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梅
青海省交通医院,青海西宁 810005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主要是由于盆底肌肉组织受到损伤,肌力下降,导致盆腔脏器或其邻近器官出现病理变化,如盆腔内脏器脱垂、大小便失禁、生殖道损伤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有研究指出[1],导致女性盆底肌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妊娠和阴道分娩。因此,产后早期给予产妇有效的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在临床上盆底功能康复的常见方法有盆底肌肉训练、电刺激等。该研究于2016年1—11月选择73名自然分娩产妇进行分组分析,旨在探讨盆底肌肉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具体过程报道如下。
选择2016年1—11月该院73名自然分娩产妇。入选标准:①产妇产后42 d复查均未发现异常,盆底肌力在2级及以下;②均为首次妊娠,经阴道分娩;③无任何妊娠、分娩并发症发生;④新生儿体重均在2550 ~4263 g之间;⑤产妇愿意配合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泌尿系感染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②盆腔结构或阴道发育异常者;③认知功能或语言沟通障碍者。根据产妇治疗意愿将纳入研究的73例产妇分成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8),对照组年龄21~32 岁,平均(27.84±1.30)岁,BMI 18.40~23.15kg/m2,平均(20.69±0.81)kg/m2;观察组年龄20~34岁,平 均(28.12±1.25) 岁,BMI17.95~24.0kg/m2, 平 均(20.47±0.63)kg/m2。经对比,两组产妇在年龄、BM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产妇均在盆底肌康复治疗前,告知盆底肌训练的作用、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让产妇能够充分认识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积极配合工作。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只进行盆底肌肉收缩训练,①Kegel运动:产妇取仰卧位,鼓励其放松全身肌肉,双腿分开、屈曲。指导产妇根据个人呼吸频率进行肛门收缩锻炼,即在吸气时收缩肛门保持4~6 s,随后呼气放松肛门。每次连续训练15~30 min,2次/d。②阴道哑铃训练:产妇平卧,膝盖弯曲,双腿分开。在哑铃末端抹上润滑液,并将其缓慢推入产妇阴道内,如果受阻,则嘱产妇深呼吸放松并轻抬臀部继续推入,保证哑铃拉线在外面,球体在盆底肌肉上方。放置完毕后,鼓励产妇尝试走猫步,首次训练持续10 min,以后每天增加3 min,直至30 min为止,每天1次。连续训练3个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除了进行Kegel运动、阴道哑铃训练外,还给予盆底电刺激治疗。选用PHENIX USB8盆底功能康复仪,指导产妇摆放膀胱截石位,消毒电极并将其缓慢放入阴道内。设置电刺激频率为30 Hz,脉宽为530 µs,刺激强度则以产妇感到盆底肌肉收缩但无疼痛感为度,也可根据患者主观感受,个体化调节电刺激相关参数。每次持续电刺激20 min,每周2次,连续5周。
研究数据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盆底肌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3.0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肌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比较
两组产妇VSP、VRP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VSP、VRP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为2.63%,低于对照组发生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比较
女性盆底内含有肌群、筋膜、韧带及丰富的神经,其可相互作用、支持形成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以维持膀胱、子宫、直肠等脏器的正常位置,便于其行使排尿、排便等生理功能。然而,在女性妊娠后,随着胎儿的发育,孕产妇的子宫体积和质量也会随着增大,受重力的影响盆底组织可受到牵拉和压迫,尤其在临产过程中,机械操作或产妇过度用力均可导致阴道或肛提肌群损伤,进而使盆底肌群及其神经功能减弱,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产妇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时也威胁其生理健康[5]。
有研究报道[6],顺产产妇在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显著增强其盆底肌群生理功能,起到了预防或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作用。盆底肌肉训练主要是通过Kegel运动、阴道哑铃训练,使患者主动收缩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加强盆底肌肉力量,并可提高控尿能力,达到改善盆底肌功能的目的。在杜文升等人[7]的研究报道中,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3.93%,远远高于进行常规体操训练的对照组75.75%,提示盆底肌肉训练对改善盆底肌功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盆底电刺激属生物反馈疗法的一种,可利用不同频率的电流强度来刺激盆底肌群,使其能够被动进行节律性的收缩、伸展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同时该治疗方法还可刺激盆腔脏器神经,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抑制副交感神经活动,进而抑制膀胱收缩,扩大膀胱容量,减少尿失禁发生[8]。也有文献报道[9],电刺激能够对相关肌群实施被动锻炼,防止肌肉萎缩,是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的最佳方法。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SP、VRP比较[(x ±s),cmH2O]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10],对产后产妇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配合电刺激治疗具有相互协同、疗效相加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该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盆底肌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3.03%,高于对照组71.43%;虽然两组产妇VSP、VRP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VSP、VRP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1例压力性尿失禁,对照组发生5例,其发生率分别为2.63%、14.29%,进一步证实了与单一盆底肌肉训练相比,盆底肌肉训练联合电刺激的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自然分娩产妇产后联合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和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地恢复盆底肌功能,同时还可以减少或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发生,对于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 王京晨,袁苗,刘广丽,等.妊娠和分娩对女性盆底支持组织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0(12):82-86.
[2] 彭瑞红.产后盆底康复治疗86例临床疗效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30):78-79.
[3] 侯岩松.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8):276-277.
[4] 秦国兰,王艳红,陆萍,等.中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4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0):70-71.
[5] 卢明霞,朱玉莲.妊娠期及产后早期盆底肌肉锻炼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24):4195-4197.
[6] 孙智晶,朱兰,郎景和,等.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J].华妇产科杂志,2015,50(6):420-427.
[7] 杜文升,刘航娟.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探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2):156-157.
[8] 徐玲玲.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6):1256-1258.
[9] 付惠玲,宋舜意,田金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33(3):221-223.
[10] 张洁清.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8):270-271.