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主要从事的是房屋建筑与土木工程,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改革,使得“营改增”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推广,对于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这也就要求相关的建筑企业能够就“营改增”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获得持续的发展。本文主要就营改增对于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程度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会计核算;应对措施
我国的经济体系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发展方式也从传统以数量为主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朝着依靠质量的集约式发展进行转变。可以说“营改增”税务制度的改革,其也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深化税务制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自2016年以来我国的“营改增”政策试点范围也开始包纳有建筑企业,对于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也就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来更好地适应“营改增”对于建筑企业的具体影响。
一、“营改增”含义以及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营改增”主要指的是将企业在运营中所缴纳的营业税改成增值税,并且将缴纳的对象转变为销售商品增值部门的纳税,从而有效避免企业出现重复交税的情况。“营改增”实施之后,对于现有的缴税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优化作用,并且很好的保障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势之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并能够有效实现税收监督,从而有效避免建筑企业出现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
“营改增”实施之后,对建筑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就税收方面进行分析,“营改增”的实施能够有效避免以往建筑材料重复征收等问题的发生,并能够有效保障建筑企业的盈利与增长。但是在税收工作的具体改革过程中依旧存在有比较多的问题,“营改增”作为一种新的规定,使得企业在面临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不擅长解决的问题。因此相关的会計从业人员也就需要对建筑企业中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也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进行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营改增”政策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优势,并有效避免该政策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从而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营改增”实施对于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影响
以往的建筑企业只有进行营业税的缴纳以及计提过程中才会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但是在“营改增”实施之后,对于许多环节也都会进行增值税的核算工作,并使得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量以及工作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一)对于建筑企业收入核算的影响
以往在进行营业税的缴纳过程中,施工单位进行纳税的标准往往会根据企业自身的综合情况来进行核算的,并多是分为建筑工程造价以及工程所的利润两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就要求纳税标准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施工企业在进行税款的缴纳过程中,需要以不含增值税的工程造价作为纳税标准。在这一基础上,也就使得建筑企业面临着部分增值税进行抵扣的问题,从而直接缩小企业的盈利空间,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利润,对于企业经济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对于建筑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前,营业税的成本核算多为加价税,在税款缴纳之后也会分为进项税额与实际成本两部分内容。而自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要求企业在缴纳增值税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企业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发票抵扣状况来进行计算,其与企业增值税的缴款也成了正相关性,可以说差距越大,建筑企业所需要缴纳的增值税金也就变得越来越多,对于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我国还有许多的小型建筑企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面临很多开支无法获得正规增值税发票这一问题,导致了很多企业的进项增值税无法得到有效地扣除,在这一情况下,企业的税负增加,自身利润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
(三)对会计工作核算环境的影响
因为营改增税制的变化以及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使得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这也就要求建筑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充分重视营改增政策实施给予会计核算环境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并积极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技术架构。随着营改增税制工作的推广,对于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基础上也就要求相应的会计工作人员能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并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该建筑企业自身的会计核算工作。
(四)对于建筑企业现金流与利润核算的影响
充足的现金流也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而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建筑单位的利润高低与其手术、成本以及营业税等因素的变化也就有了紧密的联系。企业现金流的增减以及整体税负的增减也成了反比关系。在以往营业税的增收过程中,因为受到税金预交制度的影响,使得企业的现金流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税金预交制度中还要求企业能够进行税款的提前上缴工作,并在整体工程完成之后进行相应的核实跟清算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多数建筑企业所需要缴纳的税款多是根据工程进度的百分比情况来进行确定的,其税金也相对比较高,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进度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该税款缴纳体制还会给予建筑企业的现金流造成比较严重的冲击,并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正常发展。当营改增实施之后,建筑企业还可以在工程完成之后按照一定的百分比来进行税金的缴纳工作,这样也就有效避免了预交现金所对工程进度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并使得企业的现金流得到增加。
三、进一步提升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几点措施
(一)加强企业的营改增意识
建筑企业在自身的会计核算工作之中,需要充分意识到“营改增”政策对于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营改增意识。在“营改增”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企业将自身的发展趋势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标准,并且就“营改增”给自身带来的影响进行细致的分析。为了有效缓解“营改增”政策实施对于企业产生的压力,也就可以对相关部门提出一定的要求,并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增值税税率。可以说“营改增”政策的实施,给予建筑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以及挑战,这也就要求建筑企业能够充分应用相应的优惠制度,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及生产效率,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endprint
(二)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完善优化
随着我国“营改增”税务政策的推行,对于建筑企业的日常运营也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如果建筑企业想要更好地适应该制度,也就需要对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并需要充分保障制度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此外施工企业还需要根据增值税的相关制度、税法以及企业会计准则,来对自身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从而使得自身的会计核算制度与政策的契合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在构建完善的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应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来保障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从而使得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该建筑企业还需要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权限的合理分配,来给予建筑企业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撑,从而帮助该建筑企业获取了持續的发展。
(三)进行会计核算方式的合理调整
自“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建筑企业还需要对自身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调整,并需要对原材料、施工方的计价等涉及税金的会计项目进行明确的细化处理。在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买进材料等一些涉及增值税进项的税额还需要进行单独的核算,并不得直接将其作为成本来进行计算,否则就无法在核算中进行减除。此外企业的营业收入还需要对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减除给予一定的重视。
(四)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还要求建筑企业中的会计人员能够充分适应其对于企业带来的种种影响,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配合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因此建筑企业的会计人员也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并加强财务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以及营改增的相关政策知识。在这一基础上,还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转变以往陈旧的会计核算思想,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美霞.浅议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其完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9):86-87.
[2]李翠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影响研究——基于VE角度[J].价值工程,2016(02):64-66.
[3]王利娜,张伟.建筑企业营改增焦点问题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6(15):31-34.
作者简介:
李伟(1966- ),女,汉族,大学专科,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