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文章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12个常用实词、3个常用虚词和6个通假字;
2.翻译全文,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本文比喻论证方法、论证逻辑展开的主要思路
(二)能力目标
1.了解荀子关于学习应持有的态度;掌握学习的意义与作用;明确学习需要积累和坚持的重要意义。
2.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掌握更多的古汉语常识;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针对观念变化的实际,明确“荀子学习态度”的时代意义。针对今天高中生学习现状,明确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积累与坚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知识上的落脚点:识记——判断、评价各种学习态度,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
学习、生活:课题旨在倡导和践行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行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既是本课题教学的学习目的,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积极、大胆探索与发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13分鐘)
“十年寒窗磨一剑,高考一朝试锋芒”,同学们经历了十年寒窗苦,你们一直在努力,在奋斗,那么你是是否考虑过一个问题,学习的意思是什么?请大家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A:学习是为了自我水平的提升,使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作用的人。
学生B:学习是为了让自己以后有一个好的出路,能够更好的孝敬父母,服务社会。
学生C:……
这是一个很实在的问题,学生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学习的意义,都做到了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无论是为社会、为家庭还是为个人,学习都是成功的必备。而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时期,也有很多莘莘学子,他们学习又是为了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就聆听一下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大师荀况的《劝学》,看看他们学习的意义所在,而荀子又是如何劝学的,劝学的目的是什么。
(二)探究活动一(10分钟)
组成同桌小组,带着导入环节中的“荀子是如何劝学的,劝学的目的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进行课文阅读、查字典,解决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进行分段和段落大意概括,总结全文中心思想,同桌之间通过你读我听、你问我答、你做我检查等方式,来进行同桌搭档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布置的任务。
如在进行课文生字词查阅之后,学生A与同桌B进行段落式阅读与理解;学生A进行第一段阅读和段落大意阐述为:重点阐述学习的意义。文章的首句就是整篇论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也就是说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要不断的努力,在文章中利用一连串的比喻对此论点进行论证,并提人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反省自己、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B进行第二段阅读和段落大意阐述为:重点阐述学习的作用,首先作者对学习产生的显著效果进行了阐述,然后又提出了想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就需要不断的努力,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
这种同桌合作探究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并且同桌是与自己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在日常相处中更加了解彼此,关系最为融洽,这种关系会使得同桌探究活动开展起来更加顺畅。能够与同桌形成监督、约束和竞争的学习氛围,为同桌提供帮助和讨论的条件,从而提高双方的探究积极性。
(三)探究活动二(15分钟)
组成四人小组,提出探究问题:你觉得需要具备哪种因素,才能使得学习道路畅通无阻?
在四人小组合作座位设计时,改变传统的按照身高排列方式。而是形成“田字格”结构,有A类、B1类、B2类、C类学生各一名组成。A类是学习成绩优异、理解能力强的学生;B1类是学习成绩较好,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B2类是学习成绩较差,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C类是学习成绩很差、理解能力很弱的学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任务分配与关系协调;还要设置纪律员,主要负责探究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课堂纪律,对探究过程中的违纪行为或现象进行管理;还要设置记录员,主要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记录,从而对探究过程中的学生表现有更加明确的掌握。
在进行小组探讨后,由小组成员进行轮流发言,对小组成员进行编号,第一次由A组-1、B组-1、C组-1……发言(1为学生编号),第二次由A组-2、B组-2、C组-2……发言(2为学生编号),以此类推,进行轮流发言,使得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小组参与主动性,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保证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
A组-1:通过小组讨论,我们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恒心”,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能三分钟热血。
B组-1:通过小组讨论,我们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读死书,而是要掌握学习和休息的合理安排,这样才能以更好的心态去学习,也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C组-1:……
(四)教师总结(5分钟)
在各小组代表进行问题回答时,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获取答案。探究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下,来获取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从同学们的探索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需要恒心、有的认为需要劳逸结合,有的认为需要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些观点可以说是各有所长,都是学习过程中需要的关键因素,而至于到底需要选择哪一种或是哪几种来作为自己学习的助力,就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选择既符合个人喜好,又在个人能力范围内的因素,并且在学习中应用这一因素,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还对学习道路畅通影响因素进行梳理,主要包括决心、恒心、信心、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认识。
说明: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加之与教师的交流,能更好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有利于他们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拓展延伸(2分钟)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达到知识结构、能力延伸的作用,进行课外拓展延伸练习。在本篇课文的后面,是学生的自读文章《师说》,这两篇文章都是和学习有关的,一篇是以学生为主,一篇以教师为主,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师生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的,应该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呢?同学们可以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题目,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小文章,来进行观点阐述。
作者简介:童奕鹏(1982-),男,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族:汉,职称:中学二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语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