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莉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我国保存有大量传统建筑遗迹,小到构件,大到建筑组群,如庙坛、民居、宫殿、衙署、城池、墓葬、园林等。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砖石为辅的设计格局与现代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形式形成强烈对比。建筑是人类生存的主要空间,伴随古人从蒙昧走向文明。每一个传统建筑遗存都是当时古人对空间的认识和利用的成果,反映出古人的空间观念。本文主要从现存的传统建筑组群出发探究古人的空间观念特征与价值体系。
华夏民族创造的单体建筑形式多样。从基础上看,定居生活的单体建筑中,北方主要依附于土地建造房屋,南方少数民族则是与土地保持适当距离的干阑式房屋。从结构上看,以木结构为主,根据生存资源和使用等级及要求,采用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等不同的结构。抬梁式常见于官式建筑和大多数北方民居;穿斗式盛行于华南地区;井干式则主要是木材出产地的民居样式。从材料上看,砖石是木结构建筑的辅助材料,也是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主材。
院落是民居单体建筑的组合体,单体民居的选择和组合方式体现了古人对生存空间的适应与改良。汉地北方民居院落常常将单体民居四面围合,形成方形院落,四面房屋以廊连接,中间形成南北为主、东西为辅的道路,院落中空余地带点缀绿植或留白。院落主体完成后,在外围加后院、垂花门、在东南角加大门、影壁,形成完整的院落单元。家族式院落则是以院落主体为单位进行复制,连续建造,形成一个主院和多个放射型偏院的形式。主院空间是家族中家长的生活空间和全家欢聚的空间;放射型偏院均为家族成员小家庭的生活空间。按照长幼尊卑和需求进行安置,既解决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空间问题,又组合成了以家长为中心的内向闭合式的规则有序的家族生活空间[1]。北方平原地带,民居院落常常是平铺于地面上,水平扩展,高度仅是要求主院建筑高于偏院。北方山地丘陵地带的小型院落尽量平铺,大型院落则依山势从低向高处铺设,不强求围合,阶梯式的单面院落组合也可选择。整体上表现出对土地的尊重与依附,水平空间的展开高于垂直空间,院落的水平规模较大。
南方地区的民居单体建筑更追求与土地的距离感。汉地建筑单体多为2~3层,第一层四面围合或三面围合,不设卧室,只作为客厅、餐厅和厨房,干阑式建筑甚至仅在第二层生活,第一层用于储藏和家畜饲养。这种单体建筑的用途划分必然影响到院落的安置,院落没有建筑围合好院子的空间,单体建筑之间形成院场空间,抑或是2层或3层的单体建筑围合成院落,院场小无道路和植物,主要是用于接收采光的地带,名为“天井院”,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类似的特点。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气候潮湿,为隔绝湿气,院落不以水平空间拓展为主,院落的营建不如北方有规则,更重视垂直空间的利用和空间的通透性。
作为最高等级的民居——宫殿建筑群,则是与北方民居院落形成了一致的土地理念,我国历史上的宫殿组群无论地处北方还是南方,都采用这种空间营造的理念,只是在垂直高度上更加重视皇帝居所,利用精致的多层台基将宫殿的垂直高度提升起来。与宫殿建筑群相似的还有庙坛建筑群和帝陵建筑群。我国佛教、道教庙宇和文庙、武庙及各种祭坛按照所处土地情况铺开,非平原地带则是利用地平高度营造院落建筑间的垂直高度差,使主殿成为院落中最高建筑。帝陵则是将皇帝遗体所处的梓宫或梓宫之上的建筑营建成陵区中垂直高度最高,如唐代依山为陵,神道等建筑从山下一直顺着山坡向上,皇帝陵寝则位于顶点[2]。明清皇陵则是陵寝所在的地宫上营造宝城宝顶,宝城城台上的明楼垂直高度最高[3]。
中国先民敬畏自然,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通过营造坛庙建筑组群特有空间来强化礼仪教化和自然信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坛庙空间。坛型建筑用于祭祀自然神和社稷,主体建筑为无围合屋顶的台型建筑,庙型建筑是用于祭祀圣人、祖先,主体建筑与宫殿建筑类似。
传统坛型建筑主要祭祀天、地、日、月、土地和社稷等,建筑组群的设计以在主体坛型建筑为基础展开或延伸。主体坛型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信仰中对天地日月等神的描述相似,如古人有天圆地方的描述,天坛的圜丘坛为圆形,地坛与代表土神和谷神的社稷坛的坛体均为方形[4]。坛体周围设置开阔的空间,使人受到震撼。回音建筑营造人神相通的神圣感,单体建筑间的道路和单体建筑外围的宰牲、斋戒空间营造强烈的仪式感,最外围有大片的植物空间涵养风水。整个建筑组群外静内动,建筑简单而又庄严肃穆,整个空间空旷而又与自然亲密接触,给人强烈的神圣感和仪式感,与自然神带给人类的无修饰的简单直接的影响相同。
