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东征高句丽得失析

2018-01-23 07:51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百济庾信东征

刘 炬

苏定方东征高句丽是一重大事件,其对唐朝历史、高句丽史都产生过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于这一事件,史籍却未能予以应有的记载,《旧唐书·高句丽传》甚至仅以“前后讨之,皆无大功而还”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9上《东夷·高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26页。而一笔带过。至于苏定方个人在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学界则更少做深入探讨。故而人们对此存在着一些模糊不清的认识。因此,笔者欲就此问题做一探讨,以求方家指正。

一、战争的经过及影响

苏定方东征高句丽之战发生于龙朔元年(661)至龙朔二年(662)之间,当时唐朝名将几乎悉数出征,水路大军共“三十五军”。这“三十五军”究竟是多少人,史无明载,但此前唐伐百济,“统水陆十万”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9上《东夷·新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36页。,而此番征高句丽的声势之大,胜于百济之战何止一倍!且从其间鸭绿水之役,契苾何力所率陆军轻松便斩首丽军“三万级,余众悉降”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0,唐高宗龙朔元年九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325页。来看,东征陆军应不少于10万,而此次东征之主力是苏定方所率之水军,因而水军之数应多于陆军。以此推之,此次东征军力总数绝不会少于20万。

龙朔元年(661)四月,唐军开赴前线。战争初期,唐军一切顺利,水军先在浿江大败高句丽军,继而又在平壤一带连破敌军,“夺马邑山为营,遂围平壤”④(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11《苏定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139页。。大致与此同时,陆军也取得了重大战果。契苾何力在鸭绿水之战大败盖苏文长子泉男生,斩俘数万高句丽将士,泉男生只身逃回平壤。然而,这些辉煌的战果仅是昙花一现,在随后的战事中,唐军的形势可谓每况愈下。

首先是由于唐朝北部边境出现危机,唐朝不得不将契苾何力及部分东征军紧急调回。随后,唐军中又出现粮草匮乏现象且呈日益严重之势。紧接着,军中宰相任雅相又因操劳过度客死军中。日本史籍《日本书纪》有一段反映唐军兵围平壤全过程的记载:“十二月,高丽言,唯十二月,于高丽国,寒极浿冻。故唐军云车冲輣,鼓钲吼然。高丽士卒,胆勇雄壮,故更取唐二垒。唯有二塞,亦备夜取之计。唐兵抱膝而哭,锐钝力竭,而不能拔。噬脐之耻,非此而何?”①[日]舍人亲王田著,溶新译:《日本书纪》卷27《天智天皇》,东京:一志社,1964年,第486页。从这段文字中可知,此记载出自入倭丽使之口,其言语之间难免有夸大事实、有意贬低唐军之嫌,但却基本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兵围平壤之初,唐军攻势猛烈,斗志昂扬,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军缺衣少食,故逐渐陷入困境,而高句丽军得天时地利之助,逐渐取得了主动。

形势发展到最后,盖苏文竟然对唐军发起了反攻,龙朔二年(662)二月,盖苏文发动了蛇水之战,将唐军最弱的庞孝泰部5,000余人一举全歼,这对于唐军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然而,当年三月,唐军却突然又回光返照般的重新对高句丽发起攻势,并在苇岛大破高句丽军。随后便撤军回国了。至此,苏定方东征高句丽之战结束。

仅从表面来看,此次东征似乎的确未产生重大影响。整个战争期间,唐军虽在蛇水之战中有庞孝泰的5,000余人被歼,但鸭绿水之战的胜利则足以补偿这一损失。大体而言,唐军似乎并未吃亏。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它却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因为此战不仅白白地消耗唐朝国力,而且严重的损害大唐的军威国威。所以,在苏定方东征高句丽后,周边各国便开始纷纷起而叛唐,尤其是吐蕃和倭尤显突出。

