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剑+++++张秀平
【摘 要】预学单设计科学、时间安排合理、预学充分到位,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重难点知识,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就预学设计、预学与导学衔接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预学设计;预学与导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3-0047-02
预学单设计科学、时间安排合理、预学充分到位,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重难点知识,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设计预学单?预学与导学怎样有机衔接,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深入思考的。
一、关于预学设计
1. 科学确定预学目标
无论是预学单、导学单,还是练习单,对于每一节课学习目标的提出,都要力求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这堂课要学会哪方面的知识,用所学知识解决怎样的问题。例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这堂课的学习目标为: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2. 合理安排预学内容
预学要求一是为课堂学习作好知识基础储备,二是完成部分原本课堂中要学习的但是学生可以自行掌握的知识。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的预学:要求优秀学生列举出3个分数,证明3个分数的相等关系,借助这3个分数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其他方法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要求一般学生列举出3个分数,利用其他方法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方法可能不够全面),也就是中等生可能会忽视证明3个分数的相等关系这一环节;要求学困生会照本宣科地读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而不是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3. 提高预学思维含量
预学设计不能繁杂,不能等同于传统的预习;不能以机械做题为主,要进行科学设计,学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导引性设计要到位,思维训练含量要高,以提高预学价值。
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预学单可以这样设计:
(1)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2)猜想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并想办法验证。
(3)猜想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并想办法验证。
(4)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
(5)试着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取名称。
4. 联系生活设计预学
如“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预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实践的环节。如安排“今天我当家”的活动,要求学生星期天和家长去菜市场买菜,买菜的时候要注意零钱的使用,使学生明白了“付出的钱”“用去的钱”“找回的钱”这样一些原本在课堂上讲不清楚的概念,学会用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买菜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认识了一些平时在饭桌上喜欢吃却不知道名称的蔬菜,更重要的是在买菜的过程中,学会了小数的计算,明白了“付出的钱”与“用去的钱”“找回的钱”之间的数量关系。他们不仅会一样一样地算钱、付钱,还学会了把两样蔬菜的价钱加起来再付钱。他们直观地了解到用元、角相加,是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而卖菜的人找钱时也是元和元相减、角和角相减。在这个基础上,再改成小数,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了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使新课的教学水到渠成。
5. 重视预学过程评价
评价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让学生对预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预学活动。教师可在预学单上设计自我评价栏目,通过记分式、标志式、贴图式等评价形式,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鼓励、自我肯定,从而形成内驱动力;组间互评,要求学生给对方组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并主动为对方组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合作学习。
6. 加強预学方法指导
预学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指导策略上要遵循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时有章可循,有的放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同伴互助等举措,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并从中感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他们的预学能力。
二、预学与导学的自然衔接
1. 预学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预学与导学衔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预学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只有通过预学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教师才可能做到“以学定教”,导在恰好处,导在关键点。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展示和交流不仅要展示成果,还要充分暴露问题;发现问题后还要归类,特别要注意后进生有哪些问题,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倾向性的,哪些是个别的。所以,教师要参与预学交流,融入小组讨论中。这样,既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又能及时捕捉到一些相关信息,随时调整导学。
2. 课堂中的先学和后教
(1)先学。首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在预学中的“收获”与“困惑”,然后展示本组的预学情况,最后组间交流评价。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互相检查预学的效果,让学生养成自觉预学的习惯;二是通过学生主动讨论、主动质疑、主动展示,再次巩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三是通过自主预学与交流展示,相互学习、相互砥砺、相互促进,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交流中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课堂结构,真正地“以学定教”。
(2)后教。即更正、讨论“先学”中暴露的问题。课堂上,对预学单中学生可以解决的知识点略讲或者不讲,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预学是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例如,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首先要求学生汇报:你买了什么菜?用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根据这些信息,让学生思考:你会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分成几类?(一类用加法计算,一类用减法计算)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个小数加法和减法的问题列式计算,然后讨论: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做到数位对齐呢?然后让学生尝试做例题,这样,“预学”与“导学”的衔接就自然、紧密了。
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发现了问题,学会了思考和总结,这种“先学”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盲目的应付式自学,而是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一大转变。“后教”的主角仍然是学生,教学形式可以是学生教学生,所谓“兵教兵”,即是学生能讲的就要让学生讲,要么在组内讲、要么在全班讲。如果学生讲的有错,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更正、纠错,同一个问题可以让几个乃至更多的人更正。这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教师的“教”,主要是指在学生讨论得出一个正确结论后,教师择要板书,使学生触类旁通、学会运用,还可以抛出被学生忽略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探究新知以及解决在预学中反馈出来的问题,也就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对于新知识的探究可由学生说出自己的探究过程,教师只需稍作引导。在演练中,设计的题型来源于教材,要有针对性,难度要适中。通过演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再进行解题方法的归纳与总结。
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练习:
1. 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想一想怎样最快地把这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形。
2. 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形,哪些图形是正方形,再指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3. 你能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
4. 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如此,将“预习单、导学单、练习单”三单并举,并自然、紧密地衔接,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编辑:杨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