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仪式感养成的心理学基础

2018-01-22 18:06季思含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仪式感中学教育培养

季思含

〔摘要〕对于“仪式”的研究,主要是在社会学学科中进行,不过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也可以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中学教育中给学生传达仪式感这件事进行分析,解释仪式感的构成,以及涉及的群体心理学理论。分析了中学教育过程中仪式感培养的重要性,此类的仪式感对群体和个人心理分别有怎样的影响,指出了目前中学教育过程中仪式感培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仪式感;中学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2-0004-05

一、仪式和仪式教育的形成及作用

(一)仪式的定义

对于“仪式”一词,从不同的层面可以做出不同的定义。在2003年第一版《心理学大辞典》中,“仪式”被界定为规范化或习俗化的行为,一个或者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宗教、人际交往等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社会学家爱弥儿·涂尔干在他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提到,“仪式是在集合群体中产生的行为方式,它们必定要激发、维持或者重塑群体中的某些心理状态。”[1]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则认为,仪式有两个重要特征即“交流”和“变化”。“仪式具有规范化的形式,与其说它来自于个体的心理活动,不如说是由社会呈现给个体的。”[2]仪式研究关涉人类生活的很多领域,“对仪式的理解可以做出如下阐释:仪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表达,是一种理论,是一种实践。”[3]

本文则偏向于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义“仪式”。狭义来说,仪式主要指宗教仪式、典礼等,可以是公众事件,也可以针对个人的某段生命历程。广义来说,仪式包含诸多行为,“从‘你好等日常问候到天主教弥撒的隆重仪式,从特罗布里恩德岛人在院子里念的咒语到学者研究的沙拉科庄严典礼。”[4]这些仪式可以是某种长期延续的礼节,也可以是相互墨守的老规矩和习惯。这里的广义,除了群体的“仪式”,其实也可以对个人而言,可以是个体的某种或一系列动作,作为个体心里的标志或记号,开启个体的某种行为方式。

(二)仪式与仪式感

广义的仪式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宏大的校庆活动,到每周的升旗仪式,开课时候的一句“老师好”,全班进行的课间操等等都是存在于校园文化中的仪式。

从广义的仪式出发,就产生有所谓的“仪式化”,“仪式化指的是仪式对于非仪式行为、心理和其他文化形式的渗透,从而使得其他形式具有了类似仪式的功能、意义和价值等。”[5]在仪式化形成过程中,仪式的参与者,对于仪式的内心感受,可以归结为一般意义上的“仪式感”,即主体的心理契合着仪式的象征意义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仪式感是多种感受的复合,可以涵盖敬畏感、自律感、责任感、归属感、正义感、道德感等。但并非所有的仪式都会产生积极的仪式感,参与者在主观上不认同仪式时,则会呈现消极的仪式感,比如一些学生在学校仪式中,吃东西、打闹、聊天说笑。

(三)仪式感培养的教育意义

积极的仪式感是积极情绪的来源之一,特别是一些高大主题的仪式活动更需要积极情绪作为驱动,并引发参与学生的积极正面情感,产生感动、温暖、自豪、敬仰等积极的仪式感。

1.仪式即叙事,用仪式感强化记忆。好的仪式可以调动参与者的洞察力。仪式提供的空间和方式,可以作为参与者心理的一个标记,也形成一种生活记录的自我强化。同时,仪式在进行的过程中会包含一定的信息,透过仪式的象征性,可以看出事物的关联性,参与者可以对生活事件得到新的阐释。

2.仪式传输意识,用仪式感提升观念。狭义的仪式,通常是一种集体行为,参与者在仪式中不断被灌输和强化某种观念,一旦参与者对这种观念有稍许的接受,就会造成强有力的认同感。但若参与者对该观念有逆反的情绪,在仪式中这种情绪则会被放大,从而产生消极的仪式感,导致参与者表现出不配合的行为。

3.仪式划断过去,用仪式感划分自我时间。中国古老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有类似于成人礼、婚礼、葬礼等等在划分个人人生片段的重要仪式。此类的仪式,很大程度上是在告知参与者,自己的人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自我定位,告知自己要做好这个阶段的准备,而这场仪式就正式开启了这个新阶段。

