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雄
摘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也对夯实文化自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学校育人视角和现代教育原则与教学方法角度出发,对内容、资源、渠道、方法等进行反复考量与慎重选择。要在准确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法制保障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以课程建设为纽带,整合教育内容、教材与教学资源、教学实施与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要素和环节,系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 国家文化战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学教育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正在广大中小学迅猛发展。教育部于2014年推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也都出台了许多引导性文件。但是,传统文化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资源短缺、各方面工作总体缺乏系统规划和组织协调等问题。为更好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初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我们需要从更高的国家文化战略站位和更有针对性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划角度去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笔者结合近期的学习和几年来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了解。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增强文化自信为思想基础与重大目标
1.“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正式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并提出,成为“第四个自信”:并且特别强调文化自信的基础地位,多次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从文化自信的高度来探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是新时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立场,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体现。要实现中国梦,必须摆脱文化自卑,提升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信,防范文化自负。我们讲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确立和传播文化的自信。培育儿童和青少年的文化认知、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豪感,要把握住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的方向。否则,传统文化教育走不正、走不遠、走不顺。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与源泉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按内容来说。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重要的来源。习总书记洞察到了中国的文化基因。明确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习总书记在系统地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价值、文化功能、道德意义与精神作用的基础上。强调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联结起来。
纵观世界历史。放眼全球各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影响力与生命力。20世纪以来,中国和世界都不断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华传统文化也经历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但是,最终以其无比深厚的根基和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特征,继续传承下来,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中国特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不断变革的时代滋养着中国文化发展。作为中国人,传承和创新伟大的、无与伦比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份荣耀,是一种使命。
3.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是夯实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转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中小学教育是起点的教育、基础的教育,也是全面影响每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它决定着每个人成长发展的底色与底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与创新,必须在中小学阶段打下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得到认同,能否不断焕发出生命力,能否面向未来得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根本来说。都取决于我们能否有效地对儿童和青少年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文化的传承繁荣要由中小学教育而起,反之,文化的断绝与消亡也可能因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而致。中国历史上文化的危机虽有外族入侵等影响。但真正的威胁似乎来自理念上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缺乏自觉与自信、实践上对于儿童和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漠视。由于近代以来中国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国人把落后的原因归结为传统文化,因而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产生了鄙视与自卑,中小学教育中也或多或少呈现出这种忽视传统文化的倾向。时至今日。外来文化以过洋节、吃西餐、看大片、玩游戏、追明星等方式。全面渗透到儿童、青少年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中华民族的节日、饮食、服饰、礼俗、技艺。以及民族英雄、历史记忆等,却与中小学生渐行渐远。今天的教育必须做出调整,要积极而恰当地改变这种局面。否则,延续民族文化血脉,重铸中华民族文化辉煌,就会流于口号。
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要把握好“三个尺度”
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服务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人才。但是。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如何从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出发,把握好传统文化教育的尺度?
1.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衡量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对待传统文化上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创造未来”,这是一个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在知所由来、增强认同、传承发扬的同时。把眼光放到今天、投向未来。以建设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基点,寻求新时代民族精神的价值归宿。因此,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扣住“优秀”二字,注意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以古鉴今,不能厚古薄今:把重点放到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上来,放到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上来,放到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上来。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读经流派”甚多、私塾与书院重现、古服古礼复兴、商业炒作兴起等现象,都需要我们理性对待。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甄别、选择,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简单化、图热闹,不能重“制器”而轻“修德”,也不能被商业利益牵领而盲目跟风。endprint
2.从学校育人视角来衡量
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是无比丰富而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但是,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要关注教育的广泛性和基础性。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品类与深浅等,都要放到具体的中小学校教育情境中去思考有没有育人价值、育人价值的高低和如何促使育人价值最大化问题,不能偏离或远离中小学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有些传统文化研究、开发和教育项目,从文化继承的角度来说十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相关内容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有突出价值。有些经典很有价值,但中小学课程内容已经较多,学生的负担普遍较重,如果不顾环境条件一味要求学生诵读。也不利于达成育人目的。有些地方政府搞一些地方文化建设项目,要求学校开展配套的传统文化教育,但是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大格局中,这些教育资源的育人价值能否最大化则值得考虑。总之,中小学校是一个正规、系统、讲求效率的教育系统。教育内容、资源和方法的选择都要从育人角度作充分的考量,而这一考量尺度不只是传统文化本身,更重要的是其教育意义、是对人的成长的价值。
3.从现代教育原则与方法来衡量
