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伟
【摘要】爱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条件和保障,但当下不少老师的爱是“糊涂的爱”,是没有效果的爱。师爱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并能做出爱的回应与改变。师爱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理解、接纳为基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师爱要把握好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的平衡。对于生活处境不利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师爱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
【关键词】师生关系 相互尊重 接纳理解 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条件和保障。“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的一种要求,也是师生关系的一种境界。但老师爱学生的效果如何呢?曾经看到这样的故事:深夜,王老师改完最后一份试卷,疲惫地拧开收音机,想听听音乐放松一下。收音机里传来播音员的声音“×××中学高三年级××班全体同学把这首歌献给他们敬爱的××老师,感谢他三年来给他们出了无数道数学题(尤其是高三这一年),使他们得到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听到这儿,王老师眼睛湿润了,心力交瘁的脸上露出一丝安慰的笑容。只听播音员又继续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李惠敏演唱的《你不会有好结果》……”当然这可能只是一个笑话,但笑话背后却传递着当下某些缺乏理解、彼此紧张的师生关系。也有做过调查的。某直辖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抽取10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试回答“是”;再向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在实践中,类似爱收获了恨、爱没有效果的情形并不鲜见,可以说,不少老师的爱是“糊涂的爱”,是没有效果的爱。
由此,我们有了“教师怎样爱学生”的问题,并提出“重塑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学习爱”的命题。
一、转变对教育爱的理解
爱有没有功利性、有没有目的性?在我看来,应该是有的。就教师对学生的爱来说,师爱需要让学生受到爱的教育、感受和体会到老师的爱,并做出爱的回应与改变。因此,光有爱的动机、做出自认为爱的举动远远不够,这还不是爱的目的,也不是爱的完结。
在师爱的实践中,教师应该思考学生需要怎样的爱,学生会怎样理解和接受老师的关爱。完整的师爱应该包括这样的过程:教师对学生产生爱的意愿—教师了解学生及学生发展对爱的需要—教师做出适宜的关爱行动—学生感受和理解爱的意义—学生做出相应的回应和改变。
二、爱首先意味着尊重
我以为,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和原则,爱是一种需要提倡和鼓励的态度与行动。对于某些学生,我们有可能爱不起来,但无论如何,对他们不能不尊重,不能不尽到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从这种意义上,爱必须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爱应该以尊重为前提。
在现实生活中,老师可能对学生以外的他人表现出尊重,对学生却常常不够尊重。究其原因,一是成人和未成年人的年龄差异。比如:很多老师总是称呼学生“孩子们”,在“孩子们”称呼的背后有满满的爱,但隐含的另外一种可能是尊重意识的缺乏;二是教师有“闻道在先”的自我认知和教授者、授业者、社会规范代言人的角色定位,这样的认知和角色定位,也很容易使教师忽视与学生相互尊重的交往原则。对于教师的不尊重行为,学生一方面出于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另一方面他们要求尊重的意识不强,对教师不尊重自己的现象并不敏感,也缺乏有效应对。一边是缺乏尊重,一边是不能恰当地表达尊重的主张,这就容易造成教师对学生尊重不足,教师在“爱”的名义下伤害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
那应该怎样理解“尊师爱生”呢?我以为这应该是一个互文的表达。也就是“尊”和“爱”应该是相互的、共同的,我们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个方面。要重塑师生关系,就需要改变“教师对学生热爱有余尊重不足,学生对教师尊重有余热爱不足,对老师敬而远之”的现状,重建相互尊重、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
三、用接纳和理解的方式表达爱
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写过这样一首诗:
孩子说:“有时我会把勺子掉到地上。”
老人说:“我也一样。”
孩子悄悄地说:“我尿裤子。”
老人笑了:“我也是。”
孩子又说:“我总是哭鼻子。”
老人点点头:“我也如此。”
“最糟糕的是,”孩子说,
“大人们对我从不注意。”
这时他感觉到那手又皱又暖。
老人说:“我明白你的意思。”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当学生对我们说“有时我会把勺子掉到地上”“我尿裤子”的时候,我们会怎么做?我们可能会说“你以后小心些”“你晚上要少喝一些水”,这是把改变放在第一位的做法,而“我也一样”“我也是”则定位于理解和接纳。加拿大教育学者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说:“爱世界、爱他人、爱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与他们保持这样一种交往关系:不是事先决定好怎样让他们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而是以这种方式接受——接受我们对彼此的局限性,而不只是想象中的可能性。唯其如此,我们才能达到共享的真理。教育关怀应在以下动态系统中表达出来:既拥抱世界,又放任世界,在这种拥抱世界和放任世界的状态中重新发现自我。这样,师生之间相互引导,臻于成熟,相互贡献各自的才干,而绝对不能预先设定一个‘永久的结构。”重塑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需要一个转向,这种转向就是对学生不要首先想如何改变、如何教育,而是先要接纳,在聆听、接纳和理解中建立一种信任和关怀的关系,有了这种信任和关怀,再考虑相互影響,再实施对学生的有效教育。