4.仪式的社会性,用仪式感连接团体。狭义的仪式一般是群体性活动,仪式也就具有社会性和稳定性。仪式可以给予团体成员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有机会共同进行一件事,借此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信任,增强参与者个人的集体荣誉感,有助于提升整个团队的士气,增强集体的凝聚性,规范集体行为。

二、仪式感培养的心理学理论

(一)仪式的心理学解释

在心理学范畴内的社会心理学一直着手研究群体方面的问题,对仪式的解读,从心理学角度则涉及以下这些概念:角色扮演、从众心理、群体规范、情绪感染。

1.角色扮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的模拟监狱实验证实,人们如果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条件需要他们作出重大改变时,他们就能够迅速地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表现出与所扮演角色一致的行为方式。在仪式过程中,因为有文化传承作为背景的铺垫,参与者一旦认同该文化的核心,便会更快地进入角色扮演状态。

2.从众心理。对于从众心理,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解释为“个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无形的心理压力下,放弃自己与群体规范相抵触的意识倾向,服从群体大多数人的意见,做出与自己愿望相反的行为的现象。”[6]群体活动的开展与行动都会受到这个群体提前制定好的群体规范的约束和限制。仪式作为一种群体活动,参与者自然也会有从众心理的表现。

3.群体规范。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认为:“社会规范是某一特定群体所特有并为这一群体所认可的行为模式。”群体成员受模仿、顺从、暗示等因素影响,形成群體规范,然后此类的群体规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参与者的个人行为及人格的发展。endprint

4.情绪感染。情绪感染属于一种群体内部的情绪同质化体验。“情绪感染是事件的场景使原来无动于衷的旁观者也激动起来,从而完成从个体向群体的转变。”[7]情绪感染在集群行为中很常见,比如学生参加学校的校庆活动表演时,有些学生会表现出激动之情,也会带着个人的自豪感,这种情绪也会感染周边的同学。

(二)仪式感的构成

仪式感是一种复合的感情,但从解释学的角度来分析体验者的仪式感,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分别是付出感、体验感及记忆再建。

1.付出感。付出感是指参与者对活动过程的付出程度。正是由于自身的付出,致使参与者在描述自己亲身参与的仪式时,表现出自己的付出使得仪式变得与众不同的状态。一般而言,付出感越深,该仪式在参与者心目中的地位也就越重要。

2.体验感。体验感是参与者的身心能感受到仪式感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通过感受仪式,参与者才能沉浸其中。因为仪式有着特定流程,和日常生活有着显著的不同,借此可以丰富参与者的感受,甚至可以通过这些独特的体验感受传递一些价值观。

3.记忆再建。“情景记忆”是人们对于事件和场景的记忆,而不是对于一般的知识型记忆。因为仪式的特定流程,使得参与者对仪式的记忆显得更加深刻。在回忆时,可以产生通过情景的回忆达到记忆再建的效果。比如学生参加了庄严的入党宣誓活动,拿到党徽之后,就有一种特定的仪式感,以后再看到党徽还会想到当时宣誓仪式的场景。

三、中学的仪式教育影响

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学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中学教育具有对文化传承和保存的功能,与其他渠道传递和保存文化功能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中学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与重组。”[8]仪式感培养就是中学教育环节中重要的一项文化选择与重组,在中学教育中有很多的群体性活动,其中涉及的仪式也非常丰富,借助仪式中涉及的心理学概念,先分析仪式活动对群体和个体的心理影响。

(一)中学的仪式教育对群体的心理影响

仪式作为群体性活动,会对参与活动的群体成员都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群体为青少年提供得到同伴增强的机会,同伴给予其多样的增强,远比成人给予的增强更为有效。”[9]仪式对群体的心理影响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仪式有助于形成群体结构、强化群体情感、升华群体道德。

