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使命与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以天津职业大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实践为例

2018-01-23 05:03蔡丽娜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技能人才职业

刘 斌 王 昆 蔡丽娜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些人才构成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要素。2016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现代职业教育要服务国家战略,承担起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使命担当”。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需要全面提升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设立雄安新区”“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大国家战略,都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术技能人才储备”“推进民心相通、提供人才支撑”“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智力支持”“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东西协作,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等。高职教育责无旁贷、勇挑重任,在“十三五”新一轮优质校建设中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技能积累、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高职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责任担当

1.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十二五”期间,高职教育经历了百所示范校和百所骨干校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高职(专科)院校共计1359所,788个专业点,年招生343万人,在校生1082万人,毕业生329万人,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1.5%;教育部制定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410个专业教学标准,以及相应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和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形成了高职教育领域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根据麦可思2016年高职毕业生调查报告,2016年高职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3599元,毕业三年后月收入增长明显,以2012年毕业生为例,毕业三年后(2015年)平均月收入为5020元;根据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2017年高职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数为70.72分,公平满意度、环境满意度、质量满意度、期望值指数等指标均高于本科;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7%。高职教育培养职业精神和培养职业技能高度融合,具备了培养大规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

2.高职教育承担起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主体职责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优质校建设的核心是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契合度。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随产业转型升级的动态调整机制已经形成,根据2016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截止到2015年底,面向第二、三产业的新增专业点数分别增加到4926个、2997个,如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增加到112个;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组建了62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已建成约1300个职教集团;推进了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累计490家企业向社会发布的《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报告》综合显示:超过80%的企业在高职院校投入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实践教学场所,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超过85%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发专业课程与培训课程;服务“中国制造2025”,制定和实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服务脱贫攻坚,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推动校企协同“走出国门”培养本土化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在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高职教育发挥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引领作用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立项、开发建设了100个专业教学资源库,5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资源、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形成网上优质教学资源;连续举办6届信息化教学比赛;已经建成示范校、骨干校项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管理信息系统等,建设和完善校园网的高职院校达到90%,建成数字校园的占85%。高职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事务等方面推进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十三五”期间,还要推进资源和管理平台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探索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等,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二、高职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能力提升途径

1.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体系结构更加合理

长期以来,依靠过度生产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来推动经济增长导致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GDP年均增长保持在7.8%,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急需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等都对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模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28%。因此,高职教育要转换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模要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做好中高职衔接、联合培养本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以体系建设促进内涵质量建设,提升整体办学实力。

2.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专业结构优化和课程体系改革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既是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倒逼机制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和地方分别出台的“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都为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可以看出,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过程必定加速技术、资本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人才又是要素流动的核心,因此,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建立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机制和预警机制;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把职业精神融入到技能培养的全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优质学校和骨干特色专业建设

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国家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做出了区域功能建设定位,明确了国家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和建设基础,发展特色的区域经济。各省市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制定了本地区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高职教育要发挥自身“高等性”和“职业性”教育属性,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立足区域重点产业、立足区域实体经济,紧密围绕区域建设定位和产业需求做好院校和专业布局,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优质院校,紧密对接产业链的骨干特色专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4.服务保障民生,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巨大进展,城乡区域差距趋于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人均GDP达到7924美元。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对民生保障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十三五”时期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更进一步要求坚持民生优先,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高职教育作为国家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服务保障民生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是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开展素质和技能提升培训,促进转移劳动力技能水平提升、城市文化水平提升,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步;其次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新引擎提供人力支持;最后是支持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建立专利成果转化机制,提升经济效益。因此,政府通过高职教育履行公共服务职责,保障民生的重要使命,使城乡劳动者实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成就出彩人生。高职教育通过服务保障民生,增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三、高职院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以天津职业大学为例

1.服务“中国制造2025”,为先进制造业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根据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三部委制定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高职教育服务“中国制造2025”要在加快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结构改革、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打造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等方面下大力度,扎实推进,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天津职业大学依托机械制造和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紧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通过推进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与国际化企业紧密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悉尼协议”为范式推进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创新教育,融职业精神于技能培养之中、精准定制培养制造业紧缺人才等形式,为服务“中国制造20205”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持。

