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湾区功能定位与实践举措

2018-01-22 12:43马宏欣徐士元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功能定位浙江

马宏欣 徐士元

摘 要:随着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議的提出,给浙江大湾区的发展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浙江大湾区的功能定位至关重要。本文以浙江大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法,总结世界四大湾区的功能定位的经验,谋划湾区功能定位的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大湾区 功能定位 浙江

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海湾、港湾、邻近岛屿组成的区域,湾区是个大都市圈、大的产业集群、大的创新极。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如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与当今世界三大湾区并肩。

世界四大湾区的功能定位经验对浙江大湾区的功能定位具有借鉴意义。浙江地理位置优越,港口资源丰富,拥有世界超级大港—货物吞吐量第一的宁波舟山港,处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南翼,在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浙江省第十四届党代会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大力发展湾区经济。随后,浙江省发改委详细谋划了浙江大湾区的目标定位。功能定位是促进区域加速发展的方向。借鉴国际著名湾区功能定位的经验,分析浙江大湾区的功能定位目标,从而提出保障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一、国际著名湾区功能定位的经验和启示

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际著名的四大湾区,是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创新中心,航运中心,服务中心,是湾区经济发展与功能定位的最佳代表。学习世界著名湾区功能定位的经验,可以为浙江大湾区的功能定位提供诸多的借鉴和启示。

(一)国际著名湾区功能定位经验

1.纽约湾区。美国纽约湾区是国际湾区之首,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平原,土地面积达2.1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纽约湾区城市群是美国经济核心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和制造业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同时,纽约湾区建立了大型港口群,通过海陆空交通规划,更好地带动和辐射了更广泛的内陆腹地。纽约湾区的成功定位在于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和不断地创新发展,吸引了各种高端要素向湾区汇集;湾区交通体系便捷,城市协同发展。

2.旧金山湾区。旧金山湾区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面积1.8万平方千米,形成了旧金山市、半岛、南湾、东湾、北湾等五大区域格局。旧金山湾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科研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旧金山湾区拥有20多所高等院校,是典型的科研湾区。二战之后,旧金山湾区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其硅谷地区汇集了大量的全球著名高科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处在世界前列,被誉为科技创新的引擎。其功能定位的主要经验为:宜居环境对人才的吸引;集中了众多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

3.东京湾区。东京湾区是以港口群为依托的工业湾区,位于日本本州岛,年吞吐量超过5亿吨,经济总量占了全国的1/3。该区形成了从东京到横滨的沿海六十多公里的带状工业地带,注重发展创新经济与服务经济,吸引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合理的规划,横滨市承担湾区贸易中心功能,千叶县重点发展空港经济、国际物流,茨城集聚大学和科研机构,重点发展信息产业。其定位发展的主要经验:湾区都市圈中城市功能分配较为合理,并且形成了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依托港口建设,发展规模化的物流产业和重工业,建立了世界规模的产业中心。

4.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湾区人口达6600万,位于珠江通往南海的重要出海口,由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不含龙门)、中山、珠海、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以香港、广州、澳门为三个顶点,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其定位发展的经验:依托国家战略发展湾区经济,依托港口群与物流建设,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起步。

(二)国际著名湾区功能定位的启示

纽约湾区依靠金融业的发展,旧金山湾区受益于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东京湾区则是受到港口航运业的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受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影响。湾区的功能定位存在差异,同时也存在共性,对浙江大湾区的定位存在启示作用。

1.发展优势产业,注重金融产业发展。湾区是新兴产业聚集地,也是优势产业的集聚地,促进了金融中心的形成。金融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四大湾区都重视金融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全球的金融中心。坚持发展优势产业,不断进行产业的调整升级,发展金融服务业,从而促进新兴产业的拓展,加快产业一体化的步伐。

2.合理分配城市职能,建设港口城市群。四大湾区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与技术优势进行科技创新、产业积累、人才集聚,合理分配城市职能,使城市间错位发展。由此避免产业竞争,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结构,加快产业一体化进程。增加城市间的合作,协同发展,建设港口城市群。湾区具有三面环陆地的特殊地理构造,具备优越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地理区位资源更加利于形成港口群,发达的港口城市是国际四大湾区建设的根本。港城联合,交通便捷,加快产品的流通,促进湾区经济的大发展。

3.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发展高科技产业。集聚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发展高科技产业需要科技人才的支持,四大湾区的教育与科研机构密集程度远超其他地区。湾区经济发展需要各类人才的推动,人才资源的多样性也能使湾区形成开放的多元文化,营造多元的文化环境,进一步加快了湾区的对外开放的步伐,使湾区不断发展创新。

4.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滨海优势。国际四大湾区都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品质提升,主要包括公共交通、城市商业配套设施、环境整治等方面内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湾区内的环境,提升湾区的积极效益,促进湾区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滨海优势,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宜居空间,是四大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经验。

二、浙江大湾区功能定位的目标

浙江大湾区建设的总目标是打造成为“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世界级现代化大湾区”,实现浙江大湾区的总目标,要做好湾区的功能定位,促进湾区经济发展。浙江大湾区建设应充分利用浙江区位优势,借鉴国际著名湾区城市发展经验,实现浙江大湾区的功能定位,把浙江大湾区打造成为数字经济高地,科技创新高地,金融核心中枢,海洋经济高地,全面对外开放的平台。

(一)打造数字经济高地

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时期,电子商务、手机支付、共享单车等都显示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浙江拥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创新经验与雄厚的技术实力,其发展一直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2017年12月,数字经济成为浙江省“一号工程”。数字经济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要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保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精神,挖掘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点,使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更好的结合,赋能实体经济,引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更好发展。