1.仪式形成群体结构。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结构形式,使群体成员身处在一定的组织关系中。通过仪式的进行可以形成并固化这种群体结构。比如在新生入学仪式上,一般由学校校长作为发言人来欢迎新生,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刚跨入学校的学生在开学仪式上能感受到自己已经成为中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并且感受到作为群体一员,自己要接受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管理层的监管和照顾。

2.仪式强化群体情感。群体对内部成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群体成员互相之间也有吸引力,这就是群体情感。一个好的群体,凝聚力高,群体成员对群体忠诚且富有责任感。比如中学中每个年级的优秀班级评选,学生们看到自己的班级被选上优秀班级,都会有一种集体荣誉感,这既是对班级的骄傲,也是对自己参与的自豪,这就形成了班级的凝聚力。

3.仪式升华群体道德。“在仪式的发展和演变中,一些与历史发展潮流不相适应的礼仪被淘汰,繁文缛节被简化,而那些最能体现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的礼仪,并被继承和发展。”[10]比如学生在上下課仪式中,进行一系列的起立、鞠躬、问候行为,并不仅是在表达身份和状态的转换,更将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美好品德进行传承。

(二)中学的仪式教育对个体的心理影响

仪式虽然是群体活动,但是最后的效果还是要落在个体层面,对于每个参与者仪式的心理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种,分别是归属感、认同感、支持感。

1.归属感。仪式中的个体自觉地将自己归属于所参加的仪式活动,自觉地以仪式中的准则和方式进行活动,自觉地维护仪式中的利益关系。比如在学校的校庆仪式中,学生会对母校充满荣誉感、归属感,当有人提及母校时,会很自豪地说起母校。

2.认同感。仪式可以将有着共同爱好、价值追求的群体集聚起来,也表现为对一些事件保持同向情感倾向。这种认同有时表现为自觉性,有时体现为被动性。比如学生在入党宣誓仪式上,都要面对党旗进行宣誓,他们庄严宣誓,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在这个仪式上,他们将成为党员作为一种荣誉,也表示自身对党员的认同感。

3.支持感。现实生活中,单独个人与群体中的个人在行为表现上往往会有不同。独处时不爱做的事,在群体的氛围和情境下就会去做。这是由于归属感和认同感会使个人把群体看成是强大的后盾,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做平时很少接触的事情。比如在学校运动会中,有的学生可能平时跑不下来八百米或者跑得比较慢,但是有了班级同学们的加油和呐喊,这位同学可能会潜能爆发,超常发挥,跑步速度要比平时快很多。

四、中学教育中仪式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学仪式教育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在传承的同时,也需要教育者进行仪式教育的管理和创新。目前的中学仪式感培养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形式化严重,学生参与性不强等等。

(一)内容出现偏离,不注重学生的体验感

很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仪式感培养的时候,会特别注意仪式的场面效果,也经常会要求学生进行一系列才艺展示,这些看似精心编排的节目,对表演者而言已经彩排过无数次,对它们来说一场重要的仪式就变成了繁琐的训练和花哨的表演。仪式安排者在此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体验感,只注重了仪式的形式化,而忽略了仪式本身对参与者的意义。

还有一些仪式,则被过分地戴上了政治帽子,忽略情感教育。比如有的学校的成人礼,着重向学生宣讲法律责任、社会责任。但是它们忽视了一点,学生的生理年龄到了十八岁,但是心理上的建设和准备还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进行引导,而不能单纯地靠仪式解决。这也是因为仪式安排者忽略了参与者的体验感,没有用合适的方式与参与者对话,进而影响了仪式的效果。endprint

(二)过分强调群体规范,忽视学生的认同感

通过仪式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仪式感,除了积极的效果外,如果处理不当,也会有一些消极效果产生。比如仪式过分强调群体规范,导致有参与者会产生某种观念,认为仪式活动是形式主义,与个人无关,自己只要遵照群体规范执行即可,对仪式内容并不关心。过分强调仪式的教化功能还容易参与者产生内心的抵制,出现不情愿的“配合”,这就对仪式教育的意义产生巨大伤害。

