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凌
早在新石器时代,东北的考古学文化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渔猎经济为主的经济类型,另一种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类型。①赵宾福:《东北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30页。在西辽河流域、东辽河与松花江流域、图们江与浑江流域、牡丹江流域②袁行霈、陈进玉主编,谷长春本卷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吉林卷》,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8页。,先后出现以“红山诸文化”③袁行霈、陈进玉主编,李联盟本卷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内蒙古卷》,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5-26页。、新乐下层文化④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乐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故宫博物馆:《沈阳新乐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小珠山文化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长海县小珠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第5期;许明纲:《大连地区古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92年第3期;马永超、吴文婉、王强、张翠敏、靳桂云:《大连王家村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农业考古》2015年第2期。、左家山文化⑥吉林大学考古研究室:《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西断梁山遗址①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东丰县西断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考古》1991年第4期。、兴城遗址②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编著:《和龙兴城:新石器及青铜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56页、第157页、第159页。、金谷遗址③延边博物馆:《吉林省龙井县金谷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简报》,《北方文物》1991年1期;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88-389页以及饶河小南山遗址、亚布力北沙场遗址、宁安莺歌岭下层文化④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考古·黑龙江》,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60-63页,第68-69页;于建华:《黑龙江省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及相关问题》,《北方文物》1992年第4期。等为代表的东北地区早期原始农耕文化遗存,尤其是在西辽河流域形成了早期农耕文化的中心区域。
夏商周时期东北地区进入青铜时代,青铜文化因素的出现,推动原始农耕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原始农耕文化遗存分布广泛,典型的文化遗存主要有夏家店文化、西团山文化、兴城遗址、大嘴子遗址、白金宝文化。其中,兴隆沟聚落遗址发现了三期文化遗存,分别属于兴隆洼文化中期、红山文化晚期和夏家店下层文化。第一地点距今8,000至7,500年,出土炭化粟粒、黍粒,是中国北方最早的旱作谷物,而这一旱作传统在红山文化晚期一度衰落。夏家店下层文化属于青铜时代早期,以种植粟为主要经济生产方式⑤孙永刚:《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生业方式——以植物考古学为中心》,《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发展出原始的精耕细作农业”⑥陈胜前、杨宽、董哲、陈慧、王立新:《大山前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石铲的功能研究》,《考古》2013年第6期。,相当于商代中期的遗址中出土石铲、石犁、骨铲等农具⑦辽宁省博物馆、朝阳市博物馆:《建平水泉遗址发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第6期。,出现农耕文化的繁荣发展。商末周初,介于夏家店下层文化与上层文化之间的“魏营子类型”考古学文化出土大量青铜器。夏家店上层文化延续了夏家店下层文化以卜骨占卜的习俗⑧辽宁省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北工作队:《宁城县南山根的石椁墓》,《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但是大致在西周早期到春秋初年,“原始农业文化让位于半农半牧文化”⑨赵克良、李小强、尚雪、周新郢、孙楠:《青铜时代中晚期辽西地区农业活动特征》,《植物学报》2009年第6期。。西团山文化是两周时期长白山地与松辽平原交汇地带较为发达的青铜文化⑩董学增、李澍田:《略谈西团山文化的族属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2期,第53页;孙乃民主编:《吉林通史》第1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3页。