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 构建高效课堂

2018-01-22 10:27裴帅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互联网信息技术

裴帅

摘 要:现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传统课堂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学生开阔的眼界和迅速运转的大脑。世界这么大,人们没有办法到各地都去看一看,但互联网时代又让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人们有的不止是课本这一点点死水,而是广阔的互联网世界的活水。这不禁让教师重新思考教育教学的方式,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制定让学生感兴趣的、高效的、更有广度和深度的课堂。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新型课堂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则反映为:传统的课堂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多元需求。那怎样让课堂满足学生的需求?怎样让课堂变得更加的高效?怎样能让教师智慧教育与学生乐学好思完美结合?

一、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现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传统课堂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学生开阔的眼界和迅速运转的大脑。利用现在的信息技术我们可以用更加生动的视频故事让学生更加的感兴趣,尽快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

在三年级有一篇习作主题是“描写人物”。人,每天见过很多,怎样能让学生想去写这个人物,却是个问题。于是我从学生喜欢的、有趣的人物入手,选择了《家有儿女》里刘星这一形象。上课伊始给学生播放了一段里面的视频,主题是:刘星求打。刘星搞笑的形象立马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当我提问: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学生积极又热情地侃侃而谈。去掉繁杂的语言叙述,用一段视频就达到了预想的效果,高效进入主题。再去深入探究可以通过哪些描写来用笔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时,便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难点突破,引入活水

教学课文时,我们常常看到,文章内容与学生所接触的世界是没有交集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他们很难理解课文内容,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世界这么大,我们没有办法到各地都去看一看,但互联网时代又让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我们有的不止是课本这一点点死水,而是广阔的互联网世界的活水。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两课时,讲到战争的残酷、理解娇嫩的“和平之花”、对和平的向往的时候,生活在没有战争、和平稳定的中国的孩子们,很难想象战争是什么样子。基于这一点,结合现今叙利亚正在爆发的战争。在备课的时候我通过互联网,找到了“新青年——杨臻:在这里,活下去就是一切”“叙利亚儿童:我们做错了什么”这两个视频,在课堂上进行了播放。学生看完后热泪盈眶,在让他们谈感受的时候,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听到炮弹的声音,就让人心惊胆战”“视频里的小孩太可怜了,突然发生的战争让他失去了父亲,而且没有了家”“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个还住在倒塌的房屋里的爷爷,他没有了亲人,只能带着儿子那顶有着弹孔的棒球帽,想念着他的亲人”“和他们比,我们生活的太幸福了”……

老师再多的话语,也比不上这短短的一段视频震撼人心。信息化的教学,互联网的应用,让学生更能直观地感受到离我们很遥远的内容,难点自然而然被突破,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突破局限,新型课堂

学校不是唯一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学生在校时间有限,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体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我们的教育教学也都外延到了社会、家庭。“我们发现今天的学习不仅仅发生在课堂内,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

网络教学的优势现在已经显现出来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能进行学习。为了课堂上让学生能有目标地听讲,提高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我们通常要求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带着思考上课。

预习,不仅限于学生读课本,绞尽脑汁自己去想。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的背景知识,比如《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先去了解这段历史,掌握社会背景,再学课文时更能理解五壮士的爱国之情。

现在微课的发展也是异常迅速的,选择课本里面的一个知识点录制微课,引发学生的思考及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值得大力提倡。就像到超市选购商品一样,就像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一样。课上没有完全理解巩固的知识,我们可以录制微课,突破难点,强化重点。

新型课堂不只是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课堂,而是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课堂。新型课堂也不仅是学校里40分钟的课堂,而是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的互联网中,一切能让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课堂。

在“互联网+”的时代里,网络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现代的学生是幸福的,现在的老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了更广阔的的视野,有了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全面改革,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和课程的全面整合,建成信息化、现代化的学校。”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制定让学生感兴趣的、高效的、更有广度和深度的教学。

參考文献:

[1]仲玉维.未来教育的探索 根植于当下的实践:专访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陆云泉[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

[2]冯艳艳,卢秋红.考虑技术的时候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关注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

[3]陶行知.谈生活的教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互联网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