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琼 黄宇华
摘 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发展对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跆拳道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虽然在近几年我国的跆拳道教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普通高校在公共体育跆拳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其中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跆拳道;教学改革;研究
跆拳道作为一种特殊的运动,最初是从朝鲜传入我国,是一种具有搏击特性的同身体对抗为存在的运动[1]。跆拳道突出的是体育精神以及对训练者强身健体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跆拳道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尤其是在跆拳道被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以来,在我国很多的普通高校中将其作为了一种公共体育项目,通过对学生进行跆拳道训练,以期提高学生身体的综合素质。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跆拳道教学存在的问题
跆拳道教学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
跆拳道的學习通常是需要在室外进行,同时也需要借助辅助工具与训练场地,这是很多高校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依旧有很多高校虽然开展了该课程,对于教学硬件的设施却存在没有准备或者是准备不足的问题。
例如,有的高校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安排专门的训练场地,或者是为节约教学成本,在进行跆拳道教学时占用篮球场地;还有的学校对于教学所用的道具没有进行准备或者是准备不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极有可能会由于教学道具的不足,而出现误伤自己、同学的情况,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
跆拳道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跆拳道教学的特殊性[2],该教学项目更加侧重教师的示范效果,但其中很多跆拳道知识、动作单单靠语言是描述不清的,也很难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但很多高校的跆拳道教师甚至是从其他体育项目转进来的,对于跆拳道的教学只是略懂皮毛,他们通常是一边学习一边授课,因而教学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跆拳道教学的改革措施
促进跆拳道教学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就普通高校的跆拳道教学硬件设施而言,各大高校应该将促进这方面的建设,通过加强该课程的基础教学设施,与训练场地、教学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与合理整合,进而确保高校内跆拳道课程的顺利开展。就普通高校的跆拳道教学软件设施而言,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地引进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与模式,以帮助跆拳道教师组织有效的课程活动,或者是通过引进先进的教学媒介来提供更加活跃的教学环境,进而使得跆拳道教学趋向专业化[3]。而对于条件较好的高校,可以考虑组织小班教学的模式,实现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跆拳道的教学效率,保证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同时,高校也可以为学生申报跆拳道考试,通过考试来进一步提高公共体育的影响。
体现跆拳道教学以人为本的思想
将跆拳道教学引进高校之后,各大高校应积极地转变思想观念,从学校公共体育教育的本身特点出发,突破以往的跆拳道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该思想具体体现为:变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结构以及更新教学理念等三方面。就变革教学方法而言,跆拳道教师应该突破以往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自身对教学方法的变革,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要求,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就调整教学结构而言,跆拳道教师应该通过深刻认识学生、教师、教学媒介以及教材四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多样且有效的教学手段或者是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教学结构,以帮助学生将课程学习、群体竞赛以及课外活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跆拳道技能[4]。就更新教学理念而言,跆拳道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导位置,通过教师从旁的用心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在课程、课下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促进目标的实现。
促进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高校跆拳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来进行学习。因而,高校应该重视跆拳道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教师应该具备充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组织关于跆拳道知识的培训、修研等活动等,只要教师具备高专业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必将更进一步。例如,清华大学开展了与专业跆拳道运动员以及奥运冠军之间的交流活动,以此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整体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跆拳道作为一种深受欢迎的运动,在高校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因而就需要我们加强对跆拳道教学改革的研究,以提高校内跆拳道教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跆拳道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27).
[2]沈翔.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普通高校跆拳道课程建设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04).
[3]宋莹.长春市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跆拳道专项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5.
[4]薛亚东.构建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跆拳道普修课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