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歌, 张 莹
(1.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天津 300010; 2.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天津 300300)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贸区建设等五大国家战略密集落地天津并深入推进[1],区域发展后劲充足、潜力巨大。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以下称“电力公司”)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国有骨干企业,主动对接支撑“美丽天津”建设[2],构建了和谐的政企关系,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肯定。近年来,电力公司主动创新,着力进行基础积累和创新积累,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及综合素质都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大用户直接交易、输配电价核定等有序推进,电力公司经营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对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准确感知客户需求以及战略调整分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央明确了天津市作为“一基地三区”的城市新定位[3]。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全面启动,按照“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总体框架,遵循“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的改革重点和路径稳步推进,第三批14个省级电网的输配电价核定工作已经完成,实现了输配电价改革省级电网全覆盖。其中,《天津市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津政函[2016]86号)已获发改委批复,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完成电力行业市场体制构建,天津输配电价首个监管周期已经开始,天津电力工业进入新的“改革时间”。
由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构成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思路的提出[4],为全球能源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解决之道。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孕育发展[5],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快速融入电力及各行各业。随着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助推了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电网消纳水平的提升。电动汽车产业、储能装置的发展将打破“移动能源体系”与“固定能源体系”的界限。智能电表的普及,光纤通讯、电力线载波等技术的成熟为电能计量数据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无人机巡线、智能机器人巡检的成熟应用大幅度提高了运行和维护效率。
电力客户对供电服务的要求从被动式到主动式再到体验式,从能够有电用、用上电到可靠用电、科学用电,从营业网点的临柜温馨到电力商务的远程便捷。电网企业不断创新优质服务举措、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营销,从客户经理的专属服务到“互联网+”电力高端供电服务体系的构建,这些都体现了电力公司服务理念的重大转变。政府主管部门对新装增容、配套工程等业务的透明度、时效性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三公调度”[6]、“三不指定”[7]等服务规范日趋完善,《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陆续出台,市场竞争切实促进了服务理念的提升。
(1) 安全稳定与供电服务面临挑战。2017年迎峰度夏期间,天津电网负荷连续6次突破历史极值,达到1 515.5万千瓦,天津电网12年来首次启动错避峰措施。迎峰度冬期间,随着京津冀大气污染环保治理、冬季清洁供暖等战略举措的深化推进,热电联产机组增多,电采暖、电蓄热容量大幅增加,迫使供热供电矛盾逐渐凸显,使协同平衡的复杂性不断增强。同时,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全民应用,电力消费者对供电服务的便捷、及时、高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企业作为直接服务民生的企业面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服务优质高效的挑战。
(2) 企业经营与盈利目标面临挑战。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天津市“一基地三区”的发展定位,先进制造业、临港工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用能效应有待进一步集聚与激发。随着跨区域直购优价电、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取消等“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落地,有效推动企业用能成本的降低。同时,在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期间,输配电价与销售电价模式并存。由于天津市集中开展的“小散乱污”企业排查治理,环保、安全监管等约束条件压缩了原有污染、耗能产业的用能消费。再加上电网安全保障、应急民生需要、劳动力成本等运营成本的刚性增加,倒逼电网企业必须进一步提质增效,这将进一步考验电网企业的盈亏平衡能力。
(3) 改革发展与人才储备面临挑战。当前,国资国企和电力体制改革呈现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的态势。大用户直购电持续推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3个园区开展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售电侧放开等管理办法陆续出台,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促使电网企业面临市场份额压缩、营业收入降低、专业骨干人才流失、市场化人才缺乏等挑战。同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主营业务将转变为政府监管下的准许收益模式,电网企业持续投资能力受到考验,需要加快调整经营策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1) 市场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电力市场化改革任务密集落地,迫使电力公司市场份额面临压缩风险,亟待树立市场思维,加快解决机制不适应、管理链条长、反应速度慢等问题。主营业务将转变为政府监管模式下的准许收益模式,需要加快调整经营策略,提高精准投资和资产管理水平,以市场行为赢得市场。
(2) 对客户需求感知的敏感度需要进一步提升。传统的垄断优势心态仍未摒弃,缺乏主动服务、主动营销的市场竞争意识。服务模式尚未从“跟随”需求的传统思路转变为先于需求高于所期的超前服务模式。需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跨专业资源调动与业务运转的供电服务机制,提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
(3) 智慧决策的支撑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重执行、轻研究,重事后应对、轻事前谋划的惯性思维依然存在,研究资源仍然散落分布,整体合力尚未得到有效发挥。需要加快建设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型企业智库,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智慧支撑。
新形势下电力公司应该立足自身谋发展,坚持“以效益立足国网,以服务立足天津”的内涵式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朝着精品化方向加速发展,立足天津市区位特点,超前研究、科学应对,努力塑造企业发展质量品牌,打造国网公司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天津亮点和天津特色。
电力体制改革的有序推进,使售电市场放开、增量配电业务放开、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经营模式变革,对于电网公司来说是发展理念、经营策略的重大变革。电力公司应该视困难为机会,化挑战为机遇,做到坚持两个导向,提高两方面水平。
(1) 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提高政策的解读水平。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浪潮。之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相继下发了《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发改经体〔2015〕2752号)等多个改革配套文件。截至2017年8月,全国在电力交易机构注册的售电公司已近1 900家,华能、国电投、神华等发电集团纷纷注册成立了售电公司,天津市也已经有100多家民营公司注册了售电相关业务牌照,电力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
