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广林
杨凌高新第二小学建校不到三年时间,已成为杨凌远近闻名的好学校,在2016年的综合测评中,全区排名第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大幅提升。这些变化除得益于教育管理外,创建校园武术特色运动体系也功不可没。
创建特色校园我们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把武术引进校园,片面推进武术的套路,武术重“术”
建校初期,我们努力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因学校地处崇武尚德的唐太宗李世民诞生地(杨凌建子沟义恩寺),又根据学校师资情况,把武术作为创建校园特色的项目之一。随后,全面普及武术长拳套路,同时,学习武术健身操。很快,“武术”在校园内遍地开花。在2015年“庆六一”大会上,学校邀请了上级领导和广大家长观看了学生的武术表演,得到了观看者的啧啧称赞。
随着热闹活动的结束,初期学武术热潮的慢慢退去,“武术热”凉了下来,“武术特色”也不见了色彩。这让我们陷入了思考:难道学生练武术就是为了表演?引进武术仅仅是为了创建校园特色吗?武术究竟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什么?武术的根在哪里?如何让武术在校园生根并持久下去?
于是,我们查阅了大量有关武术的书籍资料,走访武术专业人士,我们这些“门外汉”对武术开始有了系统深刻的认识。
二、把学生带进武术,带进武术传统文化中去,以“武”育人
通过深入学习和接触武术,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了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更让我们领悟到了武术独特的教育内涵。“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学校引进武术,不是办武术学校。而是把学生带进武术,带进武术传统文化中去,以“武”育人。学生走进武术,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深远意义,学习武术与学生素质教育的结合点,成为我们创建校园武术特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过不断努力探索与实践,我们重新规划了校园武术实施方案:
(一)“中华武术我传承”
首先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武术文化,包括武术起源及发展历史、武术的门类等,通过组织召开“中华武术我传承”主题中队会,播放《少林寺》《霍元甲》《李小龙》等优秀武术影视片,设计布置操场武术文化墙(武术知识、武术明星等),积极创设校园武术文化氛围,让学生了解接触武术,重点学习和理解武术礼仪、武德的内涵等,从思想感情上喜欢武术。在学习武术文化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武术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华武术,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中华文化,传承着中国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
(二)“中华武术我特长”
学习武术从三个层面展开:
1.全面普及武术健身操。要求人人会做武术操,每天课间操要做武术操。在学习中注重武术精气神的培养。
2.体育课特色校本教学(按年级段学习)——武术长拳段位制。要求每周有一节武术课,学习长拳套路。套路运动要讲究艺术效果,追求美感,以体现武术的根本特征,力求表现逼真的攻防动作,给人技击含意的感受。
3.打造武術社团。以学生武术特长培养、技能提高为训练活动的重点。每周训练两次,包括武术散打、太极,武术器械刀、剑、棍棒等。以此为学生特长提供发展可能。武术健身操为每年广播体操比赛必赛项目之一,校运动会有段位制长拳比赛。评分标准侧重武术精气神的表现力。
通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逐步让武术这个独特的教育内容融入了我校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不仅仅学习了武术,更培养了学生的精气神,让学生更阳光更自信,无论课间操,还是学生队伍行进,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武术学习让学生的专注品质得到锻炼,对课堂教学有明显的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在2016年杨凌示范区国学经典展演比赛中,我校以武术特色获全区小学组第二名。
随着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深受人们喜爱,中华武术和中国诗词、戏曲等传统文化一样,必将受到当代青少年的喜爱与传承。我们教育工作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责无旁贷,任重道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