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药在西双版纳州基层卫生工作中的现状与作用

2018-01-23 10:2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西双版纳州西双版纳傣族

1.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2.西双版纳州计划和生育委员会,云南 景洪 666100

傣医药有悠久的文字传承、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独立的药物品类、独特的疗法技术、明确的临床疗效,为本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傣医药是西双版纳州独特的卫生资源,是历史上保障边疆群众的身体健康的主要医疗体系,西双版纳州高度重视傣医药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加强中医民族医药发展政策,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全面实施基层傣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傣医药特色优势得到发挥,基层傣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药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1月23日,全州占地面积1.91万平方公里,辖一市两县(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和三区(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磨憨经济开发区、景洪工业园区)。2017年底,全州有公立傣中医医院4所,即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和三县市傣医中医医院;通过等级评审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7个)均设置了傣(中)医科室;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有傣(中)医床位875张,傣中医类别人员462人,其中:傣医类别人员201人。全州有34个乡镇卫生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0个村卫生室、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8.57%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傣医药服务。全州32个民营医院,开展傣医药服务的有19个,占59.37%,其中:傣中医类医院1个;傣中医门诊部6个,占28.57%(各类门诊部21个);傣中医诊所47个,占12.37%(各类诊所380个)。

1.2 傣医药的发展机遇

1.2.1 政策扶持 近年来,国家比较重视民族医药在基层卫生服务中的发展,一直强调要充分发挥民族医药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优势与作用,相继制定了《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等。《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为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西双版纳,发挥傣医药服务能力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基层傣医药服务受到了西双版纳州州委、州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2017年10月12日,西双版纳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西双版纳州基层傣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加强基层傣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基层傣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傣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傣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广基层傣中医药适宜技术、切实做好城乡对口支援工作、推动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深入开展、加强基层傣中医药规范管理等,全面提升西双版纳州基层傣中医药服务能力,并在方案中指出了具体的目标与任务[1]。

此外,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等部门相继制定印发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傣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西双版纳州中傣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西双版纳州推进社会办中傣医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为基层傣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创造了发展机遇。

1.2.2 资金扶持 国家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医药发展工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西双版纳州也加大了地方财政的投入,用于支持实施建设民族医药发展项目。 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全州共得到中央、省级和州级傣中医药专项资金4884.05万元,专项于基层医疗机构傣中医药发展。主要用于开展各种傣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加强各县级中医傣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傣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傣医药文化建设、督导考核等。

1.3 基层傣医药发展取得良效

1.3.1 基层傣中医药各项政策得到了贯彻落实 将傣中医药工作纳入县市深化医改重点任务,将重点指标纳入县市人民政府、卫生计生部门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各项相关政策得到了贯彻落实。全州3个县(市)均将符合条件的傣医诊疗技术、傣药饮片和院内制剂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在各级医疗机构原报销比例基础上提高10%以上,住院起付线傣医降低10%。2016年9月和11月,西双版纳州州傣医医院43种傣药制剂和西双版纳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5种傣药国药准字产品,已分别被批准纳入云南省医保药品目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傣医药服务医保政策。

1.3.2 基层傣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2017年底,全州39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有傣医馆或傣中医科室,其中36个设置为独立的傣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率92.31%。配置了相应中傣医诊疗设备,能够开展睡药、拖擦、刺药、包药、推拿、搽药、针灸、拔罐、熏蒸等多种傣中医技术服务。部分傣中医馆还能够提供中傣药饮片技术服务,设置有中傣药房及煎药室。有的傣中医馆还充分利用院内空地,建设中傣药园,种植中傣药鲜药,满足日常少量、急需的鲜药使用。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8.57℅的村卫生室设有傣中医药门诊点,配备了适宜的傣中医诊疗设备,能够运用中药饮片或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此外,县级中傣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县级综合医院中傣医药科室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1.3.3 基层傣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加强 多途径、多层次培养傣中医药人才,在全州范围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乡村医生傣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截止2017年底,全州39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29个傣中医医师数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20%以上,机构数占比74.36%,共有135名傣中医人员从业,占医师总数504人的26.79%,平均每个机构不少于3人。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6名傣中医人员从业,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至少配备1名或2中医傣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傣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78.57℅的村卫生室均配备1名以傣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傣会西的乡村医生,共220人。

