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校《国歌》演唱与教学

2018-01-22 10:29侯铁梅
艺术评鉴 2018年21期
关键词:透视演唱国歌

侯铁梅

摘要:由田汉词、聂耳曲,创作于1935年的《义勇军进行曲》,不仅在抗日战争时期极大地激发了民众抗击日寇的热情,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和平年代更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英雄凯歌。《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重要场合响起,然而听国歌演唱却并不尽如人意,很多人甚至是大中小学的学生都不能完整准确地演唱国歌。唱准、唱好国歌是中国公民的职责和最起码素质,笔者认为唱好国歌要从学校音乐教学抓起,每个音乐教师都应将《国歌》教学放在最重要的首要位置,把《国歌》当作学生入学音乐学习的第一课,认真上好国歌,确保学生会唱、唱好国歌。笔者在这首熟悉歌曲的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希望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透视 学校 《国歌》 演唱 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1-0116-02

一、《国歌》演唱的现状

国歌在很多的场合我们都能听到,比如:重要会议、运动场、升旗仪式等。然而我们往往听到雄壮嘹亮的国歌声,并不完全来自会场人的演唱,多是高音喇叭放的录音,甚至电视上国家级的重要会议奏唱国歌,能看到很多人嘴型和歌词不对应,显然并不会唱国歌。而在我们身边需要唱国歌的场合,甚至在大中小学生的升旗仪式上,很难听到纯粹现场演唱的歌词曲调准确、嘹亮的国歌声。

会唱国歌、唱好国歌应当是一个中国公民最神圣的职责和最起码的素质。怎样保证让公民会唱国歌、唱好国歌?根本要从学校抓起。在师范学校、中小学的音乐教材上,《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印在课本的第一页,然而或许音乐老师们认为学生本来就已经会唱,或者因为《义勇军进行曲》并不在规定的章节内,更或者中学老师认为在小学学过了,大学老师则认为在中学唱了,大家都对它视而不见,极少有老师把它作为一课认真去教给学生。这也就造成很多大、中、小学生都不能完整准确地演唱国歌,以致步入社会更加不会唱国歌。

二、应将《国歌》教学作为大、中、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第一课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管你是在小学、中学或者大学,都应将《国歌》教学放在最重要的首要位置,把《国歌》当作学生入学音乐学习的第一课,认真上好国歌,确保学生唱准、唱好国歌。

三、《国歌》教学设计

笔者是一名幼儿师范学校的声乐教师,作为进入幼师学习的学生,有的在中小学学习过国歌;有的学生来自农村没有专门学唱过《国歌》,但无论哪种情况,他们对《国歌》都是比较熟悉的。对于熟悉歌曲的教学,往往存在这样两方面的问题,即:从教师本身来看,容易流于简单化;从学生方面看,又易产生麻痹与厌学情绪。这或许就是从小学、中学都在学唱这首看似简单又很熟悉的《国歌》,学习效果却不理想的原因吧。怎样才能克服上述问题,使熟悉的《国歌》教者有物、学者有趣,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呢?笔者就以执教的《国歌》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笔者在这首熟悉歌曲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巧设导语,诱发学习兴趣

在《国歌》教学时,笔者改变了传统的上课座位形式,将这节课的教学放到音乐活动室进行,去掉课桌,并将凳子排成合唱排练的队形。

教学场景的变迁,使同学们感到新奇和兴奋。从传统意义的座位上解放出来,大家更觉得轻松愉快,那种渴望上课,猜测如何上、上什么的心情是非常急切的。悬念一旦聚焦便会全神贯注。在这样的氛围中,笔者静静地环视全体学生,进行新课导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首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歌曲,曾激励多少革命英烈浴血奋战、创建新中国;又曾鼓舞多少优秀儿女艰苦创业、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同学们,大家知道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吗?”在这样的诱导下,同学们很自然地答出了答案,进一步对歌曲作简要的介绍。

(二)视听结合、设疑讨论,激发学习情趣

兴趣引起后如何保持兴趣,并激发进一步探知的情趣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嘴巴、脑子都动起来。

