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康 夏悦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使得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越来越受现代社会的重视。古琴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方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我国古琴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所以在新时期下,必须全面分析古琴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从而更好的实现古琴文化现代化传承,下面将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古琴文化遗产 传承 现状 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J6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1-0045-02
就目前而言,社会上一直在呼吁当前古琴保护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各个地区过于看重“申报”,但是对“保护”却不是很积极。地方政府为了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效益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并且地方政府也积极的构建文化大省、古琴之镇,但是其并不是出于对古琴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是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这就使得在当前的古琴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到古琴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传承。
一、古琴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意识的觉醒,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力度逐渐提升,古琴文化因此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同时古琴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越来越多的地方流派古琴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并将其看做是城市名片,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古琴文化遗产的保护。即便如此,在当前的古琴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以扬州广陵琴为例,其在当前岁上存在“昔日《广陵散》,今日广陵‘散”的说法,其主要是指在历史上,广陵派十分繁荣,但是在今天,广陵派却日渐式微,弹古琴的人越来越少,而大师更是少之更少。同时,当前的广陵派琴人在传授琴艺时,大多是通过零散的方式,缺乏核心凝聚力,这必然会影响到广陵琴派的复兴。
在实际中,政府的政策、经费等的支持情况对于文化事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从当前扬州古琴传承保护实际看,政府部门对于古琴的重视力度并不是很高,并且没有充分尊重古琴文化及琴人,政府与古琴文化传承保护之间的不和谐声音比较大。从政府部分官员的视角看,琴人的素质并不是很高,且不团结,没有发挥出其古琴文化的凝聚力;从琴人的角度看,政府只是将古琴看做是“三把刀”文化,对其不太重视,政府与琴人之间的不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古琴文化的传承。
从当前扬州古琴发展实际看,虽然并没有通过统一的广陵琴社对相关琴务活动进行组织规划,但是琴人依然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奉献其对古琴文化的热爱,并努力為古琴文化传承、保护做自己的工作。由历史传承而来的广陵琴社虽然短暂的沉寂下去,但是新时期下的当代广陵琴人却创办了更多的琴社组织,如南风琴社、大音琴堂等,都在积极的开展相应的古琴文化传承活动。
二、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策略探析
(一)加大政府协调引导
对于古琴文化,其本身的高雅文化特性就决定了其无法和流行音乐一样,依靠市场来实现生存、传承,从这个角度看,古琴的保护需要发挥出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政府通过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扶持,可以极大的促进古琴文化遗传的传承及保护。近年来,古琴入选至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这使得各个地方的政府都充分借助当地的古琴流派进行“古琴城市”建设,并积极的将具有本地区文化的元素展现在人们面前,从而带给人们更加深刻的印象。古琴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代表,因此,在进行古琴文化遗产传承中,政府需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结合当地古琴流派,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古琴流派保护方案,并注重对古琴资源的普查,力求掌握精准,全面的传世古琴、琴曲、琴谱、古琴制作工艺。在此基础上,组织古琴大师、相关学者开展相应的琴乐活动,并对古琴艺术团体、传承人进行相应的资助,从而更好的促进传统古琴文化的传承保护。
(二)调动琴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际中,民间的琴人要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要勇于承担传承、保护古琴文化的遗传的责任,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积极的参与到政府举办的各种琴社活动中,为琴社资源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要注重调动琴人在琴乐传承上的主观能动性。从古至今,古琴都属于民间资源,其具有十分深厚的民间根基,可以说是民间百姓自己享用的一种高雅艺术。如“扬州八怪”,就是在民间自己发展起来的。我国的古琴文化至今已经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依靠古琴传承主体本身的主动性,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古琴对观众并没有很高的要求,其只需要三五知己就可以焚香抚琴,充满了雅兴。因此,在传承古琴文化中,调动琴人的主动性是很有必要的。此外,为了更好的激发琴人主动性,政府部门还可以出面,对具有良好技艺的琴人进行奖励,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古琴文化遗产的良好保护,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琴人的积极性,使得琴人可以更好的按照自身意愿进行文化传承、保护。
(三)建立民间与政府合作关系
从我国古琴文化遗产保护整体看,虽然有的地区对古琴文化遗产保护十分看重,但是由于文化管理部门、相关管理人员对古琴文化缺乏全面的认知,从而造成了在古琴文化遗产保护上存在缺陷,甚至会引起管理混乱的情况,影响到古琴文化遗产的良好传承。鉴于此,在实际中,可以尝试采用民间与政府合作的方式,对古琴文化进行保护,结合地方古琴流派实际,建立从上到下健全的古琴文化保护规划、保护政策,打造全新的古琴文化遗产保护平台,由民间琴人提供专业的古琴文化保护知识。由政府部门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活动经费,从而确保古琴文化保护的持续进行。通过民间与政府的良好合作,民间琴人会更加积极的为政府部门服务,创建良好的社会影响,提高了政府部门对于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的信心,而琴社也会将更多有力的资源反馈给政府,两者相互配合、互利共赢,极大的提升了古琴文化遗产保护效果。
此外,在进行古琴文化遗产保护时,民间琴人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寻找相应的投资人,尤其是在社会上具有很强影响力的投资人,以其社会地位来带动更多社会公众对古琴的兴趣,让更多人可以参与到古琴活动中,深入了解古琴文化,促进古琴文化遗产的良好传承。
(四)加强古琴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古代,古琴是文人陶冶情趣的方式,他们蔑视商贾之徒,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民间琴人虽然具有很強的琴乐传承热情,但是其缺乏相应的商业运作、社会沟通能力,难以通过市场的方式来实现古琴文化的传承、保护。而在琴社、社会、政府的相互沟通中,其内容十分琐碎、繁杂,加上缺乏相应的琴馆经营手段,使得很多民间琴人无法很好的协调政府、社会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门学科,其理论与实践并重,为了更好的促进古琴文化遗产保护,就需要建设一批懂古琴文化、知识面广、知晓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且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实际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古琴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由政府出资,组织民间琴人开设相应的课程,对下一代的古琴文化遗产保护者进行培养。同时政府部门还可以发挥出学校教育的优势,尝试将古琴文化保护引入到学校教育,特别是高校,开设专门的课程体系。民间琴人为学校提供必要的古琴资料,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掌握必要的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使其在今后可以更好的参与到古琴文化保护工作中,全面提升古琴文化遗产保护质量,促进我国古琴文化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琴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当前古琴文化遗产传承情况看,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全面掌握古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并结合现实需求,制定相对应的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全面提升其影响力,促使古琴文化遗产可以很好的传承下去,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施咏.对当代古琴文化保护传承的几点思考[J].当代音乐,2016,(19):1-4.
[2]顾永祥.论十余年来沈阳古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乐器,2016,(06):34-36.
[3]刘珂.镇江市梅庵派古琴艺术传承现状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8,(10):184-185.
[4]杨术.关于古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析[J].神州,2017,(20):14.
[5]刘小萌.古琴、古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音乐传播,2016,(01):11-13.
[6]王添羽,刘彦,王倩.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古琴斫琴、减字谱的交互体验设计实践[J].艺术科技,2016,29(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