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民信用合作改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的基本着力点之一。如何深化发展农民信用合作、激发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对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在对河南新县、上蔡、鲁山现有农民信用合作发展情况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农民信用合作发展的基本情况提出一些思考建议。
依据中央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政策要求,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信用合作,提供资金互助服务,构建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池。规范民间借贷关系,解决农民贷款难、抵押难、贷款贵的问题,增加农民财产性与资产性收入,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创业有本、发展有保的产业金融体系,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主要内容。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精准融合,达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一是资本合作。农户以土地、劳动力、资金折股参与组建信用合作社,合作社整合村域资源投入,企业以资金、技术、经营投入,政府注入政策性资金作为发展或启动资金进行合作。二是生产合作。合作社组织农户定责生产、企业指导生产、政府扶助生产,实现组织一体化、管理精细化、生产标准化。三是经营合作。企业主导经营、合作社协助经营、农户参与经营、政府整合资源统一推介经营,建立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优势、合作社管理整合优势、农户资源要素优势、政府服务优势的经营体系。四是效益共享。政府资金保底参与而不分红或少分红,企业通过农产品加工、供销经营、品牌打造创造利润,农户通过生产劳动、就地就业、合作社分红获取报酬,合作社通过统一服务、承接公共业务获取服务费用。五是风险共担。把政府依法管理服务与小微权力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合作信用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形成最低保障农民收入兜底的支撑机制、企业和农民为主的收益分配机制、合作社集体经济发展再分配机制、村党支部与村民自治共建共享共管机制。
治理机制。按照民办、民管、民享的原则,社员一员一票制,调动股东的参与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项目,每个社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专长和意愿,去发起组织活动,去开展各种合作。
组织领导机制。坚持合作社在村支部的领导下,选好用好管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合作社经济发展带头人。一是组织领导。设立社员大会和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机构,按照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相分离制约原则,负责人由不同的利益相关方组成,按照民主方式进行推选协商产生。二是通过规范小微权力,实行职权清单化、用权程序化、结果透明化,完善权力运行机制。三是增强社会组织的协作力量。以“五老”(老干部、老职工、老党员、老支书、老教师)为基础,做好监事会成员人选工作,引领和支持农村各种协会、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参与、监管合作社,保证合作社事务公开公正。
经营管理机制。一是参照公司法人治理机制,在章程范围内,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三方共同管理,透明运行,引入第三方评估、审计,并把结果公布,接受社员监督;二是农村信用合作实行理事长负责制,原则上由村两委法人作为监事会主席,选举经济能人作为社员代表大会主席,两名社员代表参与理事会财务管理和日常经营工作,辅助理事长工作。在银行开专设账户,进行第三方监管、与银行达成监管协议,对村民进行借贷服务,资金的支取经理事长同意,报监事长备案,会同社员代表一起支取。
风险防控机制。按照阳关权力运行要求,构建多元化、开放型的权力运行体系。权力行使主体要依法通过社员选举产生;权力产生要依据政策法规、党委政府委托、股东会议和社员代表大会赋予的法定程序;权力行使主体要依据权力清单,按照法定流程图行使权力;权力运行信息要公开、运行权力清单要公开、运行结果要公开,接受监督,权力行使主体要依法合理承担权力运行的后果责任。监察权力可以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介入信用合作社的治理。在事前,监察权力可以明确平台体系各成员的职责权限,以及经营主体办理业务的基本流程;在事中,监察权力可以通过调查、访谈等途径监督管理者,并联合金融部门提前预判金融风险;在事后,监察权力可以依据相关规定处理违法违规人员,或交由相关部门处理。
以农民家庭为单位、行政村为基础,构建县—乡镇—村、乡镇之间与行政村之间跨域产业与金融合作体系。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核心地位,建立健全农民信用合作,激活农村要素,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培育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激活市场要素,形成产融结合,构建城乡融合互动、金融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现代化经济体系。
培育乡村产业体系。一是社员以货币形式、土地折股、人力折股、技术折股等方式,在社员之间开展信用合作服务,成为本村发展的资金中心,规范民间借贷,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二是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贴息、设立基金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三是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农民信用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和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引领农民参与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构建乡村经营服务体系。以金融合作为核心整合生产、供销、信用要素资源。一是信用合作社向本集体农户或农业合作社提供资金融通,解决农业生产的信用层面的问题。二是供销合作社利用网络、信息和服务优势提供服务,解决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和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流通层面的问题。三是农户提供劳动力、政府农业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农户和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生产层面的问题。
树立乡村文明体系。一是合作社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诚信教育,倡导契约精神、科学精神,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二是合作社开展文明村组、“星级社员”、“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三是宣传优秀合作社党员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事迹。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农民信用合作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融通动力。金融已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信用合作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桥梁纽带。
高举乡村振兴大旗。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依据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充分认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做好农村金融工作、维护农村金融安全是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支撑,农民信用合作是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根本基础。农民信用合作要紧紧围绕农村市场需求变化,以服务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确保农民增加收入,以提升农村金融供给质量为出发点,保障有效供给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途径,优化农村金融供给结构,注重满足农村发展量的需求,同时追求建立可持续、普惠式的农村金融有效供给模式,解决乡村经济发展创业有本、产业有保的问题,构建现代乡村经济体系。
走乡村改革发展之路。农民信用合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经济体系的支点所在。一是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改革,扩大农民信用合作服务面,增加多层次、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三农”贷款持续投放。二是建立健全风险阻断机制,完善财政与金融支农协助模式,大力扶持和支持农民信用合作全面发挥发展,深入推进农村资源性、资产性、财产性抵押业务,构建农村金融征信体系,引导、规范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创建农业发展的保险业务,疏通金融进入现代农业发展渠道,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三是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深入推进农民信用合作发展,依法加强农村金融监管,强化农村金融安全能力建设,防范金融风险,打击农村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和高利贷,确保农村金融系统良性运转。四是加强党对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导,完善党领导农民信用合作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学会用金融手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学会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维护农村金融安全,做好农村金融发展和稳定工作。五是通过农民信用合作,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金融发展目标,不仅能够融通农村的产业发展,完成当前脱贫攻坚任务,而且能够有效整合农村资源、资产发展集体经济和村民自治,激发内生动力,完善乡村治理。
行乡村发展创新机制。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完善的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使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制衡的关系,既利于保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明确合作社治理机构,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二是建立完善的运营监督管理机制。要完善资金链的管理监督,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确保筹集来的资金都能够运用到区域内的生产、生活和产业发展上去。完善运营监督机制,提高决策效率和运营效率。完善财务监督机制,通过完善的经营监督机制,让参与者放心放权,让经营者依规经营,对资金筹集、运用进行控制和监督,积极防范和规避风险。三是采取市场化的企业运营机制,建立完善的股本结构和产权结构,形成科学规范的决策运营机制。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社员大会执行委员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组织管理机构;加强合作社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提高资金运作的预算、评价的科学性,注重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使合作社资产能够保值和增值;完善合作社的动力、约束和调控机制,提高凝聚力、向心力,约束不正当行为,提高合作社资金运营行为的合理化、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