,墓葬中出土的铜斧、铜刀、铜矛与陶鼎等随葬品标识出青铜器时代的文化属性。部分遗址出土石铲⑪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猴石山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93年第3期。、石锄⑫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长蛇山遗址的发掘》,《考古》1980年第2期。、猪下颌骨、猪牙⑬吉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永吉县星星哨水库:《永吉星星哨水库石棺墓及遗址调查》,《考古》1978年第3期。等随葬品以及野黍、金色狗尾草籽,在居住址中发现农业生产、生活用具以及炭化的粟粒和大豆。西团山文化还盛行养殖业,饲养猪、牛、马、羊、狗⑭刘景文:《西团山文化的农牧业发展探索》,《北方文物》1991年第2期。。西团山文化中形成的早期种植文化、养殖文化、农具器物文化,表明原始农耕文化已经比较发达。兴城遗址包含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两种文化,原始农作传统延续传承,而青铜时代文化至中、晚期原始农作呈现由盛渐衰,渔猎经济的比重增大。辽东半岛的大嘴子遗址,分为三期文化:一期出土较多石制农具;二期渔猎经济占有一定比重;三期农业经济长足发展,出土旱作、稻作谷物遗存①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大嘴子:青铜时代遗址1987年发掘报告》,大连:大连出版社,1999年,第270页。。展示了距今4,000年到距今3,300—3,100年原始农耕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反映了当时渔业与家畜饲养业等多种经济生产方式并存,农业文明、海洋文化与渔猎文化相互交融的情况。白金宝文化遗址,出土的农具多为蚌刀,也有少量蚌镰,可用于农业收割,表明在渔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先民因地制宜地从事较为原始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②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第1卷,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177-178页。此外,阜新勿欢池遗址发现“一处古代人工挖修的农田灌溉系统”,早于高台山文化,属于青铜时代。③辛岩:《阜新勿欢池遗址发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第2期。
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农耕文化的发展状况零星散见于史书记载。其中,与山戎同一时代的孤竹、令支,都曾活跃在河北、辽宁之间。孤竹国为商王朝分封在东北的诸侯国,将中原商文化传播到东北。④李学勤:《试论孤竹》,《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2期。殷周之际,箕子率领一支殷商遗民迁居东北,周王分封“箕子朝鲜”,将“田蚕织作”的耕作技术与殷商的祭祀制度和礼仪制度传入东北⑤《汉书》卷28《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658页。,农时观念上“晓候星宿,预知年丰约”“常用十月祭天,昼夜饮酒歌舞,名之为‘舞天’”,衣食生产、生活习俗上“饮食以籩豆”、“知种麻,养蚕,作緜布”“多所忌讳,疾病死亡,辄捐弃旧宅,更造新居”⑥《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815,2816页。,推动了东北农耕文化的发展。西周时期,东北部族曾建立蒍国,史载其国“以黍为食”⑦景爱:《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这与青铜时代东北地区考古发现多处炭化黍粒遗存相互印证,反映了以蒍人为代表的东北民族长期从事旱作种植、并以黍作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历史状况。在先秦诸子著作中记载了山戎善于栽培“冬葱”和“戎菽”⑧黎翔凤撰,粱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卷10《戒》,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14页。。西周以来,东北分布着古秽貊部族、古东胡部族、古肃慎部族以及中原的封国,渔猎、游牧与农耕经济长期并存,中原农耕文化的传入与狩猎、游牧民族因地制宜地从事旱作,为东北农耕文化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经过青铜时代的长期发展,东北地区的古代农耕文化业已形成并初步得到发展。
进入铁器时代,东北古代农耕文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的文化要素与繁荣程度各有特点。
第一阶段,燕秦汉魏北朝时期。燕秦汉时期,东北边郡的设置、长城边塞的修筑以及燕文化、周秦文化、汉文化的传入,推动了东北地区由青铜时代开始进入铁器时代。这一时期,东北边郡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人口构成与中原地区渐趋同步发展。东北内地,东胡部族、秽貊部族、肃慎部族相继兴起。其中,夫余“土宜五谷”⑨《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810,2811页。且有旧俗“水旱不调,五谷不熟,辄归咎于王,或言当易,或言当杀”①《三国志》卷30《东夷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843页。,沃沮“善田种”②《三国志》卷30《东夷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846页。,铁制农具在夫余、沃沮、高句丽地区逐渐普及,农耕文化相对发达;东胡民族的游牧文化中同样出现农耕习俗,如乌桓“土地宜穄及东墙”③《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980页。