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新河 谢 敏 牧亚峰 赵 勇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湖北 武汉430061)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是甲状腺疼痛性疾病,约占甲状腺疾病的5%[1]。SAT临床发病率约为4.9/10万,占甲状腺疾患的0.5%~6.2%[2]。临床以放射性痛和转移性痛为特征,可伴有全身炎性反应。其发病多认为由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变态反应引发。近年来,中医药治疗SAT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显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自身优势[3]。笔者总结SAT基本病机为外感风热、伏风内潜、肝经郁热,治疗以祛风、疏肝、清热为要,取得较好疗效。现论述如下。
SAT具有以下临床特征:1)起病多与病毒感染有关,常有发热、畏寒、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2)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和压痛是SAT特征性表现,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转颈、咀嚼或吞咽时可加重;3)甲状腺肿大,可伴有结节,甲状腺病变范围不一,可先从一叶开始,以后扩大或转移到另一叶;4)临床表现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相关,早期常伴甲状腺毒症,中期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过渡阶段,以及甲状腺功能的恢复期;5)反复发作,可从甲状腺一侧叶发病转向另一侧发病,遗留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炎性结节,缠绵难愈。 可见,SAT 具有“动”的临床特征[4-8]。
2.1 风为阳邪,易袭阳位 风邪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的特性,易于侵袭人体上部、肌表,甲状腺位居高上且表浅,易受风邪侵袭。外风侵袭,首犯肺卫,风邪性开泄,使皮毛腠理宣泄开张,出现恶风、汗出等。
2.2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变化无常、发病迅速的特征。SAT起病多急骤,症状繁多,变化迅速,有的表现为心慌、怕热、多汗等甲状腺毒症,有的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有的颈前肿痛,压痛明显,可触及肿块。本病疼痛常常部位不定,或先后转移,或放射到他处。
2.3 风性主动 风胜则动。SAT本身具有“动”的临床表现,疼痛由一侧转向另一侧,或转移至颌下、耳后、枕、胸背部等。
2.4 风为百病之长 一方面,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SAT发病之初,因风寒、风热或风燥之邪侵犯肺卫,而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加之本病与情志因素有关,兼夹痰、瘀之邪,常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另一方面,风邪袭人致病最多,如《素问·骨空论》曰“风者,百病之始也”。
中医学认为,外风始于肺,内风始于肝。本病多因素体亏虚,外感风邪乘虚而入,热邪借助风邪游走之性,以经络为通路,首先犯肺,肺与皮毛相合,邪正相争,故见发热、恶寒;咽喉为肺之门户,风热入侵,则咽干、咽痛、咳嗽;风热为阳邪,常伤及头面部,则头痛、目赤肿痛;久及成毒,火毒壅盛,蕴于瘿络,气血壅滞,则颈前肿痛。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肝木失和,风自肝起”。SAT往往因情志因素而起病,导致肝失调达,疏泄失司,肝郁化热生风,气血运行失常,不通则痛,故颈前肿痛,随肝经循行部位而转移,或由一侧转移至另一侧;或外感风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肝经,耗劫津液,引起肝风内动之证;外风内伏,形成内风,内外合邪,相因为患[9]。《临证指南医案·卷六》指出“颈项结瘿,咽喉痛肿阻痹,水谷难下,此皆情志郁勃,肝胆相火内风,上循清窍”。
SAT患者因失治、误治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攻邪药物的治疗,耗气伤阴,气阴不足,难以祛风于外,感邪日久,内伏于肝,逐渐形成内风,伏风内潜,一旦外风或其他因素引发而发病,正如《伏邪新书》云“感六淫而即发病者……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伏邪”。随着病情发展,导致阴损及阳,阳气生化不足,继而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痰浊、瘀血相互胶着,形成甲状腺实性结节[10]。痰瘀结成窠囊,犹蜂子之穴于房中,莲子之嵌于蓬中。伏风与痰、瘀合并,难于剿伐,当患者再次感受风热或情志失调,则病情复发或迁延不愈[11]。
4.1 外感风热 颈前轻度疼痛,吞咽加重,发热,恶寒,咽痛,鼻塞,头痛,或伴咳嗽,全身乏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升高。甲状腺超声提示病变区域回声减低,光点增粗。
