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定位与思想教育

2018-01-22 23:52赖昌南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共青团工作定位高校

赖昌南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组织、引领与维权,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定位.共青团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工作中的具有独特价值。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工作;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2-005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2.027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共青团是我国青年政治工作的中枢机构,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动青年、团结青年、教育青年、凝聚青年的国家机器。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必须立足高校实际,深入研究工作对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找准定位,着重做好如下四大方面的工作: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共青团是面向大学生实施思想引领的重要组织实体,共青团应以提高青年政治使命感和道德修养,壮大青年精神力量为立足点,强化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教育,构筑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高地。

(一)理想信念教育。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制度面临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文化的强势冲击,唯有加强对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信念的教育,才能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根基。高校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长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抵御外来的思想颠覆,进而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信念,提高制度自信,增强道路自信,培养拥护和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思想文化的中坚力量,并通过理想信念牵引大学生的成长。

(二)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指南,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高校共青团应发挥政治优势,充当大学生思想教育桥头堡,延伸组织触角,面向大学生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帮助大学生领悟核心价值觀的精神要义,使其成为大学生的精神自觉和行为习惯,引领大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以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三)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理想、目标以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能引导大学生重温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抗争史,加深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以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召青年一代,激励青年奋发向上,艰苦奋斗,努力成才,养成刚毅的意志品格。强化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形成开放包容的民族心态,抵制极端思想,坚决与民族分裂行为作斗争,凝聚各民族的力量。

二、青年引领与维权工作

(一)学生的组织与管理

共青团是高校内组织机构最为健全的青年群众组织,其纵向呈垂直架构,各级团组织逐级管理。从横向角度看,各级共青团指导同级的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并且每一级团组织内部又设有固定的业务部门,功能齐全,分工明确。完善的组织架构使共青团组织在学生的管理和组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如动态调研、舆情监控、校园维稳、应急处置等,举办教育、文艺、庆典活动。团组织应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政策、方针和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在学校和青年学生之间发挥联络和协调作用。

(二)凝聚和引领青年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应着重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提高团组织的执行力和影响力,借助差异化的工作思维,多渠道贴近青年、多样化吸引青年,按照2016《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的要求,推动团干部“到青年中去”,建立高校各级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真正做到扎根青年、联系青年、陪伴青年,更好地凝聚青年,引领青年。大学生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参政议政的愿望,渴望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学校管理,投身国家政治生活。对此,高校共青团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战略眼光开展引导和引领工作,鼓励青年人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扩大有序参与,促进高校良性发展,主动引导青年有序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培养青年的政治意识和能力,将青年人的爱国政治热忱转变为奋发成才、服务民众、报效祖国的行动,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三)维护青年权益

高校共青团是高校青年学生的大家庭,维护和拓展青年合法权益,保护青年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是共青团的组织使命之一。为此,高校共青团应在如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增强青年维权意识。在校园内普及法制宣传,帮助青年熟悉一般法律制度和特殊青年群体的专属法律制度,如《青少年权益保护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办法》等,让学生明确自己享有的基本权利。二是拓展法制咨询服务。三是增设专职维权机构。四是积极拓展青年权益空间。努力实现青年在教育与成长方面的相关权益,如文化权益、教育权益等,拓展青年的权益空间和实现权益的途径。

三、学生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

(一)实施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高校共青团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己任,组织大学生的素质拓展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应以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质为抓手,有所侧重地开展素质拓展教育。一是以专业技能竞赛为依托的专业素质拓展;二是以特质思维训练为基础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拓展;三是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人文素养拓展;四是以逻辑思维和实证意识为核心的科学思维训练;五是以未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素养训练。笔者认为,以上五种素质拓展对大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高校共青团坚持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将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共青团工作不断涌现新的项目和领域,高校团干部忙于应付工作项目而忽略了基础性工作,克服浮躁心理,做好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是共青团服务青年成长的务实之举。endprint

(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共青团应配合国家的“双创”战略,在高校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思维,支持创新行动,鼓励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创新,通过课外科研立项、创新创业训练、科技学术竞赛等实体活动,推进和完善“挑战杯”竞赛,开辟更多的科研舞台,利用共青团自身的组织优势,争取校内外资源,“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带动更多的青年投身科技创新事业,训练青年科研能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创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力,支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创业有助于提高经济活力,促进社会就业。高校共青团应从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营造创业氛围,争取创业资源等方面着手,以常态化的工作支持大学生创业,依托创业学院开展创业教育,建立创业孵化平台,组织创业实践,丰富创业体验。

(三)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近年来,各地共青团积极探索,陆续推出了支持青年就业的工作项目,如“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展翅计划”、“招聘会”等,但总体而言,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工作力度略显单薄,内容单一,服务不够深入,更多的是应付上级团组织的工作項目,未能根据所在高校的校情和学生特点开展特色工作。这是高校共青团今后应加以思考和突破的方向,一是提高现有工作项目的效益,如“展翅计划”、“实习见习基地”建设等;二是坚持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如就业素质训练、求职技巧培训、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职业精神养成等,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层次和水平。三是结合所在高校的校情,开展特色工作,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四、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经过将近20年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高校共青团的一项品牌工作,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的一种独特形式。共青团应坚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两条腿走路。

(一)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从形式上可分为参观、考察、调研、志愿服务、技能训练等;从实践的时间上划分,则分为暑期实践、寒假实践、周末实践、课余实践等;从实践的人员组成上分析,则包括个体实践、小组实践和集体实践等。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发挥自身的联络和协调作用,支持大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从时间上看,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集中在暑期,且呈现出形式单一、高度同质化、周期短、活动集中的特点。暑期社会实践某种意义上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代名词。作为组织者,高校共青团应鼓励大学生创新实践形式,把实践活动与青年发展相联系,推动社会实践工作转型升级,以专业化的特色实践创造更好的社会价值。支持小众化、个性化的社会实践工作,克服走过场、随大流的弊端,提高个体的实践效益,促进社会实践的良性发展。积极开展寒假实践、周末实践和课余实践,延长实践时间,推动实践工作的常态化,使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推广大学生志愿服务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形成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高尚的价值观有正面的教育价值。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后,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社会化,大学生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引领志愿服务的潮流。后奥运时代,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进入发展的新常态,当前,高校共青团应侧重志愿服务的机制建设,建立志愿者数据库,组织志愿服务技能培训,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培育志愿服务精神,推广志愿服务文化,拓展服务项目,借助共青团系统的组织优势主动承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促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本土化、专业化和自主化,使高校成为志愿者的培训和输出机构,成为催生志愿服务文化的沃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青团工作定位高校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新时代下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思路与改革意识研究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法探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