,鲜卑统一北方后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颇有建树;渔猎民族中,挹娄“有五谷、牛、马、麻布”④《三国志》卷30《东夷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847-848页。,俗好养猪;勿吉“有车马,佃则偶耕,车则步推”⑤《魏书》卷100《勿吉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2404页。,且出产粟、麦穄、葵菜⑥梁玉多、辛巍:《勿吉的农业及相关问题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⑦《新唐书》卷219《北狄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173,6176,6178页。。汉末公孙氏政权曾割据东北边郡,维系东北边地农耕文化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燕、北魏等政权都试图开发东北边郡的农业经济,但是东北农耕文化的主体逐渐转变,东北民族兴起并迁移至适宜农作的地区,中原的主流农耕文化在东北地区的引领地位渐弱,东北民族在从事农作中形成的农耕文化逐渐成为东北地区的主流。随着中原战乱、夫余被勿吉所灭、高句丽南迁,东北地区适宜耕作的地区人口大量迁出,田地荒芜,东北地区的农耕文化因此由盛转衰。
第二阶段,隋唐时期。据《新唐书·北狄列传》,奚人为“逐水草畜牧”的游牧民族,他们种植旱作低产的穄,并且习惯窖藏粮食;室韦“逐水草而处”“剡木为犁,人挽以耕”;黑水靺鞨以狩猎为生,人力耦耕,种植粟麦。⑦建立渤海国的粟末靺鞨在农业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海东盛国”积极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在扩展疆域的同时安置了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高句丽和夫余遗民,在牡丹江、海兰江、珲春河、绥芬河等流域以及兴凯湖滨地区开垦农田⑧衣保中:《中国东北农业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78页。,农产名品特产主要有“栅城之豉”“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绸”“卢城之稻”“丸都之李,乐游之梨”⑨《新唐书》卷219《北狄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183页。等,“位城之铁”也为铁制农具的制作提供了重要生产资料。渤海国疆域的扩展和国力的强盛共同推动了农耕文化的发展,但是随着渤海国的衰亡,东北农耕文化再度衰落。
第三阶段,辽金时期。契丹为游牧民族,以畜牧、田猎为生计,数次内迁并与农耕民族交往渐多,隋唐时期开始发展农业经济。辽朝统治东北地区,为满足军事活动的需要,积极开发农业,在东北西部的草原开辟农垦区,在西辽河流域和辽东地区安置汉人、侨置渤海人从事农作,形成了兼容东胡人、汉人、渤海人等多元化的农耕文化。女真民族是渔猎民族,完颜部定居后开始发展农业,以麦为食、垄作生产⑩《金史》卷1《世纪》,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8,9页。,推动了社会变革,为女真的统一和金朝的建立奠定经济基础。金朝的建国大典上“以耕具九为献”⑪《金史》卷73《阿离合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1672页。,重农传统由此可见一斑。在金朝统治者“移民实内”“屯田垦荒”“授田”等举措下,农耕几乎遍布东北地区⑫景爱:《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辽金时期,契丹和女真民族,由粗放农耕发展到农耕制度日趋完备,不仅推动社会发展,而且实现对中国北方地区的统一,将东北地区的农耕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第四阶段,元明清至1840年。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农耕文化进入了一个漫长的低潮期。蒙古与女真在东北地区的对决,将金朝的城邑、村落摧毁殆尽。辽宁的绥中和新民发现的金元遗址①王新增:《辽宁新民县前当铺金元遗址》,《考古》1960年第2期;王新增:《辽宁绥中县城后村金元遗址》,《考古》1960年第2期。,往往窖藏了大量铁制农具和货币,反映了改朝换代时期战争的惨烈程度。忽必烈统治时期,编辑《农桑辑要》和《元一统志》,重视农业经济和统一国家的管理。在东北地区,统治者积极鼓励渔猎民族、游牧民族从事农业生产,大规模推行军事屯田,开垦辽东的农田和荒地。元末明初,这些有限的农业开发在连年不休的战火中泯灭殆尽。明朝在东北推行卫所制和屯田制,加之东北女真各部南下至适宜农耕的地区,使东北农耕文化出现新的变化。这一时期,明朝修筑了“辽东边墙”,维护的是明王朝经营的农业文明,抵御的是蒙古的游牧文明和女真的渔猎文明,而蒙古兀良哈三卫在西拉木伦河流域从事农业生产,建州女真、“扈伦四部”在边墙之外开垦荒地。“辽东边墙”成为文明交汇、冲突的标志,更是东北农耕文化传播、交流的纽带。明代女真的农业经济与社会转型、民族整合同步发展,其中,种植的品种除了黍、稷、糜、粟、梁、稗、黄豆以及旱稻等粮食作物,还引种烟草和蜀黍,棉业和人参加工业都有所发展。清代前期,八旗入关带走了大量劳动力,东北耕地荒芜,长期封禁,农耕文化长期停滞甚至倒退。由于长期受到流人文化、流民文化、满族旗人文化和蒙地文化的影响,农耕文化出现新的特色。清代流人以诗人的情怀和人文关怀记录了东北农业经济的状况,成为记述东北农耕文化的史诗。如《柳边纪略》记述了宁古塔的田制②于逢春、厉声主编,姜维公、刘立强分册主编:《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东北边疆·第8卷》,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61页。、农作物种类及市价等③于逢春、厉声主编,姜维公、刘立强分册主编:《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东北边疆·第8卷》,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61页。