吐蕃自松州之战以来,一直对唐朝态度恭顺。据史载,在唐太宗逝世之初,吐蕃还曾接受高宗的“驸马都尉,西海郡王”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222页。之封。这至少说明两点:第一,唐太宗在世时,吐蕃曾一度接受唐朝的官爵和封号,否则,因为唐太宗之死而已“有轻中国之心矣”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9,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十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270页。的吐蕃绝不会在此时反而接受唐朝的封号。第二,由此亦可知,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吐蕃与唐朝仍保持了一段和平共处的时光。而吐蕃真正开始侵扰唐境正是从苏定方东征高句丽后的龙朔二年(662)开始的。当时唐将苏海政出兵征西域,弓月部勾结吐蕃来与唐军作战。而苏海政“以师老不敢战,以军资赂吐蕃,约和而还”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1,唐高宗龙朔二年十二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332页。。龙朔三年(663),吐蕃又攻破时为唐朝属国的吐谷浑,迫使其国王弃国奔唐。此后,吐蕃侵唐日甚。

倭亦是如此。由于对朝鲜半岛久怀有垂涎之念,故倭早有与中原王朝一决雌雄之心。在亲征之战前夕,倭更与高句丽、百济结成联盟与唐朝和新罗相对抗。苏定方灭百济,福信遣使入倭迎请夫余丰归国为主后,倭人更不断萌发蠢蠢欲动之念。当时,倭不仅令数位将军率兵“救于百济,仍送兵仗、五谷”。甚至命皇太子“以织冠授予百济王子丰璋(即夫余丰),复以多臣蒋敷之妹妻之焉。乃遣大山下狭井连槟榔、小山下秦造田来津率军五千余,卫送于本乡”。但慑于大唐无敌之军威,倭却始终未敢直接对唐朝动武。然而,在苏定方撤军平壤后,倭却立即开始采取行动了。倭天智天皇元年亦即大唐龙朔二年(662)三月,也就是苏定方撤军平壤前后,“高丽乞救国家,仍遣将军据疏留城。由是唐人不得略其南界,新罗不获输其西垒”“五月,大将军大锦中阿昙比逻夫连等率船师一百七十艘送丰璋等于百济国。宣敕,以丰璋等使即其位,又予金策于福信,而抚其背,褒赐爵禄。于时,丰璋等与福信,稽首受敕,众为流涕”①[日]舍人亲王著,田溶新译:《日本书纪》卷27《天智天皇》,一志社,1964年,第486-488页。。此后,倭不断对唐朝有挑衅之举,直至白江口之战后,才惧而作罢。

此外,苏定方东征归来后,西域各国也纷纷叛唐并依附于吐蕃,从而使得唐朝边境形势趋于恶化。由此可知,苏定方征高句丽的失利确实使唐朝军威国威蒙受了巨大损失,使唐朝的边疆经略大计遭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战争失败的原因

苏定方东征高句丽之战,是唐朝继唐太宗亲征之战后又一次以灭亡高句丽为目标的大举东征。与亲征之战相比,当时的形势对唐朝极为有利。首先,亲征之战及后来的袭扰战使高句丽遭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亲征之战中,唐军“前后斩首四万余级”,俘虏“兵士十万人”,此外,唐军还攻克高句丽玄菟、横山等“合一十余城,凡获户六万,口十有八万”②(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117《帝王部·亲征》,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405-1406页。。这对仅有“强兵三十余万”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9下,《北狄·渤海靺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61页。,编户不足70万的高句丽而言无疑是重大的损失。而在后来的袭扰战中,又使得高句丽“国人不得耕种,所克之城,悉收其谷,继之以旱灾,民太半乏食”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8,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二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245页。。与此同时,高句丽人的精神防线也开始崩溃。在亲征之战后,高句丽内部开始到处传播高句丽政权将亡的流言,如“东明王塑像泣血三日”⑤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21,《高句丽本纪·宝臧王》,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263页,“有人于马岭上见神人,曰:‘汝君臣奢侈无度,败亡无日’。”⑥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22,《高句丽本纪·宝臧王》,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267页。总之,无论是从物质实力还是从精神层面来看,苏定方东征高句丽与亲征之战相比,形势对唐朝都更加有。其次,由于吸收了之前几次东征的经验教训,唐朝此次出兵的规模可谓空前,其军队人数至少有20几万,且未逐城逐地攻击敌军,而是水陆并进,以主力直趋平壤,攻敌腹心,以求速胜。而这一战略又是当时包括唐太宗在内的有识之士公认的一举征服高句丽的唯一有效战略。最后,战前百济已为唐朝所灭,高句丽四境再无盟友。在这种情况之下,唐朝本该有更大的战果,但事实上,其收获却远不如亲征之战。因为亲征之战虽也未能一举征服高句丽,但却给予高句丽以致命打击,从而为最后灭亡高句丽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苏定方东征则不仅未取得亲征之战的巨大战果,而且还给唐朝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