1.看一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音像,奥运会我国运动员夺取金牌颁奖仪式音像。

2.听一听:欣赏合唱《义勇军进行曲》。

3.议一议:在哪些场合奏唱国歌,在各种不同场合奏唱国歌時你的感受如何。

这种声像结合的欣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整首歌曲激昂与振奋人心的情绪有了深刻的体会。而理性的讨论,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热情,更使学生思维不再受到局限,忘记了时空概念,脑海里展开丰富联想,内心产生激情与冲动,对歌曲内涵的理解步步加深,对演唱歌曲产生莫大兴趣。

(三)铺路搭桥、分散难点,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为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做一些发声练习以铺垫并解决难点是必要的。在这节课中,笔者一方面选择了两条发声练习做铺垫,旨在训练学生用坚实有力的声音去歌唱和用有弹性的声音唱好短音符;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法唱准三连音、用加衬字的方法唱好弱起、用划拍法准确把握附点音符。

(四)唱读看辨、激励评价,增强参与意识

传统教唱法学习熟悉歌曲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那么怎样做效果会好些呢?笔者是这样做的:

1.唱、读:让学生视唱曲谱,老师提示同学们注意唱准弱起、附点音符和三连音;指导学生富有表情地朗读歌词,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2.看、辨:让学生仔细看谱,认真听辨老师演唱的正误,老师选择学生易出错的地方,唱一句对的,唱一句错的,学生通过听辨、对比和模唱,便可以轻松唱准这些易错的句子。

3.激励评价:先请同学弹琴伴奏,学生随琴唱词,不正确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适时激励评价,并有意识地在同学中间巡回,用手势、声音点拨帮助,推进教学进程。随后按座位分组起立演唱,同学们互相提出优缺点,老师则给予支持性的积极评价,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与成就。

这样学唱歌曲,使全体同学都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大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加上老师的指导、激励评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兴趣参与并有信心提高。

(五)析曲析情、挖掘内涵,增强表现情趣

充分挖掘歌曲思想内涵,使学生在原有熟悉旋律的演唱中有新的感悟与提高,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演唱质量。笔者将“对歌曲情感的把握”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并贯穿始终。

在本课一开始,对在不同场合下奏唱国歌时的不同感受和同学们做了讨论。这里笔者更进一步从学科特点出发组织学生讨论歌词,通过音乐要素分析曲调,加强对一字一句情感的准确表达。

1.请同学分析曲调,并请小号特长生吹奏这句,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号角式的音调,像嘹亮的冲锋号角,激励着无数战士与爱国志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

2.為什么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作曲家用了突然休止?”。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休止符更能突出并强调“最危险的时候”,造成一种特有的紧迫感。有了这样的认识,同学们再唱这里的休止符时就自然会处理的干净、利落。

3.歌曲中为什么连着三次出现:“起来”?引导同学们体会: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人们被迫着发出一浪高似一浪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表达了中国人民不愿做亡国奴的强烈愿望。由于有了这样的认识,同学们再不像过去那样提醒多次都唱不好由第一个“起来”到第三个“起来”的渐强力度的表达。

(六)演练歌曲、体验成功,增强演唱情趣

学生起立呈合唱队形,指挥、伴奏、小号手、军鼓手各就各位演唱歌曲。置身于排练演出的情境,学生情绪高昂,既增强了学生的演唱情趣,又提高了表演能力。同时,笔者将同学们的演唱实况录下来,让同学们听听自己的“作品”,既发现了不足,找到了差距,更从自己的演唱中收获了一份成功的喜悦。

以上就是笔者《国歌》教学的一点体会,只要我们充分挖掘歌曲包含的思想教育因素、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去认识、理解音乐,就一定能从“熟知”与“旧有”中发掘新内容,就一定能使学生从新知新法中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知;既接通了歌曲与学生的情感之河,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德与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颜吾佴.大声唱国歌,别不好意思[N].人民日报,2014-06-17:(05).

猜你喜欢
透视演唱国歌
国歌
当国歌响起
嫌短,捷克奥委会要求修改国歌
户外写生课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声乐教学略见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透视”近视
音乐剧《变身怪医》中杰克角色的演唱与情感特点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