶》《长乐佳》《欢好》《懊憹》《读曲》,亦皆吴声歌曲也。”*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四,第639-640页。案,原文标点错误较多,径改。
此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还录有《西曲歌》两卷,曲前“解题”有云:
《古今乐录》曰:“西曲歌有……三十四曲。《石城乐》《乌夜啼》《莫愁乐》《估客乐》《襄阳乐》《三洲》《襄阳蹋铜蹄》《采桑度》《江陵乐》《青骢白马》《共戏乐》《安东平》《那呵滩》《孟珠》《翳乐》《寿阳乐》并舞曲。《青阳度》《女儿子》《来罗》《夜黄》《夜度娘》《长松标》《双行缠》《黄督》《平西乐》《攀杨枝》《寻阳乐》《白附鸠》《拔蒲》《作蚕丝》并倚歌。《孟珠》《翳乐》亦倚歌。按西曲歌出于荆、郢、樊、邓之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故依其方俗而谓之西曲云。”*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第688-689页。
比较上引两条材料可知,起于建业的吴声和出于荆樊的西曲虽同属“南朝清商新声”范畴,但在渊源、乐器、乐曲、流传地域、表演形态、音乐风格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所以将它们分别部居是较为合理的做法。而作为魏晋中原旧乐的清商正声伎,与这批南朝新声的差别就更大了,根本不可能列在同“一部”内演奏,所以必然也要独立成部。约而言之,齐梁时期的清商部乐制度仍在不断发展之中,部下再分小部是一个较为明显的标志,同时也可视为某类型音乐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
到了陈朝,由于陈后主的喜好,又出现了一大批清商新声,那么清商部乐的情况又如何呢?据《陈书》卷七《张贵妃传》记:
至德二年,乃于光照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高数丈,并数十间,春窗牖、壁带、悬楣、栏槛之类,并以沈檀香木为之,又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并复道交相往来。……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歌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也。*姚思廉:《陈书》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32页。
不难看出,《玉树后庭花》《临春乐》这类“尤为艳丽”、“被以新声”的曲目断属南朝清商新声无疑,当时数量肯定不少,所以史书才会在“《玉树后庭花》《临春乐》”后面用了一个“等”字。当它们在宫廷“游宴”场合表演时,采取了“分部迭进,持以相乐”的形式。这就足以说明,陈朝清商乐新声也根据乐曲的不同类型,而分成多个小部进行演出,完全可以视为齐梁时期清商乐“部下又分小部”制度的延续和发展。
以上探讨了东汉魏晋以至南朝四代清商部乐发展的大致情况,接下来继续探讨北朝以至隋唐时期的情况。如《隋书·音乐志》所述,刘裕北伐将清商旧乐统统带回南朝,所以北魏初年是没有清商乐的,及至孝文帝和宣武宗与南朝齐、梁发生战争,始掠得这种音乐,有《魏书·乐志》所载为据:
初,孝高祖讨淮、汉,世宗定寿春,收其声伎。江左所传中原旧曲《明君》《圣主》《公莫》《白鸠》之属,及江南吴歌、荆楚四[西]声,总谓《清商》。至于殿庭飨宴兼奏之。其圆丘、方泽、上辛、地祇、五郊、四时拜庙、三元、冬至、社稷、马射、籍田,乐人之数,各有差等。*魏收:《魏书》卷一百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43页。
不过,北魏后期虽然掠得了南朝的清商乐,却并未设立清商官署,也没有关于清商部乐的记载。因此,北朝清商部乐的出现实始于北齐,据《隋书·百官志》载:
中书省,管司王言,及司进御之音乐。监、令各一人,侍郎四人。并司伶官西凉部直长、伶官西凉四部、伶官龟兹四部、伶官清商部直长、伶官清商四部。
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太乐兼领清商部丞(原案:掌清商乐等事),鼓吹兼领黄户局丞(原案:掌供乐人衣服)。*魏徵等:《隋书》卷二十七,第754页、755页。
典书坊,庶子四人,舍人二十八人。……并统伶官西凉二部、伶官清商二部。*魏徵等:《隋书》卷二十七,第760页。
由此可见,北齐开始在中书省、典书坊及太常辖下设置清商官署,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伶官清商四部”和“伶官清商二部”,这是清商部乐之下又设小部的证据。但与南朝的分部方式显然不太一样,那么北齐的清商四部具体是指哪四部呢?自来无人提及,但参考前引《魏书·乐志》的记载则可大致识别此四部为:中原旧曲一部,杂舞曲一部,吴声一部,西曲一部。*案,北朝清商乐分部的情况与南朝不同,主要原因是北朝人对清商乐概念的理解与南朝人有所区别,详拙文《作为历史概念的清商乐》(载《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所述,兹不赘。如《明君》《圣主》等,即属于中原旧曲;《公莫》《白鸠》等,即属于杂舞曲;吴声、西曲各为一部,则是仿梁朝之制。至于典书坊“伶官清商二部”,那是东宫官属;由于太子不及皇帝尊贵,所以只能享用四部中的“二部”。