,《龙沙纪略》记载了恶劣的气候下农作物的种类及特点等④于逢春、厉声主编,姜维公、刘立强分册主编:《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东北边疆·第8卷》,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122页、第124页、第126页、第128页。,《宁古塔纪略》记载了东北特产⑤于逢春、厉声主编,姜维公、刘立强分册主编:《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东北边疆·第8卷》,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142页、第143页。,等等;流民屡禁不止开垦荒地,将中原的农耕技术和生产方式带到东北,中原的传统农耕文化对东北农耕文化的影响由此加深;满族经营东北,修筑柳条边,人为设置封禁藩篱,驻军开垦旗地,屯田抵御边患,设有粮庄、瓜园、菜园、棉庄、果园为皇室提供农副产品,种植业与养殖业都有所发展;蒙古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与蒙地开发后汉人的农垦形成鲜明对照,黑龙江地区生活的渔猎民族从事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如鄂温克人中出现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渔猎,达斡尔族以“远耕近牧”为生产经营特点,锡伯族“以务农为主,兼事畜牧和渔猎”⑥袁行霈、陈进玉主编,宋彦忱本卷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黑龙江卷》,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234页、第243页、第247-249页。。尽管元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对低迷,但是以汉族、满族、蒙古族等民族为代表的多民族共同开发东北的农业,为古代农耕文化印刻下新的印记,充实了农耕文化的制度内涵和人文内涵。
纵观东北古代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各阶段农耕文化尽管内涵丰富,但是制约因素相当明显。主要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四点:
其一,环境因素。东北古代农耕文化最先在西辽河流域兴盛发展,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一度非常繁荣,但是随着气候环境持续干旱,这一类型的原始农耕文化最终被“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所取代。东北的游牧文化中,长期保留着广种薄收的农作传统,但是在社会发展中农业经济的作用只能退居次要地位。夫余灭亡后,肃慎族系的多个部族渐次南下濊地以至辽东地区,适宜农作的自然条件,为这些部族从事农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这些部族加速社会变革,推动东北古代农耕文化发展到新的阶段。
其二,人口因素。人口数量和人口技能是人口因素中重要的指标。就人口数量而言,东北地区长期地广人稀,农耕文化的繁荣和衰落往往受到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影响。历史上,夫余、渤海、女真、满族的迁出,导致东北地区农耕文化的长期低迷不振;辽金时期内迁大量汉人,则推进着农耕文化兴盛发展。就人口技能而言,箕子东迁立为东北带来了殷商文化,促进了濊地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游牧民族、渔猎民族长期从事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农业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迟缓。
其三,稳定因素。燕秦汉时期,东北边郡长期得到有效统辖、管理和戍守,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中原农耕文化的传入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夫余国、渤海国、辽金时期,东北地区的农耕区长期保持社会稳定,推动了区域农耕文化的发展。即使在汉末乱世,公孙氏政权割据东北,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仍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农业人口迁入,带来了区域农耕文化的短期繁荣。元明清时期,统一王朝相对稳定的政局,也保证东北地区的农耕文化长期低迷发展的同时有所进展。相反,东北地区民族间、政权间的战乱,都在不同程度上中断了农耕文化的发展进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此,渤海、辽金末期亦如此。
其四,决策因素。东北地区推行的农耕政策多样,对农耕文化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秦汉时期、辽金时期、元明时期都在东北地区推行屯田制度,有效地兼顾戍守边地与开垦农田;清代推行封禁政策,留下了东北边疆危机的隐患。渤海、辽、金的统治者,积极学习汉人文化,奖励农耕,推动了东北农耕文化取得新的进展;元代统治者一度以牧场取代农田,清代适宜农耕的蒙地长期放牧,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东北土地的开发进程,当地农耕文化因而长期停滞不前。
总而言之,东北古代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渔猎民族间的文化冲突与碰撞,推动着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渔猎经济之间的相互交融与共同发展,带动了社会变革与习俗传承之间的对抗与妥协,从而为东北古代农耕文化带来了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