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少华
摘 要:对于当前时代的教育而言,教师处于十分重要的教育者岗位,而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当中,已然形成了多方面的教学经验和思想,但是在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当中,教师仅仅拥有基础的教学素质是不够的,还需要实时提升自身的多方面素质,尤其是在与学生进行相互的配合上,需要加强相应的知识培训。主要研究了在职教师应当进一步加强哪些方面的知识培训,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教师;教育;知识培训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教育研究的重点由课程转向教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有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衡量教学有效与无效、效率高与效率低的一个重要标尺。”“有效的教学与教师的发展是相互交融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正是其教学日益‘有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教学的有效程度的最全面、最客观、最精确的权衡尺度。”可见,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主要变量。
从实际看,世界各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都还不够,没有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令人担忧,其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学历不达标、知识素养和理论素养欠缺、科研能力低下、缺乏上进的动力等是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的主要表现。
在新课改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到底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在职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什么方面的培训呢?笔者认为,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查了一下资料,知道所谓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根据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身心素质持续成长,不断深化的过程。作为一名成熟的优秀教师,需要经过三个阶段:(1)职前教育阶段:师范院校学习;(2)初职阶段:在实践中向老教师学习,熟悉教材,熟悉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3)成熟阶段: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新的领悟,新的创新,较好的教育效果,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敬业爱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工作精益求精;要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要有不断进修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创新。要善于在工作中不断反思、钻研,成为研究型的、自我发展型的教师。
那么,在职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哪些培训呢?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先进的教学理念
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教学论坛上听到的“友善用脑”;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论坛听到的“关于怎样成为幸福的教师”;还有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介绍与视频。这些东西都是大家可以探讨和学习的,在职教师的培训应该在此方面加强。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什么很多老师怀疑,或者不敢使用一些新课程中的方法?那是因为觉得不可行,如果看到真实的操作过程,比如去“友善用脑”的合作学校听课,比如给培训教师准备一些优质课、大赛获奖课、名师课的视频,再比如“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在这里笔者相信所有培训老师的想法都是“给我一个榜样,我能发生很大改变”。
3.心理疏导
教师有压力,他们更加需要疏导。我们经常说希望学生从“苦学”转向“乐学”,这个过程应该也是教师的责任。你的方法对了,学生就转变了,而如果学生没有感觉学习是快乐的,大抵是因为你教的方法有问题——所有的人都这么想。所以笔者提心理疏导的原因就是很多老师本身就是不快乐的,他怎么能让学生感觉快乐?他们需要带班管学生、需要备课讲课、需要改作业、需要政治学习、需要进行专业教学研讨,成天疲于奔命,看得见看不见的压力随处可见。另外,很多老师重视成绩,忽视人文精神问题。比如:对孩子的平等关怀不够,对孩子及其家长的尊重不够,工作和生活中人格独立、观点坚持不够。培训教师就是为了更好的教育,解决了教师的心理问题,教师才能乐教。
4.学科知识更新,专业技能的再培训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文科学也与时俱进,无论是什么样的教材,一旦成为教材,就必然落后該学科建设发展的步伐。我们的教师当然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学习来加以进修、增补和提高。但在现实的背景下,严重的课业负担,无形的升学压力,同行间的竞争和比拼,老师们用于自我阅读、学习、提升和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时空已经被严重挤压。在这种情形下,指望教师完全靠自己刻苦努力,拓宽知识面,提升专业水准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由专家们在教育报刊中遴选适合教师阅读的佳作,汇编成册,提供给他们阅读是不是教师培训中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呢?事实上,现实中有更多的有意却无力读书以修养自己的老师们,都急切地希望获得更多有益有效的帮助。邀请本专业站在学科前沿的顶级专家,整合新知识的各项内容,或传授,或交流,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专业新知,应该是教师专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陋见,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刘金华.基于教育供给侧实施教师培训[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2).
[2]王海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之可能[J].教师发展研究,2017(1).
新课程·教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