到了北周时期,也有部乐制度的存在,如史书记载的“西凉女乐一部”之类,*案,据《北史·窦荣定传》记载:“遇尉迟迥初平,朝廷颇以山东为意,拜荣定为洛州总管以镇之。前后赐缣四千匹,西凉女乐一部。及受禅,来朝,赐马三百匹、部曲八十户遣之。”(李延寿《北史》卷六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77页)窦荣定之拜洛州总管在隋文帝受禅之前,故其所受的“西凉女乐”乃北周的部乐。但其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清商部乐,因据《通典·乐六》记载:
初,张重华时,天竺重译致乐伎,后其国王子为沙门来游中土,又得传其方伎。宋代得高丽、百济伎。魏平冯跋,亦得之而未具。周师灭齐,二国献其乐,合《西凉乐》,凡七部,通谓之国伎。*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一百四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726页。
由此可见,在北周灭掉北齐以后,曾有过“七部乐”的制度。据史学家王仲荦先生考证,北周的七部“国伎”是指西凉乐、龟兹乐、疏勒乐、安国乐、康国乐、天竺乐和高丽乐,*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99页。明显是隋朝“七部乐”的先声,但没有清商部乐在内。前揭沈冬先生的文章曾指出:
要追究隋唐燕乐乐部的渊源,北齐时代的“清商部”、“西凉部”自然是导夫先路,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但如果推求和隋唐燕乐乐部一脉相承的直系血脉之亲,则除北周之外,别无其他答案。*沈冬:《唐代乐舞新论》,第41页。
沈氏这一设想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和北周“七部乐”的情况结合一起考察,则沈说尚存在两点不足:第一,文中并未提供关键性证据,特别是上引《通典·乐六》关于北周七部国伎的史料未被征引,所以其设想虽好而缺乏实证。第二,北周七部国伎中明明没有《清商》部乐,而隋代七部乐、九部乐都有清商伎,则沈氏渊源在“北周之外,别无其他答案”一说,显然不妥。所以笔者认为,更合理的说法应当是:隋朝的七部乐、九部乐制度虽直接渊源于北周的七部国伎,但同时吸收了北齐和南陈有关清商部乐的制度。*案,据《隋书》卷十五《音乐志》记载:“开皇九年平陈,获宋、齐旧乐,诏于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求陈太乐令蔡子元、于普明等,复居其职。”(第349页)这条史料足以说明,隋朝部乐对于陈朝清商部乐制度的吸收。
至此,已经比较完整地揭示了清商部乐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附带说明了隋朝燕乐诸部制得以最终形成的原因。接下来再简单叙述一下唐代清商部乐的情况。据《通典·乐六》记载:
大唐平高昌,尽收其乐,又进《讌乐》,而去《礼毕曲》。今著令者,唯十部。(原案:《龟兹》《疏勒》《安国》《康国》《高丽》《西凉》《高昌》《讌乐》《清乐伎》《天竺》,凡十部)*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一百四十六,第3726页。
由此可见,初唐的部伍之声中仍有《清乐伎》的一席之地。但当坐、立二部伎制度建立以后,宫廷燕乐却再难找到清商部乐的名字,清商乐也迅速走上了衰落的道路,只剩下称“部”的传统终唐而不衰,有以下材料为证:
《甘泽谣·陶岘》:陶岘者,彭泽之子孙也。开元中,家于昆山,富有田业。……岘有女乐一部,奏清商曲。*袁郊:《甘泽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26页。
刘禹锡《和乐天南园试小乐》诗:闲步南园烟雨晴,遥闻丝竹出墙声。欲抛丹笔三川去,先教一部清商成。……*清官修《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063页。
《乐府杂录》:清乐部:乐即有琴、瑟、云和筝(其头象云)、笙、竽、筝、箫、方响、箎、跋膝、拍板。戏即有弄《贾大猎儿》也。*段安节撰、罗济平校点《乐府杂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页。
以上三条材料所述分别发生于盛唐、中唐和晚唐,而清商乐的衰亡早在武则天朝就已经开始了;*案,有关问题详拙文《清商乐衰亡原因试析》(载《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6期)所述,兹不赘。由此说明,清商乐虽然衰落,但在宫廷、贵邸和民间尚有少量流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引文使用了“一部”、“清乐部”等语,足可说明魏晋南北朝以来“清商部乐”这种音乐结构形式的生命力甚为顽强。直到五代以后,“清商部乐”这个名称才逐渐没有人再使用,但部乐制度却仍见施行,如北宋教坊有四部乐、南宋教坊有散乐十三部等,都与古代戏曲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是早期戏曲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因逸出本文讨论范围,拟另文再述。
