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念波
相对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的“辩论体”,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的作文属于“介绍体”: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字,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注意写作要求——“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也就是说,相较于外国留学生,你对于中国是知之甚多者,所以,由你的眼光来选取相关的对象,通过你的介绍来加深他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和认识。你应该是一个讲解员或者导游的身份,自然,介绍的人称就包含“你们外国青年”“我们中国”之间的角色对应。这一潜在的要求暗示着本次写作需要满足接受者的心理期待——认识中国,读懂中国。如果忽视了这一人称的暗示性,就必然导致介绍的生硬与无效。
一、注意人称和身份的对应性。
在你写的文中应该有明确的“你”“外国朋友”“留学生”等称谓。很多考生忽视了这一要求,或者是没有达到要求。试看下面两个语段:
满载着货物的列车徐徐开动,亮眼的火车头冲破轨道上旋转的指示牌,开始它的跨国之旅。这里是义乌,火车将从这儿,行驶到遥远的英国伦敦。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贸易作为最基础的交流形式之一,将东亚、中亚及欧洲各国更加联系在了一起。习主席的“一带一路”构想已同古代中国开辟的丝绸之路交织在一起,跨越时空的距离,中国正以负责任的大国的方式,促进沿线地区交流,和平发展,共创明天。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你是否沉浸在电视网络上获取全球天气的便利中,却早已遗忘庭前静观云卷云舒的坦然乐趣?
你是否醉心于轻点鼠标即知万千生物的进化历程、纲目属种,却不曾细嗅蔷薇的暗香浮动?
你是否偏安于水泥森林的一隅,满足于隔着厚厚的玻璃远远地观望着自然,却未想过挣脱这高科技的牢笼,与天地同呼吸、共起舞?
——《心近,自然来》
点评 前一个语段,分明具有报告文学式的独特视角,首先用强烈的画面感传达出“一带一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又揭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传递出的和平发展的理念,语言客观冷静,但并不符合介绍体的语体要求。后一个语段尽管文中有“你”这一人称,但所提到的内容与外国留学生的身份并没有什么关系,这里的“你”换成“我”也并无不可,也属于身份失当。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来中国。中国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也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相信你们也有读不懂看不透的地方,所有现在由我来为大家解释,介绍你们较为关注的三个“中国关键词”:中华美食、空气污染、移动支付。
中化美食是中国最为骄傲的一项“手艺活”……
——《我眼中的中国》
点评 相较而言,这一篇文章的第一句话“首先非常感谢你们来中国”体现出作者亲切友好的态度,全文的“你们”出现了三次,而“现在由我来为大家解释”契合了介绍体文章的要求,能满足接受者的期待心理。
二、注意内容的关联性。
除了人称之外,题目要求“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一要求更值得玩味。作文的关键是面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那么介绍什么呢?这些外国青年是生活在中国的留学生,他们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并非一无所知,但想有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所谓“读懂”是也!那么考虑到他们的需求,我们应该介绍他们更想知道的内容。所以,内容既不能太浅易,也不能太艰深。同时,尽管我们也承认中國的前进和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方面不够完善,甚至有相对负面、落后的方面,但这些内容恐怕也不合适一味地显露,更不可大肆渲染。想一想高考前夕一名中国留美学生在毕业演讲说到“美国的空气都是新鲜而甜美的”而引起的轩然大波,就在提醒我们广大考生:在高考作文中,我们需要具备发展的眼光、辩证的眼光,多看主流少看支流,多鼓励少打击,多身体力行少袖手旁观,正如罗一笑事件之后,一篇网络热文所说的那样“傻傻的善良胜过聪明的冷漠”。
当蛙声伴着田间的风传遍广阔的美丽乡村,当驼铃载着国际的梦奏响一带一路之歌,你会看见古老中国日益崛起的身姿,它化为一声厚重的龙吟,泅渡了历史的重洋,激荡在七大洲的上空。
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今日少年人,当蛙声伴着驼铃,我们向前迈步的脚步声应当更加铿锵有力才是。
世界青年人,也请让我们伸出手,握一握,共同穿越巨变的中国。
——《蛙鸣伴驼铃》
点评 这一语段中考生也试图将中国的发展巨变介绍给外国留学生,但更多地停留在展示与宣传上,而且化用崔卫平微博名言的痕迹很重,还是改不了“裁剪”“拼贴”的坏习惯。
说到便捷,就不得不提到咱们中国的移动支付。日前在中国论坛上疯传的一则漫画讲的是中国移动支付的普遍性:买个煎饼果子都可用支付宝,路边乞丐都自带二维码,闯红灯交罚款都是微信支付……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出门什么都可以不带,就是不能不带手机。日本网友都在感慨:“人家会不会偷偷嘲笑我们落后呀。”英国BBC专门做了一个五分钟的视频来讲述微信的强大功能……这些都让我们感叹,原来我们的生活已经这么的方便了。
——《便捷中国》
点评 作者就很机智地用日本网友和英国BBC对于中国移动支付的关注来突出中国生活方式的便捷,避免了自卖自夸式的常见论调,“我们”这一人称的反复,强化了介绍体的立场,也很好地顺应了读者的期待心理。
三、注意文化的差异性。
中国青年和外国留学生在一起,应该会有文化的碰撞,如何在介绍中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度很大,但立意更深。
如果你没到过中国,相信你听说过誉满全球的中国美食。中国人爱吃,并且吃出了文化。我不会忘记看汪曾祺先生文章里舌尖上的感受,玉林米线、黄焖鸡、金华火腿,高邮鸭蛋以及最普通的黄油烙饼。中国人讲究吃,每一道菜的背后可能有着几百甚至上千年历史。你吃油焖大虾,我可能和三五知己边吃小龙虾边畅谈人生;你吃法式鹅肝,我可用最平常的食材做出一道你永生难忘的蛋炒饭;你吃昂贵鱼子酱,我可能尝到秘制多年的雷山鱼酱。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或许让你更深入理解中国烹饪的核心,它不只关乎食材、手法,更是我放盐时想起你最近生病而少放一点的平常心;让你欲罢不能的不是厨艺技巧,而是生活中点滴感悟。中国人吃的是菜,吃的更是人生。
这里是中国。
——《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
点评 作者从美食中找到了突破口,在如数家珍中,将中华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外国美食进行比较,突出了介绍人的眼光和见解,令人佩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