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高康
白驹过隙,岁月轮回。创刊于1958年1月的《农村财务会计》,如今已走过60载一甲子。时值耳顺,可喜可贺!
翻阅案头一册册期刊,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摆在我面前的,有创刊元年的《农业社会计》(1958年1月-12月),有次年1月始改刊名的《公社会计》(1959年1月-1960年7月),还有改革开放后复刊易名的《公社财务》(1979年7月-1983年6月),一直到1983年7月起改为现刊名的《农村财务会计》(1983年7月-今)。端量创刊以来一册未落的摞摞刊本,我把您视为珍宝,完整无缺地保存在一个专用文件柜里,不时信手拈来,每每浏览,余味深长……
(一)
1957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复农业部党组当年10月10日“关于创办《农业社会计》的请示”的回复称:“同意该刊自1958年元月起创办,每月刊行一期。”1958年1月,这个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同志提议创办并亲题刊名撰写发刊词的《农业社会计》月刊,伴随着农业合作化浪潮应运而生,以辅助指导村社财会人员勤俭办社,加强财务管理,开展会计核算。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首家创办的综合性涉农理财期刊。今日手捧早年铅印的刊本,纸张虽显微微泛黄,但好多文稿读来仍倍感亲切,有的对当下工作尚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20世纪50年代,刚刚成立的年轻共和国,涉农报刊少得可怜。据了解,全国性涉农期刊仅有两本,一个是《农村工作通讯》(1956年创刊,毛泽东主席亲题刊名),另一个是1958年创刊的《农业社会计》;地方性期刊则有1950年山东省创办的《农业知识》等。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社会计》《公社会计》期发行量40余万册,到80年代中后期改为现刊名的《农村财务会计》期发行量达80余万册,您在指导农村财会实务中起着“政策顾问”“工作指南”的作用,成千上万的农民把您当做“拐棍”支撑,走上了为集体当家理财的岗位。那些年,这本刊物除在北京设有固定印点外,同时还在山东、江苏、湖北、四川等地增设了多个分印点,全国同步出版印行。60年来,您历尽千难万苦,克服重重险阻,亲眼见证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见证了千千万万农村会计成长壮大,一步一个脚印昂首走到了今天。
(二)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环视业内众多财会期刊,近些年被合并“同类项”的不乏其例,尤其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平面媒体受到冲击的大环境下,您依旧春风素面,笑傲刊丛,挺拔竞放,充满生机。我为您点赞!为您骄傲!为您自豪!
作为《公社财务》(《农村财务会计》前身)复刊岁月的一代编辑人,当年我有幸参与其中,成为您麾下一员,在被广大村会计亲切呼作“口袋书”(32开本)您的熏陶下,历经铅与火的洗礼,感受光与电的锤炼,我亲眼目睹了您的发展历程和非凡岁月,常常为您的坎坷之路所怜惜,所撩动,所感染。
36年前的1982年暑期,恢复高考完成4年学业的我,怀揣“分配派遣证”,来到日夜向往的首都北京,开始了我人生与社会的对接。当我踏进农牧渔业部(农业部前身)机关大门,来到人民公社管理局报到后,领导鉴于我就读财经院校所学之财会专业,便安排我到《公社财务》编辑室从事编刊工作。也就是从此刻起,我便与您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伴我走到如今。
是的,人生就是这么巧合有趣。从1982年8月步入《公社财务》(1983年7月改为现刊名《农村财务会计》)编辑部起,一直到2009年7月,我把27载青春芳华献给了您,无欲无求,无怨无悔。之后随着工作需要变动,近些年我专事农村财会法规制度建设,依旧没有脱离这难以割舍的“老本行”。虽说离开了编辑部,不直接参与日常编务工作,但我无时无刻不关注着您,在您的引领陪伴下,我一路前行,可谓情之所系,行之所致,心之所使。
回首36年过往之路,至今一些往事仍历历在目。世人常把编辑行业称之“为他人做嫁衣裳”,可以说这是对编辑工作的最好诠释,也是赐给编辑人员最贴切的美誉,我们理当珍视才对。作为写作者来文的“判官”,编辑手中往往执掌着作者能否上稿的“生杀权”,在人们眼里显得好不威风。其实不然。一个称职的编刊人,应该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基本功,恪守以质定稿,而不以人取稿。处在编辑岗位,就得像个编辑人样子,公正行使手中权力,合作共赢走向明天,这才不枉为编辑。叶圣陶先生等编辑大家不图名利,不计得失,默默奉献,敬业职守,任劳任怨一辈子,留得芬芳在人间,是我们学习效仿的楷模。