通过以上考述可知,“部乐”是具有较为固定的乐曲、乐器、乐工人数及表演风格的音乐组织形式,这种制度渊源于西汉的黄门前部、后部鼓吹,进而影响到魏晋时期的相和部乐。南朝时期,在相和部乐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清商部乐,并出现了部下自分小部及与其他部乐并立等新情况;而在北朝,则有伶官清商四部、伶官清商二部的出现。及至隋平天下,吸收北周、北齐、南陈的部乐制度,建立了七部乐与九部乐,《清商伎》也成为其中一员,并影响到初唐的十部乐;直到坐、立二部伎制度出现之后,清商部乐始逐渐消亡。
最后,拟补充讨论两个相关的小问题:其一,关于清商部乐在隋唐乐坛所占分量的问题。以往学界一般认为隋唐是胡乐盛行、华乐衰落的时代,清商部乐在乐坛所占分量并不重。但任半塘先生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国内学者见清乐在初唐所定之十部乐内,仅占得十分之一,遂认此即当时清乐、胡乐实际存在比例。……清乐在此种组织单位中,虽占十之一,但本身原有之内容,则远较丰富。裔乐虽每国亦占十之一,其内容除龟兹之外,大抵浅薄,不过有一二曲而已,讵可视作彼此定量之比。*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弁言》,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页。
笔者以为,任氏的观点是很有见地的。如果和本文的研究相参证,益可证明此说不谬。因为从部乐制度的角度来看,部乐之下完全可以再分若干小部,特别是清商部乐,其范围包括相和曲、杂舞曲、汉以来旧曲、吴声、西曲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可以独立成部。因此,清商部乐的分量并非隋唐时期其他燕乐部乐所能比拟。另从隋代九部乐之一的《清乐》来看,实际上乐部内只收录了歌曲《阳伴》和舞曲《明君》,这远远不是清商乐曲的全部,自然也不能作为“实际存在比例”的依据了。
其二,关于清商乐表演术语“部”和“部弦”的问题。在文献记载中,除了相和部乐、清商部乐这些“部”外,还有一些“部”也和清商乐的表演有关,但却和“部乐”组织形式无关,比如《宋书·隐逸传》记载:
(戴)颙及兄勃,并受琴于父,父没,所传之声,不忍复奏,各造新弄,勃五部,颙十五部。颙又制长弄一部,并传于世。*沈约:《宋书》卷九十三,第2276页。
上述的“五部”、“十五部”、“一部”是专就乐曲而言,明显与部乐的“部”无关。另外,《乐府诗集》所录相和“平调、清调、瑟调”歌辞前的“解题”也经常提到“部”,兹择录如次: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古今乐录》曰:“王僧虔《大明三年宴乐技录》,平调有七曲:一曰《长歌行》,二曰《短歌行》,三曰《猛虎行》,四曰《君子行》,五曰《燕歌行》,六曰《从军行》,七曰《鞠歌行》。”……其器有笙、笛、筑、瑟、琴、筝、琵琶七种,歌弦六部。张永《录》曰:“未歌之前,有八部弦、四器,俱作在高下游弄之后。凡三调,歌弦一部,竟辄作送,歌弦今用器。”*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十,第441页。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八》:《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清调有六曲:一《苦寒行》,二《豫章行》,三《董逃行》,四《相逢狭路间行》,五《塘上行》,六《秋胡行》。”……其器有笙、笛(下声弄、高弄、游弄)、篪、节、琴、瑟、筝、琵琶八种。歌弦四弦。张永《录》云:“未歌之前,有五部弦,又在弄后。晋、宋、齐,止四器也。”*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十三,第495页。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瑟调曲有《善哉行》《陇西行》《折杨柳》《西门行》《东门行》《东西门行》《却东西门行》《顺东西门行》《饮马行》《上留田行》《新成安乐宫行》《妇病行》《孤子生行》《放歌行》《大墙蒿行》《野田黄爵行》《钓竿行》《临高台行》《长安城西行》《武舍之中行》《雁门太守行》《艳歌何尝行》《艳歌福钟行》《艳歌只鸿行》《煌煌京洛行》《帝王所居行》《门有车马行》《墙上难用趋行》《日重光行》《蜀道难行》《櫂歌行》《有所思行》《蒲坂行》《采梨橘行》《白杨行》《胡无人行》《青龙行》《公无渡河行》。”……其器有笙、笛、节、琴、瑟、筝、琵琶七种,歌弦六部。张永《录》云:“未歌之前有七部,弦又在弄后。晋、宋、齐止四器也。”*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十六,第534-535页。
上引材料中提到了所谓“八部弦”、“五部弦”、“歌弦六部”、“歌弦一部”等,其本质和戴颙、戴勃所制的琴曲“五部”、“十五部”、“一部”等相近,都是专指乐曲或者乐段,而均与部乐组织形式之“部”无关。由于这两种“部”在清商乐研究中有时易于混淆,故特别提请分辨。至于《隋书·音乐志》记载:“高祖时,宫悬乐器,唯有一部,殿庭飨宴用之。平陈所获,又有二部,宗庙郊丘分用之。至是并于乐府藏而不用,更造三部:五郊二十架,工一百四十三人。庙庭二十架,工一百五十人。飨宴二十架,工一百七人。舞郎各二等,并一百三十二人。”*魏徵等:《隋书》卷十五,第374页。这里的“部”倒是指部乐组织,但属于燕乐诸部乐以外的雅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