怎样接纳呢?这需要教师回到儿童。格鲁吉亚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只有把自己当作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只有把儿童的生活看作是自己童年的重现,才能使自己日益充善起来;最后,应当全心全意地关怀儿童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人道的教师。”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接受彼此的局限,有了接纳的基础,影响才有可能,教师成为儿童的良师益友,教育才可能走向成功。endprint
四、把握好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的平衡
美国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区分了父爱和母爱的区别:“就其本质而言,母爱是无条件的。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父亲的任务是教育和指导孩子怎样为人处世,怎样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父亲是为孩子指出通向人类社会之路的引导者。”因为弗洛姆所说的“母爱”可能表现在父亲身上,这里的“母爱”理解成“母性之爱”更为合适。同样,“父亲的任务”也可能落在母亲身上,这种不同于母性之爱的爱可以说是“父性之爱”。就人健康成长的条件,弗洛姆认为:“想要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成熟的人,就需要由以母爱为中心的阶段发展到以父爱为中心的阶段,最后完成母爱和父爱的综合。否则的话,就容易导致精神方面的疾病。”人教版语文第九册《“精彩极了”和“糟糕秀了”》中,作者巴德·舒尔伯格表达了这样的人生感悟:“‘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教师既要有“母性之爱”的宽容、接纳和说服,也需要“父性之爱”的规则、责任和担当。把握两者的平衡,教育需要“极高明而道中庸”。“中”意味着不偏颇、不走极端,“庸”意味着一以贯之。我认为,学生获得的教师认知应该是:“老师是爱我们的,但老师对我们是严格要求的,不守规则就要受到惩罚。”教师的这种形象应该相对稳定:教师不能一会儿宽容到了没有底线,一会儿又严格到不讲原则,不能反复无常以至于学生无法琢磨;对于无法琢磨的老师,学生就可能以不安和恐惧的心情面对。
从父性之爱的角度,爱不能没有惩戒和当头棒喝。可以说,失去规训和惩戒的教育是乏力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师《教师法》第8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由此可以推知法律赋予了教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法》第9条还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看成支持和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法律规定。
因此,对于教育惩戒,不是有没有这方面权利的问题,而是如何实施更为合法、更为合理的问题。合法合理实施教育惩戒,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教育惩戒针对的应该是学生违反学校纪律和社会规范,对学校学习生活秩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对其他学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或者会影响其自身发展的越轨行为;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个性特征实施惩戒。(2)实施惩戒要有明确而正当的理由,不能单纯为惩罚而惩戒,不能借助惩戒来树立教师权威。(3)如果有多种手段可以达到惩戒目的,应该选择对学生权利侵害最少的手段,不能对学生的人格和身体造成损害。(4)对学生进行惩戒时,要考虑学生所犯错误的大小以及学生的体质、年龄、性别、生理、情绪状况、过去的行为记录等。(5)实施教育惩戒的程序要合理。比如:实施惩戒前,一定要调查;要告知惩戒事由和将要采取的惩戒形式;要允许学生进行陈述和申辩;要把惩戒和教育结合起来;告知学生对惩戒具有申诉权利……
五、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
人有人不同,花有百样红,教师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在教师所教的学生中,有的可能因为遗传而表现出某些方面的身心缺陷,有的可能因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而处境不利,有的可能因为生活环境和教育不足而学习困难、行为乖张……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一方面应该不抛弃、不放弃,表现爱的一视同仁与公正;另一方面,特别的爱要给特别的他们,对他们师爱要有特别的倾斜。
电影《老师的恩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朴老师教过一个名叫贞媛的学生,她家庭贫穷、体型肥胖、运动会上失误失败……朴老师对她有过体罚、有过嘲笑、有过责骂。若干年以后的一次同学会,贞媛当着老师的面毒杀了老师当初最为喜爱、现在都是成功人士的学生,影片结束,是贞媛跳海自尽,老师的轮椅空空荡荡……影片故事应属虚构,但它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教师即便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杰出的学生,但只要培养出一个反社会、破坏美好的人,他就有可能毁掉这美好的一切;教师不能仅仅锦上添花,还要雪中送炭,对于处境不利的、生活有困难的、先天不足的学生,我们必须多一份关爱和保护,要让他们感到温暖,得到接纳和包容,不要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不要让他们走上破坏的道路。
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是否有损教育公平呢?我以为不是。就我看来,如果教师只锦上添花,学生可能会觉得老师偏爱不公正;教师的雪中送炭,学生大多是不会认为老师不公正的。还有,教师也需要用对这一些学生的关爱之心、关爱之行,因此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学会理解不同的人、接纳不同的人,并主动关怀和帮助那些处境不利的人。
《圣經》上有这样的话:“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这些特别的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不足,但在另一方面却可能具有天赋。差异并非只是遗憾,差异可能成为资源,可能成为财富。根据美国畜牧学家坦普·葛兰汀人生经历改编的电影《自闭历程》《地球上的星星》都提供了这样的案例。教师对他们的爱不是怜悯和照顾,而是发现、激励和成就他们,让他成为他自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