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咏
摘 要:人类社会离不开实践,而劳动作为实践最基本的形式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矛盾是推动劳动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劳动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基于卢卡奇《本体论》的启发,在此,笔者就劳动的基本矛盾作一些思考。
关键词:劳动;基本矛盾;目的性;因果性
基本矛盾属于内部矛盾
内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所以,笔者的方向是找到劳动内部固有的矛盾。先讨论劳动,为什么要劳动呢?恩格斯说劳动使人成为人,这里说明了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也就是劳动的功能。在这里,笔者先从劳动整体中剥离出客观、原始的劳动(不包含劳动的社会性)。劳动的原始形式仅仅把劳动当成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形式,它的功能就是产生使用价值。按照马克思的方法论,事物的结构决定功能,那么劳动的结构呢?笔者是否可以从劳动的内部结构中找到突破口?笔者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找到了想要的答案。卢卡奇说:“只有当不存在的反映所产生的诸多结果凝结成为一种具有可选择性结构的实践时,这个只是自然的存在物才能变成一种社会存在中的存在物”。劳动是实践的一种形式,是有其结构的。所以,笔者的任务就是找出劳动的本体论结构,这里加上“本体论”的原因在于,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科学,也就是劳动自为存在为劳动的固有结构。
劳动的本体论结构
从本体论上来说,社会存在可分为两个异质的因素:存在及其在意识中的反映,人就是凭借这种二元性脱离动物界的。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总结和提取, 笔者将劳动的内在的本体论结构定为:现实(也就是存在,这是前提,是对象性)——反映(包括对存在的反映,对自然因果性的认识等)——目的论设定(动机是满足需要的愿望)——选择(包括实施决定、设定因果链等)——实施——适应(包括预防性的设定,比如劳动结束后,需要进行检验、控制、修正、巩固等等,比如原始社会把石块制造为斧头,如果不继续打磨,长期如此,斧头就会废弃,重新回到自然存在中去,而总体来说这里已经是更高层次的存在),这是一个螺旋上升式的循环过程。笔者认为,劳动的内部矛盾应该在劳动的这些结构环节中去找。这里的现实是前提,不是劳动。反映具有一种特殊的充满矛盾的地位,一方面,它是任何存在的严格对立面,而且,正因为它是反映,所以它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而且也是同时的,它是在同样的或者更高水平上社会存在中的新对象性的工具,它是设定因果系列的决定性前提。既然不是存在,就更不是事物,所以反映也不是笔者的答案。卢卡奇说:“但是这不是劳动的内在矛盾,因为有两种活动组成了本来存在着的劳动整体,它们还构成了每一社会实践甚至整个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基础,这两种异质的活动,一方面是根据相关的现实尽可能确切地反映设定目的,另一方面是以这种反映为依据设定的一些因果系列”。所以笔者认为,关键环节之一在于目的论设定。
目的论设定和因果性设定
在这里,构成劳动本体论结构的基础仍然是目的论设定及其所发动的被设定的因果链,它们两者是异质的、有矛盾的。只有正确地反映了自在的、独立于意识的现实,才能实现对于所定目的漠不关心的异质的自然因果性,才能把这些自然因果性转化为被设定的、为目的论设定服务的因果性。显然矛盾出现在自然的因果性不一定被正确反映,不一定被设定为为目的性服务的因果性,这样就导致了目的和结果的偏离。比如,一位男士将追求一位女士设定为目的,如果这位男士不能正确反映这位女士收到巧克力会让她开心这个因果性规律,不能在他追求女士的这个实践中设定这个因果性,而是送了一块烧饼,那么他这次设定的追求结果就会失败,这就是矛盾之所在。
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是笔者想要的答案:目的论基础上的设定目的和设定按照因果性执行职能实现目的的手段之间的矛盾。劳动的内在矛盾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表现为潜在性和现实性之间的矛盾(亚里士多德说:“凡是有潜能的存在的东西,则既能存在而又能不存在”);在哈得曼那里表现为不稳定性和偶然性之间的矛盾;在马克思那里表现为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矛盾等等。马克思的一个观点:在人的自我实现那里表现为自然限制的退却,但不可能完全消失,人不可能完全超越自然限制,这就体现了这种矛盾。人在设定超越自然的目的和自然限制的矛盾中不断认识以及利用自然因果规律,不断发展,这就是矛盾推动劳动、人和社会的发展,也印证了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
目的性和因果性的对立和统一
目的性和因果性的对立在于:一是,两者是异质的,目的性是一种意识,本身不是现实,而因果性是现实,只是有时我们还没有发现而已。二是,目的性只有作为被设定的目的论才能现实地执行,这是目的论的本性。因果性不同,它既可以作为被设定的,同时也可以作为非设定的因果性起作用。三是,因果性对于目的性的可能性偏离,因为主体只有根据一定的具体劳动切实正确地反映了与劳动目的有关的因果关系,才能把这些因果关系转变成被设定的因果关系。
社会性劳动的基本矛盾
对于社会性的劳动,也就是劳动的目的论设定的第二种形式。在这种设定中,主体所设定的目的直接就是让别人进行目的论设定。其目的设定的内容是促使他人(或者他人组成的群体)本身进行具体的目的论设定,这样,劳动就在多人协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于是劳动就有了社会性。这时,目的设定的对象不再是某种纯自然,而是人的意识;设定的意图不再是直接改变一种自然对象,而是促成人们做出一种以自然对象为准的目的论设定;实现目的的手段不再是直接影响自然对象,而是要在他人那里实现这样的影响。社会性的劳动要以直接的具体劳动为基础,所以同样适用。
劳动的异化和同化
“异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產生的。笔者认为劳动的异化在于劳动的目的论设定把人当成了对象,也就是目的论设定的第二种形式发展的结果,在这个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目的论设定过程中,自然有强弱胜负的较量,就会出现各自的格局,于是就产生了阶级性。比如,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在人与人的这种生产的目的论设定的较量中,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对于劳动的同化,我们觉得是目的论设定的第一种形式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合类性的固化,比如表现出来的各自民族独有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阶级性是民族性的异化,它们是异质的,在现阶段历史的发展中,它们统一于社会性的国家当中。不过,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会消失,那时候就是自由王国了,或者说人类的史前史结束了,人类真正的历史开始了。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卢卡奇.本体论[M].重庆出版社,199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5.
[3]刘永吉.中国政治经济学方法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赫尔曼,乔舒亚,等.生态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