4.2 肝郁化风 颈前疼痛,放射向颌下及耳背,烦躁易怒,咽干,喉中如有异物,或伴怕热,多汗,手抖,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查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升高,FT3、FT4升高,TSH下降,甲状腺彩超提示片状或弥漫性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低回声区血流信号丰富。
4.3 伏风内潜 颈前隐痛,以压痛为主,可扪及结节,颈前异物感,或伴恶寒,乏力,舌淡红,舌苔薄白,脉细或弦细。查FT3、FT4降低或正常,TSH升高或正常,甲状腺超声表现为结节样改变。
在SAT的治疗过程中,秉承“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祛风、疏肝、清热为要,早期以祛风解表、疏肝解郁、清热解毒为主,后期以化痰活血、益气扶正、搜剔伏风为主,标本兼治。
外感风邪是SAT的主要病因,使病情反复或加重。因此,一旦有感受风邪,治疗上必须以祛风解表为先。风邪具有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易于化热或合并火热之邪,在祛散外风之时,还应将清热解毒、清热利咽之品汇于一方,药宏力专。临床中常用薄荷、牛蒡子等辛凉之品,疏散风热,清泄透邪,用荆芥、防风、白芷辛散透邪,祛风止痛。若发热、局部肿痛明显,则选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七叶一枝花、蒲公英、忍冬藤等。若伴咳嗽、咽痒、咽痛者,加桔梗、前胡、杏仁等。风气通于肝,肝为风木之脏,肝失调达,不通则通。古代治疗瘿病有“顺气为先”之说,常用郁金、柴胡、橘叶、香附疏肝气、散肝郁。薄荷、柴胡等既能开发郁结,宣畅气机,又可疏风散热。肝郁化火者,用川楝子、延胡索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在疼痛缓解期,常用鬼箭羽、三棱、莪术、赤芍等活血消肿之品,配以猫爪草、穿山龙、浙贝母等化痰散结之属,起到消除炎性肿块或结节的作用。本病慢性迁延期,痰浊、瘀血相互胶着,此时非一般草木所能达,当用蜣螂虫、水蛭、土鳖虫等虫类药,剔除滞痰凝瘀。若伏风内潜,反复发作,选用全蝎、蜈蚣、僵蚕、地龙搜剔伏风;气阴耗伤者,需以益气扶正为主,以御外风、抑伏风防其再发,常用黄芪、白术、防风、玄参、麦冬等。
患某,女性,60岁,2017年5月2日初诊。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前疼痛,左侧较甚,按之明显,无发热等不适,查甲状腺功能提示:FT3 3.82 pg/mL,FT4 1.38 ng/dL,TSH 0.288 uIU/mL↓,TGAb 64.20 U/mL,TPOAb 32.80 U/mL;彩超示甲状腺双侧叶结节,予抗炎止痛后症状好转。半月前再发颈前疼痛,牵扯至耳背,右侧较重,烦躁,无明显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无心慌、怕热、多汗等不适,遂来本科诊治,查甲状腺彩超:甲状腺稍大,实质弥漫性改变(考虑亚甲炎可能),甲状腺双侧叶结节,甲状腺功能:FT3 7.19 pg/mL↑,FT4 2.70 ng/dl↑,TSH0.009 uIU/mL↓ ,TGAb 82.70 U/mL↑ ,TPOAb 31.00 U/mL,TG 62.10 ng/mL↑,PTH 47.70 pg/mL,CAL 1.10 pg/mL,ESR 50.1 mm/h↑,CRP 63.7 mg/L↑。 中医诊断:痛瘿,肝郁化风。西医诊断:复发性亚急性甲状腺炎。入院后行甲状腺双侧叶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各1 mL治疗,并予以院内制剂金黄消瘿膏外敷颈前,以“疏肝清热,散结消瘿”为法,拟方如下:川楝子10 g,醋延胡索 15 g,蒲公英 15 g,大青叶 15 g,贯众 10 g,半枝莲15 g,生地黄 15 g,夏枯草 15 g,猫爪草 15 g,防风 10 g,白术10 g,广藿香10 g,甘草10 g。7 d后复查甲状腺功能:FT3 4.40 pg/mL,FT4 2.98 ng/dl↑,TSH 0.008 uIU/mL↓,ESR 17.3 mm/h,CRP 0.65 mg/L。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双侧叶形态体积较饱满,回声强弱不均,内可见片状低回声区,该区血流信号分布尚可。患者颈前疼痛好转,右侧轻微压痛。再次行甲状腺双侧叶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各1 mL治疗,中药上方去白术、广藿香,加柏子仁15 g,丹参15 g,土鳖虫10 g。7 d后三诊,患者颈前疼痛缓解,右侧颈前异物感,中药守上方加当归10 g,黄芪15 g。四诊,患者颈前无疼痛,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双侧叶形态大小基本正常,回声欠均,右侧叶下极可见小片状低回声区,该区血流信号分布尚可。继予以上方巩固治疗。