应该说,导致苏定方东征受挫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则是唐朝将东征大军的粮草供给之重任主要交由新罗负责,而新罗却在长达几近一年的时间内未向唐军发出一兵粒米之援。从而使东征唐军最终不得不在饥寒交迫中无功而返。

关于苏定方平壤撤军的原因,中国史籍较少有正面记载,只有《新唐书·苏定方传》及《资治通鉴》有“会大雪,解围还”和“会大雪,解围而还”的记载。从中可知,苏定方的无功而返可能与天气严寒唐军无法久留有关,也就是与唐军后勤供给不足有关。但《三国史记》却有更为详尽的记载:在苏定方兵至平壤不久,便派兵到新罗催促粮草援军:“我受命万里涉海而讨贼,舣舟海岸,既愈月矣,大王军士不至,粮道不继,其危殆甚矣!”①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42《金庾信传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496页。由此可知,唐军到达平壤仅一个月后,便开始粮草极度困乏。在龙朔元年(661)十月二十九日,唐朝又为解决粮草问题,特遣“含资道总管刘德敏至,传敕旨:输平壤军粮。”②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文武王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81页。而从结果来看,新罗方面却是寻找各种借口一拖再拖,最终还是“所将兵粮,不能胜致”③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文武王下》,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94页。。也就是说,唐军自始至终也未能得到新罗人的粒米之援。由此可知,当时平壤城下的唐军可谓缺衣少粮,饥寒交迫,若不撤军,则实有覆亡之险。

然而,此番东征,唐军是做了充分准备,势在必取的,却为何在后勤保障方面出现如此严重的漏洞?事实上,此番东征,唐朝是将后勤供给的任务交由新罗人负责。关于这一点,史籍虽无明载,但从唐朝的军事部署与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从唐军的作战部署上看,此次东征唐军至少也应有20几万,契苾何力所率的陆军显然是直趋平壤的,沿途之上根本未建立自己的交通线,也未设法因粮于敌,而唐朝作为一个传统的陆地国家也不可能靠海上运输完成如此庞大的粮草供应任务。由此可见,唐朝必定将粮草供应的问题交由新罗负责。其次,从后来唐军前线乏粮,唐朝屡屡派人到新罗催粮,而新罗虽不肯从命,却从未明言拒绝这一点来看,新罗肯定于事先已经答应了唐朝的要求,做出了供应唐军粮草的保证。