2.服务“一带一路”,培养国际公认的、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

服务“一带一路”,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高职教育应站在国际竞争市场的视角上,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国际公认的教学标准达到实质等效,培养能在国际通行、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天津职业大学依托眼视光技术、酒店管理、化工应用技术、产品造型设计、老年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引进国际教学资源,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执行学分互认、学历双授,并打通国内外本专科学历的直通车,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大学开展“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办学模式,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与境外职业教育院校合作开展师资和学生学访交流方式的短期技能培训,提升专业的国际影响力;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方式,建设“鲁班工坊”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开展以师资、员工培训和课程开发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服务“走出去”企业提升本土化人力资源水平。

3.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1)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构建多元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围绕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所承载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和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的要求,高职教育应着重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再就业培训等方面精准发力,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天津职业大学发挥国家示范校建设成果优势,在雄安新区建设培训基地,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酒店管理、计算机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群对接雄安新区不同建设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需求,通过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并举等多种形式,面向失地劳动力群体开展转移再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面向在职年轻劳动力群体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或自学考试,面向普通中等教育群体通过校企合作单列招生计划开展“订单班”模式进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向中老年群体开展社区终身教育(老年大学),面向迁入新区的企业管理中高层员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班等,形成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构建多元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

(2)服务曹妃甸国际职教城,促进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曹妃甸与北京共建协同发展示范区,重点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任务,享有与京津大城市一致的公共服务同城化、均等化政策。”高职教育要做好资源共享、开放交流,加强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交流和帮扶,促进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天津职业大学主动与曹妃甸职教城合作,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积极开发承办国际培训项目,引入国际培训资源,制定相关专业国际培训标准,开展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培训水平;以养老护理、智能制造等试点专业,开展专业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两校专业建设水平;开展师资交流和国内外职业教育比较分析研究,提升科研团队建设和研究能力。

(3)服务重点产业发展,发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体作用。天津职业大学以京津冀眼视光专业职业教育联盟、京津冀文秘·速录职业教育联盟、跨境电商职教集团、包装策划与设计职教集团、汽车专业职教集团、天津市环城职教集团、京津冀职业教育教学协同发展联盟等平台,建立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专业和职业资源共享共建,加强专业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专业群面向科技型企业应用技术服务和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能力;与市福老基金会、市养老机构协会以及养老企业联合推进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为京津冀三地养老产业人力资源水平提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探索公共管理学院与全国妇联、中诚公益创投发展促进中心、市福老基金会、市养老机构协会以及养老企业联合探索建立多元化行业企业参与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企业投入资金和设备建设实训基地,学校投入课程体系、师资和信息平台技术,共同培养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满足京津冀急速发展的养老产业人才需求;旅游管理学院与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共同建设“空中乘务”专业,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实施教学,培养人才满足京津冀航空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与北京思格玛集团共同建设“眼视光专业王立书技能大师工作室”,促进眼视光专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为京津冀眼镜产业定制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4.服务西部大开发,创新混合所有制校外培训基地模式

按照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的第二阶段要求“巩固提高建设基础,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现阶段,西部地区的产业全面转型升级需要大批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要抓住契机,创新办学模式,激活办学活力,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和提供人力、智力支持。天津职业大学与重庆市荣昌区政府、重庆唯珍眼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天津职业大学西南培训中心”“天津职业大学应用技术服务中心(西南)”,在“中国眼镜之都”项目荣昌区眼镜产业园中建立眼镜全产业链的培训中心和应用技术服务中心,企业投入楼宇和设备,学校负责投入师资、技术和技术及技能人才。通过开展眼视光技术和眼配镜技术在岗人员培训、眼视光技术专业订单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为产业园的人力资源水平提升提供支持,以眼视光学院协同创新中心服务眼镜产业园企业应用技术服务,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开展两地师资和企业技术人员互派交流活动,加强专、兼职教师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为眼镜产业园区建设眼镜产业链电商平台,促进电子商务、国际商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多个专业服务眼镜园区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5.服务扶贫攻坚战,落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不容乐观,扶贫开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打赢扶贫攻坚战,高职教育也要发挥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天津职业大学推进与新疆和田职业技术学院、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甘肃武威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红河州职业教育等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对口支援,以眼视光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食品生物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软件技术等专业精准帮扶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帮扶教学诊改、教学资源共享、开展师资交流、学生交流等形式,推进精准帮扶对口支援工作,发挥引领辐射作用,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猜你喜欢
技能人才职业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劳动技能up up!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