心有读者行万里,手握戒尺自奋蹄。办刊如同筑楼建厦,读者是最好的鉴定师,任何时候都容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精准定位,坚守定力,是办好期刊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是刊物生存的魅力所在;务实敬业,践行宗旨,是期刊建设至关重要的不二法宝。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刊物质量是赢得读者信任最有效的说服力,做出精品才是硬道理,才是对读者最好的回报。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在自谦中矢志完善自我,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从而在生活中“三省吾身”升华自我。我始终将此当做自己的“座右铭”。
老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做编辑工作尤其如此。从事编辑业务,尤其是专业期刊编辑,不但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还得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底。切记:能力提升基于千锤百炼,熟能生巧源自实干勤学。编辑人员平时不显山露水,长期“躲”在幕后编导策划,默默奉献鲜为人知。只有练就扎实调研的基本功,掌握专注推敲改稿之要领,才能编出像样的书刊。
读大学期间,我学的是会计学专业,主攻财会专业理论与实务,但工作中深感自身文字处理能力欠缺,日常编辑业务有些吃力。虽说平日里有老同志不时指点,但总觉得力不从心,亟待补齐“短板”。为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力,工作之余,我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参加了北京人文大学新闻系进修学习。当时编辑部有我们4个年轻人一起报名参读,平常多是利用晚上及周末时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每周有两三次集中听讲。这期间,我亲耳聆听到原先只能在课文和报刊中结识的浩然、刘绍棠、萧军、刘宾雁、郭梅尼、甘惜芬等文学大师和新闻学家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和教诲授课,还有幸得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甘惜芬先生对我毕业论文的悉心指导。那时年轻,精力充沛,白天上班,晚上夜战,从不觉得累。3年到头,我是唯一坚持完成全部学业的,总算没有虎头蛇尾。当我顺利拿到新闻专业毕业证书时,编辑部还给予我学业嘉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兼程,虽苦犹甜。通过边学习边实践,工作上感到得心应手多了,这对自己日后行事有着很大帮助。通过不懈努力,我从起初一名不甚了解编刊程序的普通编辑人员,到逐步掌握编刊流程的责任编辑、值班编辑,再到后来走上《农村财务会计》副主编、主编职位。鉴于多年工作情况,1996年6月,我被农业部评定为教授级高级会计师;2005年11月,被授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6年8月,荣获中国期刊协会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主编金犁奖”;并先后被中国会计学会吸收为高级会员,担任中国农业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还被聘为农业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经济系列特邀专家和财经院校客座教授。
(三)
回望来路,心潮澎湃。光阴荏苒,转瞬36个春秋,这一切的一切,始终都离不开编辑部这个大家庭的培育历练,是编辑部给我人生起步打好了底色,为我日后工作铸就了成色,使我业务终有了起色,让我生活增添了亮色。悠悠岁月,往事重重,曾几何时,许多已渐淡忘,但您在我心目中的印迹却始终镌刻于心,铭记于胸,从未曾抹去过;您的形象依旧那么伟岸高大,那么亲切慈祥。
迈入新时代,起航新征程。我要把自己融入时代洪流,积极投身改革实践,力戒懈怠浮躁,保持清醒头脑,感触社会脉动,体验出彩人生,不改初心,牢记使命,躬行不苟,砥砺前行,一如既往再奋进,一往无前再探寻,不负伟大的新时代。
今朝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农村财务会计》60华诞,双喜临门,吉庆祥瑞,谨撰此文,以示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