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英语课程的改革初探

2018-01-22 11:35孔维臻叶金珠
南方企业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孔维臻 叶金珠

摘 要:外贸英语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操性,而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初衷和要求。鉴于此,运用混合式学习方法,课程可以从课前分析与设计、课堂知识点组织与活动设计、课后反馈与互动三个环节进行改革。

关键词:外贸英语课程;混合式学习方法;课程改革

长期以来,外贸英语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侧重于课堂讲授,主要存在这几个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课堂信息化程度较低;课堂时间利用率有待提高;课下交流互动反馈能力有待加强。因此,采用混合式学习方法,对外贸英语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外贸英语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

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现有的学习方法、学习模式、学习资源,运用拟改进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完成知识的高效传递,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的教学方法。其深刻的内涵在于,能够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发、监控的作用,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设备的更新、学生的配合程度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者低效都可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具备合理的教学对象

现阶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的外贸英语课程主要包括《外贸函电》《经济贸易英语》《商务英语谈判》,开设时间在本科第四、五学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经过第一学期的英语公共课、计算机课;第二学期的经济学公共课;第三学期的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大多已经适应了大學学习的节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和专业知识,同时对核心专业课有着较强的学习欲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能够保证课程设计的顺利实施。

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在信息化的今天,大学已被各种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学生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电脑、手机进行在线学习。同时,有的课程已经使用教学软件多年,对于软件的运用相当成熟。

外贸英语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网络互动为亮点,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将课堂面授与课后反馈相结合,探索新的外贸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分配每个环节的学习时间,完成知识内化。具体来说,外贸英语课程设计分为三个环节:课前、课堂与课后,应合理地利用三个环节的优势,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课前分析与设计

课前让学生对下节课所授内容进行预习,除了传统的看教材、查资料等方法外,教师还可以组建教学团队,集中对课程要点、重难点、知识模块进行梳理,分配任务,购买视频或者录制视频。视频的制作剪辑都需要平台技术的支持,从视频选择、脚本编制、视频拍摄、剪辑到制作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大工程,需要本专业教师与相关技术人员的高度配合。录制或者购买的视频难度按照学生的能力进行区分,考虑到不同学习能力的受众的接受程度,设置一般难度视频和进阶视频。网上购买的视频应该考虑到内容的贴合度、视觉的观赏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视频进行难度区分以及长度剪辑;自制视频需要考虑语言的流畅性、画面的清晰度以及观看平台的稳定性。可以用Word编写好字幕与知识要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来自由选择是否需要观看字幕,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从中获益。

具体以《商务英语谈判》为例进行说明:商务英语谈判课程是根据外贸业务流程来展开商务对话及谈判的,教师根据每一章的内容,录制视频,对知识要点、重难点进行讲解,根据具体章节的重要程度酌情安排,长短不一,20分钟以内为宜。

课堂知识点的组织与活动设计

由于新的教学模式中设置了大量的前期活动,完成了大部分知识点的传授,因此,课堂上主要是完成对知识点的内化。要求学生对要点进行自述,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课后反馈与互动

新的学习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其顺利开展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具体来说,教师要严格按照实施计划来准备教案和课程资料,及时查看学生的学习动态,认真回复学生的问题、发布作业、及时批改,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QQ等方式向教师反映课堂感受,增进师生感情。

结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2018年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强化了实操性课程的比重,而外贸英语是一个跨学科的、实操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其课程改革,能更好地完成预设的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同时,外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也可以为相似课程提供教学改革路径选择。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翟绪阁.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2]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葛云锋.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5(35).

[4]宋时春,田慧生.问题解决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5(07).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