按:患者为绝经后女性,平素性情急躁,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痰浊、血瘀壅结颈前,郁久化火,火热毒邪搏结颈前,则瘿肿疼痛。患者起病以左侧颈前疼痛为主,而后复发时表现为右侧疼痛为主,且呈放射性疼痛,符合肝郁化风的特点。以疏肝清热,散结消瘿立法,选用金铃子散疏肝清热、活血止痛;加用蒲公英、大青叶、贯众、半枝莲等清热泻火解毒之品,以苦寒之品直折火邪,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防热毒伤阴之效;夏枯草清热泻肝火,散结消肿,猫爪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防风、白术健脾祛风,防风为风药之润剂,既散外风,又息内风,藿香芳香化湿,甘草调和诸药。复查后加柏子仁安神通便,丹参活血祛瘀止痛,土鳖虫主入肝经,性善走窜,搜风剔络,剔除顽痰凝瘀。再次复诊时,方中加当归补血活血,黄芪健脾补中,二者配伍,相辅相成,与防风等相伍,能补肺脾,益卫固表,与丹参等相伍,起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功。
由于SAT“动”的临床特征,临床诊治中仍然存在难点。首先,注重鉴别颈前疼痛的原因,包括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囊肿或结节出血、甲状腺癌等的鉴别[12-16]。其次,注意兼夹疾病的诊治。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毒症、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甲状腺炎性结节等不同情况,还可与甲状腺癌、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并存[9]。第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因反复病毒感染、激素减量过快而使疾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本文另辟蹊径,从“外感风热、伏风内潜、肝郁化风”来探讨SAT的病机,治疗强调早期以祛风解表、疏肝解郁、清热解毒为主,后期以化痰活血、益气扶正、搜剔伏风为主,既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调整甲状腺功能,还能减少复发。
[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96.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9):784-785.
[3] 王碧文,王旭.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J].中医杂志,2009,50(3):271-273.
[4] 廖二元.内分泌代谢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97-499.
[5] 应长江,周晓燕,周冬梅,等.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炎性指标与FT3和FT4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9):170-172.
[6] 雷晓燕,李丙蓉.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7):1002-1003.
[7] 马中书,邱明才.糖皮质激素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选择和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13-115.
[8] 盖宝东,胡玉荣,郑泽霖,等.37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5,12(6):612-613.
[9] 张雯静,王翘楚.怪病从“风”论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0):779-781.
[10]曾明星,向楠,陈继东,等.陈如泉运用软坚散结法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5):921-924.
[11]左新河,谢敏,陈继东,等.从伏邪论治桥本甲状腺炎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 (8):1058-1059,1062.
[12]陈继东,赵勇,徐文华,等.陈如泉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 3 则[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1):3987-3989.
[13]黄莲,徐向进,林忆阳,等.亚急性甲状腺炎同时合并Graves病的临诊应对[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4):363-365.
[14]吕蕾,张维亮,焦云红,等.解毒消瘿颗粒剂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13):1844-1846.
[15]王洪梅,李霞清,陈莲花.强的松片联合解毒消瘿散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50 例[J].河南中医,2016,36(6):1044-1045.
[16]赵相军,程刚,徐江红.升降散合消瘰丸加味治疗亚甲炎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6,37(5):53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