比如有的学生对学校的升旗仪式会产生反感,广播音乐奏起,学生们需要按照班级列队,到达操场,观瞻仪式,聆听领导发言、学生发言,排队回教室。每一次都是一样的程序,有的学生内心产生抵触,甚至会觉得自己只是一位“群众演员”,只要“听话”就成,至于领导发言和学生发言讲了什么,自己根本不关心。

五、中学教育中仪式感培养方式的优化

中学的仪式教育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形式上、内容上都需要科学的创意和把握。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主导,很容易形成教化、强制意味浓厚或者观念传达模糊不清的局面。这样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也容易造成学生的漠视态度,从而严重影响仪式活动的效果。

仪式教育透射着学校管理者的智慧和气度,是对学校办学思想的诠释,更是对学生成长的呵护与期待。我们应努力使仪式教育蕴含丰富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家长的参与率,注重实效,真正远离浮躁,走进深刻;拒绝肤浅,走向经典;远离庸俗,走进卓越;拒绝灌输,走向感动。[11]

(一)从参与者的体验感出发,注重仪式的情景和情绪构建

学校对学生的仪式感培养主要体现在仪式的实施程序上,除了注重仪式的規范性,构建群体规范以外,还需要从学生的体验感出发,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下功夫。客观上需要合适的仪式情景、装饰、音乐、着装等,这些要跟仪式内容相符合。主观上则是注意情绪的引导、启发与调动,当然这也需要日常课程的配合,但是不能过分渲染情绪,导致仪式的情绪夸张,而忽视了仪式内容。

比如,组织“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在宣誓仪式开始前和结束后,开展“迈好成人第一步”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以“十八年的长大历程”为主题的班会,开展“成人第一天,我为父母下厨房”等有纪念意义的活动。通过情景的构建,深化参与者的体验感,加上情绪的引导和调动,充分激发参与者的认同感。

(二)增加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学校通过仪式来培养学生的仪式感,所以仪式的设计应力求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要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需要仪式设计者了解学生的心理,并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当然也可以在仪式的设计过程中,主动邀请学生参与,这样学生就从之前被动执行者的身份转换为主动参与者,伴随着自身的付出,学生对仪式传达的价值观理解会更深刻。

比如,可采取举办设计展、辩论会等开放的方式开展仪式教育,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不必施加太多的压力,注重过程的培养而不是结果。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仪式活动中的一分子,让每个人积极参与其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例如,在学校的大型校庆活动中,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组织学生画出各个版本的校园地图,写出自己的学校故事,还可以让同学参与设计校徽或者班级logo等。

仪式感培养是学生在集体生活中逐渐成长的必修课,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发挥内外因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仪式的重要性,参与并且体会仪式,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记录下这些重要的片段。

参考文献

[1]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利[M].王海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3]张良丛.从行为到意义:仪式的审美人类学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史宗.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1995.

[5]张良丛.从行为到意义:仪式的审美人类学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李宁.群体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7]于建嵘.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1):6-10.

[8]叶立群.中学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9]Sheldon D.rose.青少年团体治疗理论[M].翟宗悌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10]倪辉.场域、素材与情感:大学仪式的道德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12(4):88-94.

[11]徐莉.仪式: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触点[J].安徽教育,2011(10):38-40.

[12]朱育菡.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13]范楠楠.中小学学校仪式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14]周瑶.学校中的教育仪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15]高音.中学仪式教育的当前局限及其超越 [J].考试周刊,2013(60):159-160.

[16]黄雅静.基于解释学的仪式感行为效果及内在机制研究[J].低碳世界,2017(7):258-259.

[17]盛况.基于群体心理学视角的大学校园仪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9):35-37.

[18]彭丽文.群体心理学场域下的高校仪式文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33):167-169.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淮安,223001)

编辑/巨明珠 终校/卫 虹endprint

猜你喜欢
仪式感中学教育培养
《小王子》的光芒照亮整个荒原
论互联网时代广告实践教学中的仪式感营造
试论美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安托南·阿尔托对后现代戏剧的影响探微
少年成长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