我國古代教育以学习“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以私塾等为主要场景,以阅读、背诵与讲解为主要教学形式。但今天的教育经过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借鉴。吸收了大量教育科学、学习科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学校教育实践经验,已经形成了将知识进行系统化组织,以课程和教材形式呈现,以师生互动方式开展的教育模式。今天中小学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教育目标上要提高儿童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认知水平与传统美德修养,在教育策略上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的丰富性、基础性、层次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等理念。我们要继承发扬我国古代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育等优良传统,也要充分运用多种多样的现代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技术手段,以适应当代社会儿童、青少年的特点。不少学校让学生穿上长衫长袍、摇头晃脑地死记硬背那些经典,偶尔体验—下未尝不可。倘若成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风尚或刻板僵化的教育形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未必有益。经过多年的反思与纠正,中小学教育已经逐渐抛弃了“死读书、读死书”“生记硬背”等教与学方式,切不可借传统文化教育之名让其卷土重来。
三、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要系统设计实施方案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教育决策,需要有更高的站位、更长远的战略思考来谋划这项决策的落地问题。对于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可考虑就以下问题加强制度建设与资源支持,以保障合理、顺利推进。
1.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
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学等概念是相关的,但是内涵与外延上是有重大差别的,这种差别从小处看会导致教育内容等方面选择重心的不同。大处看则是对文化建设和政治大局的理解与把握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当对上述概念进行准确界定。从服务政治大局、贯彻中央精神看,从体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看。也从相关概念的历史考察看,必须强调传统文化的“中华”“优秀”两个界定,明确我们要传承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国学”是一个在文化的创造主体、层次类型等方面相对较窄的概念,也是一个面对“西学东渐”而产生的历史性概念。用“不忘所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观点来衡量,是有局限性的。对于特定的学术研究或特定场景来说,用“国学”概念可能是合理的,但在中小学教育中用国学教育概念替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能会引起歧义甚至误导。
2.为相关教育提供法制化保障
经过多年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高,不再是一种边缘、从属和补充的教育内容,不再只是学校一种自发选择的教育行为,而是肩负重托的极其重大的教育任务。在此背景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考虑加强相应的法制建设。一是可考虑在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相应的基本内容中:二是要在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管理的相关行政规章和重大政策制度中,明确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课程、标准、评价等要求:三是在科技、卫生、体育、城乡建设、互联网、交通、旅游、语言文字等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中。不仅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容,也应增加为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便利的规定。
3.构建较为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
教育内容、课程类型结构、教材与教学资源、教学实施与评价等。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我们要以课程建设为纽带。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个要素、各个环节,系统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1)加强教育内容的研究梳理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考虑四个原则。
其一,突出基础。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来说。要根据其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来控制内容难度,突出民族语言文字和历史教育,开展以蒙学和儒学内容为主的基本经典阅读。开展书法、艺术、游戏、体育等基本技能教育。培养基本的礼仪习惯和道德品质。养成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要努力避免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从基础缺失的一个极端,走向“繁、难、偏、旧”的另一个极端。中小学阶段不必过分强调原典学习,要避免以专业研究的方式来指导中小学生的经典学习,不必过于执着地推动整本阅读。
其二,丰富多样,我们要让学生广泛接触、学习和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物质、制度、精神多领域,文字、思想、行为、技艺多载体,真、善、美多层次,经、史、子、集多种类,诸子百家多流派,不同地区多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应当有基本的了解。
其三,循序渐近。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对教育内容作出序列化、分学段、划层次、有重点的安排。endprint
其四,尊重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极其丰富。在坚持正确导向与明确原则性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各地区和各学校视地区与学校的教育环境、学生实际、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对内容作出筛选。同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在设计底线标准的基础上,提供可供选择的项目内容。
(2)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安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极其广泛,按现有的中小学学科分类衡量,是难以成为边界清晰的一门独立学科的。从现实出发。可重点探讨以下几种课程安排路径:一是渗透到其他学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要求反映到中小学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在各学科教学中加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二是充分利用地方课程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性课程。逐步确立起学科标准与内容框架。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的内容有所了解、有所感受、有所亲近:三是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让学生在参与形式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与道德体验:四是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统一的或可选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教育。
(3)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资源,一方面可谓极为丰富,浩如烟海的典籍、各种古迹和纪念场馆、丰富多样的民间习俗、社会化文化活动等。都是学校开展教育的资源:另一方面,适用于今天的中小学校使用的较系统的、高质量的、便利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仍然处在较短缺状态。当前的重点应当放在组织编写或修订一批中小学综合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上,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整体性。同时。要把握住机会。对中小学各学科教材特别是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进行修订。增加内容,强化导向,引导教学改革。要充分鼓励和调动高校、研究机构、文化场所,以及其他各种体制、类型的社会资源单位参与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工作,从政策上和经费上支持中小學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要特别重视网络资源的开发应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更有效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切实加强相关教学研讨和教学评价
在现有课程教学体系下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新话题。我们必须在今天的学校制度下,探讨合乎时宜、便于教师实施、能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模式。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业研究者和广大中小学教师一同组建各种教学研讨的共同体,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加强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要研究制定教学评价标准,逐步实现以评价引导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在各种高利害性考试中稳妥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4.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和施教能力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限,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不够、施教能力不强。建议今后在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调整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和各专业课程中相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阐述,打好准教师的传统文化功底: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公共培训课程,开展全员培训:三是设立专门培训项目,选培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种子教师:四是以多种方式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传承、转化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推陈出新,中小学教育担负着神圣使命,当系统设计、久久为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