传统庙型建筑则是以祭祀圣人和祖先的屋宇型单体建筑为主,如文庙、武庙、太庙、各类宗祠。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除清室太庙外,文庙、武庙、宗祠遍布各地,从敕建到村建,营造的标准随地域范围、环境、用途千差万别。以文庙为例,现存建筑组群可以分为祭祀区和文教区,即有祭祀和传习两种功能,前庙后学或左庙右学的现象均有实例。祭祀区有前导空间、主祭区和辅祭区组成,棂星门、泮池、影壁等组成的前导空间以北,就是主轴线上的主祭区,以与民居类似的四面围合式的庭院为单位,万仞宫墙到大成殿组成的3进院落为标准,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最多9进。主祭区东西侧设置辅祭区,用于祭祀孔子先祖、父母、弟子等人[5]。单体建筑小到门,大到殿,从外形到意义都来自孔子本人经历、家庭生活、思想实践,整个空间的设计体现了对孔子、儒家思想、礼制的崇信,同时又渗透着强烈的伦理和等级观念,加上教习空间的设立,体现了传统儒家精神指导下的复合型空间设计。
传统园林的营建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和教化思维。古人最直接最朴素的哲学思维——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人行为的指导思想之一,如前文所说的民居建筑空间就是天人合一的例子。而“教化”一词来源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将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前文所说的坛庙建筑组群就是教化的成功案例。园林虽是用于欣赏,但空间营造仍然深受天人合一和教化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园林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其中北方多为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南方多为私家园林,如苏州园林。园林以各种类型建筑单体和水系、植物为工具,营造“虽为人造,宛如天生”的天人合一的景观,通过建筑单体本身和位置的设计,使景观可观可游。与西方皇家园林相比,不对称格局是中国皇家园林的特色,大规模的自然景色中林立着代表政治、儒家、佛家、道家思想的殿、阁和居住场所,使整个园林建筑群具象地起到教化作用。私家园林则是寄情于山水,含蓄抽象地表达礼教思维。
城市作为聚落的一种,是乡村聚落发展而来的高级聚落。在我国,乡村聚落天然带有防御作用,如北方地区的堡、皂、寨类乡村,都是基于战争时的军事组织发展成为乡村。城市出现后,“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思维使城郭、城墙、护城河、重城结构大量出现,这些都是城市型聚落防御思想最好的体现。
《周礼》最早对中国城市的建设有了尺度、城门和道路规划方面的论述。后经不同朝代的发展,形成了现有县、州、府、首都等传统城市建筑空间,体现了古人在系统化组合民居院落、宫殿建筑群的基础上发展城市防御、商业贸易、交通等便民设施方面的思维。传统城市中有大小林立、功能多样的单体建筑,高等级的单体建筑组合宫殿建筑群,加上皇城墙或宫城墙,形成皇城或宫城,位于整个城市的中心偏北部。皇城或宫城南门外衙署、庙宇、宗祠建筑林立。皇城或宫城周围,道路两侧,安置着中低等级的单体建筑组合成的民居院落,临街开放的房屋成为商铺,甚至民居内部成为小手工作坊。道路也不简单,大城墙南北、东西的城门连接起来的道路已不能满足需要,多开设的道路提高了人们移动的通达性,还提高了商业门店的开设,商铺开始按商品类型进行划分,如针市、灯市、菜市等。
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中各种类型建筑群的空间分析,得知民居、宫殿建筑群是古人或亲或疏的土地理念的直观反映,坛庙建筑群表达的是古人礼教信仰观念,园林建筑虽为欣赏所用,但造景和空间设计无一不是践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教化思想,城市空间是民居、宫殿建筑群的大的组合体加上防御建筑、商业建筑和交通建筑而成,反映古人不断发展精进的防御、商业贸易和交通思维。综上可以总结成为一个传统建筑组群的空间价值体系,即土地观念指导下的住所、自然哲学和教化思想指导下的欣赏场所、礼教信仰指导下的祭祀纪念场所加上防御、商业、交通等设施共同形成了中国传统城市,这是中国古人对生活空间的顺从和改变中有益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