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道情”拾忆

2018-01-23 10:13潘春华
江苏地方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渔鼓书场道情

◎潘春华

距古城镇江西南约百里,有一座山,名曰茅山,又名句曲山。据《茅山志》记载,茅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汉时陕西咸阳南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慕名先后入江东句曲山隐居,分别于句曲山大茅峰、中茅峰、小茅峰三峰之上,创建茅庵,潜心修道,采药炼丹,救人济世,后均功德圆满,先后得道升仙,号称“三茅真君”。

旧时,茅山道士经常下山云游,说唱道情,布道劝世。镇江城里热闹繁华的五条街、南门大街内,以及城外商铺集中的大西路、中华路和江边码头,常会见到茅山道士、道情艺人们流动于街坊店铺唱道情。也有茅山道士、道情艺人去周边的扬州、南京、常州、金坛等地游唱。

“道情”,亦称“竹琴”“渔鼓”,是中国传统曲艺品种的一个类别,在江苏、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都曾广泛流传,是道士抒发情感胸怀布道的一种“道曲”和“道歌”,内容大多宣传一些贴近民众生活的因果报应、离尘绝俗、劝世行善等,由游方道士或道情艺人在各地演唱。元代燕南芝庵《唱论》云:“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理。”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曰:“神游广漠,寄情太虚,有餐霞服日之思,名曰‘道情’。”

道情源于唐朝道教《承天》《九真》等道曲,后来吸收词牌、曲牌,演变为民间布道时演唱的道曲、道歌,保存于道教科仪、斋醮之中。也有传说,道情始于春秋时代的老子,道情艺人尊老子为祖师爷,并供奉他的牌位。

南宋时,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道情所用声腔为曲牌体,常用曲牌有《耍孩子》《清江引》《二六调》《夸夸调》《皂罗袍》《步步娇》《浪淘沙》《梳妆台》《钟离调》等。道情唱词的词格灵活多变,自成格局,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乃至十七言自成一句者。唱腔曲调常常是组成有层次的大型唱段的联曲体,既用词典雅、抑扬顿挫,又低吟浅唱、活泼委婉、优美动听,很能吸引观众。

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苏中道情、太康道情、义乌道情、洪洞道情、陕北道情、长武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等。

镇江道情原属南方诗赞体道情的一个分支,用镇江方言说唱,唱腔为曲牌体。镇江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民国时期,镇江不少民间艺人迫于生计,传承了道情说唱这门技艺,成为职业道情艺人,有的则扮装道士沿街演唱,借以谋生。

镇江“道情”艺人,通常分为“内档”与“外档”两种。“外档”艺人主要在街头演唱。旧时,常有道士、道情艺人在五条街唱道情,有些唱得好的,往往围拢了不少人赏听观看,造成车马堵塞,行人拥挤,俗称“哄街”。有时,道情艺人三五成群,结伴去古运河畔的丹阳码头、石浮桥下的民船上或江边码头的过江轮渡之中卖艺演唱,行话叫“踩街”或“游坊”,也有固定五条街菜市场后一方空地,或五十三坡下广场演出的,欲称“圈地”。

说唱道情的民间艺人,常会沿袭游方道士的形式及打扮,头上长发梳成髻,用一根竹簪穿过髻别住,不使散开,有时也戴着道帽;身着黑色或绛紫色斜领半长衫,黑色长裤,手工缝制的白色粗布长袜,脚上穿双黑布鞋。他们居无定处,云游四方,靠唱道情募化几个钱,粗茶淡饭维持生活。他们唱的多是小段,而且还要随机应变,现场发挥,看见什么店就唱什么词。

此外,向店家讨钱叫“募化”“布施”“结缘”,接钱不用手,而是用简板夹取。传说,旧时有一位商铺老板恶作剧,将钱用糨糊粘在柜台面上,叫道士去取,道士微微一笑,将简板倒持,用下面的简板贴柜台面轻轻一铲,上面简板顺势一夹,轻轻松松地将钱收入口袋之中。据说,用简板夹取钱是道士唱道情的基本功,也是检验道士是真是假的方法之一。另一项“行规”是到茶水炉唱道情时,除了立掌稽首外,开唱时必须面对茶水炉店铺,背朝大街。因为茶水炉的创始人,是道教仙人吕洞宾祖师的弟子,同根同源,论辈分为师兄弟,不敢倨傲托大。

“内档”道情艺人则以坐唱为主,定期在一个固定场所演出,如南门大街的“如意书场”、五条街的“胜春书场”、小门口的“鸿翠书场”、大西路上的“艺园书场”、小码头永宁里的“永乐书场”、小街吉康里的“双吉书场”等等,还会在一些茶馆、酒楼中演出。也有道情艺人同说书艺人一样,一天跑多个书场的,俗称“赶场”。说唱的中长篇传统曲目有二十多支,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的有《目莲救母》《大孝传》《卖道袍》《哭五更》等;以历史故事、神话与民间故事为主的有《五史原》《古城会》《天仙配》《敬德打朝》《芦花记》《白鹤传》《珍珠塔》《小僧尼》《麒麟豹》《二度梅》《白蛇传》《青蛇传》《白牡丹》等;还有以说教为题材的,如郑板桥的《道情十首》等。