那么,新罗人又为何不肯兑现自己的承诺呢?这是因为在对高句丽政策上,新罗人是有着自己的利益的。

虽然史籍所载,皆以为在对高句丽和百济的问题上,唐朝与新罗有着一致的利益,当今学界的主流观点也认为新罗联合唐王朝灭掉百济和高句丽只是为了救亡图存。但事实上,在高句丽与百济的问题上,新罗人是有着远大抱负的。早在金春秋入唐王朝求兵之际,就流露出这一野心。当时,金春秋女儿一家被百济所害,“春秋闻之,倚柱而立,终日不瞬,人物过前而不之省。既而言曰:‘嗟乎!大丈夫岂不能吞百济乎!’”④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5《新罗本纪·善德王》,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67页。可见,当时金春秋已有了吞灭百济之志。而从其向高句丽求援兵灭百济这一点来看,当时其应该尚无占据高句丽之心。且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如果新罗追随唐朝先灭百济后灭掉高句丽,那么新罗不仅占据百济的希望渺茫,而且难免有主权丧失之虞。故此当时对新罗最有利的状况就是让高句丽存在下去并始终与唐朝保持对峙状态。只有这样,新罗占据百济故地的机会才更大。因此,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高句丽政权继续存在下去要比其灭亡对新罗更有利。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整个唐丽战争期间,新罗只有在灭百济之战中才表现出高度的热情,而在对高句丽的历次战役中,却始终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在亲征之战中,新罗便就是只攻克了水口城便止步不前了。在苏定方东征期间,更是坚决不肯将军粮运至平壤。而在李勣东征期间,其也是直至大局已定后才姗姗来迟,与唐军会师。

事实上,新罗不仅不肯协助唐朝灭掉高句丽,而且还一直有在唐军身后插上一刀的打算。据《三国史记》载:在唐军灭百济后,新罗人就曾产生过偷袭唐军的念头。当时有人传言,唐朝有意侵新罗。金春秋与群臣商议,“多美公进曰:‘令我民诈为百济之人,服其服,若欲为贼者,唐人必击之,因与战,可以得志矣。’”当时金庾信也极力赞成其计,只是最后因“唐侦知我有备”①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42《金庾信传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494页。而撤军,此事才不了了之。

说唐朝有意侵新罗,纯系无稽之谈。因为当时唐朝已制定了“欲灭高丽,故先诛百济”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0,唐高宗龙朔二年七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330页。的战略方针。而其所以制定这一战略,就是为了让新罗能够全力支持自己东征。故而在高句丽灭亡之前,唐朝不可能产生吞并新罗之心。但史籍所载,也不可能是空穴来风。笔者以为,说唐军打算吞并新罗是假,而新罗找借口偷袭唐军则是真。因为当时百济虽灭,却被唐朝占据,故而新罗人心有不甘,便生出了乘唐军不备而袭灭之,然后再夺取百济之心。于是造此谣言以劝金春秋起事,而主谋应该就是金庾信。而此计未成,则是由于金春秋识破众人阴谋而加以拒绝的结果。

而在苏定方东征期间不肯运送粮草至平壤,则是新罗人的又一条毒计。其实,新罗人根本就没想将军粮运往平壤。这一点可从苏定方东征之战的整个过程中得到证明。当时唐军连续到新罗催促粮草援兵,但新罗却一再推三阻四,虚与委蛇。最初,新罗人是以百济故地,亦即熊津都督府缺乏粮草,需优先解决为由,拖延向平壤输送粮草。其后,在再无法推脱的情况下,新罗文武王才不得不问计于群臣,而群臣竟皆言:“深入贼境输粮,势不得达矣。”最后,当文武王直接求教于金庾信时,他虽允诺前往,却又“至悬鼓岑之岫寺斋戒,既灵室闭户,独坐焚香,累日夜而后出,私自喜曰:‘吾今之行,得不死矣。’”③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42《金庾信传中》,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96页。

须知,当时高句丽精兵猛将尽聚于平壤,丽罗边境并无强敌,新罗众将何以断定无法运粮至平壤?而金庾信一生勇冠三军,此时又何以畏敌如虎,必斋戒累日后方知此行“得不死”。考虑到早在灭百济之初,金庾信便竭力主张突袭唐军而取百济,此时又有种种拖延之举,可知他应该就是背后的主谋,众将正是在他的怂恿之下,才不肯运粮到平壤的。金法敏明知内情,所以才直接找他商议,金庾信因王命难违,只好用“斋戒累日”的方法拖延时间。最后,他虽然率领军队上路,但最终结果却还是“所将兵粮,不能胜致。平壤大军又欲归还,新罗兵马,粮尽亦回。”④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善文武王下》,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94页。