(二)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湾区的科技创新决定着湾区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世界科技产业的变革,湾区的经济发展从利用港湾资源优势发展贸易和临港工业,到依靠服务经济,湾区内逐步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世界四大湾区注重科技创新发展,浙江省大湾区建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浙江将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且集聚人才,建设一批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和布局国际水准的创新载体,以高新区、高教园、科技城为依托,实现“三廊”格局,加快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嘉兴G60科创大走廊,以及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

(三)打造金融核心中枢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创新金融产业,重视金融产业的发展。杭州湾经济总量在浙江省所占比例较大,是浙江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要增强杭州、宁波两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筑“两极”格局,带动环杭州湾经济区创新、开放、联动发展。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浙江毗邻上海,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推动浙江大湾区金融发展,加强金融合作,协同发展,形成以上海为龙头,以杭州湾为依托的金融核心圈。不断搭建金融平台、集聚金融要素、汇聚金融人才,把浙江大湾区打造成为金融核心中枢。

(四)打造海洋经济高地

新时期,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成为我国第一个海洋经济示范区。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浙江省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包括舟山群岛新区、宁波—舟山港、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浙江自贸试验区等,同时明确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使海洋经济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全省各级合理开发海洋,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进步。下一阶段,在高水平建设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同时,努力建设自由贸易港,构筑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打造海洋经济高地,为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增添新的动力。

(五)打造全面对外开放的平台

浙江省的对外开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宁波港对外开放到浙江自贸试验区建立,义乌小商品市场开放,“义新欧”班列开通,阿里巴巴美国上市,浙江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2017年,全省货物贸易出口居全国第三位,出口占全国的份额达到12.7%;引进外资居全国第五位,占全国比重为8.4%;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居全国第三位,达到83.1亿美元。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经济形势下,要继续保持浙江开放型经济的先发优势,就必须吹响新的号角,寻找新的切入点,坚持“一带一路”的引领,推进浙江新一轮对外开放,努力构建全面开放平台。

三、浙江大湾区功能定位实现的保障措施

浙江大湾区功能定位的实现需要各种基础设施的保障,建立湾区轨道交通网,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创新产业的发展,集聚国际化人才,优化湾区环境,努力实现湾区的功能定位。

(一)建立湾区轨道交通网

在大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实现海陆空联合互通尤为重要。一是完善公路、鐵路及轻轨的建设,建立大型铁路综合枢纽,加强城市之间以及与经济腹地的联系,加快货物的运输。二是建设航空机场,增加航班,加强对外的联系,不断扩大经济辐射范围,打通铁路与机场之间的通道,促进资源的有效输出。三是增加港口功能,扩大港口吞吐量,加快港口物流业的发展。高水平推进港口、水运、航空、路网、物流等现代交通五大建设。加快推进疏港公路铁路、江海联运主通道建设,推进大花园大通道建设,使湾区内交通网络高效便捷。

(二)制定科技创新政策

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制定科技创新政策。科技创新引领湾区经济的发展,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科技政策的引领。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将经济、技术、地方特色等因素考虑在内,并且各政策之间应相互衔接,注意科技政策之间的平横。不断丰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从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依靠科技创新支撑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让科技发展成果更多更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

(三)创新产业发展

加快产业创新发展,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重点加快发展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精细化高品质转化;增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促进产业的发展,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合协作。建立区域合作,在产业布局、港口建设、旅游产业方面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实现1+1>2的溢出效应,共同建设一个世界知名大湾区。

(四)集聚国际化人才

浙江部分高校在个别学科具有较强实力,部分研究所在新材料领域居于领先地位,但是浙江大湾区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领先优势学科。发展浙江大湾区,实现浙江大湾区的功能定位,需要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首先,在浙江设立培养高端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建设高教区,培养研究型人才。其次,引进国内各层次人才的同时引进海外人才,人才带动项目,发展产业链效应,加快推进浙江国际化的进程。最后,建立国家科研机构或引进高端研究机构来浙江建立分支机构,增加浙江的科研机构。

(五)优化湾区环境

优化湾区环境,不仅要优化湾区生态环境,还要优化湾区的营商环境与文化环境。首先引进绿色低碳产业,优化人民居住环境,将湾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湾区。其次,为发展数字经济与金融产业,应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友好型政府管制环境,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继续推进对外开放,以“一带一路”引领湾区的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其他湾区的合作,提升浙江大湾区的国际影响力。培育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构建优质生活圈。

参考文献:

[1]卢常乐,金陈怡.“世界级”浙江大湾区规划出炉 今后5年交通总投资1万亿[N].21世纪经济报道,2018—08—07.

[2]孙静波.浙江:新一轮对外开放将以服务业领域为重点[D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j/2018/05-10/8510689.shtml,2018—05—10.

[3]夏梦妮.粤港澳大湾区客运机场可达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8.

[4]陈利,卢瑛莹,陈琴,冯晓飞.先进湾区生态环保历程及对浙江大湾区建设的经验启示[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2):70—73.

[5]田栋,王福强.国际湾区发展比较分析与经验借鉴[J].全球化,2017(11):100—113.

[6]潘毅刚.大湾区战略的本质、规律和浙江的应对[J].浙江经济,2017(20):32—34.

[7]張善坤.努力构筑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J].浙江经济,2014(22):8—9.

[8]刘艳霞.国内外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与启示[J].城市观察,2014(3):155—163.

[9]王春震.基于城市群的公路网布局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

[10]Thompson R.Tracking accessibility:employment and housing opportunities in San Francisco Bay Area[J]. Environment&Planning; A,1999,31(7):1259—1278.

〔马宏欣、徐士元(通讯作者),浙江海洋大学。〕

猜你喜欢
功能定位浙江
Snooker
Mother
Task 2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数字经济 浙江这么干
论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功能定位
检察机关案件流程监控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庭前会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物流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