如传统道情曲目《珍珠塔》中,有一折《方卿羞姑》,唱词曰:“门前扣了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倚了讨板棍,骨内之亲不上门……”说的是方卿考状元之前曾遭姑母方朵花羞辱,如今中了状元,却隐匿身份,而用一身道士打扮来唱道情,借以教化姑母,抨击世风日下,奸诈势利的小人。另外,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唱词,清明唱《西湖会》,端阳唱《盗仙草》,中秋唱《游月宫》,冬天唱《踏雪寻梅》等。

镇江道情以道家特有的道曲唱腔演唱,用渔鼓、简板伴奏,亦作道具使用。

渔鼓,又称“道筒”“情筒”。一般用毛竹筒削制,直径三寸左右,竹筒四节、二尺四寸长(意喻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竹筒修平表面的竹节疤,打通内结,刷桐油,待自然风干后,一头蒙上鼓皮,鼓皮用生猪油包皮,刮平洗净残留油脂后,张贴于木板上阴干,剪成比竹筒底面大些,用时将它浸水泡软,紧紧绷于竹筒底面,然后套上缠着布条的铜箍收紧筒箍,渔鼓就制成了。考究的在渔鼓表面刻上字如“上善若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之类的道家经典箴言。弹奏时,放松手腕,有节奏地摆动手掌,让手指敲击渔鼓鼓面,指法有“击”“滚”“抹”“弹”等。声音与竹筒内腔形成共鸣,发出“嘭嘭嘭”的声音,清脆悦耳,有乐感。

简板,也叫“剑板”。由两根手指宽的竹篾片做成,据传是皇帝封给道情艺人的“尚方宝剑”,一根简板长为三尺六寸半,意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另一根三尺六寸,意喻方圆三百六十度,不管是春雨、秋露、围炉、纳凉,时时能唱,无论船舱车厢、茶馆书场、酒楼店堂、高台广场、大街小巷处处能唱。简板的两根两片相合,顶端呈“Y”形,用时握手的食指一松,短片的末端成为支点,竹片张开,食指一紧,下片击上片,发出噼啪声。

道情演唱时,左臂怀抱渔鼓并手执简板,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拍打渔鼓,两者配合击打出各种节奏作过门之用。一般是简板打板,渔鼓打眼,有一板三眼,一板两眼,一板一眼等不同打法,比较自由。

镇江道情不仅曲调优美动听,给人以清雅、高亢、清风徐徐之感,而且道情词精炼典雅,寓意深刻,布道劝世,激人上进,给人以教益与启迪。因而,自古以来便得到很多文人的喜欢与参与。有些书香子弟,应试后落榜,或是怀才不遇,就利用这“渔鼓简板”来消遣解闷。也有的是家道中落,沿街演唱,针砭时弊。所以,有些“道情”的唱词比较典雅,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在镇江道情艺人中,值得一提的当数民国时期的潘玉章。潘玉章师从东台道情大师陈少堂。陈少堂原是东台安丰镇落第秀才,无心功名,以唱“道情”为生。因为他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自创《二度梅》《白鹤传》等曲目。民国初年,又创编了《三国》《水浒》等内容的片段。他嗓音清亮,讲究板眼,演唱时词清曲婉,行艺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是位杰出的道情艺人,故而名噪一时。投其门下的弟子众多,如镇江的潘玉章、扬州的洪小平、盐城的钟干泉等。此外,陈少堂之子陈吉林也子承父业唱道情,唱红了苏北。

潘玉章每次登场演唱,皆十分自尊,以清风明月自比。抗战时期,他仍坚持演唱,除继承《珍珠塔》《白蛇传》《二度梅》,以及郑板桥的《道情十首》等传统道情书目外,还新编了《十二月骂东洋》,其内容是根据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日寇侵华重大历史事件编写的道情书目,以“道情”为抗日武器,在镇江各地演唱。他说唱并重,慷慨激昂,唤起了民众抗日爱国热情,听众无不为之动容。为此,遭到日本侵略者的逮捕,是位爱国的道情艺人,值得世人称颂。潘玉章编写的镇江道情《十二月骂东洋》,已于1996年收入《中国曲艺志·江苏卷》。

另外,抗战前出生于江都邵伯的陆至坤,六岁入私塾儒、道兼学。十五岁先父陆明德羽化,接班主持道教庙务,有“小道士”之称。二十一岁时离道从艺,往来于镇江、江都两地“跑码头”唱道情,歌颂良善、鞭笞丑恶。1992年重新悟道,曾为江都市道协理事,镇江市丹徒区道教协会、横山三茅宫常年顾问。

如今,清新悦耳的道情声,早已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消失了,留下的仅仅是一些零散的记忆……

猜你喜欢
渔鼓书场道情
河南太康道情戏及其生存现状
苏州市2个书场入选 江苏省首批非遗曲艺书场
总体规划 精准扶持
地方保护经验对零陵渔鼓保护和传承的启示
历史回音壁
——蓝田上许村道情演唱
国内渔鼓分布情况探析
金华道情的艺术特征及生态现状研究
大关街道西一社区百姓书场重新开门迎客
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当代评弹书场的模式特征及其发展趋向
——苏州光裕书场现状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