其实,金庾信和新罗群臣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唐军因粮草断绝而遭受毁灭性打击。因为唐军如果被高句丽歼灭,对新罗有三大好处:首先,唐军实力大减,因而将无力经略百济故地,新罗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当地的新主人。其次,东征唐军被歼,可加深唐朝与高句丽的仇恨,从而使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这有利于缓解高句丽对新罗压力。最后,唐军实力的削弱会使得唐丽力量更加均衡,从而导致唐丽对抗的持久化。这也有利于新罗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因此可以说,此次苏定方征高句丽,完全是中了新罗的连环计。首先,是让唐军在灭亡百济之后连续千里远征,损耗国力为自己做炮灰,此为损人利己;然后在唐军激战之际,不肯对唐军输送粒米之援,使之陷入覆亡险境,此为釜底抽薪;最后,令高句丽歼灭隋军,此为借刀杀人。总之,新罗人是要令唐朝与高句丽鹬蚌相争,而自己坐收渔人之利。

新罗人居心如此叵测,而唐朝却对之信任不疑,将后勤供给之重任完全交于其负责,这才是苏定方东征受挫的决定性原因。

三、苏定方在战争中的作用

苏定方东征期间,唐朝其实并未明确任命一位统帅,但无论是从资历、威望还是从官爵来看,苏定方都实际上承担着统帅之责。因此,此次东征失利的过错也就顺理成章地由他来承担了。于是平壤就成了苏定方的麦城,他一生的辉煌至此而达到了终点。此后,苏定方再也未曾挥师沙场,建功立业。然而,此次东征失利的责任真的应该由苏定方来负吗?

西方著名现代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曾讲:“政治不可以要求军事去完成它所办不到的事情。”①[英]利德尔·哈特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略论》,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第471页。而当唐朝将后勤供给的任务交由新罗负责时,灭亡高句丽便已成为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了,失败则成为唐军无法避免的命运。但这一致命的错误决定显然不是苏定方所做出的,因而失败的责任也不应有他来负。据说在奥斯特里茨之战后,俄军统帅库图佐夫曾对人讲,自己绝不对这次失败负责,言外之意就是应该承担失败之责的是沙皇和俄国统帅部。而龙朔二年(662)东征高句丽归来的苏定方内心肯定也有着类似的苦衷。然而,虽然两位伟大统帅的境遇相似,但在关键时刻,库图佐夫也确实无所作为地将俄军将士赶向了屠宰场;而苏定方却带领着唐朝大军全军而退了。由此而言,则苏定方不仅无过,而且有功。

应该指出的是,在苏定方撤离平壤之前,唐军其实已陷入绝境。无论是上引《日本书纪》所载的“唐兵抱膝而哭,锐钝力竭”,还是《三国史记》所载之“粮道不继,其危殆甚矣!”都是当时东征唐军的真实反映。当时前线将士深入重地,又在几近一年的时间内未得到新罗粒米之援,军中饥寒交迫,人心涣散,丽军又开始了咄咄逼人的进攻,蛇水之战的结果,更是令人近乎绝望。战争中历来都是进军容易撤军难,而当时之唐军又要在如此窘境之下安全撤军,这简直有登天之难。毫不夸张地讲,当时唐军的情况并不比“萨水之战”前的隋军更好些。以常人的眼光来看,其时唐军已经是难逃灭顶之灾了。然而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苏定方却真的将唐军安全地带出险境,全军回国了。