(2) 坚持客户导向,进一步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电力公司应该树立电力用户是企业“衣食父母”的理念,从3个方面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一是更加注重客户感受,建立管理人员赴供电营业厅、售电网点明察暗访机制,常态化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掌握客户服务需求的第一手资料,提供更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二是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推进电能替代、电动汽车发展,鼓励电能作为终端消费能源在电采暖、电窑炉、蓄冷蓄热等领域的应用。加大科学用电知识的宣传力度,引导客户节约用电、科学用电。三是开展大数据分析,充分发挥智能电表功能,通过对海量用电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互动化的增值服务,实现客户市场的细分,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现代企业竞争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战略决策是企业发展的头等要务,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无不需要智囊团队集体智慧的支撑。2015年8月14日,国家电网公司下发了《关于推进高端智库建设的工作意见》(国家电网研﹝2015﹞754号),这个文件既是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4﹞65号)等文件要求,又是根据企业实际,促进“两个转变”,创建“两个一流”,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占领思想高地与发展先机。电力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对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供电服务需求的桥头堡,在系统内首家建立了企业智库,构建了企业创新研究平台。应加快推进企业智库的常态化运转,研究并探索搭建“一个体系,两个平台”。
(1) 智库研究体系。完善智库组织体系建设,形成以流程管理为依托,三级矩阵式的信息搜集、综合研判体系。充分发挥经营管理、技术技能等人才骨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建立专职研究团队与兼职研究员良好互动、有机融合的智库人才队伍。
(2) 智库交流平台。与总部研究室、国网能源院、国网经研院等国网公司高端智库体系成员建立常态沟通交流机制,主动承担试点项目,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加强与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的战略合作,深度参与重大问题的研究论证,推广研究成果,推进合作共赢。
(3) 智库传播平台。加强与政府新闻主管部门、地方主要媒体的交流合作,建立新闻发布协作机制,宣传公司核心理念、引导理论观点,发布对接融入区域发展白皮书等研究成果,彰显电力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
面对改革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电力公司应该保持战略定力,在改革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加快实现“三个转型”,开创企业和电网发展新局面。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数字化技术正对传统管理模式带来革命性冲击。数字化建设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移动管理、量化管理上实现突破,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管理上实现突破,从而实现企业高度精益化管理,提升管理质量、效率和效益。以数字化推动管理转型需探索完成3方面工作。一是搭建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数据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管理的核心依据,大数据分析能够有效支撑公司决策。二是建立高效稳定的专用无线网,支撑移动管理全面应用。三是数字化改造全面实施,量化管理全面落地,管理颗粒度更细、维度更多,有力支撑管理精益化的提升。
电力公司正面临盈利模式、市场竞争格局和竞争强度的巨大变化,以市场化改革推动经营转型就是要以改革倒逼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建立基于市场逻辑的运作机制、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加快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机制,增强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构建全员、全要素参与,具有强大价值创造能力的经营模式。在树立市场意识,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客户服务标准、市场化业务模式上取得突破。以市场化推动经营转型需加快完成3方面任务。一是以客户为中心,探索建立跨专业资源调动和业务运转于一体的供电服务机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能力显著提高。二是加快既有营销流程优化调整,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增强市场反应的针对性和及时性。三是开展前瞻性盈利模式研究,增强市场预见性,新兴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加强成本管控与风险防范,实现持续提质增效。
城市能源互联网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城市地区的承接节点和重要支撑,是以电为中心的城市各类能源互联互通、综合利用、优化共享的平台。电力公司按照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构想,结合天津作为超大型城市发展需要提出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已在理论构建、顶层规划、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已被纳入天津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支撑天津成为清洁能源消纳示范区和电能替代先行区。
以城市能源互联网推动角色转型要实现3方面突破:一是加快特高压配套工程建设,将天津接纳外电能力提升至1 000万千瓦以上,力争“十三五”末外受电比例提高到35%以上;二是以能源管理平台等为项目着力点,加快试点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和实践案例,为全市推广做好成果积累;三是优先开发清洁替代、电能替代等成熟商业模式,深化多能互补商业模式研究,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
从整体看,“三个转型”为电力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路径。经营转型为赢得市场提供路径,目的是要取得竞争资格;管理转型为提升发展效率效益提供路径,目的是获得竞争优势;角色转型为企业实现价值、体现作为提供路径,目的是赢得竞争地位。实施转型将促进电力公司经营方向、运营模式、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等发生转变,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从内在看,“三个转型”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经营转型是电力公司赢得市场的核心驱动,既是倒逼管理转型的外在动力,也是强化角色转型的内在动力。管理转型依托数字化建设,以改善经营、服务经营为导向,全力支撑经营转型。角色转型以平台功能支撑经营转型,扩展经营转型业务模式。三者协调统一、统筹推进一定能实现向好发展。
电力公司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和民生的公用事业型国有骨干企业,面对可以预期的复杂形势与激烈竞争,经营管理团队应该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和战略思维,根植“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发展理念。以市场、客户为导向,不断夯实管理基础,着力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为实现服务“美丽天津”建设排头兵的目标奋力前行。
[1] 孙春兰. 孙春兰同志在天津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天津日报,2014-12-29(1).
[2] 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 美丽天津建设纲要. [EB/OL].http://www.tijmu.edu.cn/s/33/t/280/32,2013-08-30.
[3]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天津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 [N]. 天津日报, 2015-09-15(1).
[4] 刘振亚. 全球能源互联网[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200-212.
[5] 杰里米·里夫金. 第三次工业革命[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10.
[6] 国家电监会. 关于促进电力调度公开、公平、公正的暂行办法[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4(26):46-47.
[7] 左继刚. 用户受电工程“三不指定”与“三个控制”[J]. 农电管理,2010(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