2 基层傣医药发展的作用优势

2.1 传承发展民族文化 西双版纳州是傣族聚居区,以村寨方式定居生活,分布在农村、在基层的傣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傣家人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里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寺庙,保留着大量的佛经,傣族人民会将文字刻写在贝叶经和纸板经上,均记载有傣医药相关知识,较好地保护了蕴藏于各种经书中的傣医药文化。

傣医药是傣族人民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傣医药的生命力和特质深深根植于傣族历史文化当中。傣医药的形成与傣族人民民族文化密不可分,而数千年傣医药文化充分演绎了傣族人民民族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充分发挥傣医药在基层卫生中的优势与作用,可以促进佛教文化、贝叶文化等的广泛传播,对傣族人民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符合当地人民养生保健理念 素有“动植物王国”“天然药物宝库”“药物国王”等美誉的西双版纳,得天独厚的热带雨林,生长着种类繁多的热带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5000多种,占云南全省的三分之一,其中可以药用的有2500多种,脊椎动物530多种,其皮、肉、内脏、骨、蹄甲、屎便、毛发均可药用[2]。西双版纳药用植物资源共有1715种,占云南省4758种的36%,其中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395个重点品种,仅西双版纳就有208个,占全国52.66%[3]。

西双版纳的很多植物既可以用于日常饮食,又可达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强身保健的目的。如番木瓜,傣语称“麻贵沙保”,是傣族常食用的一种水果,味道香甜多汁,含有维生素A、蛋白酶等多种营养素,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美容护肤养颜、抗衰老的作用,也是一味傣药,具有通气活血、消肿止痛、补土健胃的功效,傣医常用于治疗腹部胀痛、消化不良、头昏头痛等疾病。此外,版纳人民喜欢煮药茶、饮茶,选取适宜茶饮的天然药物制成傣药茶饮。

西双版纳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方便当地人民就地取材,用于食用,又用于防病治病、养生保健,自然和谐的健康观念、顺应自然的保健养生方式,充分展现了傣医药“药食同源”的特点,发展基层傣医药,符合当地民族种族生活饮食习性、地理环境,对探索傣族饮食文化中更深层次的养生保健理念、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便于在基层推广使用 傣医药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临床经验、药物体系、疗法系统。傣医药与中医药一样,有着“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傣医药,主要通过望问闻摸的方法,以审察内外、审症求因为应用原则,以四塔五蕴理论、三盘学说、脏腑学说等理论基础为指导,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对疾病当前的病机、病位等作出判断,辅助检查少,仪器设备依赖性小。傣医药服务使用的设备,如火罐、银针、拖擦包、梅花针等,价格便宜,适合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和使用。此外,傣医药的一些诊疗方法通过短期培训就可掌握,特别是咱雅(拖擦药物疗法)、沙雅(刺药疗法)、达雅(攃药疗法)、果雅(包药疗法)等傣医药适宜技术,易操作、疗效好,很容易在基层推广使用。在基层推广使用傣医药服务,可以为居民提供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有益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减轻居民的就医负担,在基层卫生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4 能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在西双版纳的一些村寨,由于交通和医疗条件的限制,很多村民看病难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农民还承受不了高额的医疗费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仍存在。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在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78户26868人口中,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致贫返贫的有758户2982人,分别占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10.56%和11.1%。在因病致贫返贫人员中现患病的有899人,占因病致贫返贫人数的30.14%。其中:大病477人(9类大病377人),慢病356人。

西双版纳蕴含着丰富的傣中药资源,为傣医临床治疗与保健提供了物质保障。傣医药服务有着诊疗简便、价格便宜、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服务范围广的优势,在防治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老年性、功能性、慢性疾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时候,“一根针一把草”就能解决疾病问题,让农村居民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一方面,在日常预防保健中运用傣医药服务可以减少疾病发生,另一方面,运用傣医药防病治病,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重视傣医药服务在基层的发展,可以有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力措施。

3 小结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傣医药事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傣医药在西双版纳州基层卫生工作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基层卫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傣医药服务体系不完善、人才匮乏、服务能力不足、科研工作滞后、文化宣传不充分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基层傣医药服务能力、发展傣医药服务有其必然性,应该深入研究傣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将傣医药作为当地卫生资源的重要部分加以充分利用,依托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创新傣医药在医养结合、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等方面的推广应用,探索傣医药多元综合化发展模式,拓展傣医药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傣医药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作用与优势,进一步促进傣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西双版纳州西双版纳傣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档案文献展在西双版纳开展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西双版纳州: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YUNNAN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