在现存史料中,我们很难找到正面叙述苏定方撤离平壤情况的记载,但通过对一些零散史料的深入分析,还是可以略窥其端倪的。据董越《朝鲜杂志》记载:“渡大同江,至生阳馆,路有古冢,相传为唐征高丽时营垒,大小参差无序,绝类苏州者。予初道蓟时尝疑焉,询一老卒,云是唐王征东时谎粮堆,谓其下皆著土,上以米覆之,如檀道济囊沙唱筹之类,意此地之营垒亦此类也。”据此,这些“谎粮堆”就在平壤附近,但纵观唐丽战争的整个过程,并无“唐王”到达平壤,而唐军到达过平壤只有三次:一次是李勣军在总章元年(668)到达平壤,但当时兵精粮足,军事上也占绝对优势,故绝无必要采取这种欺骗手段;二是李勣的部下郭待封曾一度先期到达平壤,并有乏粮之忧,但当时其军力有限且行色匆匆,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动作。由此基本可以断定,这些“谎粮堆”就是苏定方所为。假如上述推断无误,则足见当时军粮奇缺给唐军带来的深重危机。另据《三国遗事》载:苏定方平壤撤军之前,新罗大将金庾信曾欲强行前往唐军运粮,先遣人到唐军,“唐帅苏定方纸画鸾犊二物回之,国人未解其意。使问于元晓法师,解之曰:‘速还其兵,谓画犊画鸾二切也。’于是庾信回军欲渡浿江。”①一然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遗事》卷1,《纪异·太宗春秋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61页。由此两条史料可知,当时苏定方为稳定军心、摆脱危机确实做出过巨大努力。同时也说明了当时能够安全撤军是多么不容易。

然而,苏定方最高明之处则是他在唐军刚遭受蛇水之败,军心接近瓦解之际,突然出人意料地向敌军发起大举进攻。这条被人忽视的史料就载于正史中:“(龙朔二年)三月,癸丑,苏定方破高丽于苇岛,又进攻平壤城,不克而还。”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高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3页。这条史料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不仅让我们知道了苏定方东征期间发生过苇岛之战,而且让我们了解到此役之后,唐军随即便撤军回国了。如果我们在据此做出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此次对丽军发动的攻势乃是唐军得以全军而退的最关键步骤。

苏定方发动此次攻势的用意有二:其一,是鼓舞士气,凝聚军心。在战争中,没有什么比进攻更能打击敌人的气焰和鼓舞本军的斗志了,哪怕这种进攻并不能取得真正的战果。此时的唐军虽已斗志大衰,但在苏定方的指挥之下,他们依然鼓起了勇气,先大破丽军于苇岛,又乘势向平壤发动了猛烈攻势。其二,是为了打乱敌军的战斗部署。苏定方这一突如其来的攻势,使得正因“蛇水之战”而踌躇满志的盖苏文顿时乱了手脚,慌乱之余只好重新采取守势。而苏定方则乘其不知所措之际,突然带领着余勇尚存的唐军撤离了平壤。而当盖苏文醒悟过来时,唐军却已经脱离了险境。就这样,苏定方以自己杰出指挥才智带领着唐军走出了困境,安全地班师回国了。

我们说,任何人也无法脱离客观条件而赢得战争的胜利。但是,一位伟大的统帅却常常能根据客观条件创造出惊人的奇迹,从而将损失最小化、战果最大化,进而使战争的结局更有利于己方。苏定方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统帅。他在唐军陷入危机之际,出人意料地巧运机谋,安然撤离平壤,从而使唐军主力得以保存,也使大唐王朝度过了一场危机。这是何等高超的指挥艺术!又是何等伟大的功勋!可以说,唐军在平壤城下能够全军而退,乃是苏定方指挥艺术的极限发挥,更是战争史上的一项奇迹。有时候,拯救一次惨败要比赢得一次胜利更困难也更有意义,虽然前者不会获得大捧的鲜花和无数的荣誉。

苏定方东征高句丽之战的失败者是唐王朝,但绝不是苏定方。

猜你喜欢
百济庾信东征
百名科技工作者重走红军东征路
浅析唐罗联军对百济的征讨
百济灭亡的原因
220kV电流互感器故障分析及处理
庾信的“小园”之思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百济芝麻鸭:一“味”带活一镇
杜甫和庾信的隔世情怀
杜文秀起义扩张
浅析亚历山大东征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